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早产男婴体重偏低,如何改善?

疾病详情
38周早产男婴,体重6斤,完全依赖奶粉喂养,出现拉绿便有奶瓣的情况,如何改善?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医生建议
考虑到宝宝的早产和体重偏低,建议更换为适度水解的小分子奶粉以提高吸收率。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确保没有其他问题。男宝的体重均数是4.5kg,建议在体重达到同月龄均数水平后再转换回普通奶粉。转奶时可以采用逐渐混合新旧奶粉或直接切换到新奶粉的方法,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和排便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我家宝宝是38周出生的,体重只有6斤,目前一个月大,完全依赖奶粉喂养,最近发现他拉绿便有奶瓣,想请教医生如何改善?
医生
首先,早产儿的体重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足月儿慢一些。考虑到宝宝的现状,建议更换为适度水解的小分子奶粉,这样可以提高吸收率。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确保没有其他问题。
患者
医生,宝宝现在喝的是金领冠珍护奶粉,换成适度水解的小分子奶粉后,能否帮助他长肉?而且这款奶粉可以喝到多大月龄?
医生
是的,适度水解的小分子奶粉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体重增长。对于男宝来说,建议在体重达到同月龄均数水平后再转换回普通奶粉。一般来说,一个月大的男宝的体重均数是4.5kg,你的宝宝还有一些差距。
患者
明白了,医生。请问是否需要转奶?如果需要,应该如何操作?
医生
是的,需要转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逐渐混合新旧奶粉,或者直接切换到新奶粉。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和排便情况。
相关文章

文章 广东广州市视光中心早产儿眼底筛查专家解答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我选择了线上问诊,这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方式,让我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医生的建议。在我提出关于早产儿眼底筛查的问题后,医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医生告诉我,宝宝目前的情况是三区一期,需要继续观察并等待矫正胎龄达到42周以后再进行复查。虽然宝宝是早产低体重儿,但医生表示目前不需要手术干预的可能性较小,宝宝有望自行恢复。

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他专业的建议让我对宝宝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在两周后进行复查,希望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安徽淮北市小儿保健科医生解答低体重儿发育问题

在我家女孩出生110天后,我发现她的身体发育情况有些不正常。她出生时就被医生判定为低体重儿,体重一直偏轻。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追赶生长后,她的体重和身长也只追赶到了正常宝宝的水平。我非常担心她的健康发育问题,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经过医生的耐心询问和细致观察,医生很快发现了宝宝体重增长不足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我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对宝宝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应该如何正确地照料和调理宝宝的身体。通过医生的建议,我也得知了一些关于母乳喂养和婴儿饮食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刚出生的婴儿几斤正常 宝宝的体重和智商有关吗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体重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人认为,宝宝的体重与其智商息息相关,体重越重的宝宝智商越高。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新生儿的正常体重范围是多少?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疑问。

一、新生儿的正常体重范围

新生儿的体重一般在5斤到8斤之间较为合适。如果体重低于5斤,则属于低体重儿;如果体重超过8斤,则属于巨大儿。

二、体重与智商的关系

关于体重与智商的关系,民间流传着“大胖小子更聪明”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英国医学研究协会理查斯博士曾对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出生体重与智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出生体重在3kg(6斤)左右的孩子,在智力发展或体能水平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体重范围的孩子。

三、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

除了出生体重,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营养摄入、后天教育、环境因素等。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体重来评判宝宝的智力。

四、低体重儿和高体重儿的风险

低体重儿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成年后更容易肥胖,并可能患上各种代谢性疾病。巨大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给孕妈咪带来困难,成年后肥胖和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五、胎儿体重估算方法

1. 胎儿体重(克) = 900*BPD(双顶径) - 5200

2. 胎儿体重(克) = -4973.72 + 260.69*HC(头围)

3. 胎儿体重(克) = -2232.56 + 747.42*FL(股骨长)

六、孕妇注意事项

孕期控制体重,注意营养摄入,是保证母婴健康的关键。

1. 注意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荤素,均衡营养。

2. 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摄入。

3. 适当运动,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