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生长发育评估及性发育异常,矮小症,儿童糖尿病,甲亢,甲低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确良诊治
暂无
小儿内科患友问诊

展开更多

小儿内科科普文章
  • 作者:Springstep   来源:周鹏心视野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但好在健康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是指,符合以下标准任意一条:(1)单个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尤其是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BP>_180/110mmHg(2)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FH患者(3)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附加危险因素(4)中度CKD(eGFR 30-59mL/min/1.73m²)(5)10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计算分数≥5但<10以上的缩略语:      TC: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H: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指南推荐的LDL-C降幅和目标值如下:对于高危患者,推荐LDL-C需要较基线降低≥50,以及LDL-C目标值为<1.8mmol/L(<70mg/dL),即在他汀或他汀基础上,把“坏”胆固醇LDL-C的幅度降低50或以上,并且其水平应在1.8mmol/L(即70mg/dL)以下,俗称5018。点评:      这类人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比较高。当代医学科学水平,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长期带残疾生存,不如正确加强防控,好好享受生活,把未来心血管疾病事件最大程度上推迟,做到无疾而终。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从200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 心脏病目前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随时寒露的到来,气温继续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的情况也常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2 血压波动大可能因为情绪、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造成,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3 血脂升高在秋冬时很常见,气温下降了人们开始管不住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应对策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4 维 D 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已被多个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5 静止时间过多是另一个天冷的常见不良习惯。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久坐或者久卧,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血栓不但会阻断了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血液淤积导致相应的部位疼痛、肿胀,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应对策略:在心肺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动起来,不一定要是运动,也可以在家里走一走,做点家务。6 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进ICU抢救的案例也不少,仅从流涕、鼻塞、咽痛、头晕头疼、发热、乏力等早期症状看,难以与感冒区别,但是在2周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慌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及时就医。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7 忽略早期症状,耽误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做法。大部分突发心脏病都是瞬间感到心脏难受,脸色煞白,满脸虚汗这些普遍症状,但每个人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事实上有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肚脐以上原因不明的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有人胸疼,有人感觉憋气、心慌,还有人表现为后背疼,甚至牙疼。应对策略: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应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来说硝酸甘油的药效更明显。同时尽量保持平卧姿势,放松身心,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即联系急救医生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审稿专家:陈牧雷主任,从事心脏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多项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颇有心得。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游川湘浙粤河山,大饱眼福。 吃煎炸烤卤美食,大饱口福。 烧烤火锅串串香,奶茶啤酒小龙虾。 胡吃海喝上腹痛,急危重症胰腺炎!

  • 作者:Springstep   来源:周鹏心视野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但好在健康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是指,符合以下标准任意一条:(1)单个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尤其是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BP>_180/110mmHg(2)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FH患者(3)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附加危险因素(4)中度CKD(eGFR 30-59mL/min/1.73m²)(5)10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计算分数≥5但<10以上的缩略语:      TC: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H: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指南推荐的LDL-C降幅和目标值如下:对于高危患者,推荐LDL-C需要较基线降低≥50,以及LDL-C目标值为<1.8mmol/L(<70mg/dL),即在他汀或他汀基础上,把“坏”胆固醇LDL-C的幅度降低50或以上,并且其水平应在1.8mmol/L(即70mg/dL)以下,俗称5018。点评:      这类人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比较高。当代医学科学水平,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长期带残疾生存,不如正确加强防控,好好享受生活,把未来心血管疾病事件最大程度上推迟,做到无疾而终。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从200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 心脏病目前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随时寒露的到来,气温继续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的情况也常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2 血压波动大可能因为情绪、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造成,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3 血脂升高在秋冬时很常见,气温下降了人们开始管不住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应对策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4 维 D 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已被多个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5 静止时间过多是另一个天冷的常见不良习惯。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久坐或者久卧,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血栓不但会阻断了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血液淤积导致相应的部位疼痛、肿胀,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应对策略:在心肺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动起来,不一定要是运动,也可以在家里走一走,做点家务。6 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进ICU抢救的案例也不少,仅从流涕、鼻塞、咽痛、头晕头疼、发热、乏力等早期症状看,难以与感冒区别,但是在2周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慌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及时就医。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7 忽略早期症状,耽误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做法。大部分突发心脏病都是瞬间感到心脏难受,脸色煞白,满脸虚汗这些普遍症状,但每个人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事实上有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肚脐以上原因不明的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有人胸疼,有人感觉憋气、心慌,还有人表现为后背疼,甚至牙疼。应对策略: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应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来说硝酸甘油的药效更明显。同时尽量保持平卧姿势,放松身心,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即联系急救医生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审稿专家:陈牧雷主任,从事心脏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多项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颇有心得。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看过战狼2的人,肯定对吴京和非洲朋友斗酒的场面印象深刻。吴京喝完几大杯啤酒,又闷头灌一整瓶中国白酒,最后非洲朋友举手投降。吴京酒尽兴处,想起自己的未婚妻龙小云,不禁泪下,铁汉柔情表现得非常到位,是战狼中比较感人的一个片段。 但电影终归是电影,从健康的角度说,吴京啤酒+白酒这样的斗酒,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彭劼表示,每天喝酒超过20克,3到5年之后,就会患酒精性肝病。酒精肝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变成酒精性肝硬化,再来医院治疗,为时已晚,剩下的选择往往只有换肝了 每天2两白酒 4周后肝脏就会损伤 一天喝2两白酒,4周下来肝脏就会脂肪变性,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脂肪肝。如果连续喝上2个月,肝脏就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转氨酶就会高。但是等你出现症状不舒服的时候,可能要半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 对国人来说,就算是每天喝酒超过20克,持续3—5年以上就可能出现酒精性肝病。20克的酒精量仅仅相当一两五十度的白酒。如果你每天喝一两白酒,持续三五年以上,那么基本就有可能会得酒精性肝病。 酒精肝损害不可逆 加大肝癌风险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饮酒越多,酒精性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酒精和病毒协同作用,将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酒精性肝病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变成酒精性肝硬化,再来医院治疗,为时已晚,剩下的选择往往只有换肝了,因为已经形成酒精性肝硬化的肝脏是没有办法再修复的。 遗憾的是,酒精肝平时没有特异的症状,但是人们对此并不重视。酒精肝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常常在有症状的时候才前往医院,这时候很多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到了晚期肝硬化。 爱喝酒的人注意这些护肝窍门 喝酒是现代社交应酬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的生意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那么喝酒应该怎么保护肝脏? 1、尽量戒酒 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酒精可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处于疾病的哪个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2。合理饮食 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 3、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大概每半年就要去医院检查一次肝功能,通过抽血、B超等影像学检查,看看你的肝脏是否正常是否健康,看看长期的饮酒对肝脏有没有造成明显的损伤。如果有明显的损伤,就要及时进行医疗上的干预措施来处理酒精性肝病。

  • 酷暑难当、室外热浪滚滚,没有空调「续命」的日子真的难熬。 但每每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都免不了惹来妈妈的唠叨:百病寒为先,热天吹空调会得「空调病」! 开空调会被妈妈骂,不开又热得头晕眼花,到底该怎么办?

  • 脑电图是一种用于测量人脑电活动的方法。它通过将电极放置在头皮上来记录大脑产生的电信号。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一些与大脑活动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脑电图可以用于检测癫痫发作、睡眠障碍、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等疾病。在进行脑电图检测时,患者通常会被要求静坐或躺下,电极会被粘贴在头皮上,然后记录器会记录下大脑电活动的变化。 通过分析脑电图图形,医生可以判断大脑的电活动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脑电图应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征。然而,当存在某些异常情况时,如癫痫发作或睡眠障碍,脑电图会显示出不规则的电活动。 脑电图检测通常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它对患者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感。然而,在进行脑电图检测之前,患者可能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准备步骤,如避免饮用咖啡因或某些药物。 总而言之,脑电图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工具,可用于诊断和监测与大脑活动相关的疾病。它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脑电图的功能: 诊断脑部疾病: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一些脑部疾病,如癫痫、脑炎、脑血管疾病等。通过分析脑电图图像,医生可以观察到异常的电活动模式,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 评估意识状态:脑电图可以用于评估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如清醒、睡眠、昏迷等。不同意识状态下的脑电图表现出不同的频率和振幅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脑电图来判断一个人的意识状态是否正常。 研究大脑功能:脑电图被广泛用于研究大脑的功能和活动。通过分析脑电图,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大脑在不同任务和认知过程中的电活动模式,从而揭示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大脑机制。 评估药物效果:脑电图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脑部功能的影响。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脑电图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脑电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在医学诊断、意识评估、大脑功能研究和药物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刘芳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刘芳
刘芳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