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胸外伤、脓胸、胸壁结核、肺部良恶性肿瘤、食管贲门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暂无
胸外科患友问诊
  • 宝宝刚刚六个月用什么样的吸管呀?还是用奶嘴啊|您好,我是育儿顾问***,很高兴为您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为了更好地解答您的育儿相关问题,请您在描述的时候辛苦补充以下信息:1. 宝宝年龄;2. 宝宝性别;3. 育儿问题;注:育儿顾问为您提供育儿,喂养,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女 0

  • 最近几天一直想吐,但是吐不出来的那种,吃饭也想吐,吃几口就恶心的不行|您好,我是消化内科医生,很高兴能够由我为您提供问诊服务,请问您有什么要咨询的医学问题?是男性吗?还有其他不舒服吗?肚子疼吗?发烧吗?拉肚子吗?便秘吗?这些我看到了,你直接回答我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了。一天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男 18岁

  • 三件套怎么用的|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请问宝宝多大了呢原液是倒进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女 0

  • 宝宝刚刚六个月用什么样的吸管呀?还是用奶嘴啊您好,我是育儿顾问***,很高兴为您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为了更好地解答您的育儿相关问题,请您在描述的时候辛苦补充以下信息:1. 宝宝年龄;2. 宝宝性别;3.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女 0

  • 最近几天一直想吐,但是吐不出来的那种,吃饭也想吐,吃几口就恶心的不行您好,我是消化内科医生,很高兴能够由我为您提供问诊服务,请问您有什么要咨询的医学问题?是男性吗?还有其他不舒服吗?肚子疼吗?发烧吗?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男 18岁

  • 三件套怎么用的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请问宝宝多大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女 0

  • 原味有甜味么?您好,我是主治医师王现磊,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您好,我是京东互联网医院签约中医科医生,只能从中医角度跟您分析您咨询产品的性、味、归经,以及健康指导。 具体产品相关的问题以及商品

    总交流次数

    4

    医生回复次数

    3
    患者:

    女 0

  • 新生儿快满月了,今天气温34度,室内温度27.5度,孩子吃奶后连吐好几次您好,我是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专业育儿师,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育儿咨询服务。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

    总交流次数

    32

    医生回复次数

    17
    患者:

    女 0

  • 备孕中妇检你好你的阴道内环境检查结果显示是细菌性阴道炎症彩超检查结果应该是有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纳囊这个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查结果显示是正常的宫颈**又叫纳氏囊肿、宫颈囊肿,是发生于宫颈部位的一种良

    总交流次数

    21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女 30岁

  • 怎么控制自己的**,我想了解我现在的心理是不是很不健***后想问问我应不应该去医院开药吃(患病时间:半年以上;)你好,从你反映的情况看,你有自伤自残的行为。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怎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5
    患者:

    女 19岁

  • 恶性肿瘤,胃间质瘤你好你发一下报告吧,你这样子拿着拍片子,我一点都看不见。 CT报告。发一下病理报告。没做病理怎么知道是胃间质瘤?建议你第1个是取病理明确病理诊断,只有病理诊断才能够确诊恶性肿瘤,第二

    总交流次数

    32

    医生回复次数

    15
    患者:

    男 73岁

  • 小孩眼镜肿了可以滴吗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49,很高兴为您服务!什么原因引起的眼皮肿了孩子几岁了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您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药师指导的用法用

    总交流次数

    9

    医生回复次数

    7
    患者:

    女 0

  • 不孕不育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做过相关检查吗

    总交流次数

    7

    医生回复次数

    2
    患者:

    女 32岁

展开更多

胸外科科普文章
  • "我虽然血糖高,但没哪里不舒服,为什么要治疗?"在了解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之前,很多人这样想,也会这样去做。这就是对糖尿病的无知,70的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就是被这句话给害的。4年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四期在门诊遇到这样一个32岁的小伙子,身高1米8左右,不瘦,也不胖。他推门进入诊室的时候,还拉着行李箱,看上去健健康康的,随时准备出差。问诊得知:小伙子确诊糖尿病4年,肌酐260umol/L,肾病四期,腿上水肿得厉害。患病4年,病情为何如此严重呢?原来,4年前小伙子体检发现高血糖,后来检查确诊了糖尿病。当时身体没有哪里不舒服,也没有重视治疗,依然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血糖控制得非常差。没想到,仅仅4年,糖尿病肾病就已经四期。糖尿病肾病四期是什么概念?肾脏疾病分五期,四期以后疾病很难逆转,会继续恶化进展,最终的结局就是肾衰竭。临床也有通过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治疗,将这个过程减缓、甚至停止。但是这个小伙子工作强度太大,影响了饮食和运动处方的执行,只能药物控制,预后并不乐观。高血糖不筛查,会有什么后果单纯高血糖情况下,如果没有并发症情况,身体跟正常人一样,不会有哪不舒服。人们常常会忽视高血糖,不去控制和干预,也不重视。这也是糖尿病早期漏诊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等到出现了并发症,才查出血糖问题。对于糖尿病肾病来说,很多人出现了尿中大量泡沫、下肢水肿的情况,才去肾内科就诊,这时候通常都是肾病4-5期了。糖尿病为什么危害这么大?很多人听着糖尿病,不像失明、肾衰竭、截肢……听着可怕。但实际上,长期高血糖,血糖不受控制不达标,5-10年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将发生病变,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都会严重影响生活治疗,甚至致残、致死。而糖尿病并发症,基本上都不可逆,会给生活和家庭带来很大的麻烦和经济负担。如何正确对待高血糖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的原则:1. 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保持食物多样化,均衡膳食,同时进行总热量控制。注意限盐、限酒、戒烟、少食多餐。2. 适宜运动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在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长度上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 合理用药遵医嘱合理用药,平稳降糖。不能私自调整药物,以免出现低血糖等问题。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血糖、血压、血脂均要治疗,且要达标。4.监测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和病情变化。不同年龄和病情的人目标不同。就医时,一定要带上自己日常的血糖记录。5.学习糖尿病知识多学习糖尿病知识,科学地自我管理血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6.并发症筛查不能省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去做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对于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免受其害。对待高血糖,一定要重视!等到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后悔已经晚了。糖尿病不可怕,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点击下图咨询详情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我虽然血糖高,但没哪里不舒服,为什么要治疗?"在了解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之前,很多人这样想,也会这样去做。这就是对糖尿病的无知,70的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就是被这句话给害的。4年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四期在门诊遇到这样一个32岁的小伙子,身高1米8左右,不瘦,也不胖。他推门进入诊室的时候,还拉着行李箱,看上去健健康康的,随时准备出差。问诊得知:小伙子确诊糖尿病4年,肌酐260umol/L,肾病四期,腿上水肿得厉害。患病4年,病情为何如此严重呢?原来,4年前小伙子体检发现高血糖,后来检查确诊了糖尿病。当时身体没有哪里不舒服,也没有重视治疗,依然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血糖控制得非常差。没想到,仅仅4年,糖尿病肾病就已经四期。糖尿病肾病四期是什么概念?肾脏疾病分五期,四期以后疾病很难逆转,会继续恶化进展,最终的结局就是肾衰竭。临床也有通过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治疗,将这个过程减缓、甚至停止。但是这个小伙子工作强度太大,影响了饮食和运动处方的执行,只能药物控制,预后并不乐观。高血糖不筛查,会有什么后果单纯高血糖情况下,如果没有并发症情况,身体跟正常人一样,不会有哪不舒服。人们常常会忽视高血糖,不去控制和干预,也不重视。这也是糖尿病早期漏诊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等到出现了并发症,才查出血糖问题。对于糖尿病肾病来说,很多人出现了尿中大量泡沫、下肢水肿的情况,才去肾内科就诊,这时候通常都是肾病4-5期了。糖尿病为什么危害这么大?很多人听着糖尿病,不像失明、肾衰竭、截肢……听着可怕。但实际上,长期高血糖,血糖不受控制不达标,5-10年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将发生病变,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都会严重影响生活治疗,甚至致残、致死。而糖尿病并发症,基本上都不可逆,会给生活和家庭带来很大的麻烦和经济负担。如何正确对待高血糖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的原则:1. 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保持食物多样化,均衡膳食,同时进行总热量控制。注意限盐、限酒、戒烟、少食多餐。2. 适宜运动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在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长度上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 合理用药遵医嘱合理用药,平稳降糖。不能私自调整药物,以免出现低血糖等问题。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血糖、血压、血脂均要治疗,且要达标。4.监测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和病情变化。不同年龄和病情的人目标不同。就医时,一定要带上自己日常的血糖记录。5.学习糖尿病知识多学习糖尿病知识,科学地自我管理血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6.并发症筛查不能省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去做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对于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免受其害。对待高血糖,一定要重视!等到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后悔已经晚了。糖尿病不可怕,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点击下图咨询详情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正常情况下男性包皮翻起后会露出龟头而不能掩盖尿道外口。 如果翻起后不能露出尿道外口和龟头称为包茎。多见于先天性包皮口狭窄,炎症、外伤后粘连所致。 上述情况生活不注意易引起尿道外口或包皮龟头炎,此种情况也是阴茎癌的致病原因。

  • 神经鞘瘤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它会对于我们的身体产生局部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的了解哪些部位会是产生这些疼痛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察觉运动的时候哪些部位出现了疼痛这些都是症状。脊椎管内神经鞘瘤影响着我们的脊椎健康和发展,脊椎的健康带动着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 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椎管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臀部、大腿及小腿部。 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20。其可分为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前者表现为隐形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后者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病人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针对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 作者:金铂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 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7628

  • 尖锐湿疣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此疾病多发生在性生活活跃的人群身上,还有不太注重卫生的人群。对于不幸患上这种疾病的朋友来说,只有积极的接受诊治才是最关键的,现在药物是治疗尖锐湿疣的常用方法之一。那么,尖锐湿疣用什么药治疗效果好? 早期的尖锐湿疣,用什么药最有效,效果明显?尖锐湿疣的发生是因为病毒的侵略和自己的不洁行为导致自己患上了不该患的尖锐湿疣,治好的方法就是在疾病刚开始生长的时候给它除掉,很多人都问到初期尖锐湿疣吃什么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请医生来介绍一下。 医生分析:尖锐湿疣用什么药治疗效果好? 现在很多男性的感情生活比较的丰富,有的男性甚至不止一位性伴侣。另外,社会诱惑的增多,这些都使男性很容易被性病盯上。现在,尖锐湿疣是男性性病中患病人数众多的一种疾病,为了省事,很多男性湿疣患者用药治疗。那么,男性尖锐湿疣用啥药好呢? 尖锐湿疣治好的关键是对病毒的清除,而患者单纯用药效果是不能直达病灶,只能清除表面病毒,而患者体内病毒还在滋生蔓延,男性尖锐湿疣用啥药,也就很容易造成湿疣久治不愈,更有患者会病情加重。

  • 近日,进入流感高发期,不少宝贝因为年龄小、抵抗力较差,纷纷中招,幼儿园和小学都变成了流感“重灾区”。流感病毒传染性极强,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也是天天爆满。前几日,杭州某医院凌晨5点多,竟有300名小朋友在排队等待就诊! 小儿流感突然袭来,不少爸妈不知道该如何帮宝贝预防、治疗。看着孩子受罪,当父母的也是急得团团转。不过各位爸妈先别急,小编这就教你们“对症下药”。 不要错把“流感”当“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的一般症状是咽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等,通常情况下无发热症状,即使发热也只有低热的症状。而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是高烧,头痛,乏力。高烧可达39摄氏度到41摄氏度,同时会伴随全身的肌肉酸痛。更严重的是,小儿流感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很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Q: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A: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Q:宝宝得了流感,不积极治疗会引起哪些并发症?A:专家表示,儿童流感可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包炎、脑脊髓炎等严重疾病。所以,小朋友一旦有了流感症状,爸妈千万不可以疏忽大意! Q:该如何预防小儿流感?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2.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3.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4.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5.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流感高发期,如果小朋友出现了流感症状,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儿科活动期间,看病限时低至一元!为了孩子健康,快来咨询医生吧!

  • 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人的胃肠道消化功能比较弱,各种胃肠道问题,特别是腹泻比较高发,应该怎么应对呢?老人和孩子又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呢?夏季腹泻症状比较常见1 进食生冷过多,对胃肠道刺激比较大,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2 夏季食物保质期短,容易变质,被致病菌污染,造成腹泻;3 进食过度油腻,不易消化,加重肠胃负担造成腹泻;4 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或夜间睡觉的时候没有盖好肚子,胃肠道血液供应下降,抵抗力下降,受凉腹泻;5 精神过度紧张,进食过敏性食物,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引发腹泻;什么症状才可以诊断为腹泻?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和/或性状改变。通常情况下人每天1-3次大便都属正常,超过三次就是增多,或者是大便里面出现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成分,比如大便变稀、不成形或出现黏液、脓血或者不消化的食物。怎么判断腹泻是可以自愈还是需要治疗?首先看腹泻的原因,其次看腹泻的轻重,对身体的影响。如果是食物里面有一些刺激的成分,或者是食物比较凉,不是因为感染引起,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腹泻过程中如果不引起身体脱水等表现,清淡饮食、多喝水,往往可以自己恢复。如果是大便有红白细胞,或者是怀疑感染性腹泻,则需要治疗,有的腹泻病情特别重的话,引起严重脱水,中毒性痢疾的可能危及生命,需要马上送医。夏季小儿腹泻有什么要注意的?1 “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的胃肠道消化功能比较弱,而各种新鲜水果又特别多,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度。一般婴儿在三个月左右就要加辅食了,这时正是孩子腹泻容易发生的时候,尤其是夏季。加辅食一定要注意,一样一样加,一点一点加。这段时间加蛋黄,过两天再加瘦肉,别同一时间全部加上。一定要循序渐进,给孩子胃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2 腹泻慎用抗生素。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性状,比如呈黏液状,水状,奶块状,甚至便里有血等等.最好留点便送医院进行化验,因为腹泻原因很多,确诊之后对症治疗是最好的。别滥用抗生素,抗生素非常容易对小孩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现在因为抗生素导致的儿童腹泻很多。只有炎症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合理的用一点抗生素。其他类型的腹泻,可以根据情况用一点止泻药,如妈咪爱,金双歧,这些药多半是肠道益生菌活菌片,温和调理肠道功能。3 儿童便秘和厌食在夏季也比较突出。夏季出汗比较多,胃肠道消化液相对来说不足。有的孩子的厌食和便秘症状,到了夏季更为突出,尤其是平时有便秘问题或者脾胃消化功能不太好的孩子,家长更要加倍小心。 夏季老人腹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人们在严重腹泻时,由于大量水分从肠道丢失,经由肾脏排出的尿液会随之减少,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会出现电解质失衡、酸中毒症状;如果出现食欲下降造成能量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而老年人身体虚弱,还常有一些基础疾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腹泻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作腹泻时人体会失去大量水分,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肌血流速减慢,血小板、红血细胞和血球凝集沉积。腹泻在丢失水分的同时也会丢失部分电解质,如钾、钠、钙、镁等离子,它们不仅能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而且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规律也具有重要作用。再加上呕吐、腹泻应激,患者往往因频繁跑厕所而休息不好,极度疲劳,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过强、心率增快、冠状动脉的张力增高,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的痉挛。同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兴奋,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这些原因都会促使血栓形成,阻塞心脑血管,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如老人有一些高危病史,一旦出现连续腹泻等体液过多流失的情况,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并尽快到医院诊治。点击下面这只可爱的狗子,直通治疗腹泻的专家,低至0.1元哦

  •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引起的,最近柯萨奇病毒 A6、A10 也在增多,会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或疱疹,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重症会危及生命,目前已经进入手足病高发期,主要以轻症为主,一般 7-10 天症状好转,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二、手足口病中招后怎么处理 手足口病无特效药,一般为对症治疗为主。 (一)发热处理 腋下体温小于 38.5℃的宝宝可以先选择物理降温,不建议用冷水擦浴,严禁使用酒精擦拭降温。 腋下体温大于 38.5℃的宝宝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两次用退热药时间要间隔 4-6h。 (二)一般药物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使用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有一定疗效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科学预防 (一)多通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良好,每天 3-4 次,每次 35 分钟左右。 (二)勤洗手:饭前便后要勤洗双手按七步洗手法(1.洗手心,2.洗两指,3.洗腕叉,4.洗手背,5.洗指缝,6.洗手指,7.洗手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 35 秒。 (三)多喝温开水、少吃生冷食物:夏季是肠道病毒感染高发季节,要让宝宝做到多喝温开水、吃熟食。 (四)预防交叉感染:高发季节外出尽量佩戴口罩,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五)接种疫苗:接种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可预防因肠道病毒 EV71 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接种疫苗可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虽然接种 EV71 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但因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不同类型肠道病毒间无交叉保护能力,因此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肠道病毒 EV71 型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尹宝玉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尹宝玉
尹宝玉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北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