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芳
韩永芳副主任医师
执业证:11111111190444
  •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病理与生理产科的处理、腹腔镜与阴道镜的应用、妇科肿瘤与宫颈疾病的诊治及不孕症的治疗。
暂无
妇科患友问诊

展开更多

妇科科普文章
  •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总结出心血管病的六大常见误区: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误区三:早搏是疾病。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或因其它病就诊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忧心忡忡地讲起她们的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因心电图报告ST-T改变被造影,从而接受大量放射线,这样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不少人看到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关注。“稀释血液”成了一个荒谬的大市场:各种保健品、洗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很多老年人在换季的时候,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树皮、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胡大一大夫公众号授权转载)心脑血管专场,优选医生点击下图直达

  • 很多中老年人性生活后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引发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与性生活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性生活过于频繁 性生活过频可能引起腰痛,主要是腰部活动量过大,引起腰肌劳损,使腰部肌肉产生酸痛。纠正方法很简单,两人根据体力选择体位,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动作。 二、本身患有腰肌劳损 平时工作、生活中长时间久坐的人,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酸胀感和疼痛不适感,并且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这类人爱爱时,可能因为拉伸而产生急性腰痛发作,并逐渐发展成慢性腰痛。建议这类人平时要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性生活前最好伸伸腰、捶捶背,让腰部做好准备;多参加适宜的运动,以增强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腰部损伤的发生。 三、性生活突然中断 有的男性为了延长性生活时间,在将要射精时故意中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生殖系统和盆腔充血不能迅速消退,精囊等附件器官没有排空,可能引起腰疼。建议性生活时顺其自然,夫妻和谐配合达到性高潮。 四、年龄增大引起雄激素下降 老年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下降,伴有肌肉的萎缩,在性生活中也较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肌肉的缺血、缺氧和劳损,进而出现疼痛。所以老年患者在性生活中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用力和追求某些姿势。 五、某些疾病引起 患有脊柱关节等疾患的患者,如腰间盘突出等,在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腰部疼痛。女性有宫颈炎时也表现为小腹痛和腰酸症状,当阴精插入撞击宫颈时疼痛加剧。有些男性因前列腺疾病也会出现性交后的疼痛。这类患者需要积极就诊,治疗原发疾病。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总结出心血管病的六大常见误区: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误区三:早搏是疾病。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或因其它病就诊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忧心忡忡地讲起她们的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因心电图报告ST-T改变被造影,从而接受大量放射线,这样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不少人看到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关注。“稀释血液”成了一个荒谬的大市场:各种保健品、洗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很多老年人在换季的时候,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树皮、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胡大一大夫公众号授权转载)心脑血管专场,优选医生点击下图直达

  • 很多中老年人性生活后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引发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与性生活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性生活过于频繁 性生活过频可能引起腰痛,主要是腰部活动量过大,引起腰肌劳损,使腰部肌肉产生酸痛。纠正方法很简单,两人根据体力选择体位,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动作。 二、本身患有腰肌劳损 平时工作、生活中长时间久坐的人,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酸胀感和疼痛不适感,并且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这类人爱爱时,可能因为拉伸而产生急性腰痛发作,并逐渐发展成慢性腰痛。建议这类人平时要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性生活前最好伸伸腰、捶捶背,让腰部做好准备;多参加适宜的运动,以增强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腰部损伤的发生。 三、性生活突然中断 有的男性为了延长性生活时间,在将要射精时故意中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生殖系统和盆腔充血不能迅速消退,精囊等附件器官没有排空,可能引起腰疼。建议性生活时顺其自然,夫妻和谐配合达到性高潮。 四、年龄增大引起雄激素下降 老年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下降,伴有肌肉的萎缩,在性生活中也较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肌肉的缺血、缺氧和劳损,进而出现疼痛。所以老年患者在性生活中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用力和追求某些姿势。 五、某些疾病引起 患有脊柱关节等疾患的患者,如腰间盘突出等,在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腰部疼痛。女性有宫颈炎时也表现为小腹痛和腰酸症状,当阴精插入撞击宫颈时疼痛加剧。有些男性因前列腺疾病也会出现性交后的疼痛。这类患者需要积极就诊,治疗原发疾病。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据新闻媒体报道,江苏30岁的张先生连续打了4个多小时麻将,一直久坐着不动,等到打完后想站起来,发现腿已不听使唤了。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左腿大动脉形成一条40多厘米的血栓,多亏医生及时将血栓取出,才使得张先生免遭截肢之苦。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呢?为什么坐久了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呢?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即静脉内形成了血凝块,简称VTE。在深部的静脉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当静脉内血凝块脱落并随血流移行到肺部,就会形成肺栓塞,简称PE。DVT和PE统称为VTE,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潜在的致死原因。VTE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久坐会形成血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张艳副主任医师早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表示,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瘀滞,甚至处于几乎静止状态,因而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有站立时沉重感。静脉血栓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渐变化,如果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肢体反复肿胀,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哪些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以下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接受过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的患者;2、 长期久坐不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3、 年龄超过60岁; 4、家庭内有血栓家族史的情况; 5、 肿瘤患者,接受过化疗; 6、 服用雌激素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7、其它因素,例如:肥胖、妊娠或分娩、 吸烟、过量饮酒等等。

  • -1-「 患病治疗期间是否需要禁欲? 」▼禁欲不但违反人性,亦有碍健康,对前列腺炎的治疗和恢复不利。应该定时、规律的排出淤积的前列腺液,方有益于前列腺内积存相当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极其产生的毒素的排出,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禁欲者,前列腺犹如一潭死水,更加“臭气熏天”呀。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主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当有规律地进行性生活,注意是有规律地性生活,每周以1~2次为宜。 -2-「 会不会传染给伴侣? 」▼ 很多前列腺炎患者不敢过性生活,是怕会传染,实际上,这种炎症在夫妻之间不会传染。 首先要明确患者的前列腺炎是属于哪一种类型,临床上绝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查不出致病菌的,不具有传染性。 即使查出有细菌感染,这种类型一般只占前列腺炎的5左右,由于女方阴道内有一定的自洁功能和较强的抵抗外来细菌感染的能力,因而也不必顾虑女方被传染上。  -3-「 对生育到底有没有影响? 」▼ 从理论上讲,前列腺是与生育密切相关的附属性腺,其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成分,约占精液总量的1/3,前列腺的炎性病变不同程度影响精液的组成成分,干扰精子的活动,从而影响男性生育力,理论上可能会对精子造成以下几种不利影响:1 精子活力下降。前列腺炎导致前列腺液分泌量减少,使精液量也减少,不利于精子的活动; 2 精子不液化。前列腺炎时,精液的粘稠度增加,精液排出后成胶冻状,延缓精液的液化时间,妨碍精子的正常活动。有人把精浆比喻为水,精子当做那水中游动的鱼,水质的好坏可能影响着鱼的质量; 3 精子存活率降低。前列腺炎往往会降低精液的酸碱度(pH值),造成酸性环境,导致精子死亡; 4 畸形精子增加。前列腺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炎症的因子,这些抗体会同时使精子凝聚,影响精子活动及受精能力,导致畸形精子增加。  但是在实际临床调查中,我们发现前列腺炎患者的实际生育率并没有比正常人明显下降。 临床研究也发现,将“前列腺炎”作为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去费尽心机地给予治疗,经过数个正规疗程后,却并没有得到生育率的明显升高。 换言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子质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发生不育,毕竟每次排精时有数千万乃至上亿个精子,只要有一个精子能最终与卵子结合,就可能生育。  -总之- 所以啊,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还是要排除睾丸发育不良、精子发育缺陷、输精管道阻塞、抗精子抗体形成、睾丸损害、精索静脉曲张及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不要死盯着“前列腺炎”治疗,将其与“不育”划上等号。 如果把所有罪名都扣在前列腺炎身上,忽视了真正的问题,就好比“捡个芝麻丢了西瓜”,心理和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更多诊疗信息,请点击:https://pro.m.jd.com/mall/active/2oSiSvXAARmfi1t8Ndrd8BCMuCKi/index.html

  • 夏天要来了,又到了动一动就会流汗的季节,正常出汗促进新陈代谢,于身体有益。但男性外生殖器及周围部位出汗,却要警惕男科疾病。为什么呢?其实蛋蛋多汗在夏天比较常见,西医称为「阴囊潮湿」,中医则称之为「阴汗症」。 蛋蛋多汗的危害· 影响精子数量、质量阴囊局部的保持较低温度,有利于精子发育。若阴囊局部温度升高,将使睾丸生精能力及精子成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甚至导致精子畸形增多等。· 导致阴囊皮肤炎、龟头炎出现阴囊潮湿时,阴囊局部多汗、黏腻不适。会阴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细菌容易滋生,从而易导致阴囊皮肤炎、龟头炎,引发瘙痒等其他不适。 蛋蛋出汗的健康预警· 慢性前列腺炎阴囊出汗的同时,伴有尿痛、会阴部胀痛、睾丸的坠胀疼痛、小腹及腹股沟区胀痛、肛门下坠灼热感以及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阴茎不适感,提示慢性前列腺炎。· 精索静脉曲张多数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立位时阴囊肿胀,阴囊局部持续或间歇坠胀疼痛、隐痛或钝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后腰部放射。 这五种人要格外警惕这五种男人的蛋蛋最容易流汗,简直「可以拧出水」,严重者甚至需要佩戴尿不湿。§ 高温环境工作人员:如厨师、锅炉房工人等,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会增加人体排汗。§ 偏爱紧身裤的男性:内裤不科学,过紧不透气,影响散热,出现外生殖器局部出汗增多。§ 久坐的男性:通宵游戏的宅男子、高强度备考的高三男生、赶工期的程序员及设计师,容易因局部血运减弱,散热减少,增加排汗。如果再翘上二郎腿,蛋蛋可能会下起倾盆大雨。§ 酗酒、熬夜、频繁排精的人群:不良习惯容易导致慢性前列腺炎,引发瘙痒、尿频、尿分叉等不适症状。§ 老年人群:常见症状为阴部汗出异常、异味严重,需要加强运动提升体力,严重时要到医院疗养。 一般治疗 前四种情况(高温环境工作、穿紧身裤、久坐、酗酒、熬夜、),只要离开工作环境或改变生活习惯,症状会自动消失的,不需要药物治疗。而频繁排精的人群则需要适当安排性生活,过度劳累可能会留下器质性疾病。如果阴囊出汗是由慢性前列腺炎或静脉曲张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出汗明显、有明显异味的,应尽早咨询医生。 日常需注意蛋蛋的保养需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注意个人生殖卫生,每天晚上用温水清洗外生殖器,防止汗液积聚。洗完好最好晾干!· 清淡饮食,改变嗜酒、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 尽量穿宽松、棉质、吸汗、透气的内裤,增加散热,同时勤换内裤。· 有些男科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阴囊湿疹等也会表现出阴囊出汗、瘙痒不适,这属于疾病范畴,建议尽早治疗。青年男性易加重病情,影响性功能,甚至降低生育率。老年男性免疫力下降,可能增加龟头炎、阴囊湿疹的发病率。

  • “快枪手”在战场上可谓威风凛冽,在性生活中,却成为了早泄的代名词。男人最害怕的就是患上早泄,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早泄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不仅自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在女性面前没有面子。告别“快枪手”,做回真男人,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是您做回“持久男“的完美手册。一、首先要排除各种被忽悠的“假早泄”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来看早泄,一问情况其实不是,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是早泄呢?一般来说,新婚、分居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或身体疲劳时,发生的早泄多是假象,是一过性的。因为新婚男性多半没什么性经验,性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没有达到充分的协调,熟练程度也较低。但洞房之夜,偏偏精神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性器官内也聚积相当数量的精液,遇到强烈性刺激,自然会迫不及待地射精。同样道理,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性生活不规律,久别重逢后也会产生类似新婚的效应而出现假性早泄。但不少男性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今后的性生活。除了生理原因外,导致假性早泄的心理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婚前同居、居住私密条件差、担心怀孕、心情紧张、唯恐失败、身体疲劳、女方过于强势、追求女方时间过长等。这些多是由于不良和负面的心理状态所致。 所以在考虑或者担心自己性生活时间短时请问几个问题:1、性生活频率如何(一周一次)?2、性生活规律吗(有没有半年以上都是这样)?3、有没有因此而感到焦虑紧张及性伴侣关系紧张等!二.什么是真正的早泄呢?国际性医学协会(ISSM)将早泄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早泄(primary PE,lifelong PE,PPE)的特点是:①第1次性交就出现射精快的情况;②几乎每次性交,而且和每个性伴都会出现射精快的情况;③大多数情况(90)下射精潜伏期都小于1分钟。继发性早泄(secondary PE,acquired PE,SPE)的特点是:①早泄出现之前射精潜伏期正常;②早泄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可能是突然出现或是逐渐出现;③患者在某一阶段射精快;④可以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而缓解或治愈。如遇男科健康问题,建议您尽早咨询医生!

  • 近日,哈佛大学团队完成了“维生素D和OmegaA-3对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作用试验”。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这项试验由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资助,是一项不受保健品利益集团干扰的独立研究。试验采取2×2析因分析、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入组的25871位美国成年人(男性>50岁,女性>55岁),均无心脏病、卒中或癌症病史。结果表明,鱼油保健品,每日1000mg(1g),随访中位数时间5.3年,与服安慰剂对比,总的心肌梗死减少28,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和总的冠心病都明显减少。但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减少。鱼油保健品在平时吃鱼较少者、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和美国黑人中预防效果更加显著。例如每周吃鱼少于1份半者,心肌梗死减少40;在每月吃鱼不到一次的患者,心肌梗死减少53。主要研究者Manson教授指出,在这一研究人群,鱼油降低心肌梗死的幅度至少相当于,甚至强于阿司匹林或他汀。从这个研究中,我们至少知道:1 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如应适当多吃鱼。2 在吃鱼较少,尤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的患者,可考虑用鱼油的保健品。3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尤其同时有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他汀(各种原研他汀半片),同时服鱼油保健品(这是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建议)。与鱼油保健品结果不同,维生素D3没有降低总死亡率。维生素D3既不减少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和卒中,也不减少癌症的发生危险。但似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相对危险减少17,统计学无显著性)。亚组分析显示,体重正常者,癌症的发病减少24,癌症死亡率降低42。超重与肥胖患者无任何获益。主要研究者指出,在尚未患冠心病、卒中或癌症的健康人群(男性和女性),大剂量维生素D(2000单位/天),安全性好,很少明显副作用。但除非骨骼健康需用维生素D补充,目前无有力证据支持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三高、肥胖,如何预防疾病点下图即可咨询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韩永芳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韩永芳
韩永芳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黄山市人民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