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乳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急性乳腺炎、乳腺癌围术期、围化疗期的中医药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乳晕缘美容小切口切除乳腺多发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的微创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浆细胞乳腺炎的手术治疗。
暂无
中医外科患友问诊
  • 丁香医生问诊我是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玲军医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你好去医院看看吧皮肤科不客气

    总交流次数

    12

    医生回复次数

    5
    患者:

    女 24岁

  • 赤峰市新附属医院胯骨疼挂啥科您好,感谢您的信任!!!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

    总交流次数

    3

    医生回复次数

    2
    患者:

    女 41岁

  • 小儿抽动症,阿立哌唑片

    总交流次数

    5

    医生回复次数

    2
    患者:

    女 11岁

  •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您好,我是皮肤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从刚开始到现在,这种情况大概有多久了局部有无瘙痒或疼痛不适目前局部皮肤是没有破损渗液的对吧身上其他部位还有这种情况吗目前局部是有

    总交流次数

    42

    医生回复次数

    27
    患者:

    男 25岁

  • 地夸磷索钠,眼部手术尊敬的PLUS会员,您好,我是眼科张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您好是需要开具 ********吗好的,看到了宝宝线下医院的药物处方单为用药安全,请问宝宝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总交流次数

    38

    医生回复次数

    21
    患者:

    女 3岁

  • 你好我家宝宝五个多月了喝的***一段,喝了一个月了一点肉都没长您好,我是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专业育儿顾问,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您好宝宝精神状态怎么样?小宝宝长到5-7个

    总交流次数

    20

    医生回复次数

    15
    患者:

    女 0

  • 老板,在吗您好,我是主治医师谭久志,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您好,我是中医科医生,只能从中医角度跟您讲一下您咨询产品的性、味、归经,以及食用建议,具体产品相关的问题,辛苦您 点击加入购物车左边的“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0

  • 验孕棒质控窗没显示,您好,我是副主任医师石红梅,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您好你好,有什么问题?你好,结果是阴性显示的是没有怀孕您好,您可以拍一下说明书吗?您好,我是医生,早孕试纸的生产厂家非常多,

    总交流次数

    28

    医生回复次数

    13
    患者:

    女 0

  • 鸡眼买多少可以完全好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建议1-2贴因人而异奥1-2盒抱歉 打错字了嗯**会恢复的好的不客气奥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医药问题需要咨询

    总交流次数

    17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0

  • 脖子一圈发红,不确定是不是湿疹您好,有没有照片呢您好,是婴儿湿疹的,目前处于慢性状态,因此干燥,需要最好保湿的,***大白罐不断涂抹不是干性湿疹,干性湿疹指皮脂分泌少诱发的湿疹状态,宝宝这个只是炎症消

    总交流次数

    15

    医生回复次数

    6
    患者:

    男 1个月24天

展开更多

中医外科科普文章
  • 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愈发明显 洋洋(化名)尽管只有5岁大,但体重却已经达到86斤,哪怕是配上1.2米的身高,也是个标准的“小胖墩”。究其原因,就是管不住嘴,还迈不开腿——饿了就吃,幼儿园吃了回家还要继续吃,却基本上“零运动”。 与洋洋遭遇的超重问题相比,11岁的小刚(化名)的问题更严重。1.6米高的他,体重已达148斤。更令他郁闷的还有外形问题:明明是个男孩子,胸部却比一般的女生都大。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他基本上走路都不敢抬头挺胸。 “一点都不挑食,尤其喜欢吃米饭,越长越胖。”小刚的妈妈意识到问题,赶紧带他就诊。一查才发现,外形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除了超重,小刚被发现有较严重的脂肪肝,胸部过大则是出现了乳腺增生的问题。 两个小朋友的超重问题尚能通过营养、运动处方改善和控制,15岁的小花(化名)作为一名极重度肥胖患者,只能通过外科减重手术解决由肥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小花每天的进食数量只能用“不计其数”形容,到青春期时体重已经高达194斤,血糖、肝功、胆固醇等指标无一正常…… “肥胖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有医生表示,门诊收诊的低龄肥胖患者大幅增加,其中以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为主,最小年龄仅5岁。不但吃得好,连咀嚼都有人代劳 宝宝嫌苹果太硬,家长用勺子刮成苹果泥喂;宝宝觉得青菜咬不动,家长干脆切成碎末拌在饭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本就变得愈加精细,儿童大多以软性、甜性食物为主。现在连咀嚼都少了。长此以往,食物对颌骨发育刺激不够,导致乳牙根难以吸收,形成滞留。本应萌出的恒牙,只能‘退后’,在乳牙后排长出来。 家长应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吃一些硬度适中、可撕咬的食物。比如多吃些甘蔗、苹果、玉米等耐嚼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越帮越忙”:爸妈盲目帮娃减肥适得其反 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超重可能会引起生长周期缩短,发育时间提前等不良后果;同时,容易导致成年疾病低龄化,甚至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可能是正常体重儿童患病的数倍乃至十几倍。此外,由肥胖引发的不良情绪也是日益凸显。 但对于超重,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只能“帮倒忙”。例如洋洋的母亲,为了阻止孩子发胖,竟然停了他的肉食和牛奶,同时还要求小朋友每天超负荷运动。但结果是,洋洋不仅没有减肥,反而经常膝盖酸痛难忍。 对于超重的小朋友,既要注意不能影响生长发育期的成长,又不能在超重的情况下用不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进行锻炼,否则会对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关节造成负面的影响。 以小花为例,肥胖问题已经无法单纯通过饮食、康复锻炼等手段解决,而是需要外科减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3个月后的她,体重减掉50斤,异常的指标逐步回归于正常范围之内。因为明显的变化,她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自卑逐渐走向开朗。 想要真正遏制肥胖,首先需要找到原因,其中可能涉及内分泌代谢、营养、神经内科、康复、呼吸等多个学科,家长们切忌自行“开方处置”。 儿童超重有没有遗传因素、原发病因?如何控制饮食,如何开展运动?

  •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鹏教授指出,支气管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难”。其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与小儿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若能接受正确诊治和悉心调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能逐渐痊愈。但若失于防治,极易陷入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怪圈”,致使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王有鹏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众多家长对哮喘缺乏科学认知,治疗欠规范,导致许多患儿始终迁延不愈,甚而终生不得控制,乃至危及生命。 为此,王有鹏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误区总结出如下五条——误区一 只要是哮喘都会“喘” 很多家长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咳不喘,却被戴上哮喘的“帽子”?王有鹏给出的解释是,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有喘息症状,有种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明显喘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情况,或经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而用支气管扩张剂则能使咳嗽发作缓解。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多在婴幼儿时期患过湿疹,多数有哮喘家族史。所以,如果孩子长期咳嗽不好,又是过敏体质,家长应引起足够警觉。误区二 混淆感冒和哮喘 哮喘袭来前常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而感冒时也能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两者犹如一对“双胞胎”,很容易相混淆,家长很有必要分辨开来。如感冒通常伴有发热,而单纯的哮喘发作一般不发热。感冒时咳嗽大多是逐渐加重,没有特定的诱发因素,每次咳嗽时间也不会很长,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而哮喘的咳嗽常发生在晨起、夜间、运动后,大哭或大笑后,以及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过敏原等触发因素后,为反复性或持续性发作,常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家长可在孩子呼气时听到类似小鸡叫的声音。严重哮喘发作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王有鹏提醒说: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患儿反复“感哮喘冒”,每次都发展到下呼吸道,致使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或伴有湿疹、变应性鼻炎,同时父母或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即应考虑哮喘的可能,千万不能一味按单纯呼吸道感染无休止地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此外,对于儿童来说,感冒常诱发哮喘发作,哮喘儿也容易反复感冒,且不易治愈。当哮喘小患者出现上述问题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误区三 忽视过敏性疾病与哮喘间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占80,而45左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同时伴有哮喘。有学者甚至提出两病“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认为这两个病其实是一个疾病,防与治都应从哮喘来考虑。王有鹏亦认为,在过敏性疾病病人出现气喘或不明原因的干咳、咽痒时,应首先怀疑支气管哮喘在作祟。假如对过敏性疾病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则严重贻误病情。有相当多的者在哮喘病情发作前有过敏性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疾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发生的频率。误区四 病情一缓解就立即停药 王有鹏指出,有些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寻医问药。而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再哮喘,无明显症状就是治好了,也就不必再吃药了。结果是患儿气道的慢性炎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使哮喘“死灰复燃”。这是因为在缓解期间,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潜伏,只不过是尚未接触到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而未爆发。若是有感冒、运动过量、紧张、兴奋或气温变化、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如烟雾、气油味等)或接触尘螨、动物皮毛等诱因,便可能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因此,缓解期是需要继续治疗的,其目的是减轻或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急性发作。误区五 儿童哮喘到成年期自然就好了 王有鹏表示,确实有些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哮喘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不发作,这与孩子自身发育逐渐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事实上,长时间的平稳状态并不等于治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哮喘患儿进入青春发育期,虽有30-50的人症状消失,但到成人期仍有“回潮”的可能,约有2/3以上者继续遭受折磨,有的貌似恢复了正常的人,其肺功能仍就异常或持续存在气道髙反应哮喘。这里,轻度小儿哮喘预后良好,仅5演变为严重哮喘,而中度至重度儿童在整个一生常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髙反应与哮喘发作。重度哮喘,尤其是长期依赖激素、屡次住院和症状不易改善者,约95最终“定格”为成人。这就提示哮喘、须在儿童期给予积极合理的医治,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王有鹏强调,如果孩子患上了哮喘,千万不要迟疑,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预防。

  • 很多媒体都把冠心病写为“第一健康杀手”。确实,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而且80的猝死都是冠心病所致。 但是如果进行规范的治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万一有突发状况也指导如何正确的应对,是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的。 以下这几个误区请大家注意避免哦。 误区一:急救药有用就不用就医 案例:赵女士经常出现心口疼等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吃“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有效。她认为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不用去医院看病。 疑似冠心病发作应立即就医。如果忽视冠心病发作症状,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心肌梗死患者服用急救药“速效救心丸”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但服药后,也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治疗,危及生命。 误区二:尽量不吃药经常吃会有抗药性 案例:钱先生最近心绞痛经常发作,只要自己能忍受,就尽量不吃药。他认为,药吃多了,会有耐药性,时间长了可能药对他就没效了。 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次数很多时,才有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不会形成耐药性。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误区三:做了支架手术就不用再吃药了 案例:老孙平日里劳累、用力和情绪激动时会有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两天前,老王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大发雷霆,随后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大汗、面色苍白的情况。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老王进行了介入治疗,放置了支架。老王阻塞的血管已被支架撑开,症状消失了。老王觉得疾病已经治愈,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吃药了。 介入手术只是将局部血管撑开,不代表疾病治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并没有消失。不坚持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梗有可能再发,支架有可能一放再放。因此,支架手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治疗。 另外,支架治疗疏通了狭窄血管,但并未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因,即高血脂、高血压等,仍可能再次出现冠脉狭窄,乃至冠心病。很多患者存在多处冠脉狭窄,相对不太重要的狭窄部位通常没有放支架。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高血压一样,冠心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动脉狭窄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并不表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根除,如果此时未经医生建议擅自停药的话,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会加速,使冠心病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 支架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误区四:血脂不高就可以不吃降血脂药 案例:李女士体检后,看到自己的血脂化验单发现血脂一点都不高,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血脂化验单通常检查以下四项。 总胆固醇(TC):血液中胆固醇总和,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甘油三酯(TG):轻、中度升高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极度升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首要目标。 看化验单,可不能只看标准参考值,因为那个正常范围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坏”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应小于1.8mmol/L。 另外,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高低,都应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坏”胆固醇,进而稳定逆转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即使血脂达标了,也要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因为人体每天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合成和通过进食吸收胆固醇。停用药物后,“坏”胆固醇还会升高。中断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2007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指出,降血脂治疗要长期坚持,直至终生。也许有些人担心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其实有些好的药物已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即使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通常短期即可恢复正常,无需停药。点击医生卡片即可问诊张涓主任是医学博士,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25年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愈发明显 洋洋(化名)尽管只有5岁大,但体重却已经达到86斤,哪怕是配上1.2米的身高,也是个标准的“小胖墩”。究其原因,就是管不住嘴,还迈不开腿——饿了就吃,幼儿园吃了回家还要继续吃,却基本上“零运动”。 与洋洋遭遇的超重问题相比,11岁的小刚(化名)的问题更严重。1.6米高的他,体重已达148斤。更令他郁闷的还有外形问题:明明是个男孩子,胸部却比一般的女生都大。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他基本上走路都不敢抬头挺胸。 “一点都不挑食,尤其喜欢吃米饭,越长越胖。”小刚的妈妈意识到问题,赶紧带他就诊。一查才发现,外形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除了超重,小刚被发现有较严重的脂肪肝,胸部过大则是出现了乳腺增生的问题。 两个小朋友的超重问题尚能通过营养、运动处方改善和控制,15岁的小花(化名)作为一名极重度肥胖患者,只能通过外科减重手术解决由肥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小花每天的进食数量只能用“不计其数”形容,到青春期时体重已经高达194斤,血糖、肝功、胆固醇等指标无一正常…… “肥胖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有医生表示,门诊收诊的低龄肥胖患者大幅增加,其中以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为主,最小年龄仅5岁。不但吃得好,连咀嚼都有人代劳 宝宝嫌苹果太硬,家长用勺子刮成苹果泥喂;宝宝觉得青菜咬不动,家长干脆切成碎末拌在饭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本就变得愈加精细,儿童大多以软性、甜性食物为主。现在连咀嚼都少了。长此以往,食物对颌骨发育刺激不够,导致乳牙根难以吸收,形成滞留。本应萌出的恒牙,只能‘退后’,在乳牙后排长出来。 家长应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吃一些硬度适中、可撕咬的食物。比如多吃些甘蔗、苹果、玉米等耐嚼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越帮越忙”:爸妈盲目帮娃减肥适得其反 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超重可能会引起生长周期缩短,发育时间提前等不良后果;同时,容易导致成年疾病低龄化,甚至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可能是正常体重儿童患病的数倍乃至十几倍。此外,由肥胖引发的不良情绪也是日益凸显。 但对于超重,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只能“帮倒忙”。例如洋洋的母亲,为了阻止孩子发胖,竟然停了他的肉食和牛奶,同时还要求小朋友每天超负荷运动。但结果是,洋洋不仅没有减肥,反而经常膝盖酸痛难忍。 对于超重的小朋友,既要注意不能影响生长发育期的成长,又不能在超重的情况下用不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进行锻炼,否则会对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关节造成负面的影响。 以小花为例,肥胖问题已经无法单纯通过饮食、康复锻炼等手段解决,而是需要外科减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3个月后的她,体重减掉50斤,异常的指标逐步回归于正常范围之内。因为明显的变化,她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自卑逐渐走向开朗。 想要真正遏制肥胖,首先需要找到原因,其中可能涉及内分泌代谢、营养、神经内科、康复、呼吸等多个学科,家长们切忌自行“开方处置”。 儿童超重有没有遗传因素、原发病因?如何控制饮食,如何开展运动?

  •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鹏教授指出,支气管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难”。其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与小儿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若能接受正确诊治和悉心调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能逐渐痊愈。但若失于防治,极易陷入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怪圈”,致使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王有鹏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众多家长对哮喘缺乏科学认知,治疗欠规范,导致许多患儿始终迁延不愈,甚而终生不得控制,乃至危及生命。 为此,王有鹏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误区总结出如下五条——误区一 只要是哮喘都会“喘” 很多家长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咳不喘,却被戴上哮喘的“帽子”?王有鹏给出的解释是,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有喘息症状,有种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明显喘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情况,或经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而用支气管扩张剂则能使咳嗽发作缓解。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多在婴幼儿时期患过湿疹,多数有哮喘家族史。所以,如果孩子长期咳嗽不好,又是过敏体质,家长应引起足够警觉。误区二 混淆感冒和哮喘 哮喘袭来前常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而感冒时也能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两者犹如一对“双胞胎”,很容易相混淆,家长很有必要分辨开来。如感冒通常伴有发热,而单纯的哮喘发作一般不发热。感冒时咳嗽大多是逐渐加重,没有特定的诱发因素,每次咳嗽时间也不会很长,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而哮喘的咳嗽常发生在晨起、夜间、运动后,大哭或大笑后,以及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过敏原等触发因素后,为反复性或持续性发作,常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家长可在孩子呼气时听到类似小鸡叫的声音。严重哮喘发作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王有鹏提醒说: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患儿反复“感哮喘冒”,每次都发展到下呼吸道,致使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或伴有湿疹、变应性鼻炎,同时父母或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即应考虑哮喘的可能,千万不能一味按单纯呼吸道感染无休止地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此外,对于儿童来说,感冒常诱发哮喘发作,哮喘儿也容易反复感冒,且不易治愈。当哮喘小患者出现上述问题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误区三 忽视过敏性疾病与哮喘间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占80,而45左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同时伴有哮喘。有学者甚至提出两病“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认为这两个病其实是一个疾病,防与治都应从哮喘来考虑。王有鹏亦认为,在过敏性疾病病人出现气喘或不明原因的干咳、咽痒时,应首先怀疑支气管哮喘在作祟。假如对过敏性疾病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则严重贻误病情。有相当多的者在哮喘病情发作前有过敏性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疾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发生的频率。误区四 病情一缓解就立即停药 王有鹏指出,有些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寻医问药。而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再哮喘,无明显症状就是治好了,也就不必再吃药了。结果是患儿气道的慢性炎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使哮喘“死灰复燃”。这是因为在缓解期间,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潜伏,只不过是尚未接触到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而未爆发。若是有感冒、运动过量、紧张、兴奋或气温变化、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如烟雾、气油味等)或接触尘螨、动物皮毛等诱因,便可能出现明显的哮喘症状。因此,缓解期是需要继续治疗的,其目的是减轻或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急性发作。误区五 儿童哮喘到成年期自然就好了 王有鹏表示,确实有些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哮喘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不发作,这与孩子自身发育逐渐完善有一定关系。而事实上,长时间的平稳状态并不等于治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哮喘患儿进入青春发育期,虽有30-50的人症状消失,但到成人期仍有“回潮”的可能,约有2/3以上者继续遭受折磨,有的貌似恢复了正常的人,其肺功能仍就异常或持续存在气道髙反应哮喘。这里,轻度小儿哮喘预后良好,仅5演变为严重哮喘,而中度至重度儿童在整个一生常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髙反应与哮喘发作。重度哮喘,尤其是长期依赖激素、屡次住院和症状不易改善者,约95最终“定格”为成人。这就提示哮喘、须在儿童期给予积极合理的医治,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王有鹏强调,如果孩子患上了哮喘,千万不要迟疑,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预防。

  • 很多媒体都把冠心病写为“第一健康杀手”。确实,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而且80的猝死都是冠心病所致。 但是如果进行规范的治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万一有突发状况也指导如何正确的应对,是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的。 以下这几个误区请大家注意避免哦。 误区一:急救药有用就不用就医 案例:赵女士经常出现心口疼等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吃“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有效。她认为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不用去医院看病。 疑似冠心病发作应立即就医。如果忽视冠心病发作症状,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心肌梗死患者服用急救药“速效救心丸”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但服药后,也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治疗,危及生命。 误区二:尽量不吃药经常吃会有抗药性 案例:钱先生最近心绞痛经常发作,只要自己能忍受,就尽量不吃药。他认为,药吃多了,会有耐药性,时间长了可能药对他就没效了。 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次数很多时,才有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不会形成耐药性。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误区三:做了支架手术就不用再吃药了 案例:老孙平日里劳累、用力和情绪激动时会有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两天前,老王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大发雷霆,随后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大汗、面色苍白的情况。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老王进行了介入治疗,放置了支架。老王阻塞的血管已被支架撑开,症状消失了。老王觉得疾病已经治愈,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吃药了。 介入手术只是将局部血管撑开,不代表疾病治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并没有消失。不坚持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梗有可能再发,支架有可能一放再放。因此,支架手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治疗。 另外,支架治疗疏通了狭窄血管,但并未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因,即高血脂、高血压等,仍可能再次出现冠脉狭窄,乃至冠心病。很多患者存在多处冠脉狭窄,相对不太重要的狭窄部位通常没有放支架。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高血压一样,冠心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动脉狭窄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并不表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根除,如果此时未经医生建议擅自停药的话,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会加速,使冠心病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 支架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误区四:血脂不高就可以不吃降血脂药 案例:李女士体检后,看到自己的血脂化验单发现血脂一点都不高,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血脂化验单通常检查以下四项。 总胆固醇(TC):血液中胆固醇总和,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甘油三酯(TG):轻、中度升高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极度升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首要目标。 看化验单,可不能只看标准参考值,因为那个正常范围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坏”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应小于1.8mmol/L。 另外,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高低,都应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坏”胆固醇,进而稳定逆转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即使血脂达标了,也要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因为人体每天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合成和通过进食吸收胆固醇。停用药物后,“坏”胆固醇还会升高。中断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2007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指出,降血脂治疗要长期坚持,直至终生。也许有些人担心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其实有些好的药物已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即使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通常短期即可恢复正常,无需停药。点击医生卡片即可问诊张涓主任是医学博士,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25年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胃病中最常见的就是胃炎。对于大多数办公室一族而言,每天早起匆忙起床、挤地铁、啃面包片几乎是每天最正常不过的打开方式。 胃炎有哪些症状呢?胃炎临床症状很多,形式多样,虽然同为胃炎,但是每个人的症状都不相同,如:腹痛、腹胀、舌淡无味、口苦、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等等,都是胃炎的临床表现。总之,很多办公室一族常常会感到胃部不适,尤其是“鸭梨山大”的电脑一族。赶走“胃炎君”,养胃已经迫在眉睫。 怎样打好保“胃”战?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规律,首先保证早餐,一定不要贪恋床上的几分钟。已经患了胃炎的朋友切忌长期早餐吃油条,因为油炸食品不宜消化,容易增加胃的负担。其次,一日三餐不可有一顿没一顿,并且要控制饭量,禁忌暴饮暴食,和空腹、大量喝酒。已经患有胃炎的朋友,我们建议您戒掉烟酒。2.保持好心情,避免过度压力很多白领朋友因为工作原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低落。其实人的精神因素与胃肠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总是被忧愁、焦虑、气愤等不良情绪左右,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大家尤为重要。3.自我养护,自制保“胃”茶饮首先推荐茉莉花茶,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茉莉花茶有“胃部保护茶”之称,并且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是极好的养胃茶饮。桂花茶也是非常好的养胃保健品,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也是很好的养胃佳品。

  • 口臭的锅,“胃火”不背第一讲 女,64岁,因不明原因口臭,伴胃痛胃胀、恶心、腹痛,持续多年,之前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去查过,没问题,是不是有“胃火”,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医生答疑:这个患者我会建议把不着急把口臭和上消化道症状联系到一起,而是先到口腔科就诊,接下来才是针对上消化道症状做个胃镜。为什么口臭先去口腔科?真正的口臭,其实跟我们认为的“胃火”关系不大,80-90是因为口腔原因,舌苔导致的口臭占51,牙龈炎和牙周炎导致的占13,两周都有的占22。口源性的口臭其实很好理解。口腔内遍布细菌,口腔中食物残渣、更新脱落的上皮细胞等都有蛋白质,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蛋白质就会腐败变质,生产出恶臭的硫化物,导致口臭。除了口源性的口臭,剩下的 10 也多跟鼻、咽、扁桃体、气管等临近口腔问题有关。有很少一部分短暂的口臭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嗳气有关。一些比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如晚期胃癌、肠梗阻、肝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会造成特殊味道的口臭。如何区分口臭是不是口腔问题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闭口呼吸,如果仍有臭味从鼻部呼出,则是非口源性口臭,反之为口源性口臭。“胃火”的感受可能跟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有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与口臭的症状需要割裂来看。这也是大多数口臭其实医生给的建议都是洗牙,科学刷牙、清洁舌苔等。  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第二讲 男,28岁,经常胃胀胃痛,有口臭,特别是吃夜宵烧烤之后会严重胃痛,有时候疼的睡不着,第二天口臭也特别严重。尽量避免太晚吃东西,但是工作比较辛苦,有时候忍不住,这种情况是不是胃溃疡? 医生答疑:长时间的胃胀胃痛,从严谨负责的角度说,还是推荐去线下做一个胃镜。不过去了消化内科就也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测试吧,现在有C14吹气实验,非常方便。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能存在牙菌斑中,引起口臭。但是这种细菌不能通过几次洗牙解决,需要规范的除菌治疗。顺便提一句,长期夜晚进食过多或睡前进食等尤其容易引发肠胃疾病。睡前进食、躺卧容易引发胃酸反流,导致胃痛,特别是吃的一些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吃多吃撑、甚至喝点小酒,会加一步诱发/加重胃痛。  放下你手里的奥美拉唑第三讲 医生,我有时候会胃痛,给我开点奥美拉唑。 医生答疑:我见过疼得坐立不安还觉得自己是“胃痛”让我给开点药的,问询查体之后,初步怀疑阑尾炎。同样自述“胃痛”想开点药的,我还遇到其实是急性胰腺炎的,心梗的,胆结石的——我们认为的“胃”,不一定真的是胃。内脏疼痛是很难定位的,特别是对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再加上内脏痛觉可能发生牵扯,造成我们的错觉。所以随便自行服用胃药是不对的。 有些胃药包含止痛成分,暂时缓解疼痛,但是也掩盖了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当然,大多数的肚子疼都不严重,在一堆检查之后,医生还是开具奥美拉唑,但我们至少排除了风险。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腹痛需要我们警惕呢? §  腹痛突然出现并且比较剧烈;§  腹痛持续时间超过 6 小时;§  腹痛伴有胸部、颈部、背部或肩膀的疼痛;§  呕吐血液,或大便发黑、大便中有血;§  腹部紧张,不能碰,一碰就痛得厉害;§  不能排便,尤其是同时有呕吐的情况;§  腹痛虽不严重,但是反复出现,并且伴随体重下降、腹泻、皮肤或眼球发黄的情况。如果你的腹痛确实出现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中任何一条,还是赶紧放下手里的药吧,及时就诊吧,如果不能确定,或者检查后对治疗方案有所疑惑,也可以来线上便捷问诊。 京东互联网医院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案例提供 | 朱季军责任编辑 | 小乐 朱医生利用碎片时间接诊超过五百次,依然保持着五星好评,大家对他的评价关键词包括:迅速、准确、药到病除。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11010472433

  • “快枪手”在战场上可谓威风凛冽,在性生活中,却成为了早泄的代名词。男人最害怕的就是患上早泄,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早泄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不仅自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在女性面前没有面子。告别“快枪手”,做回真男人,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是您做回“持久男“的完美手册。一、首先要排除各种被忽悠的“假早泄”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来看早泄,一问情况其实不是,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是早泄呢?一般来说,新婚、分居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或身体疲劳时,发生的早泄多是假象,是一过性的。因为新婚男性多半没什么性经验,性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没有达到充分的协调,熟练程度也较低。但洞房之夜,偏偏精神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性器官内也聚积相当数量的精液,遇到强烈性刺激,自然会迫不及待地射精。同样道理,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性生活不规律,久别重逢后也会产生类似新婚的效应而出现假性早泄。但不少男性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今后的性生活。除了生理原因外,导致假性早泄的心理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婚前同居、居住私密条件差、担心怀孕、心情紧张、唯恐失败、身体疲劳、女方过于强势、追求女方时间过长等。这些多是由于不良和负面的心理状态所致。 所以在考虑或者担心自己性生活时间短时请问几个问题:1、性生活频率如何(一周一次)?2、性生活规律吗(有没有半年以上都是这样)?3、有没有因此而感到焦虑紧张及性伴侣关系紧张等!二.什么是真正的早泄呢?国际性医学协会(ISSM)将早泄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早泄(primary PE,lifelong PE,PPE)的特点是:①第1次性交就出现射精快的情况;②几乎每次性交,而且和每个性伴都会出现射精快的情况;③大多数情况(90)下射精潜伏期都小于1分钟。继发性早泄(secondary PE,acquired PE,SPE)的特点是:①早泄出现之前射精潜伏期正常;②早泄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可能是突然出现或是逐渐出现;③患者在某一阶段射精快;④可以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而缓解或治愈。如遇男科健康问题,建议您尽早咨询医生!

  • 神经鞘瘤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它会对于我们的身体产生局部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的了解哪些部位会是产生这些疼痛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察觉运动的时候哪些部位出现了疼痛这些都是症状。脊椎管内神经鞘瘤影响着我们的脊椎健康和发展,脊椎的健康带动着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 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椎管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臀部、大腿及小腿部。 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20。其可分为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前者表现为隐形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后者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病人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针对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 作者:金铂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 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7628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李可嘉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李可嘉
李可嘉
主治医师

已认证

西安市中医医院 中医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