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患者如何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发表人:
苏阳
阅读量:
616人
导读: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又是加重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肩关节半脱位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由于对脑卒中后肩关节保护不利及人为的损伤,诱发及加重了肩关节半脱位,最终严重影响了脑卒中病人的康复。
病因:
1、肌纤维呈水平走向的冈上肌、冈下肌为主的肩部肌肉的机能下降;
2、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
3、肩胛周围稳定结构的张力下降或拮抗肌之间张力的失衡,以及躯干患侧侧弯引起肩胛下旋,而导致肱骨的相对外展,肩关节囊上部的松弛;
4、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后部的萎缩,肩关节囊后部稳定更为薄弱。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当病人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
卧位:应采取患侧卧位,使患侧上肢能负荷体重。在平卧时应在肩后部垫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出。
坐位:患侧上肢的前臂放置在胸前的平板上,每天用握手上举过头,保持几分钟。
立位: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肩吊带支持患侧上肢,但是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肩吊带固定。
总结:防止肱关节半脱位最主要的是那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走行的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良好的体位摆放很重要,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改变治疗手法。对于卒中病人来说,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帮助偏瘫患者从床转移到轮椅
导读 偏瘫是指同一侧上肢、躯干以及下肢发生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脑卒中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高龄人群等。为了改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常借助工具来辅助患者运动。轮椅是重要辅助工具,它是偏瘫等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使患者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正确地掌握轮椅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护理强度,帮助患者康复及训练。 操作过程: 1. 检查轮椅,特别注意车闸、轮胎、脚踏板、安全带是否完好。可正常使用后推至床尾,使轮椅椅背与床尾呈40°-45°角,轮椅放置于患者健侧。翻起脚踏板,拉车闸固定好轮椅。协助患者缓慢坐起。患者坐于床边,帮助穿好舒适的鞋子。 2. 帮助患者把双腿垂到床下,身体向前倾斜,双脚着地,力量较强的脚稍靠后。家属背屈髋面向患者站立,双下肢分开位于患者双腿两侧,用双膝夹紧患者双膝外侧以固定,家属一手向上托起患者的臂部,一手向上拉住腰带,扶患者双足着地,躯干前倾。将患者向前向上拉起。 3. 患者抱住家属颈部或健手放于家属肩胛部,与家属一起向前向上用力,完成抬臂、伸腿至站立。可让患者将头靠在家属靠近轮椅侧的肩上。 4. 调整患者重心,使双下肢直立承重,维持站立平衡。 5.在患者站稳后,家属以足为轴慢慢旋转躯干,使患者背部转向轮椅,臀部正对轮椅正面,然后使患者慢慢弯腰,平放坐至轮椅上。 6.帮助患者坐好,翻下脚踏板,将患者双脚放于脚踏板上。如果天气寒冷,考虑保暖问题,盖好被子或毯子,就可以推至目的地了。 注意事项: 1.操作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稳定性、舒适与保暖,动作轻稳,并注意保护家属自身腰部。 2.搬运时,应尽量使患者的身体靠近家属,以便稳定和省力。 3.推车速不宜过快;推车进门时不可用车撞击房门;如移动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必要时需其他人的帮助,以防发生意外。 4.推轮椅运送患者时,应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患者的生活质量离不开家属的精心照顾,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偏瘫患者有所帮助!
苏阳
主治医师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6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卒中后患者如何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导读: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又是加重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肩关节半脱位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由于对脑卒中后肩关节保护不利及人为的损伤,诱发及加重了肩关节半脱位,最终严重影响了脑卒中病人的康复。 病因: 1、肌纤维呈水平走向的冈上肌、冈下肌为主的肩部肌肉的机能下降; 2、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 3、肩胛周围稳定结构的张力下降或拮抗肌之间张力的失衡,以及躯干患侧侧弯引起肩胛下旋,而导致肱骨的相对外展,肩关节囊上部的松弛; 4、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后部的萎缩,肩关节囊后部稳定更为薄弱。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当病人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 卧位:应采取患侧卧位,使患侧上肢能负荷体重。在平卧时应在肩后部垫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出。 坐位:患侧上肢的前臂放置在胸前的平板上,每天用握手上举过头,保持几分钟。 立位: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肩吊带支持患侧上肢,但是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肩吊带固定。 总结:防止肱关节半脱位最主要的是那些肌纤维呈水平方向走行的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良好的体位摆放很重要,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改变治疗手法。对于卒中病人来说,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苏阳
主治医师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6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7年脑梗病史,手脚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做过多次康复治疗,考虑手术但担心效果。患者男性54岁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脑梗后遗症患者,建议进行肢体电疗和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同时注意并发症如静脉血栓、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和手术配合效果可能较好。生活上,注意预防并发症,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苏阳
主治医师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脑梗后遗症,头晕、视力下降、大舌头,高血压。患者男性45岁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79
医生建议:脑梗后遗症可能导致头晕、视力下降、大舌头等症状。建议患者控制血压、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头颅磁共振和眼科检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
苏阳
主治医师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