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宋元东

【普及】心理咨询要干什么?

【普及】心理咨询要干什么?
 
【题记】今天分享的,是基于我自己的个人体验和咨询经验而谈的,而我自己是精神动力学流派的,所以并不代表所有的咨询流派和方式,尤其是不代表认知行为流派。另文中的咨询也包含了心理治疗的外延在,特此说明。

个人体验成长,就如同这幅图一样,不断地向上,同时脚底还会有雪,只是高处有不一样的风景和自己。
心理咨询是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这是很多来访者疑惑的地方。很多人第一次做咨询会紧张,因为不知道咨询里会发生什么,这种未知的迷茫,阻碍了很多人继续咨询的脚步:
 
理性的人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入咨询,而当我们把咨询当成一个目的,本身就是另一层的防御了。
 
自恋的人会觉得,这些我都懂,但是为什么要跟你说呢?殊不知,这样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防御。
 
所以,我是真的不知道你这里会发生什么,只是咨询更像是两个人的合谋,在这样的合谋里,有着另一个人(咨询师)的深层的陪伴,这样的场域让你有不一样的自我体验。所以会发生什么,的确是需要去体验的,我们没有一个既定的剧本,会发生的,谈论的,体验到的,都是以你为主导,但是一定是和咨询师一起创造的。
 
但是对于那个真的要去咨询的人来说,T自己本身,也需要做好愿意去和一个人聊聊自己,愿意去尝试打开防御,看到自己的准备。如果此刻T还不愿意,那也就意味着,T的自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个时刻还没有到。此时咨询师可能需要跟T呆在一起。所以能够和咨询师谈论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尤其是很多自我防御很强的人,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内心,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中,很多来访者是因为有了躯体化的症状表现,而不得不接触心理咨询的(或者心理治疗),所以本身就带有比较强的目的性,这诚然是推动T进入咨询的动力,开始的时候会有挺好的依存性,但是随着咨询的进行,有些会更加焦虑,因为没见到症状的好转——所以也成了阻碍咨询进一步深入的阻力。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一方面事实是,躯体化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方式,身在其中,T自然没法明白,另一方面,如果要让T明白,就需要T有自己的体验,最切身的感受就是,T体验到了自己想要的部分。只是,对躯体症状的极度排斥本身就是焦虑来源,阻碍T体验,这大概是很多来访者没法继续深入的原因。
 
 随着咨询的深入,很多人会觉得咨询本身没用,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急切想见到效果,也或许是源于现实的经济压力,也或许是自我成长的动力不够,总之这大致可以说是个必然的过程,就像是李松蔚老师参加《奇葩说》的时候,说了一个观点“没有用的心理学”,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或者说深层的(这里的措辞不足以准确表达我的本意,只是想表达一种流派或者技巧之间的差别,更没有轻视其他流派的意思,特此说明)心理咨询大多数时候,是咨询师在听,而不是在讲。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很多人其实去咨询的目的是,“我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我是想知道,您(咨询师老师)觉得我应该怎么想”。我既然来找咨询师,就是希望你告诉我该怎么办,(这里要排除一些确实低功能的来访,他们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支持的,不过一旦功能恢复或者变高,一样会回到文中所诉的状态)。
 
如果从这些人去咨询的目的来看,既然咨询师在咨询里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想,不会直接给你解释,建议和方法,那么心理学自然相比这学那学,都是无用的了。
 
另一层意思是咨询师不是不讲,而是在紧要的地方去讲——所谓“讲”,就是咨询技巧的范畴了,不单单是陈述,或有提问,或有重复,甚或有停止,凡此种种,就为陪着或者引导T能够深入探索自己。
 
 下面是一位老师自我体验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或许可以呈现一二。
 
这位老师做了好几年的个人体验(一种长程的心理咨询),他的成长老师被他称为H老师,他经常在进行了一段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并表达了对于自己这种模式的困惑之后,会发问,“H老师,你觉得为什么我会这样呢?”
 
而老师回答是不知道。也许在您看来,这样的咨询有什么用呢?但这位老师却觉得很有用。其中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咨询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让来访者自己探索,才能真正形成来访者自己的认知。
 
我(来访者)需要的是,在咨询师的引导和接纳包容的安全氛围里,去自我探索,去建立自己的认知,如果只是等待咨询师给出解释,那么这个解释,不会成为我的真正的答案。很难深入心灵。更不要说,对看不见的潜意识进行工作。(节选自公众号 周小宽) 
 
上面这样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而这位老师在此基础上,还有更深的感悟,那就是被咨询师坦然表达不知道时的诚恳态度所影响,这样的影响也才是这位老师更在意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成长动机大概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方面,这样的回答是咨询师的真实反应,而这样的真实对来访来说很重要;另一方面说明咨询师接纳了自己,找不到来访者的问题答案(也不排除咨询师出于咨询技巧的原因),而这样的接纳是很多来访者需要最终达成的。
 
这样状态的反面就是,咨询师希望被来访者认同、肯定等等,注意,这里的点在于其出发点是咨询师自己,这就是我们说的咨询师自己的欲望,一旦有这样的欲望在,他就很难直接说出不知道。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说点什么。以阻止对方觉得自己无能或无力。
 
而从他的自我接纳中,我也汲取了力量,在学习,对自己的无能无力和不够完美的接纳。让我受益的,并不是H老师给了我答案,或者对我说了什么,而是H老师,在咨询的过程里,以他的态度和话语,展现出的他的人格。关键是人格,在对我起着作用,即使,这个人对我展现他的不完美,即使他直接说“不知道”,不加任何辩白和铺垫,但是我们的关系没有断裂。
 
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允许,自己在面对一些事情里,不一定要做到、知道、解决?不一定要那么完美呢?(节选自公众号 周小宽)
 
各位看官,这就是更深的咨询所要达到的深度,而这一定是潜移默化发生的。花开前,必然经历了成长和酝酿的种种。
 
 
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头,心理咨询是什么?我以为心理咨询是被陪伴、是被看见、是被关注、是被用心倾听、同时也是自我探索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更是一个人的人格被咨询师的人格所潜在潜在影响的过程,是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而这是很多基于解决躯体症状的来访者,随着咨询的深入,要认可和朝向的事情——只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了接纳的意味。
 
 
 
愿大家能更好的认识心理咨询,也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普及】心理咨询要干什么?

【题记】今天分享的,是基于我自己的个人体验和咨询经验而谈的,而我自己是精神动力学流派的,所以并不代表所有的咨询流派和方式,尤其是不代表认知行为流派。另文中的咨询也包含了心理治疗的外延在,特此说明。 个人体验成长,就如同这幅图一样,不断地向上,同时脚底还会有雪,只是高处有不一样的风景和自己。 心理咨询是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这是很多来访者疑惑的地方。很多人第一次做咨询会紧张,因为不知道咨询里会发生什么,这种未知的迷茫,阻碍了很多人继续咨询的脚步: 理性的人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入咨询,而当我们把咨询当成一个目的,本身就是另一层的防御了。 自恋的人会觉得,这些我都懂,但是为什么要跟你说呢?殊不知,这样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防御。 所以,我是真的不知道你这里会发生什么,只是咨询更像是两个人的合谋,在这样的合谋里,有着另一个人(咨询师)的深层的陪伴,这样的场域让你有不一样的自我体验。所以会发生什么,的确是需要去体验的,我们没有一个既定的剧本,会发生的,谈论的,体验到的,都是以你为主导,但是一定是和咨询师一起创造的。 但是对于那个真的要去咨询的人来说,T自己本身,也需要做好愿意去和一个人聊聊自己,愿意去尝试打开防御,看到自己的准备。如果此刻T还不愿意,那也就意味着,T的自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个时刻还没有到。此时咨询师可能需要跟T呆在一起。所以能够和咨询师谈论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尤其是很多自我防御很强的人,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内心,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中,很多来访者是因为有了躯体化的症状表现,而不得不接触心理咨询的(或者心理治疗),所以本身就带有比较强的目的性,这诚然是推动T进入咨询的动力,开始的时候会有挺好的依存性,但是随着咨询的进行,有些会更加焦虑,因为没见到症状的好转——所以也成了阻碍咨询进一步深入的阻力。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一方面事实是,躯体化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方式,身在其中,T自然没法明白,另一方面,如果要让T明白,就需要T有自己的体验,最切身的感受就是,T体验到了自己想要的部分。只是,对躯体症状的极度排斥本身就是焦虑来源,阻碍T体验,这大概是很多来访者没法继续深入的原因。 随着咨询的深入,很多人会觉得咨询本身没用,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急切想见到效果,也或许是源于现实的经济压力,也或许是自我成长的动力不够,总之这大致可以说是个必然的过程,就像是李松蔚老师参加《奇葩说》的时候,说了一个观点“没有用的心理学”,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或者说深层的(这里的措辞不足以准确表达我的本意,只是想表达一种流派或者技巧之间的差别,更没有轻视其他流派的意思,特此说明)心理咨询大多数时候,是咨询师在听,而不是在讲。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很多人其实去咨询的目的是,“我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我是想知道,您(咨询师老师)觉得我应该怎么想”。我既然来找咨询师,就是希望你告诉我该怎么办,(这里要排除一些确实低功能的来访,他们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支持的,不过一旦功能恢复或者变高,一样会回到文中所诉的状态)。 如果从这些人去咨询的目的来看,既然咨询师在咨询里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想,不会直接给你解释,建议和方法,那么心理学自然相比这学那学,都是无用的了。 另一层意思是咨询师不是不讲,而是在紧要的地方去讲——所谓“讲”,就是咨询技巧的范畴了,不单单是陈述,或有提问,或有重复,甚或有停止,凡此种种,就为陪着或者引导T能够深入探索自己。 下面是一位老师自我体验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或许可以呈现一二。 这位老师做了好几年的个人体验(一种长程的心理咨询),他的成长老师被他称为H老师,他经常在进行了一段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并表达了对于自己这种模式的困惑之后,会发问,“H老师,你觉得为什么我会这样呢?” 而老师回答是不知道。也许在您看来,这样的咨询有什么用呢?但这位老师却觉得很有用。其中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咨询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让来访者自己探索,才能真正形成来访者自己的认知。 我(来访者)需要的是,在咨询师的引导和接纳包容的安全氛围里,去自我探索,去建立自己的认知,如果只是等待咨询师给出解释,那么这个解释,不会成为我的真正的答案。很难深入心灵。更不要说,对看不见的潜意识进行工作。(节选自公众号 周小宽) 上面这样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而这位老师在此基础上,还有更深的感悟,那就是被咨询师坦然表达不知道时的诚恳态度所影响,这样的影响也才是这位老师更在意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成长动机大概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方面,这样的回答是咨询师的真实反应,而这样的真实对来访来说很重要;另一方面说明咨询师接纳了自己,找不到来访者的问题答案(也不排除咨询师出于咨询技巧的原因),而这样的接纳是很多来访者需要最终达成的。 这样状态的反面就是,咨询师希望被来访者认同、肯定等等,注意,这里的点在于其出发点是咨询师自己,这就是我们说的咨询师自己的欲望,一旦有这样的欲望在,他就很难直接说出不知道。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说点什么。以阻止对方觉得自己无能或无力。 而从他的自我接纳中,我也汲取了力量,在学习,对自己的无能无力和不够完美的接纳。让我受益的,并不是H老师给了我答案,或者对我说了什么,而是H老师,在咨询的过程里,以他的态度和话语,展现出的他的人格。关键是人格,在对我起着作用,即使,这个人对我展现他的不完美,即使他直接说“不知道”,不加任何辩白和铺垫,但是我们的关系没有断裂。 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允许,自己在面对一些事情里,不一定要做到、知道、解决?不一定要那么完美呢?(节选自公众号 周小宽) 各位看官,这就是更深的咨询所要达到的深度,而这一定是潜移默化发生的。花开前,必然经历了成长和酝酿的种种。 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头,心理咨询是什么?我以为心理咨询是被陪伴、是被看见、是被关注、是被用心倾听、同时也是自我探索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更是一个人的人格被咨询师的人格所潜在潜在影响的过程,是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而这是很多基于解决躯体症状的来访者,随着咨询的深入,要认可和朝向的事情——只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了接纳的意味。 愿大家能更好的认识心理咨询,也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宋元东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5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教育】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更好地“促成”孩子的自我发展——直播问答后的补充

有幸受邀参与了一次网络直播活动,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其中不乏紧张和缺憾的地方,涉及我的主要的环节是对活动前收集的一位家长的问题的答复,虽然是活动前收集的,不过真正面对问题还是在直播的时候。总体属于一次即时性的问题回答,事后对此问题又进行了整理和反思(反思另行成文,作为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敬请关注),觉得意犹未尽,整理并呈现在这里,希望对有相应问题的家长有所裨益。 问题还原 节选还原一位咨询师妈妈咨询的问题:高中阶段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更好地促成孩子的自我发展。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部分文字选用这位妈妈提供的问题原文。 孩子是初三学生,家中独子,体型高瘦,“近视、过敏体质鼻炎眼干、颈椎肩膀处略显佝偻”,学习很优秀,性格相对平和,“没有明显的特长或兴趣爱好,学过画画、跆拳道、游泳等兴趣班,相对长时间坚持下来的是吉他(三年)、围棋(九年)、散打(四年+),培养过亲子阅读,但不喜欢阅读,爱好打游戏但不沉迷”,“人际关系正常,略显被动不擅长主导,习惯跟随,好友两三人,极少跟人起冲突”。 “孩子目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相对比较平和,少有中二少年的年少轻狂。看起来比较松弛但内在有些紧张和拧巴。有些逆反,但跟父母都没有激烈的冲突。虽然这个孩子没给你先按智商足够好的,但一直不够努力,情商略微差一些,但也足够应付基本的人际社交。思维逻辑有明显的优势,但情感和语言表达比较受限制。小时候内向胆小懦弱,初中有一些些进步,会主动去当小组长和课代表。但一直不够上进和勤奋。” “父母感觉孩子像没有打开的“盲盒”,隐约觉得是当理工科的料,但感知不到他的天赋才能和兴趣取向。孩子自己也表述说他习惯于把自己“隐藏”起来。” 现场答复要点 先从问题入手,重点在于“促成”二字,实际上揭示的是妈妈对待初中毕业班的孩子的一种态度:督促他成为妈妈认为的更好的孩子。 整体感觉描述里没有通过和孩子的交流而得来的孩子的感受、想法等,很多都是家长的观察和判断,这些判断没有作为主要个体的反馈。 后面一大段文字里,透露出来的不是父母的期待,而是对孩子慢慢的不满和要求,我试着让自己处于孩子的位置,除了感受到不被接纳和压抑,读不到爱的味道。 末尾的“隐藏”,恰恰说明孩子在为了规避内心的矛盾而选择了退让,这样的矛盾可能来源于自己心理边界的被侵入。 建议妈妈抛开技术,回归用心交流的本位上,因为是咨询师妈妈,自我的成长应该是在相对专业的路上,就没有做更多的建议了。 普适性的问题 回头看来,现场答复的时候虽然发现了问题的本身,但是并没有就此展开陈述和说明,显得干瘪而无力,事实上,作为一个个别案例还有可以扩展的方面,下面就此探讨一二: 青春期成了洪水猛兽 现在有种感觉,似乎围绕着孩子的青春期,如临大敌一般, 一方面是大家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围绕学生的情绪问题的报道时时见诸报端,媒体的加大宣传,从心理知识普及的角度,也确实引起了大家足够的认识,而且有些引起了严重后果的社会性事件,也让我们痛心疾首的同时,认识到了情绪问题带给青春期孩子的影响乃至伤害。 另一方面则呈现出了过分的在意,有时候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一次情绪发作,都会被家长当作是进入了青春期的表现,表现的非常的恐慌和无措。就像这次问答过程中呈现的类似,似乎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没有点什么也成了一个问题。 孩子自我成长的动力是所有的根本 这里不得不提到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他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 聊聊陪伴 谈过了根本上对孩子自我可以成长的认可,关于陪伴就千人千面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陪伴模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用心,而用心的本质就是遵从孩子自己的内心和状态,如其所是的我在。 这个家长提供的孩子是位基本正常的孩子,甚至于有种很为孩子感到庆幸的感觉。这样的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我们一位嘉宾老师说的,孩子不提,家长不管,孩子需要,立马出现且坚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前提是亲子关系比较健康,孩子有问题能够及时跟家长沟通,甚至于寻求帮助——这部分相对比较难以实现——即便是相对健康的家庭里,青春期的孩子也正处于一个排斥家长的状态里,这是成长过程中建立边界的必然过程,所以我的建议更像是个连续谱,在不管和管之间不停地游弋,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不过现实中也有一些有问题的孩子,尤其是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更多,这样的陪伴就需要家长在这个连续谱上更加靠近一些,多听多看少说。很多有问题的青春期孩子,在童年时期总是感受到了有条件的爱,这些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了伪装,其内核是对孩子的控制,对父母自我欲望的实现。这样的情况父母要展示出更大的耐心和反思能力,确实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问题所在,而去满足孩子当下对爱的需求,给够了,才谈的上施加影响,这样的父母被反感几乎是常态,如何应对被孩子反感的同时还有包容,这确实是个挑战。 很多时候,面对这样的境遇,单纯依靠自己,或者社会支持系统,是无法完成的,建议去觉察自己的无奈、无力,有必要去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 家长应该成为自己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很多是在没有心理学知识的环境中长大的,自我部分的觉醒和搭建都是问题。这是造成家长无法抵御焦虑的重要原因,而这部分来自自己的焦虑,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作用到孩子身上,且以爱的名义。 增加作为家长自己的包容度和灵活性,主要指的是在应对青春期孩子的时候,允许他们有更多的可选择的空间,允许他们成为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哪怕这个样子和我们父母期待的不一样,允许他们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于一些新鲜的食物,多支持鼓励去尝试,少些安全性的顾虑——当然,对于确实危害人身安全以及违法的事情,这是红线,不能逾越。 诚然来自大环境的压力现实存在,而且愈演愈烈,不过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做好社会和孩子之间的防护盾和过滤器。 我们讲的防护功能,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涉及人身安全、违反法律的信息,而不是一点儿信息也不透过,让孩子成为信息的孤岛,过于的防护最终可能会让孩子无法融入社会,失去了自己的圈子。人在形而上的意义上,就是社会化的产物,失去了社会化的环境,我们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和功能,这是很悲哀的。 过滤作用在于现在的信息确实庞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多观念正在形成,及时的观念引导很重要。作为父母确实要去了解到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单单是指外部的环境,更有意义的是外部事件在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心理现实。针对这些现实,父母去谈自己的理解和所持的观点,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个处理方式,也要清晰地呈现其危害性。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大概率在中年阶段,正是需要向内探索和调整人生价值的时候,面临的迷茫、丧失都是需要处理的课题,这部分就需要家长对自己负责,进行梳理和探索,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专业咨询力量的帮助,毕竟多个视角去看待自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宋元东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5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不敢说自己的想法,你易怒,你紧张焦虑——看看内心是不是这样?

【题记】文中涉及的案例情况已做了相应的保密处理,或者是杂糅呈现的,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有疑问,可以通过问诊留言给我。 近日的一次门诊过程中,遇到一位来访,定了晚上十点半的返程票,直到九点四十多了,才略带愠怒地说,我要赶不上火车了!而在此前接诊了解信息的过程中,咨询师是询问过来访是否着急要走的,当时这位来访并没有清晰地表达这样的信息。 您也看的出来,这一类人自己内心有挺多的想法,但是很难去及时的表达,因为在不断地考虑别人如何,就像这位来访,咨询师事后问咋不早说,答复是“我看你们一直在忙”,这个时候明显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别人之后,而且这样的动力也影响了咨询师和就诊大夫——TA的需求不重要,往后放放。被压抑到一定的程度,眼看时间来不及了,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是被压抑了很久,自然就带着情绪了。 不知道这样的场景在你那里是不是熟悉?不过在我的执业过程中,倒是很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样的现象。 那个被超我强控制的你 不知道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像这位来访一样,平时总是在意这样,在意那样,仿佛有很多的声音、眼光时刻在监督着自己,真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的,有了一个想法,先去考虑一下这个想法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样的后果自己能不能负担,或是把这样想法带来的后果罗列出来,权衡利弊,如果不这样做,我还可以怎么做,那么做的方法再经历一遍评判。所有这些都指向了我要做好,我不能犯错,不能给别提添麻烦。甚至于还美其名曰“吾当日三省吾身”,只是渐渐地模糊了那些规矩、约束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就是在压抑自己的需求。 超我是个什么东西 超我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由人的道德律、自我理想等所构成,可简单区分为“理想”、“良心”两个层次,在“理想”中既包括自我理想,又包括社会理想。它是自我的产物,是自我倾向于社会外界那方面的因素生出的。它如同良心或过失的无意识感觉一样,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社会禁戒、权威者的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是这些因素在人的儿时内化、沉淀的结果。人类的高尚理想,在个人身上因超我而得到巩固,超我不断借犯罪感和内疚来惩罚人的达不到理想要求的行为。超我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和引导本能的冲动,并监督自我对本我的限制,因此,它所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它和本我一样,都对自我有一种批评和牵制作用。 另外,超我同本我一样,也是非理性的,它们都要歪曲和篡改现实。超我强迫自我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而是按照自己主观上认为它们应该是怎样而去认识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超我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统的运载工具。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价值判断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价值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一贯地压制意味着负性情绪的不断积累 这样的模式下,时刻都不会轻松,因而紧张和焦虑是如影随形的。所以这样的来访,很多时候是紧张和焦虑的,这样的紧张是不自知的,临床上见过很多这样的来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坐在咨询师对面,紧绷身体,甚至于正襟危坐,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来访,是一位9岁的男孩,大家可以自行去脑补这样的画面,甚至让人觉得太诡异了! 被压抑的过程中,虽然TA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情绪反应必然会有反抗,这样的反抗来源与超我和本我的对立本身,而这样的情绪也不被允许,那就是愤怒了。长期地愤怒情绪得不到表达,就会积累成一种蓄势待发地能量,等待爆发,你来点我啊——因而你会发现经常有些很小的事情,一旦发生,就一触即发而不可收拾。也许事后TA们和周边的人都觉得至于吗?于身体和情绪而言,是真的至于。 适应局限性的应对模式 另一个相伴的模式就是,虽然有很多的情绪的积压,却偏偏没有好的疏解的方式。也或者另一个方面也成立,如果有了好的疏解方式,也就不会这样了。 开始接触临床的来访的时候,觉得可能是职业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这一现象,毕竟来就诊的很多就是带着明显的躯体化的症状的,之所以成为这样,也是一个发展的必然导致的。后来随着执业时间的增加,会慢慢发现,如果这里有个必然,是这些来访或者说这一类人的成长过程造成了这样的必然。 回到开头的那个来访,已经发展出了与情绪的隔离的模式,所以当他说我就想开点药,尽快控制住,明显地能感受到来访的焦虑,但是当咨询师把这部分呈现出来的时候,来访并不觉得。这让我想到很多紧张性头痛的来访,只有当把症状和TA们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的时候,这一类紧张、焦虑的情绪才会被来访体验并命名。 还有一种常见的模式是情绪的转移,我的另一篇文章里讲过愤怒的转移,这里想说的更像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这样的方式在我们日常中经常被用到。当你心情不好,跟朋友吐槽的时候,朋友多数会说,那你去干点什么吧,做点儿你喜欢的吧等等,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我们暂时地把刚刚的负性情绪放在一边,如果事后没有回头再去处理,这也是一种积压的方式。而且这样的积压方式还很有迷惑性,因为在你转移了注意力后,你的心情变好了,你就自然而然地以为你原来的负性情绪得到了处理,而事实上,也许仅仅是被你放在了一边,而你却忽视了,它是会积累发酵的。 如何应对 不外两类,自我提升和寻求帮助。篇幅所限,我们今天就只大概框架一下,后续我会详细的展开。 首先我提的事自我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调整。虽然我们的目标是调整自己的状态,缓解一些症状的痛苦,但是根本上是要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的。 而寻求帮助既包括寻求自己身边人的帮助,也包括寻求专业的医疗、心理帮助。这类人大多是有了躯体化的症状或者是引起了生活的痛苦才会来寻求帮助,所以相比较而言,TA们更容易选择寻求医疗帮助,就连心理帮助都有难度,更不要说寻求身边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了——甚至于这本身就是TA们的一个模式,是需要调整的模式的本身。

宋元东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4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