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丽

重要!《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全文发布

重要!《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全文发布
生活方式是指所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最佳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人群特征,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积极社交、主动学习等。
 
为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和管理能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幸福感,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根据健康生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与慢病防控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不同人群当前存在的健康问题,组织专家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角度,制定了针对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及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
 
 
1.食物多样,总量控制,践行“三减”,适当补充叶酸、铁等微量营养素。
 
2.坚持运动,根据不同孕周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3.孕前调整并维持健康体重,孕期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
 
4.逐步适应孕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主动学习母乳喂养与育儿的科学知识。
 
5.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减少视屏、久坐等静态行为。
 
6.按时进行孕期检查,保持口腔健康。
 
7.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适当休息和充足睡眠。
 
 
 
1. 食物多样不过量,保证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2. 随哺乳期的进程选择适宜的有助于生殖器官和身体恢复的活动和运动。
 
3.母乳喂养是健康生殖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减少体重滞留,改善新陈代谢。
 
4.与丈夫共同履行哺育责任,学习和实践回应性喂养,建立母婴和谐的喂养规律。
 
5.与家庭成员多交流沟通,在全社会支持下享受哺育新生命的幸福和快乐。
 
6.禁烟戒酒,规范言行,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
 
7.调整生活节奏,积极休息,充足睡眠。
 
 
 
1.母乳喂养与合理添加辅食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培养清淡口味和自主进食能力,不强迫、不放任。
 
2.减少限制身体活动的照护方式,释放运动本能,保证活力玩耍时间,促进运动发展。
 
3.与婴幼儿多交流,进行适宜的养育教育,重鼓励、多引导、不溺爱。
 
4.有固定可靠的养育人,提供健康安全的照护,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5.定期体检,建立生长发育档案,适时接种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
 
6.远离烟尘,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视屏行为。
 
7.帮助婴幼儿尽早建立生活节律,保证充足睡眠。
 
 
 
1.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动物性食物要适量,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
 
2.规律进食,不浪费食物,培养清淡口味,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户外活动充足。
 
4.监测身高和体重,保持口腔健康,改善营养状况,维持适宜生长速度。
 
5.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懂包容,有担当,会分享。
 
6.不接触烟酒毒品,不沉溺于网络,学会自我保护。
 
7.姿态端正,减少视屏和耳机使用,提升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 
 
8.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
 
 
 
1.合理膳食,规律进餐,控制高盐、高脂和高糖饮食,保持健康体重。
 
2.主动锻炼,坚持做工间操,及时舒缓肌肉紧张,关注颈腰椎和关节健康。
 
3.根据自身作业方式、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及时调整饮食、改善运动。
 
4.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接受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安全与防护能力。
 
5.保持心情舒畅,积极社交,主动调节工作、生活压力或寻求专业帮助。
 
6.不吸烟/早戒烟,不酗酒,工作期间禁止饮酒,关注口腔健康。
 
7.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安排生活时间。
 
 
 
1.饮食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合理烹调,口味清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鼓励陪伴就餐。
 
2.动则有益,保持适宜运动,增加户外活动。
 
3.保持健康体重,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延缓功能衰退。
 
4.适应增龄性改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维护家庭和谐,主动融入社会。
 
5.戒烟限酒,维持口腔健康和视听功能。
 
6.定期体检,不讳疾忌医、不过度就医,不盲从保健宣传,严格遵医嘱用药。
 
7.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当午休。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重要!《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全文发布

生活方式是指所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最佳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人群特征,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积极社交、主动学习等。 为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和管理能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幸福感,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根据健康生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与慢病防控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不同人群当前存在的健康问题,组织专家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角度,制定了针对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及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 1.食物多样,总量控制,践行“三减”,适当补充叶酸、铁等微量营养素。 2.坚持运动,根据不同孕周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3.孕前调整并维持健康体重,孕期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 4.逐步适应孕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主动学习母乳喂养与育儿的科学知识。 5.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减少视屏、久坐等静态行为。 6.按时进行孕期检查,保持口腔健康。 7.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适当休息和充足睡眠。 1. 食物多样不过量,保证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2. 随哺乳期的进程选择适宜的有助于生殖器官和身体恢复的活动和运动。 3.母乳喂养是健康生殖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减少体重滞留,改善新陈代谢。 4.与丈夫共同履行哺育责任,学习和实践回应性喂养,建立母婴和谐的喂养规律。 5.与家庭成员多交流沟通,在全社会支持下享受哺育新生命的幸福和快乐。 6.禁烟戒酒,规范言行,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 7.调整生活节奏,积极休息,充足睡眠。 1.母乳喂养与合理添加辅食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培养清淡口味和自主进食能力,不强迫、不放任。 2.减少限制身体活动的照护方式,释放运动本能,保证活力玩耍时间,促进运动发展。 3.与婴幼儿多交流,进行适宜的养育教育,重鼓励、多引导、不溺爱。 4.有固定可靠的养育人,提供健康安全的照护,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5.定期体检,建立生长发育档案,适时接种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 6.远离烟尘,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视屏行为。 7.帮助婴幼儿尽早建立生活节律,保证充足睡眠。 1.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动物性食物要适量,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 2.规律进食,不浪费食物,培养清淡口味,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户外活动充足。 4.监测身高和体重,保持口腔健康,改善营养状况,维持适宜生长速度。 5.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懂包容,有担当,会分享。 6.不接触烟酒毒品,不沉溺于网络,学会自我保护。 7.姿态端正,减少视屏和耳机使用,提升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 8.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 1.合理膳食,规律进餐,控制高盐、高脂和高糖饮食,保持健康体重。 2.主动锻炼,坚持做工间操,及时舒缓肌肉紧张,关注颈腰椎和关节健康。 3.根据自身作业方式、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及时调整饮食、改善运动。 4.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接受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安全与防护能力。 5.保持心情舒畅,积极社交,主动调节工作、生活压力或寻求专业帮助。 6.不吸烟/早戒烟,不酗酒,工作期间禁止饮酒,关注口腔健康。 7.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安排生活时间。 1.饮食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合理烹调,口味清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鼓励陪伴就餐。 2.动则有益,保持适宜运动,增加户外活动。 3.保持健康体重,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延缓功能衰退。 4.适应增龄性改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维护家庭和谐,主动融入社会。 5.戒烟限酒,维持口腔健康和视听功能。 6.定期体检,不讳疾忌医、不过度就医,不盲从保健宣传,严格遵医嘱用药。 7.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当午休。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3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控制血压,健康饮食是关键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高血压现患人数约2.45亿。本文为您科普如何预防高血压。 健康饮食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天食用5份(一份约为一拳大小)以上的水果和蔬菜,包括深绿色、橙色和紫色的蔬菜。 钠盐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每天的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控制在3克以下。 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酒,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酒。 高脂饮食会导致脂肪积累,从而导致高血压。建议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如鸡肉、鱼类和火鸡肉,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的饮食。 钙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利用钠,减少钠对血压的影响。建议每天摄入1000毫克以上的钙,包括奶制品、豆类、坚果和鱼类等食物。 糖尿病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控制血糖对预防高血压也非常重要。建议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监测血糖水平,并接受必要的治疗。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最科学的控制体重方式不外乎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代谢,降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积累,从而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运动还可以帮助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耐受性,从而降低血压。应该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情绪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尽量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和焦虑。可以寻求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或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应该避免过度疲劳,以防情绪不稳定和焦虑。建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阅读、绘画等,可以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和焦虑。 定期检查。高血压的暴发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因此定期测量血压至关重要。血压检查可以在社区医院或诊所进行,也可以在家庭自行测量。测量血压时,应该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保持安静。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医生评估和监测血压水平。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3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管有多强,生命有多长——如何维护你的血管健康?

没有健康的血管,就没有健康的心脑肾。血管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以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为代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血管病变。因此维护血管健康对于维护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危害血管健康的第一元凶就是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可以显著增加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风险。正因如此,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对胆固醇的干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形成粥样斑块的原料,动脉内就不容易形成斑块,也就难以发生心梗和脑梗。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精神紧张等均会破坏动脉内膜,为胆固醇进入血管壁内提供帮助,进而增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风险。因此有上述危险因素者一定要积极纠正。 每位成年人每年都要测血压,最好每年测一次血脂血糖,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胆固醇血症,并及时接受治疗。轻度的血压、血脂、血糖增高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倘若出现了明显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较重,这时治疗效果就会变差,因此经常筛查、早期干预这些危险因素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 虽然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石,但对于确诊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常需要药物治疗,并且要长期坚持治疗。倘若您已经存在这些疾病,不要犹豫,一定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这样能为自己的血管健康提供保障。目前没有任何保健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要迷信广告产品、传销产品、美国产品、新西兰产品、祖传秘方、“专门清除血管垃圾”的保健食品等等,这些都没有真正疗效。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3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因经常熬夜和体重超标,计划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医生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检查如大生化。患者女性38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大生化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身体状况。平时应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就诊时请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和身份证明。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用药调理。注意:检查前请遵循医生建议,提前预约门诊,确保就诊顺利。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因头疼就诊神经内科,检查结果显示可能存在心脏房缺。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如食道超声,以确诊病情。患者女性23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进行食道超声检查以确诊房缺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生活调整,如注意用眼卫生,调整睡眠和情绪等。待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具体治疗方案后,患者应按医嘱进行治疗和用药。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查看详情

30岁患者,冠脉CT显示轻度狭窄,时有胸前区疼痛。关注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患者男性30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4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继续关注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健康、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斯匹林等药物,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刘丽

主任医师

七台河七煤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