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叵测、学业事业的期待、感情欲望的煎熬等等给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得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陷于心理问题的困扰而不能自拔,像一头困兽一样落入生活的捕杀器。
不论名人还是普通人,富人还是穷人,每个人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如影随形。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否享受快乐、健康生活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使它不至于脱离正常的轨道,倾覆我们的人生。
为什么正常的人也会间歇性地发生心理异常现象呢?其“病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本身固有的“情绪积累”(兴奋或压抑)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身心失衡,这时就需要通过某种适当的方式来发泄。其二,工作和生活压力所迫,超过了身心所能承受的负荷,激起了情绪的“抗议”。其三,天象的影响,如风雨雷电阴晴雨雪等,而比较明显的则是“月亮·潮汐”。一般而言,月亮的盈亏不仅会让海洋出现潮汐,也会使人的情绪之海出现起伏。
判断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属于异常,通常可以从以下6方面加以分析:是否有人际交往的障碍?比如,是否对于人际交往感到恐惧?人前是否感到自卑?社交场合是否手足无措、脸红心跳?情绪是否恶劣?比如经常悲观、抑郁、焦虑、烦躁,或者易怒、喜欢攻击?是否有查不清楚原因的躯体痛苦?比如,长期慢性疼痛、植物神经紊乱、体力下降、长期失眠等。工作、学习和注意能力是否明显下降?是否有反常的、自己控制不了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关门、做鬼脸等。是否极度讨厌自己和厌恶别人?以上述6方面的表现,每一个健康人都或多或少地会表现一些,只有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时间的,才算得上是心理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是目前公认的“标准的标准”。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微笑着面对生活,必须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要朝好的方向想。有时,人们变得焦躁不安是由于碰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此时,你应承认现实,然后设法创造条件,使之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2.不要过于挑剔。大凡乐观的人往往是“憨厚”的人;而愁容满面的人,又总是那些不够宽容的人。他们看不惯社会上的一切,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这才感到顺心。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念头。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5.偶尔也要屈服。当你遇到重创时,浮躁、悲观是无济于事的。你不如冷静地承认发生的一切,放弃生活中已成为你负担的东西,并重新设计新的生活。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过分固执。6.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有些想不开的人,在烦恼袭来时,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谁都比自己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方面是不幸的,在其他方面依然是很幸运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常有以下表现:1.因为害怕批评,害怕遇到反对或者拒绝,回避一些涉及一些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2.除非能确定他人会喜欢自己,否则自己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3.因为害羞或者害怕被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4.沉湎于在社交场合会受到批评或者拒绝的想法。5.不参加新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或者比其他人差得多。7.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因为认为会因之难堪。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而不敢亲近。
一个人尽管受环境的制约,但他在自己的心理上是完全自由的。“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实中永远都有机会挑战。”要想战胜这种疾病,必须给自己留有自由的心理空间,至少在认识上要做到:1.要允许自己有缺点。“人生最大的缺陷是人生有缺陷。”只有当一个人学会坦然地说“我错了”、“这一点我不如你”的时候,他才可以放松自我、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
2.别怕让别人失望。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做,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所以只要自己尽了力,就不必介意别人的感受。3.要允许矛盾性的感情同时存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的感情也是如此。爱与恨、苦与乐、勇敢与懦弱、信任与怀疑总是相伴而行。一个人在心理上具有矛盾性的需求与矛盾性的感情并不能证明其人格的卑劣。若把这看做是人之常情,就不会增加自己的紧张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智的选择,那么,客观存在的矛盾便会迎刃而解。
具体做法如下:1.放松心情,面对压力要从容,应该冷静地分析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2.避免焦虑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也需要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3.合理安排生活,改变不良习惯起居。生活有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和工作学习的计划性,做较长距离(2~3公里)的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精神振作、心情舒畅。
文章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测试张振宇75
心理咨询师
其他医院
视频 穿越迷雾的路
测试张振宇75
心理咨询师
其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