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中出现了“肺结节”……
恐慌、无助,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自己吓唬自己,是不是肺癌?
「怎么突然长结节了?!」
「是不是肺癌啊?」
「怎么办?怎么办!」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肺结节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 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根据 多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案例,总结出了以下几个要点,希望能帮到您。
1、 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查出来
数据显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经上升至22%~51%,具体数值,因不同的研究而不一样。这是不是代表发病率越来越高啦?
肺结节检出率上升是因为:
首先,我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按时去体检了。
同时,随着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方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尺寸结节在早期被发现。
但是「肺结节」不等于疾病,它只是描述了肺内部的一种结构情况,至于这个结构表明了什么样的肺部问题,还要医生来判断。
2、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低于5%
超过95%的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结节,不需要进行手术。它们主要是陈旧性疤痕、炎症、出血、水肿等良性疾病。
结节风险的高低和良恶性的判断,需要综合考量大小、形态、质地等方面,特别是结节的动态变化情况。即便是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个需要经过系统验证的过程。
所以大家不要自己吓自己,配合医生进行专业的系统验证最靠谱。
3、看看是不是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 任一危险因素的人:
(1)吸烟每天一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长期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者;
(4)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或者肺癌患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在肺结节的检出率上,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差不多,但 高危人群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大 。
4、 随访对判断良恶性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很多人一旦体检出肺结节,恨不得马上手术切除。
实际上,只有在明确是肺癌或者高度怀疑是恶性高危结节的情况下,并且患者也符合手术指征,医生才会安排手术治疗。
更多的时候,医生会建议进行随访,即定期复查和观测结节的变化趋势,以此来做出最后的判断:究竟是不是需要手术?
5、 手术会怎么做?知道之后,可以不害怕
过去认为,只要能切干净,即使切掉一整个肺叶也可以。然而,这种想法早已过时。
近年来,随着 胸腔镜、三维重建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肺结节手术趋向于个性化、精准、微创的方向发展。以 肺段切除术为代表的亚肺叶切除术逐渐成为主流和标准,做到“该切的切,该留的留”,尽可能地 保留患者肺功能,显著 提升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患者一般术后2~5天即可康复出院,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并大幅降低了医疗成本。
不可否认,因为肺结节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目前还很难凭影像报告对肺结节进行100% 精准诊断,所以学界对肺结节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
这时候的诊断和治疗,不是冰冷的科学和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的一个尽可能「最好」的决策,且每一个人的「最好」的决策可能都不一样。 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正确了解和认识肺结节,和医生更多沟通和对话。
希望大家能消除焦虑,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