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张剑峰

痛风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使用

痛风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使用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亦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01痛风的诊断

应用较广泛的是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分类标准:满足下述第1条、第2条或第3条中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痛风。(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2)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3)符合下述标准中的6条或6条以上: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②炎症反应在1d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片证实);⑪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证实);⑫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02痛风的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非药物治疗

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是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饮食方面需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量嘌呤食品的摄入。除了酒类,含有高果糖浆的饮料亦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限制饮用。无论疾病活动与否,不推荐痛风患者补充维生素C制剂,并且需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二)降尿酸药物治疗

1、降尿酸治疗的指征:(1)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2)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意一项:年龄480 μ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eGFR<90 ml/min)、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应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

2、降尿酸治疗的时机:因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既往大多数痛风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亦有部分痛风指南提出,在足量抗炎、镇痛药应用下,允许在痛风急性期进行降尿酸治疗,但该建议的依据来自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推荐级别弱,尚未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3、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和疗程: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 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 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 μmol/L,并长期维持。因人体中正常的尿酸水平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180 μmol/L。

4、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需个体化。目前国内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两类。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而苯溴马隆则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1)别嘌醇(一线):①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者每次可递增50~100 mg,最大剂量600 mg/d,分3次口服。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别嘌醇这个用法和药品说明书有出入。②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1.5 mg/eGFR,缓慢增加剂量,严密监测皮肤改变及肾功能。eGFR为15~45 ml/min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eGFR<15 ml/min者禁用。③由于HLA-B*5801基因阳性是应用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议如条件允许,治疗前行HLA-B*5801基因检测。(2)非布司他:①初始剂量20~40 mg/d,每4周左右评估血尿酸水平,不达标者可逐渐递增剂量,最大剂量80 mg/d。②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者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者慎用。③基于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痛风患者中的心血管安全性(CARES)研究,非布司他可增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痛风患者的死亡风险,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新发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使用并随访监测,警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苯溴马隆:①成人起始剂量25~50 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若不达标,则缓慢递增剂量至75~100 mg/d。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苯溴马隆这个用法和药品说明书有出入。②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为 20~60 ml/min者推荐剂量不超过50 mg/d;eGFR<20 ml/min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③对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是否需要碱化尿液仍有争议,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不建议碱化尿液治疗。国内专家建议视个体情况而定,若患者合并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pH值小于5,依然建议给予适当碱化尿液治疗,并且需要监测尿pH值。(4)其他降尿酸药物:对难治性痛风、其他药物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放化疗所致的急性血尿酸显著升高,可考虑使用尿酸酶,包括拉布立酶(rasburicase)和普瑞凯希(pegloticase),目前国内均未上市,不建议将其作为一线用药。新型降尿酸药物RDEA594(lesinurad,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翻译为雷西那德),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和有机酸转运子发挥作用,用于单一足量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仍不能达标的痛风患者,可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该药尚未在国内上市。

03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亦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国外亦有使用IL-1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1)秋水仙碱:①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h后增加0.5 mg,12h后按照0.5 mg,1~3次/d。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h内开始用药,超过36h效果明显下降。②当eGFR为30~60 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0.5 mg/d;eGFR为15~30 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每两天0.5 mg;eGFR<15 ml/min者或透析患者禁用。③秋水仙碱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同时可能出现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④使用强效P-糖蛋白和/或CYP3A4抑制剂(如环孢素A或克拉霉素)的患者禁用秋水仙碱。(2)非甾体抗炎药:①痛风急性发作应尽早应用足量非甾体抗炎药的速效剂型,主要包括非特异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如双氯芬酸、醋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酮洛芬、萘普生、洛索洛芬、美洛昔康、吡罗昔康)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如依托考昔、艾瑞昔布、塞来昔布)。②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需注意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胃肠道风险;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风险较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降低50%左右,但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穿孔仍是用药禁忌。

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亦可出现肾损害,注意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异常者应充分水化,并监测肾功能,eGFR<30 ml/min且未行透析者不宜使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亦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风险人群应用须谨慎。(3)糖皮质激素:①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发作伴全身症状、或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使用禁忌、或肾功能不全者。②一般推荐泼尼松0.5 mg/kg/d连续用药5~10 d停药,或用药2~5 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 d,不宜长期使用。③若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大关节时,或口服治疗效果差,可给予关节腔内或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但需排除关节感染,并避免短期内反复注射。④应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水钠潴留、感染、胃肠道出血、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04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治疗

降尿酸治疗期间易导致反复出现急性发作症状,可给予预防治疗。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5 mg,1~2次/d。当秋水仙碱无效或存在用药禁忌时,考虑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预防性治疗。上述两药使用存在禁忌或疗效不佳时,亦可应用小剂量泼尼松(5~10 mg/d)预防发作,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副作用。
 
目前有研究认为,采用小剂量起始、缓慢滴定的药物降尿酸方案,明显减少痛风发作,可代替药物预防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血栓“最怕”的5类食物,告诉家人适当多吃!

血栓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发病率高,隐匿性强。以往血栓在年龄大的人群中比较流行,可现在却越来越年轻化,这与当代年轻人久坐以及超重有很大的关系。 平时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吃之外还要做什么才能减少血栓形成? 血栓“最怕”的5类食物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细胞里的一些成分会激活血小板和凝血酶,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血管内壁上形成血栓;另外,血流黏稠、血流减缓也会加速血栓形成。所以,预防血栓,饮食上要吃那些能帮助血管柔软、光滑、有弹性,血液还不黏稠的食物,即以下5类食物。 1、健康脂肪 就是富含n-3脂肪酸的紫苏油、亚麻籽油,以及富含n-9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 所以如果体检血脂异常,尤其是“坏胆固醇”偏高,建议适量多吃上面推荐的这几种油(一天油量25-30克)。 另外,富含促炎成分n-6脂肪酸的油,比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真的要少吃点,这能帮你更好地抵抗血栓形成。 2、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富含特别多的抗氧化、抗炎成分,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攻击,如果血管内皮细胞健康地一点小伤口都没有,血栓想形成也没机会。 另外斑块形成的过程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氧化、炎症反应的,所以多吃新鲜蔬果还能减缓斑块形成,这也是有利于抗栓的。 具体建议一天5拳头蔬菜,2~3拳头水果,要多选深色蔬果。 3、高脂的鱼 比如,三文鱼、青花鱼、沙丁鱼、金枪鱼,它们富含的DHA不仅能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健康,还能减少血小板凝集、凝血,有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像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原理就是减弱血小板凝集。 建议每周至少吃2次鱼,每次至少吃到1巴掌大的量。 4、富含β-葡聚糖的食物 主要是燕麦、青稞。β-葡聚糖可以减少胆固醇吸收入血,利于维持血液中正常的胆固醇水平,这样既不容易血液黏稠,也不容易形成斑块,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建议燕麦优先选择整粒的燕麦粒、生的燕麦片,钢切燕麦,其次才是即食燕麦片。 5、水 成年女性每天最少喝1500毫升,男性最少1700毫升。多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阻止血栓形成,早晨起床后身体尤为缺水,一定要记得喝。 防血栓 尽量少吃4类食物 1、盐 高盐膳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增高的血压持续给血管施加压力,血管弹性就会变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就会失调,而且血管通透性会增加,然后胆固醇、脂类物质就容易粘附在血管壁上,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然后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少吃盐很重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盐别超过5克,大约就是1啤酒盖的量(不带胶垫),也要少吃腌制品、酱类的食物。 2、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比如,肥肉、猪油、黄油、椰子油、棕榈油。饱和脂肪酸会升高“坏胆固醇”的水平。 3、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比如,糕点、三合一咖啡、蛋糕,偶尔馋了少吃几口。因为反式脂肪酸不仅升高“坏胆固醇”水平,还降低“好胆固醇”水平。 4、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如果已经血脂异常,尤其是血胆固醇偏高,建议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比如隔天吃一个全蛋,奶选低脂或脱脂的,不用猪油炒菜,涮火锅不选肥牛选瘦的牛肉卷。 最后总结一下: 防栓要多吃健康脂肪、新鲜蔬果、高脂的鱼、燕麦、青稞、水;少吃盐,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另外,也要控制好体重,按时体检。

张剑峰

主治医师

厦门湖里瑞生内科诊所

2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

新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于 2022 年 11 月 13 日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干预: 坚持服用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鱼、禽肉和植物油的饮食,限制饱和脂肪、全脂乳制品、红肉、盐和糖分摄取; 推荐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或低钠富含钾饮食:建议钠盐的摄入<5g/ d (约 1 茶勺),最佳目标是<1.5 g/d,推荐钾的摄入量 3500-4700 mg / d。 运动干预: (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每周进行 5-7 天,每次 30-60 分钟,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 50%-70%; (2)抗阻力量练习:每周 90-150 分钟,一次性最大负荷的 50%-80%的重量,每组 6 个练习,进行 3 组,重复 10 次; (3)等距握力训练:每次 2 分钟,共 4 次,每次间隔 1 分钟,每周 3 天; (4)太极和气功也可以协助降压。 减压干预: (1)呼吸控制:每日睡前进行缓慢有规律的呼吸(最好借助专业的呼吸设备),目标呼吸频率小于 10 次/分 ,每次 15 分钟,每周大于 40 分钟; (2)冥想:每次 20 分钟,每天 2 次; (3)瑜伽:每周 3 天,每天至少 30 分钟。 减重干预: (1)限制每日热量≤500-750 千卡; (2)运动方式选择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 5-7 天,每天 30-60 分钟,达到最大心率的 60%-90%; (3)最佳目标是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 18.5-23.9 kg / m²,控制腰围至男性<90 cm,女住<80 cm。 戒烟限酒: (1)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2)饮酒者降低酒精摄入:男性≤20 克/天,女性≤10 克/天,最好戒酒,避免酗酒。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和运动联合干预是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与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可最大程度的降低血压。

张剑峰

主治医师

厦门湖里瑞生内科诊所

1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血脂管理刻不容缓,在基层开展血脂规范管理尤为重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ASCVD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并就常见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进行了推荐。该指南旨在为基层医师开展血脂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医师的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 1]。近年来,我国ASCVD的负担仍持续增加,防控形势严峻。目前已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 2]。然而,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我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 3],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血脂管理,做好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2023年3月24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检验医学分会及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4]。为便于基层医师更好地开展血脂管理,在该指南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一、血脂检测项目 建议临床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是调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通常情况下,HDL-C水平与ASCVD风险呈负相关。 非HDL-C为TC减去HDL-C获得,代表了所有含有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脂蛋白胆固醇的总量,非HDL-C也可作为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干预靶点。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展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检测。一般情况下,血清ApoA1主要反映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颗粒水平,血清ApoB主要反映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颗粒水平。Lp(a)由LDL样颗粒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po(a)]组成,是ASCVD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血脂筛查对象 血脂筛查有利于及早发现血脂异常人群和指导ASCVD风险评估与干预治疗。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LDL-C、HDL-C和TG),≥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采集静脉血,采血前至少2周内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24 h内不进行剧烈身体活动,禁食8~12 h,坐位休息至少5 min。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1)有ASCVD病史者;(2)有多个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早发ASCVD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55岁或女性一级亲属<65岁患ASCVD)者或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三、血脂管理原则 1.ASCVD总体风险评估:依据ASCVD危险分层进行不同强度干预是血脂管理的核心策略,ASCVD总体风险评估是血脂管理决策的基础(图1)。 2.血脂合适水平的参考标准:ASCVD一级预防低危人群(非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血脂指标参考标准见 表1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依照 表1 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血脂水平是否达标要依据ASCVD风险的不同来判断 3.降脂目标: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靶点。LDL-C达标后,非HDL-C为次要干预靶点。LDL-C和非HDL-C达标后TG仍高(≥2.3 mmol/L)的ASCVD高危及以上患者,可同时采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治疗以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 LDL-C控制水平应参照ASCVD总体风险。LDL-C的目标值见表2[ 5, 6, 7, 8, 9, 10]。LDL-C降幅越大,持续时间越长,ASCVD风险下降越多。非HDL-C目标值=LDL-C目标值+0.8 mmol/L。 4.降脂治疗的策略:降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主要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对于ASCVD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 mg以下 [ 11, 12, 13] 。血脂管理膳食治疗建议如下 [ 11, 12, 13, 14] 。 在无ASCVD的人群中,当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推荐起始使用常规剂量或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当LDL-C不能达标时,可联合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5]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 10]。 对于ASCVD超高危患者,当基线LDL-C较高时(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LDL-C≥4.9 mmol/L,或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LDL-C≥2.6 mmol/L),预计他汀类药物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能使LDL-C达标时,可考虑直接联用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以保证患者LDL-C早期达标。降脂策略流程见图2。 TG升高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饮食密切相关,运动和控制饮食可有效降低TG。饮酒是TG升高的重要因素,TG升高的个体更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饮食成分中除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外,要特别注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低糖饮食如全谷类的粗粮摄入。 降低TG的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w-3脂肪酸指高纯度医用处方级)及烟酸类药物。具体用法如下[ 16, 17, 18, 19, 20]。 5.降脂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随访:降脂治疗中监测的目的为观察是否达到降脂目标值,并了解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根据评估结果,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不建议轻易停药。 降脂治疗随访时间为开始药物治疗后4~6周随访1次,安全达标后3~6个月随访1次(图3)。 6.转诊指征:基层血脂管理建议转诊指征:(1)严重高胆固醇血症(LDL-C≥4.9 mmol/L)或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TG≥5.6 mmol/L),且合并2项及以上高危因素者;(2)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妊娠女性、儿童青少年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有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者;(3)降脂治疗后血脂不能达标,或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 四、降脂药物治疗 根据其主要作用,降脂药物分为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主要降低TG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根据血脂异常类型、基线水平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值决定是否启用降脂药物或是否联合应用。 1.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普罗布考及其他降脂药。 (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ASCVD的防治。他汀类药物还可使TG水平降低7%~30%,HDL-C水平升高5%~15%。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幅度有一定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倍时,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为6%。他汀类药物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晚上服用时LDL-C降幅会稍增加。 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指LDL-C降幅25%~50%时所采用的他汀类药物日剂量。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的幅度见表3。 如应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后LDL-C仍不达标,则考虑联合治疗[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PCSK9抑制剂或其他药物]。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关注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通过CYP3A4途径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等)、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胺碘酮、吉非罗齐以及西柚汁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或肌溶解的风险,故使用上述药(食)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并监测不良反应。 应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达标后应继续长期应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 目前报道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痛、肌酶升高、肌炎、横纹肌溶解症(图4),多呈剂量依赖性。长期、大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其对ASCVD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和海博麦布。二者均为口服用药,常规用法均为10 mg,1次/d。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依折麦布可使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18%~20%[ 21],海博麦布进一步降低16%左右[ 2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过性,主要表现为头痛和消化道症状。也应关注其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可发生肝酶增高和肌痛等不良反应,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3)PCSK9抑制剂:目前获批上市的有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托莱西单抗及小干扰RNA英克司兰。依洛尤单抗140 mg或阿利西尤单抗75 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可使LDL-C水平明显降低达50%~70%,其严重不良事件、肌肉相关事件、新发糖尿病、出血性卒中和神经认知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23]。托莱西单抗150 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LDL-C降幅类似[ 24]。英克司兰降LDL-C的幅度与PCSK9单抗近似而作用更持久,注射一剂疗效可维持半年[ 25]。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或肿块、疲劳感、恶心以及肌肉疼痛等。 (4)普罗布考:普罗布考有抗氧化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目前主要联合其他降脂药物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以减轻皮肤黄色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成年人常用剂量0.5 g,2次/d。 (5)其他降脂药:脂必泰是一种红曲与中药(山楂、泽泻、白术)的复合制剂,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主要降TG药物:主要降TG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ω-3脂肪酸、烟酸及其同类物( 表4 )。 3.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当前血脂异常干预策略的趋势,主要目的是提高血脂达标率,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可选择的降脂药物主要联合应用策略见 表5。也可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固定复方制剂进一步提高依从性。 五、特定人群的血脂管理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能从强化降脂中明显获益。应根据危险分层确定高血压个体相应的LDL-C目标值。对于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归为ASCVD中危及以上患者,应予以积极降胆固醇治疗,LDL-C至少应<2.6 mmol/L。 2.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同时采用LDL-C和非HDL-C作为降脂靶点。 建议ASCVD风险为高危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基础降脂治疗,如果LDL-C不达标,需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 21,26]。如果LDL-C达标后仍有TG升高或非HDL-C不达标,考虑联用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cosapent ethyl,IPE)或其他ω-3脂肪酸或贝特类药物[ 17,19, 20]。 3.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其ASCVD风险[ 28];对于透析依赖的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干预研究未显示效果[ 29, 30]。 CKD患者是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发病风险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密切相关,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贝特类药物可升高肌酐水平,在中重度CKD患者中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风险,联合用药时应依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 31, 32]。 4.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从降脂治疗中获益。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目前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增加出血性卒中风险的证据不充分,降低LDL-C的获益远大于有潜在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存在出血性卒中高风险或有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应个体化评估降脂治疗的获益与风险,LDL-C目标值不宜过低。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 2024 年)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张剑峰

主治医师

厦门湖里瑞生内科诊所

2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