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孙芸

疫情期间情绪要崩了——不妨静下心来品读一下《次第花开》这本书

疫情期间情绪要崩了——不妨静下心来品读一下《次第花开》这本书

《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近几年来所写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

 
    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让我们生起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
 
    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本书揭开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堪称当今最优雅的佛学心灵随笔
 
     希阿荣博堪布在书中,或睹物思人,或畅谈佛法人生。细细阅读一篇篇慈悲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智慧教法,让人如沐春风,感动不已,受益匪浅。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在情绪低落时,让我们生出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
 
   《次第花开》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调整心态、改变思维方式,让我们即便在困境中也能达到平和喜乐的心态,减轻焦虑、烦恼和痛苦。“佛教徒”一词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
 
    首先,我们可以从认识痛苦开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如果我们在内心能坦然接受生活是无常的、生活中有得有失是自然的、人生本来如此,就可以做好准备、以平常心对待,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陷在额外的恐惧、焦虑等情绪中。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
 
    举个例子,疾病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菩提心的好机会。人在病中,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如果能有这样放松的心态,则对我们很有帮助,反之,负面情绪往往会加重病情。痛苦消失就是快乐。而经历过痛苦会更加意识到日常快乐的可贵,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时光。回首往日,我总是在一场病初愈后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如今懂得了人生无常的道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感到快乐了。
 
   《次第花开》还教我们如何放松下来。陷入逆境时,我们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希阿荣博堪布的上师才旺晋美堪布曾对他说:“弟子,你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地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希阿荣博堪布说过,我们觉得自己被难题困住,总想找办法解决,可更大的问题也许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解决问题”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头去看看那些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很可能,换个角度,它就不是问题,至少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他还说过,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
 
   《次第花开》会让我们对管理情绪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本来情绪只是一点小火星,跑出来做观众,冷眼旁观,也就是“觉察”,过一会儿火自己就灭了。我们遇到情况不要急于做出反应,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您可以尝试从现实中跳脱出来观察情绪,想着多大事啊,会好起来的,然后顺其自然,看着情绪的浮云飘走。比如前一阵工作上突然有个紧急的任务,您不知不觉就开始着急,于是告诉自己要“觉察情绪”,跳脱出来,发现自己手脚有点冰凉,对自己说担心也没用,调整呼吸,专注事情本身就好,很快情绪的浮云就真的飘走了。
 
    《次第花开》会让我们在知足常乐的基础上又学会感恩、认识到自己的幸运,对自己遇到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这对改善心态很有用。感恩真的能让人内心时常充满平和喜乐。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过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希望我们都能拨开心上覆盖的各种情绪和欲望的云雾,慢慢去贴近本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有助于改善睡眠的减压方法之曼陀罗绘画——开启心灵疗愈之旅、回归自然与平和

【曼陀罗绘画疗法】 曼陀罗绘画疗法是由心理分析大师荣格通过艰难的心灵探索而发明的表达性治疗的方法,是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的重要技术。由曼陀罗绘画而激发自性即内在治愈者原型,具有强大的成长和疗愈功能。 治疗原理 曼陀罗绘画治疗的原理是心理分析荣格学派的自性理论,自性具有保护性、凝聚性、整合性、咨询性和超越性的特性,通过曼陀罗绘画能够激发出绘画者的自性原型,从而获得治疗的作用。 治疗功能 曼陀罗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自身进行自我觉察及自我疗愈,亦能让作为心理治疗师的我们能够帮助来访者缓解自身的焦虑、提升自身能量的一种方法。 作为艺术表达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曼陀罗绘画可以通过象征的方式展现绘画者的无意识冲突,并借助曼陀罗特有的整合功能,整合内心的矛盾,获得内在的和谐与稳定。 曼陀罗的轮廓创造了一个保护性的空间,在里面,来访者可以发挥想象力及使用任何色彩,个体将会体验到平静、满足、爱及愉悦。 在一般性的心理治疗中,曼陀罗绘画具有表达和转化情绪的作用。Curry和Kasser(2005)发现曼陀罗与结构性的涂色(如秘密花园)有助于减少焦虑,而且曼陀罗比结构性涂色效果更好。 原因在于:曼陀罗绘画通过凝聚及整合功能,可以增强内心的秩序感,从而减少弥散性焦虑的程度。另外,就减压效果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曼陀罗的保护性。在大圆内进行作画,给予作画者安全感。 2.曼陀罗的凝聚性。围绕中心进行作画,注意力集中而不会散乱。 3.曼陀罗的整合性。绘制出曼陀罗意向,协调并化解对立冲突。 4.曼陀罗的科学性。基于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更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曼陀罗绘画治疗的绘制步骤 曼陀罗作画的时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给自己一点时间放松一下,做一些冥想自由联想。在这个过程中不做任何的判断,只是自然的观察,你此时此刻心里面升起的一些感受一些意象。 在曼陀罗绘画团体当中,每一次都会给大家一个主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主题,然后画下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者是完全自由的作画,注视着你无意识当中的内容,以及一些即使很破碎的幻想,自发的浮现和展开。 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体会你的每一个颜色每一个笔触每一种意象。在画完以后,用手摸一摸你的作品,用鼻子闻一闻你的作品,也可以把你的作品拿远一点,把画面想象成一座非常巨大的图象,甚至是实体的一个图形,一个立体的一个图形,你可以走进其中,也可以远远眺望,感受一下会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你会在你的作品里面遇到什么?你跟他有没有什么互动?把你的所感所想写下来并体会一下,画完这幅画以后,跟你的现实生活有没有什么联系?有没有什么提示?有没有发现画中的一些意义?那基本上就完成了这个绘画过程。 当你在难以入睡时经常会感到压力或者焦虑,会很容易受控于负性思维,沉浸在负性情感的漩涡之中,心中似乎有声音在压抑、在催促、在埋怨、在责备、甚至在厌弃。 在这个时候,曼陀罗绘画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梳理思绪,帮助你沉静下来。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色彩中,没有“私心杂念”的时候,就能接近冥想状态了,这会使你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回归自然与平和。

孙芸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15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莫让人造光源打扰了我们的好睡眠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天然“困倦”激素。它在昼夜节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褪黑素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它最早被发现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研究人员认为它在减少皮肤色素沉着方面会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们大量服用了这种新发现的化学物质,并希望能让皮肤变白。但结果,他们并没有变白,而只是觉得昏昏欲睡。最终科学家们意识到,褪黑激素其实是一种向机体传达「夜间」讯号的激素。 人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会因应光线的亮度而改变,尤其是蓝光。当眼睛接受大量光线的时候,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相反的,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褪黑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我们感到昏昏欲睡。除了自然光线之外,人造光源(电灯,电脑屏幕或电视屏幕)所发出的光线也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在晚上,当这些光线通过眼睛到达大脑时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我们的生理时钟误以为是日间的时间,让我们难以入睡。 虽然每个人都会产生褪黑素,但随着年龄增长,分泌的量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我们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开始,然后一直增加,直到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在那之后,大多数人的褪黑素分泌会减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老年人较难入睡。这也是褪黑素补充制剂经常被用来帮助改善失眠、时差紊乱和轮班工作障碍的原因。 虽然褪黑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改善睡眠状态,但错误使用褪黑素补充制剂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目前发现部分药物可能与褪黑素造成冲突或是相互作用,例如:抗凝剂、糖尿病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其次,过量或长期使用褪黑素也可能造成深度睡眠的时间降低,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加,以及女性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

孙芸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15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熬夜不想睡?警惕睡眠时相延迟障碍来敲门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DSWPD)是⻘少年中最常⻅的昼夜节律睡眠-觉醒时相障碍像其他昼夜节律障碍⼀样,DSWPD是身体内部昼夜节律⽆法与环境的光/暗周期同步所致。 DSWPD的核⼼临床特征是:就寝时间和觉醒时间均⽐常规时间或所期望的时间延迟,从⽽导致慢性睡眠不⾜和⽇间功能损害。这⼀障碍最常始于⻘春期,常常合并抑郁: ⼊睡延迟及补偿 — DSWPD可以理解为⼀种明显的“夜猫⼦”昼夜节律倾向。受累个体⽇常就寝及起床时间显著晚于常规或所期望的时间。相对于上学或⼯作时夜间获取⾜够睡眠所需的常规时间或社会认可时间,此类患者的就寝时间通常晚了⾄少2⼩时。 DSWPD患者可能承认有睡眠时相延迟的社会后果,如⻓期迟到或反复缺课。由于睡眠时间缩短以及在⾼睡眠倾向节律期间被唤醒,患者可能称早晨有过度的睡眠惯性(极度难以觉醒和意识模糊)。当个体有机会获得⽆限制睡眠(如周末或假期)时,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通常恢复正常,虽然睡眠时相延迟仍存在(即他们得晚,醒得晚)。 虽然⻘春期的部分“夜晚型”是正常的,但DSWPD代表⼀种更严重形式,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交或职业功能。DSWPD个体⽣活在与个⼈义务不符的昼夜节律中。 睡眠不⾜ — 就寝时间延迟,⽽学习或⼯作时间开始较早,将导致每晚总睡眠时间显著减少和⻓期睡眠限制。这些影响在健康⻘少年中很明显,⽽在DSWPD个体中则更为显著。昼夜节律失调也会造成DSWPD患者出现⽇间主诉,这与慢性睡眠限制或睡眠质量差⽆关。DSWPD患者的昼夜节律失调类似于时差,由于他们试图在昼夜警示信号低且睡眠倾向⾼的时候保持觉醒,所以可能出现精⼒不⾜和全身不适。 可能合并精神障碍 — DSWPD患者通常合并抑郁 DSWPD的⾃然病程尚不⼗分清楚。它通常出现于⻘春期,如果不加以治疗,它可能成为⼀种慢性病,持续到成年。年龄相关的昼夜节律变化,包括相位前移,在成年后期可能减轻睡眠时相延迟倾向。

孙芸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15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