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杜军辉

眼科医生孩子使用哺光仪1年结果分享

眼科医生孩子使用哺光仪1年结果分享

先说一下近40天的情况,自上次检查完,因疫情原因,一直没有复查。今天碑林区解封,赶紧复查了一下,一直关注我的家长应该了解,之前的一个多月(9月26日—11月6日),我家孩子右眼轴增加0.02mm,左眼轴增加0.1mm,左眼增长太快了(原因下文说明)。

 
随后散瞳验光,11月20日开始佩戴第一幅眼镜(星趣控),期间哺光仪使用每天2次,一次全量,一次遮盖单层餐巾纸(见下图)。前一段西安天气不错,停用哺光仪约1周,不能出户,每天在南阳台玩,保证阳光照射。至今已有2个月,眼轴稳定未增长。

总结这1年使用哺光仪后的情况(自2021年1月25日—2022年1月22日),右眼轴由23.90mm增长至23.95mm,增长幅度0.05mm。左眼轴由24.03增加至24.18mm,增长幅度0.15mm,其中主要增长期为9月26日—11月6日,这40天里增长了0.1mm,其余约10个半月总共增长0.05mm(原因见下文分析):

这1年总的来说,右眼近视度数维持不变,左眼增长25度,与眼轴增加幅度匹配(见下图,21年1月29日散瞳验光结果及21年11月15日散瞳验光结果,11月15日散瞳验光后,于11月20日配镜,到现在度数没有变化)。

总结1年来的近视防控经历,见下图,基本上至少1个月复查一次眼轴,密切监控,随时调整防控方案。

回顾这1年多的近视防控经历,具体如下:
在使用哺光仪之前,2020年6月到11月,5个月期间,双眼眼轴增长接近0.2mm,验光也到近视边缘。期间还使用了0.01%的阿托品,效果不佳。11月到2021年1月25日,两个月时间,眼轴右眼增长0.16mm,左眼增长0.17mm,眼轴增长有加快趋势。所以决定开始使用哺光仪。
因为只有50度、75度近视,没有佩戴眼镜。一直采用5+2的间歇疗法。
哺光仪使用3个月后,双眼视力均有提高,眼轴稳定未增长。也没有不良反应。三月后,减少了使用次数。5月31日检查:(减少使用哺光仪3周后),孩子眼轴有所增长,视力有下降,所以又调整到5+2方法。
 
暑假期间,加强户外活动时间,停用哺光仪一个月,期间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控制近视。停用一个月后复查,眼轴无明显反弹及增长。继续使用哺光仪。
9月26日复查:相比哺光仪开始前,总共8个月时间,眼轴右眼增加0.02,左眼增加0.08。裸眼视力:右1.0 左0.6,较治疗前右眼视力稍有改善,左眼不变。因为一直控制稳定,所以尝试降低哺光仪照射量(尝试了多种减少光照量的方法,如哺光仪出光口覆盖单层纱布、单层餐巾纸,延长照射距离、小孔照射、减少照射次数等),结果发现减少红光治疗量后效果会有所下降。
11月6日复查,较9月26日右眼轴增加0.02mm,左眼轴增加0.1mm。左眼增加太快,再次引起我的紧张。推测左眼增长快的原因如下:
 
1.哺光仪减量过多
2.学校参加了延点班,每次6点放学基本上天就黑了,而且在学校一直是在做作业。
3.冬天,整体的日光都太少了
 
因此,马上加强了近视防控措施:
1.停止延点班
2.散瞳验光,配离焦眼镜(星趣控)
3.改造家里的灯光,换成全光谱
4.增加哺光仪的光照强度,仍然5+2
 
在此期间还间断使用反转拍、叶黄素、耳穴贴压、偶尔使用拉远镜。
 
然后就到上文中今天的复查结果了。
 

这就是这1年来的近视防控经历,截止目前为止,未发现眼干、眼睛充血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眼底检查、黄斑OCT检查均未见异常表现。不过我还是建议使用哺光仪之前滴一滴海露,因为有家长反映有干眼的现象,所以应防患于未然。

分享给各位家长参考。
#儿童近视 #近视防控 #哺光仪 #西安#拉远镜 #耳穴 #反转拍 #叶黄素 #星趣控 #离子导入  #角膜塑形镜 #阿托品滴眼液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还有近视家长不知道“离焦眼镜”吗?

近视防控中,避不开的一个概念就是“离焦”,那什么是离焦呢? 离焦,就是偏离焦点,本应该在视网膜上聚焦,但是却没有聚焦。聚焦在视网膜后叫“远视性离焦”,聚焦在视网膜前叫“近视性离焦”。 视网膜对不上焦点,就会去适应,去主动寻找焦点,所以远视性离焦会导致视网膜向后去找焦点,造成眼球向后生长而眼轴延长。近视性离焦焦点在视网膜前,所以就会抑制眼轴的延长。 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都有一个共同机制,就是把远视性离焦变为近视性离焦。从而抑制眼轴的延长。离焦眼镜相对ok静来说,简单易行、价格低、安全性高,虽然效果较OK镜差一些,但仍具有很大优势。 什么是离焦眼镜? 传统的单焦框架眼镜 只是为了让人戴上看得清楚,周边视网膜会形成远视性离焦,所以对于近视控制效果 不理想! 1 离焦眼镜,是一种周边近视离焦原理设计的框架镜片,配戴该镜片后,物体在眼内会形成周边视网膜近视性离焦,通过离焦像来控制眼轴生长及延缓近视加深,是目前被临床证实的有效的控制近视加深的手段之一。 传统的单焦点镜片只有一个光度,通过镜片看,虽然中间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但周边看物体却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形成周边远视性离焦。 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效果 离焦眼镜:能够实现中央对焦,而周边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性离焦。这就是离焦眼镜的设计原理 。 离焦眼镜矫正效果 目前常用的离焦眼镜包括: 成长乐(控制率约30%)、新乐学(理论控制率约50-60%,实际可能略低)、星趣控(控制率大于60%,但上市时间短,仍需大样本验证效果) 星趣控的镜片设计 不同的离焦眼镜设计虽然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样的,供各位家长参考。

杜军辉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九医院

10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眼科医生孩子使用哺光仪1年结果分享

先说一下近40天的情况,自上次检查完,因疫情原因,一直没有复查。今天碑林区解封,赶紧复查了一下,一直关注我的家长应该了解,之前的一个多月(9月26日—11月6日),我家孩子右眼轴增加0.02mm,左眼轴增加0.1mm,左眼增长太快了(原因下文说明)。 随后散瞳验光,11月20日开始佩戴第一幅眼镜(星趣控),期间哺光仪使用每天2次,一次全量,一次遮盖单层餐巾纸(见下图)。前一段西安天气不错,停用哺光仪约1周,不能出户,每天在南阳台玩,保证阳光照射。至今已有2个月,眼轴稳定未增长。 总结这1年使用哺光仪后的情况(自2021年1月25日—2022年1月22日),右眼轴由23.90mm增长至23.95mm,增长幅度0.05mm。左眼轴由24.03增加至24.18mm,增长幅度0.15mm,其中主要增长期为9月26日—11月6日,这40天里增长了0.1mm,其余约10个半月总共增长0.05mm(原因见下文分析): 这1年总的来说,右眼近视度数维持不变,左眼增长25度,与眼轴增加幅度匹配(见下图,21年1月29日散瞳验光结果及21年11月15日散瞳验光结果,11月15日散瞳验光后,于11月20日配镜,到现在度数没有变化)。 总结1年来的近视防控经历,见下图,基本上至少1个月复查一次眼轴,密切监控,随时调整防控方案。 回顾这1年多的近视防控经历,具体如下: 在使用哺光仪之前,2020年6月到11月,5个月期间,双眼眼轴增长接近0.2mm,验光也到近视边缘。期间还使用了0.01%的阿托品,效果不佳。11月到2021年1月25日,两个月时间,眼轴右眼增长0.16mm,左眼增长0.17mm,眼轴增长有加快趋势。所以决定开始使用哺光仪。 因为只有50度、75度近视,没有佩戴眼镜。一直采用5+2的间歇疗法。 哺光仪使用3个月后,双眼视力均有提高,眼轴稳定未增长。也没有不良反应。三月后,减少了使用次数。5月31日检查:(减少使用哺光仪3周后),孩子眼轴有所增长,视力有下降,所以又调整到5+2方法。 暑假期间,加强户外活动时间,停用哺光仪一个月,期间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控制近视。停用一个月后复查,眼轴无明显反弹及增长。继续使用哺光仪。 9月26日复查:相比哺光仪开始前,总共8个月时间,眼轴右眼增加0.02,左眼增加0.08。裸眼视力:右1.0 左0.6,较治疗前右眼视力稍有改善,左眼不变。因为一直控制稳定,所以尝试降低哺光仪照射量(尝试了多种减少光照量的方法,如哺光仪出光口覆盖单层纱布、单层餐巾纸,延长照射距离、小孔照射、减少照射次数等),结果发现减少红光治疗量后效果会有所下降。 11月6日复查,较9月26日右眼轴增加0.02mm,左眼轴增加0.1mm。左眼增加太快,再次引起我的紧张。推测左眼增长快的原因如下: 1.哺光仪减量过多 2.学校参加了延点班,每次6点放学基本上天就黑了,而且在学校一直是在做作业。 3.冬天,整体的日光都太少了 因此,马上加强了近视防控措施: 1.停止延点班 2.散瞳验光,配离焦眼镜(星趣控) 3.改造家里的灯光,换成全光谱 4.增加哺光仪的光照强度,仍然5+2 在此期间还间断使用反转拍、叶黄素、耳穴贴压、偶尔使用拉远镜。 然后就到上文中今天的复查结果了。 这就是这1年来的近视防控经历,截止目前为止,未发现眼干、眼睛充血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眼底检查、黄斑OCT检查均未见异常表现。不过我还是建议使用哺光仪之前滴一滴海露,因为有家长反映有干眼的现象,所以应防患于未然。 分享给各位家长参考。 #儿童近视 #近视防控 #哺光仪 #西安#拉远镜 #耳穴 #反转拍 #叶黄素 #星趣控 #离子导入 #角膜塑形镜 #阿托品滴眼液

杜军辉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九医院

10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