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奚锋

结肠上有小息肉,要不要及时切除?

结肠上有小息肉,要不要及时切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式化,有结肠息肉的人群越来越大。结肠息肉早期通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且多数生长相对缓慢,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有时体检发现结肠息肉,医生却没安排立即切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结肠息肉。
 
01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结肠,俗称“大肠”,是一个管腔,所谓“息肉”就是突向管腔的新生物。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有大有小,有的带有长蒂,有的无蒂,有的甚至趴在管腔上侧向生长,镜下看起来有的像米粒,有的像豆子,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草莓。
 
结肠息肉往往都是体检时查肠镜发现的,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息肉较大,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比如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间变得和往常不一样,或者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者是腹泻。
 
02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
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年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会增高;饮食中脂肪、红肉摄入过多、长年吸烟、酗酒者,结肠息肉甚至结肠癌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如果患者直系亲属中有结肠息肉或直肠癌病史,那么他患结肠息肉的几率比其他人显著增加。

03发现息肉为何不马上切除?
目前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最好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结肠息肉,都会先马上切除再送病理检查。
 
但是,有些情况可能会暂缓切除,首先是息肉偏大,如果息肉直径>50px且无蒂者,腺瘤息肉的可能性较大,还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性,这时如果盲目直接切除,切除后的溃疡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下层,极易引起大出血及肠穿孔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先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再决定下一步切除方案。
 
其次,如果病理结果提示为单纯性息肉,则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在肠镜下切除息肉。如果病理结果提示有癌变,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这时手术就不仅仅是切除息肉了,可能需要进行肠管根治切除。
 
最后一种情况,息肉的数量少且体积较小,医生在取病理组织时就已经处理了,所以无需再去切除。
 

但无论如何,肠镜检查是筛查肠癌的最好方法。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如果有肠息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密切随访,进行初次肠镜检查的年龄提前到40岁。

 

 

04如何预防结肠息肉?
1、三餐规律,少吃高脂、油炸食品,荤素搭配,胃需要精细一点的食物,而肠道需要粗纤维的食物。长期饮食高蛋白、低纤维、高脂肪含量食物的人更容易得结肠息肉。大量酗酒,长期饮食辛辣容易使肠道发生慢性炎症、腹泻等,从而刺激肠道息肉的形成。所以要做到有效预防,忌烟限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紧张焦虑,适量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乐观的心情。
 
2、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本身就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
 
3、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常规手段。定期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群体,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个体,1-2年需要查查肠镜。如果发现息肉,及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肠镜,查看是否有息肉复发。复查的频率取决于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越是容易癌变的越是要密切随访。出现大便带血、腹痛、贫血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当发现有肠息肉必须高度重视,因为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至5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科学的治疗调理,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拉完屎后,这件事比擦屁股还重要

在很多人眼里,大便是污秽、恶心的代名词,在解出大便后就急不可耐地“送它离开”,甚至在日常口语中,遇到恶人也是自动地把他们和大便自动匹配。 这本是身体里的一部分,地位却属实卑微,可正是这个被您唾弃的大便,很多时候会像一个信号灯一样,反映了您身体的状态。 所以,拉完屎后,赶紧去看看大便的颜色! 大便的颜色 黄色或黄褐色是正常大便的颜色,除了黄色,还有褐色和黄褐色。总体而言,正常成年人褐色或黄褐色大便居多,小孩以黄色居多。 白陶土样 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大便颜色变浅。 黑色大便 大便出现了纯黑色,有的食物会让大便“染色”,比如菠菜、黑芝麻或者动物血制品等。这种情况,在停止食用这些食物后一两天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没有吃以上这些“染色”食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通过几米长的肠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逐渐变黑,给出的信号就是“你要立即去医院检查身体了”。 红色大便或有血丝 大便有红色的血丝或者血迹,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但由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的不同,会有红色和黑色的区别。出血量太少时,大便颜色可能没有改变,这需要查大便隐血试验才能知道。 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 而肠癌患者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就是大便带血的症状,很多人都会把种症状和痔疮混为一谈,大肠癌导致的血一般颜色比较深,呈暗红色,而痔疮所流出的血一般颜色比较鲜艳,呈鲜红色。 因此,当出现大便带血的症状时建议立即去医院检查,明确病情,对症治疗。

奚锋

主治医师

南通医博肛肠医院

10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结肠上有小息肉,要不要及时切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式化,有结肠息肉的人群越来越大。结肠息肉早期通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且多数生长相对缓慢,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有时体检发现结肠息肉,医生却没安排立即切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结肠息肉。 01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结肠,俗称“大肠”,是一个管腔,所谓“息肉”就是突向管腔的新生物。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有大有小,有的带有长蒂,有的无蒂,有的甚至趴在管腔上侧向生长,镜下看起来有的像米粒,有的像豆子,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草莓。 结肠息肉往往都是体检时查肠镜发现的,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息肉较大,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比如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间变得和往常不一样,或者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者是腹泻。 02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 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年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会增高;饮食中脂肪、红肉摄入过多、长年吸烟、酗酒者,结肠息肉甚至结肠癌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如果患者直系亲属中有结肠息肉或直肠癌病史,那么他患结肠息肉的几率比其他人显著增加。 03发现息肉为何不马上切除? 目前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最好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结肠息肉,都会先马上切除再送病理检查。 但是,有些情况可能会暂缓切除,首先是息肉偏大,如果息肉直径>50px且无蒂者,腺瘤息肉的可能性较大,还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性,这时如果盲目直接切除,切除后的溃疡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下层,极易引起大出血及肠穿孔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先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再决定下一步切除方案。 其次,如果病理结果提示为单纯性息肉,则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在肠镜下切除息肉。如果病理结果提示有癌变,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这时手术就不仅仅是切除息肉了,可能需要进行肠管根治切除。 最后一种情况,息肉的数量少且体积较小,医生在取病理组织时就已经处理了,所以无需再去切除。 但无论如何,肠镜检查是筛查肠癌的最好方法。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如果有肠息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密切随访,进行初次肠镜检查的年龄提前到40岁。 04如何预防结肠息肉? 1、三餐规律,少吃高脂、油炸食品,荤素搭配,胃需要精细一点的食物,而肠道需要粗纤维的食物。长期饮食高蛋白、低纤维、高脂肪含量食物的人更容易得结肠息肉。大量酗酒,长期饮食辛辣容易使肠道发生慢性炎症、腹泻等,从而刺激肠道息肉的形成。所以要做到有效预防,忌烟限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紧张焦虑,适量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乐观的心情。 2、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本身就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 3、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常规手段。定期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群体,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个体,1-2年需要查查肠镜。如果发现息肉,及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肠镜,查看是否有息肉复发。复查的频率取决于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越是容易癌变的越是要密切随访。出现大便带血、腹痛、贫血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当发现有肠息肉必须高度重视,因为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至5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科学的治疗调理,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

奚锋

主治医师

南通医博肛肠医院

10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菊部疼痛” 的原因你都知道哪些?

肛门是身体的私密部位,我们一般羞于启齿,然而当这个地方出现疼痛不适,就会给我们造成不小的麻烦。心里难受却无处言说,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这次我们就聊一聊难言的“菊部疼痛”。 肛门疼痛的原因 肛门痛是指肛门内以及肛门直肠周围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为多种肛门直肠疾病所共有。 如肛裂、肛窦炎、血栓性外痔、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肛管直肠癌以及肛门异物损伤、肛门直肠手术后等。而其疼痛的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各有所异。 1、肛裂 多发于大便时或大便后,主要由粪便刺激,溃疡裂口扩张所致。疼痛多为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可持续数分钟,待粪便通过后,疼痛减轻。 另外,由于排便的刺激,内括约肌可呈持续性痉挛,引起溃疡裂口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往往可持续数小时之久,患者坐卧不安,十分痛苦,重者可疼痛24小时以上。除了疼痛,肛裂还常伴有出血、便秘等症状。 2、肛窦炎 肛门部微痛、坠胀,排便时因粪便压迫发炎的肛窦而致肛门部灼痛,若括约肌因受刺激而挛缩,疼痛则加剧,并向臀部及股后部放射。常伴有少量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外溢、气味臭,日久可致肛周潮湿、瘙痒等不适。 3、血栓外痔 轻者有异物感,大多伴有胀痛。由于肛周静脉血管破损,血块凝结而成血栓,在肛门外皮下出现青紫圆形硬结节,一般在截石位3点、9点处。 4、肛周脓肿 以胀痛为主,由于肛旁脓肿的发生部位、脓肿大小、致病菌和患者机体抵抗力等种种因素不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也各有异。常见的有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直肠后脓肿,以及结核性脓肿等。这些脓肿除主要症状有所不同外,一般均伴有发热、寒战、便秘、排尿不畅等。 与其他部位不同的是约90%以上的肛旁脓肿可形成肛瘘,病程较长。 5、内痔嵌顿 以胀痛、灼痛为主,多由于痔静脉曲张、血络破损、血栓形成,造成组织循环受限而脱出肛门外,无法回纳。 好发于Ⅱ、Ⅲ期内痔。故需尽早回纳或手术治疗,否则表面粘膜极易出血、破损,甚至并发感染。 6、外痔水肿 以坠胀、灼痛为主,表现为肛门边缘局限性肿块,质硬、光滑、晶亮、触痛明显。多由于劳累,大便时努挣或手术刺激等造成。 7、直肠恶变 早期无疼痛,以后由于肿块增大破溃,可出现肛门部坠胀、隐痛,常见有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腹胀、腹痛、消瘦等症状。 8、异物损伤 多为外伤异物残留或饮食不当,鱼刺、骨片嵌插肛管直肠所致,故需请医生仔细检查,取出异物,疼痛即能缓解。若滞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感染。 肛门疼痛如何预防 1、良好的个人卫生:每天都要勤换内裤、勤洗肛门处,保持肛门处皮肤清洁、干净,防止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2、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合理,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带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等,保持排便通畅,利于肠道加速消化。 3、规律的排便习惯:养成定时、定点排便的好习惯,让肠道习惯你的作息时间,形成条件反射性排便。不宜久蹲于厕所,会阻碍静脉血液的正常流通,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生发生。 4、坐浴熏洗:每天坚持熏洗,可有效地缓解肛门痛感。水温最好是38度左右的温水,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中药熏洗,这样效果更好。 5、心情愉悦:缓解紧张的情绪,劳逸结合,多做些户外运动,调整心情,增强患者的战斗力。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缓解大脑神经系统的舒缓。

奚锋

主治医师

南通医博肛肠医院

10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