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很多家长都会很紧张,都想赶紧给孩子退热。每个家长(包括部分医生)对退热的认识都不一样,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方法粉墨登场,有贴退热贴的,有灌肠的,有针灸推拿的,有酒精擦浴的,有要求打“退烧针”的,有吃各种“退热颗粒/口服液”...把孩子折腾得够呛。实际上口服退热药是最常用、最安全的办法。但在如何用好退烧药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是处理不好的。
一、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儿童来说,最常用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他的退热药(比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对儿童来说都是不适合甚至禁止使用的。建议选择成分单一的制剂,如单纯的布洛芬、或者单纯的对乙酰氨基酚,并且选择口服溶液/混悬液剂型,方便计算精确的剂量。颗粒包装的退热药具体操作上很难精确剂量,不建议家庭备用。各种复方的退热/感冒药也是不推荐的,比如家长最爱用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除了退热成分,还有抗过敏等其他成分,混合其它药物使用很容易出现药物过量等问题。
二、什么时候需要吃退热药
“发热就要吃退热药啊,这还用问?!”这是很多家长的固有思维。我们使用退热药物之前,首先问一下自己,口服退热药的目的是什么?吃退热药后疾病就好了吗?当然不是。退热药的应用不是病因治疗,实际上对大部分既往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来说,口服退热药的唯一目的,是改善舒适度,就是说为了舒服。口服退热药并不会缩短疾病的病程,所以我们口服退热药的时机应该是:发热并且不舒服的时候才使用!简单的举例来说,孩子 38°C 已经感觉很难受,头痛、头晕、全身无力,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把退烧药吃上了。反而有些孩子 39°C 还活蹦乱跳的,完全像个没事人一样,或者很安静的在休息睡觉的,那就可以不吃或暂时不吃退热药。这非常考验家长的内心,需要强大的信念,当然也很容易和家庭其他成员生矛盾,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观念。
三、退热药的剂量如何确定
一般来说,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是安全的,但很多情况下剂量偏小,退热的效果不好。实际工作中有些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剂量(布洛芬按 5 mg/kg-10 mg/kg,对乙酰氨基酚按 10 mg/kg-15 mg/kg ),通常取最大剂量来使用,也是很安全的。但要注意间隔时间,布洛芬两次之间至少间隔 6 小时,对乙酰氨基酚两次之间至少间隔 4 小时,且 24 小时之内不超过 4 次。(图片)
四、了解发热疾病的自然病程
发热的原因非常复杂,从常见病来说,大部分孩子发热的原因还是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的感染。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平均退热时间为 4-4.5 天。而一些特殊的感染,发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如疱疹性龈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热程大部分在 1 周左右,有些甚至超过 10 天。了解疾病的自然病程,可以降低部分家长的期望值,缓解焦虑。当然这是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安全的等待,而正确的诊断需要靠谱的医生来明确。
五、物理降温有没有帮助
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把退烧药吃好就可以,物理降温并不提倡,效果也有限。包块冰袋、冷敷、热敷、擦浴、退热贴等,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舒适。小于三个月的小婴儿,退热药的使用要非常谨慎,建议给医师面诊评估。当然解开或减少衣被散热很重要,因为家长对孩子错误的捂热或过度保暖非常普遍。
想要孩子少吃药,家长就要多学习。做一名学习型的家长,是作为父母的必修课。育儿的道路有时会很曲折很艰难,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聪明的家长,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孩子发烧、咳嗽、喉咙红肿,伴有头晕、鼻塞,食欲不振,腹痛呕吐。患者男性7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33
林进生
副主任医师
遂溪县人民医院
宝宝隔几天发热,流鼻涕,咳嗽,吃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保婴丹、美林,需要给吃药吗?患者女性11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59
林进生
副主任医师
遂溪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