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的第一要义是理解“全病程”,然后保持耐心。用专业的言语就是,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心理疾病,它的病因有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需要药物或者物理干预去纠正,需要认识到的是生物学因素不会凭空会消失,对药物的抗拒可能会延误病情。心理因素需要心理治疗去引导良好的应对模式和促进自我觉察等。而社会因素通常难以改变,值得举例的是类似于被极端化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重男轻女”、“百行孝为先”等一系列传统观念,在此我们就把它狭义指代为社会支持中的家人陪伴模式吧,以及这个社会对于疾病的不理解和病耻感。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了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急性期就是最严重的时候,通常需要规范治疗 4~6 周,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便是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由于该阶段要么患者接受住院治疗,要么伴有自杀自伤风险,陪伴着通常非常关注患者的情况。因此该阶段是陪伴者最佳的健康教育时期,他们需要认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了解到抑郁症是什么样的疾病,对患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另外陪伴着需要反思自己以往的支持方式是否妥当,以及了解到积极有效的陪伴方式,减少在家庭人际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这将在后续的疗愈中发挥积极意义。
在度过这最痛苦的阶段就是巩固期,大约需要 6~9 个月,通常这个时期容易波动,因此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治疗,就像是找一个观察者共同来面对遇到的困难,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自己所面对的情形,以及观察自己在该情形下的反应、应对模式。这样的观察一方面可以回答“我为何如此痛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示范“我可以如何观察自己”,即促进自我觉察。自我觉察能力的提升有效帮助患者在孤立无援时,进行自我纾解。通常在这样一个阶段都不会建议患者随意减停治疗方案中主要的抗抑郁药物。
终于在巩固期坚持使用药物的基础,并通过一个阶段的心理治疗认识到对疾病对自己的影响、看清楚自己在疾病状态的反应模式,然后对一些不良应对模式进行修正、或寻找到一些新的应对模式,便使自己获得了对抗抑郁的力量。这些变化是药物难以去达成的效果,因此需要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阻碍心理治疗依从性的可能一方面是对于心理治疗的不理解态度,另一方面觉得不值得花钱,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心理治疗在外行看来,似乎只是谈心和健康教育,事实上是治疗在塑造一个人对自我的感知和掌控能力;另外也会觉得只是聊天,摸不着看不见似乎成本极其低,却要收取不菲的费用,却不知治疗师在整个过程付出的培训和工作是很辛苦的。
如果能保持耐心,顺利完成了巩固期的内容,维持期就会是轻车熟路了。在此期间,尝试减药,并逐渐延长心理治疗的间隔,就像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始去实习,有更多的机会去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处理可能遭遇的情形。就好似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而我已不是原来的我。如果足够顺利,可以在人生某个顺遂的阶段尝试完全停药,再回头看待自己以往抑郁症的时候,就像是走过的一条山路罢了。
文章 抑郁症:看见“扭伤的脚”
马亚荣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文章 抑郁症:全病程的视角
马亚荣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文章 依恋:人际互动的原型
马亚荣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