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杨开碧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之或许,你也有条黑狗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之或许,你也有条黑狗
 

 

 
在世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一直畏惧精神障碍,常常把它同罪恶联系在一起,直到十八世纪下半叶,她们才开始被看作为一种疾病,而不是恶魔附身或者道德问题。

但直到今天,误解和担心仍然存在。
 
那为什么视频中乙晨,一位从重度抑郁症走出来曾经的患者,还要回到之前住的北京安定精神医院,并接受节目组的采访呢?
 
这大概是“我淋过雨所以不希望你淋雨”吧。
 
他希望通过收集那些被精神障碍患者遗弃在医院垃圾桶的抗精神药物的盒子,组装成“药盒人”,通过让药盒“站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这个疾病,让人们消除病耻感,让更多人走出来,及时就医。
 
与乙晨一样,因为“我淋过雨所以不希望你淋雨”的人还有张进,他曾对抑郁症进行过专题报告,谁也没想过多年以后他也会被抑郁症这条黑狗纠缠。
 
1     “抑郁的本质是对耗竭的一种调整”
 
 
 
张进是这样阐述抑郁症的。
 

 

 
即使张进做过抑郁症的专题报告,对其有一定了解,但他的诊疗过程也并不顺利,几经周折才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更专业的治疗。而对此他表示,这一方面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方面因为病耻感,不愿意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
 
2      病耻感
 
 
 
人最严重的负面情绪不是愤怒,不是痛苦,而是羞耻。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是一个古今中外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人们对精神疾病仍存在误解和污名化。因此至今仍有不少患者或患者家属害怕被诊断精神疾病而不去医院就诊,或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
 
病情一再耽误,甚至会持续恶化,从而导致恶循环。
 
想要消除病耻感,消除歧视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这也是乙晨,张进他们一直在做的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宣传,引导让大众能更加客观地看待精神疾病,正确的了解抑郁症。
 
生病并不是一件应该感觉羞耻的事,也不应该因此被另眼相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2亿人,抑郁症中一个大的分类是心境障碍,而所有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超过7%,抑郁症一年内的患病率是2.1%,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
 
专家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位的疾病负担。相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高学历的人,低收入,低学历,无业失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到自己罹患了抑郁症,正如视频接受采访的王向荣女士一样。
 

 

 
像王向荣这样在异乡务工,远离家乡亲人的务工人员还有许多,背井离乡让他们缺乏社会情感支持,缺乏支持系统,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但现在有个好的转变是一些地区在社区的帮助下,一些企业已经正在推行家庭复兴计划,把所有的力量团结起来,虽然改变中国精神健康的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行动已经越来越多了。
 
3    目前国内精神卫生状态:
 
 
 
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健康中国行动》,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已经成为专项内容。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精神疾病普及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媒介向大众科普抑郁症等专业知识,帮助大家可以及时识别,消除病耻感,及时就医。
 
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是可以痊愈,正如曾经的抑郁症重度患者乙晨及其朋友刘荣在及时就医治疗,现都停药,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
 
虽然乙晨是靠药物治疗痊愈的,但他表示抑郁症单靠药物治疗,没有爱心,没有情感的流动,抑郁症患者是很难真正康复的。
 
他希望通过让“药盒站起来”的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痊愈的,同时也倡导更多人对待抑郁症患者可以更友善……
 
他说“我们要依靠药物治疗,但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治疗,要寻求药物之外,真正疗愈的办法。”
 
4    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
 
 
 
 
 
抑郁症患者是否能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传递快乐?
 
乙晨是这样说的:
 

 

 
同时他通过邀请节目组参加他们朋友的聚会,向大家展示了抑郁焦虑群体的状态,由此向大家传递抑郁焦虑群体的心声。
 

 

 
如果你被抑郁症这条黑狗纠缠住了,不要因为病耻感而耽误病情,请及时就医,生病并不需要觉得羞耻。经过积极治疗,抑郁症是可以痊愈的,抑郁症患者也能释放快乐!
 

 

 
来源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危机时,家长能提供哪些帮助?

在如今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我们该如何守护他们的童年及身心健康? 一个包括美国小儿科学会在内的联盟宣布,全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进入紧急状态。该组织在2021年10月份的声明报中称“儿童、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中心理健康挑战的比率在急剧上升。” 2021年12月,美国卫生局局长 Vivek Murthy 博士在一份报告中谈到了这一危机,称年轻人面临着“毁灭性的”心理健康挑战。 这让家长们表示十分担忧与无助,他们急需帮助指导,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健康危机,如何识别与处理。 以下是家长们会问及一些重要且有代表性的问题。 01 哪些孩子会有风险? “儿童和青少年正在经历很多事情。”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精神病流行病学家卡雷斯坦 · 科宁说,“青少年似乎受到了尤其严重的打击。最大的风险是先前的任何一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包括先前存在的焦虑、抑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来自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年轻人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例如,黑人青年比他们的同龄人更有可能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节失去父母或照顾者。据报道,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的年轻人由于与2019冠状病毒疾病有关的仇恨和骚扰而感到压力增加。 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孩子是祖国社会发展的未来。 02 孩子们面临着哪些独特的压力? 芝加哥的儿科医生丽贝卡 · 芬顿博士说: "与成年人相比孩子们缺乏在危机中的适应能力。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孩子们可能面临失去家庭成员或害怕家庭成员生病的压力”。 但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担忧也可能并不明显。 不同的学习模式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孩子们在面对面学习、混合学习和远程学习之间来回切换,每种都有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这些变化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尤其艰难。 青少年也可能会从父母那里吸收压力,因为父母为自己的工作或如何管理家庭教育而苦苦挣扎。 03 所有这些压力的影响是什么? 发表在 《美国医学会儿科学》(JAMA Pediatrics) 上的一项全球青少年分析发现,在大流行期间,抑郁和焦虑症状成倍增加,25% 的人出现抑郁症状,20% 的人出现焦虑症状。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初,美国急诊科对12到17岁的女孩疑似自杀未遂的诊断平均为每周856例,同年龄的男孩平均为每周196例。与2019年初的同期相比,女孩高出50.6% ,男孩高出3.7% 。 有些人从未经历过抑郁或焦虑这样的情绪问题,现在正在与这些问题作斗争。还有一些患者的症状较轻,感觉可以控制,但现在他们的感觉强烈且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04 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压力和焦虑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一些孩子说,他们感到胸闷或呼吸困难,或有与焦虑相关的高心率和高血压。 但是,问题并不总是那么明显,父母很难区分正常的青春期情绪,和需要专业帮助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干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一个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在比赛取消时感到沮丧是很正常的,并且青少年想要花一段时间独自待在房间里消化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他们更孤僻,不吃东西,或向你表达自己的痛苦,那么父母就应该认真对待了。 如果青少年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那么可能是出现了警示的信号: 1.花更多时间玩手机,而不是和朋友出去玩; 2.看起来更悲伤或焦虑,或有新的身体不适; 3.或会对食物或身体产生焦虑。 05 父母如何与孩子交流? 父母可以从非常公开地询问孩子开始,并认识到这些事情中的很多都没有简单的答案。 这不是要找到一个立即的解决方案,而是要倾听,并“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这样青少年就能认识到,当他们准备好交谈时,父母一直在他们的身边。” 06 父母还能做些什么? 给予支持。发表在《青少年健康杂志》上的最新数据表明,在流感大流行期间,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的关系,以及诸如体育活动和更好的睡眠等健康行为可能会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去年七月发表在《欧洲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同样强调了良好睡眠习惯、减少屏幕时间和与父母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此外,父母应该照顾好自己,这会帮助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抑郁和焦虑的最大预测因素之一是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痛苦。 在必要的时候请求外界的帮助,找专业的人专业地解决问题。 医生的角色在于聆听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支持,当过来求助的青少年初次告诉医生,有自杀的念头或他们一直在伤害自己时,医生可以与患者及家人讨论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效果。 鼓励,支持他们,让他们保持希望,这是最重要的,一些病人得到支持后,现在正在茁壮成长,或者至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虽然此篇研究的人群是欧美人,在对抗疫情方面我们国家也处理得很好,很迅速,以至于我们大部分人的学习和工作受到的影响与欧美相比要小很多。但疫情尚未结束,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仍在不断经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这篇研究还是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做好宣教工作,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于:Michael Merschel. Amid a national mental health crisis for kids, here's how parents can help.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

杨开碧

主治医师

广安市精神病院

9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病人选择妊娠的时机

准备要宝宝了,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准爸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谈谈精神疾病有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机率为15%,双方都患有精神疾病,子女发病机率为 42%。因此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生育。但对于年轻的精神病患者,人格和社会功能恢复并保持良好者,且有强烈的养育子女愿望者,在受孕前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精神疾病患者的稳定情况,所用药物的剂量、种类、不良反应;家庭功能对将来抚养子女的能力,包括稳定的经济收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 精神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母亲,本文重点阐述女性精神病患者方面。 精神病人选择妊娠的时机 情感性精神障碍、癔症患者,病情已达痊愈,而且巩固治疗1年以上,可停药妊娠。一般认为停药两周后即可以妊娠(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例外)。可选择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停药,到下次排卵周期时,患者体内所蓄精神药物的量,经过自然清洗排泄,就不会成为对胎儿影响的因素了,如果此时妊娠,病情一般是稳定的。若本次停药后没有妊娠,应继续服药,下次仍按上述方法进行。精神分裂症女病人,治疗痊愈且已达2年以上无复发及无复发倾向者,可停药妊娠。存在精神病症状及巩固时间不足的精神分裂症女病人,妊娠期有选择性地维持治疗仍很有必要。 妊娠期服药安全问题 在精神科临床中常有患者咨询妊娠期服药安全问题,我国医学界尚无药物对妊娠作用的分级标准,目前精神科妊娠用药是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妊娠用药分级,孕期精神药物治疗是否安全尚不确定,有关妊娠期使用精神科药后对胎儿安全性的研究较少。事实上,药物所致的胎儿畸形约占总数的 5%,对远期的神经行为也可能产生影响。妊娠会增加精神疾病患病和复发的风险,如选择继续妊娠同时要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需了解药物治疗的利弊,如何取舍最终由患者及其家属决定,医师可提供必要咨询和指导用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孕期用药作了分级—— A级:对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 B级:尚无证据证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 C级: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 D级:已有证据证明有不良影响; X级:妊娠期禁用。 抗精神病药除氯氮平为B级外,其他均为C级。绝大多数抗抑郁药为C级,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为B级,而米帕明、去甲替林和帕罗西汀为D级。主要的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酸盐和卡马西平均为D级,而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为C级。苯二氮类药物中,艾司唑仑、氟西泮、三唑仑、夸西泮、羟基西泮为 X 级,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咪达唑仑为 D 级;非 BZD 抗焦虑药如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为C级,仅丁螺环酮为B级。 美国FDA尚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可以用于孕期和哺乳期,没有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对胎儿的发育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在原则上不主张在孕期使用精神药物。但可以给患者及其家属以风险—效益分析,包括评价疾病对母亲、胎儿和家庭的潜在影响,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权衡利弊得失而定夺。鉴此,在孕期使用精神药物必须谨慎,应考虑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在早孕期不用药物,以避开致畸的敏感期; 2、致畸效应与药物的剂量和合并用药相关,故尽可能单一用药,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3、根据美国FDA对药物的分级,尽可能使用风险程度低、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4、服药期间应注意定期随访,加强血药浓度和对胎儿的监测; 5、在孕后期尽可能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以避免新生儿出现撤药综合征或戒断症状。 哺乳期服药的安全性问题 在母亲的乳汁中与血浆中浓度基本相等的药物有氯丙嗦、溴化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大仑丁)等。婴儿由乳汁中摄入的精神药物,约为母亲服用剂量的1/10或少些。在哺乳期服用较大剂量的精神药物,可引起乳婴儿中毒,表现为昏睡、呼吸抑制、虚脱、新生儿黄疽,以及严重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等。因此精神病患者生育后应停止授乳,对其婴儿进行人工喂养为佳,这样既不影响产妇为防止复发而服用药物,又使婴儿免受母亲服药后经乳汁带来的中毒及不良反应。 最后是精神药物对男性的影响,可使睾丸酮生成减少,睾丸缩小,生育力和性欲降低。但造成子代畸形是否由精子受到损害引起,这一点尚不清楚。有待精神药物对生殖细胞诱变研究的结果和突破。 就像躯体一样,人的精神和大脑可以患病,但也可以被治愈。精神病患者也是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让我们携起手来,消除偏见,为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共同努力。

杨开碧

主治医师

广安市精神病院

9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之她们为何会抑郁?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系列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占领了各大平台的封面,上期我们一起回顾了第一集,这一期我们来说说第二集《她们》。 这集开篇以一组罹患抑郁症女性患者的照片点明主题。 摄影师张楠希望通过拍摄、展览,让隐藏的疾病被看见。 根据数据显示在中国已有近一亿的心境障碍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就占据60%以上。女性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远高于男性,这与性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在一生中的多个阶段,会有不可避免的激素水平变化。 抑郁症只是一种过度的悲伤? 事实真相如何,我们来听听抑郁症患者怎么说。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被抑郁症这条黑狗盯上,纠缠呢? ①心境低落 ②兴趣减退 ③精力体力下降 ④经常失眠或嗜睡,总感觉累 ⑤情绪不稳定,悲伤、想哭、绝望 ⑥无法集中精力 ⑦身体某个部位出现持续疼痛 ⑧厌世、轻生…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明显影响生活,就需警惕抑郁症,建议到专业机构就诊、检查确认。 面对罹患抑郁症的蔓玫,她的丈夫给予妻子充分地理解、陪伴、在行动和精神上都给予妻子极大的支持。 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千万不要对他们说“想开点”、不要责备、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不要强行给他们灌鸡汤,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可能都会带来负面感受。 真心的陪伴是最好的疗愈方式,哪怕什么都不说,只是陪着他们。他们也能感受到被关爱和能量,适时的鼓励、并肯定他们的价值,陪伴他们前去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生病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偏见,污名化,病耻感是抑郁症患者一块不可言喻的一大伤疤。 正如蔓玫所说的一样。 罹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哪怕是医务工作者也难免会被黑狗纠缠,正如助产士陈雪,她在怀孕时,也曾被抑郁情绪所困扰。 但对于她曾经出现抑郁情绪的情况,她是这样说,我都没脸说我心情不好。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抑郁症都是有病耻感的。这样的病耻感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患者自身;二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总的来说是源于大家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 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达3.3亿人,中国约有4800万人,因此,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 为何女性孕期更容易抑郁? 生育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从怀孕到产后的一年间,生理和心理经历了双重变化,很容易诱发抑郁。根据专家数据,每年超过一千万的新手妈妈中,孕产期抑郁的发病率近百分之十五,不同程度的抑郁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为普遍。 一位二胎中重度抑郁的受访者是这样阐述她在孕期,遭受抑郁症困扰的情况。 这些勇敢的天使们之所以参与这部纪录片,是希望通过展现自己,去影响别人,让大家可以更加了解抑郁,从而去帮助抑郁症患者。 最后 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方案》,正式要求将抑郁症防治知识作为孕妇学校必备的宣教内容,将孕产期抑郁障碍的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的流程中。 希望大家对抑郁症患者可以多一些理解、支持、陪伴、安抚、温暖,少一些劝说、抱怨、指责…… 正如《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总导演史慧说:“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接受一个事实,身体会受伤,精神也会。每个人都可能被精神疾病袭击,但它终归是一个病,一个在专业治疗下可以治愈的疾病” 对女性而言,特殊生理时期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无法避免。社会家庭,这些周围环境的支持和关注,或许能很好的缓解那些无助的时刻。但是医生也告诉我们,对自我的宽容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莎士比亚曾说“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来源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杨开碧

主治医师

广安市精神病院

9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