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漫长又难熬的夜!
沾枕头就睡的状态,是体力劳动年代的常态。
现代人经历着繁忙的白日,本该好好休息的。但晚上躺下就想娱乐会儿,“某音,某某视频,某站”一打开,翻起来就没完没了,慢慢发展成了“报复性熬夜”。
久而久之,这些人白天醒不了,晚上却睡不着,不得不靠传说中的“安眠药”来维持。
但是,安眠药用不对,不但会成瘾,还会有损健康…
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老师,为大家讲讲安眠药的那些事儿。
不是安眠药,是催眠药!
在医学专业里,治疗失眠改善睡眠状况的药物被称为“催眠药”。
而不是更被人熟知的“安眠药”,一字之差的专业含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这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加快入睡,也就是缩短睡眠潜伏期,同时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的主观感受。
但是大家应该对催眠药的效果有合理的预期,避免因过于依赖或者“成瘾”。
“任性吃”,不可以
首先,催眠药都是处方药物,任何处方药物的使用,都有复杂性,都需要配合医嘱。
其次,我们目前使用的催眠药都有一定药物依赖性,存在发生药物依赖的潜在风险,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国家对这类药物进行较严格的管理控制,只允许凭处方在医院购买。
第三,失眠非常常见,但也很复杂,它首先是一种临床症状或综合征,患者都说是失眠,背后的疾病却不尽相同。
催眠药是帮助病人入睡并延长睡眠时间,但对其他的疾病,比如焦虑、抑郁情绪,就没有治疗作用了。
用催眠药,有3大原则
催眠药服用的原则有3个:
1. 按需:
只有在超过平时入睡时间仍不能入睡的情况下再用,服用3-10分钟后去卧床,不论能否入睡,当晚不再加服药量或其他催眠药。
2. 间断:
在连续使用2-3晚,睡眠基本满意后,就停一次,决定停用的当天,有可能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此时也不要轻易服用,要带着“大不了熬一夜”的决心按时卧床、按时起床。
睡眠对人健康的意义和食物很类似,即总体上虽然不可或缺,但偶尔一天不睡觉,就像一天不吃饭一样,虽然会有一些不舒服的体验,但不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
3. 足量:
足量的意思是一次性服足剂量,但不要自行加量,甚至服用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最高剂量。
哪种失眠才能用药?
催眠药治疗基本上是对症治疗,患者只要是说“就是单纯的失眠”了,原则上就可以使用催眠药了。
但要强调3点:
1) 催眠药是处方药,属于比一般处方药管理更严格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因此要在医生处方、观察下使用,尤其是第一次使用一种催眠药。
2) 使用后,要及时向医生反馈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便于医生评估,一定要按照正确服药方法来服用。
3) 单纯的使用催眠药,或者换用其他催眠药,甚至是效果不满意时,都要及时复诊,请医生对病情进行下一步评估,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方案。
如何避免催眠药依赖?
催眠药虽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但正常使用这种风险并不高,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避免催眠药依赖,关键在于不自行增加服药剂量,包括自行超剂量范围服用一种或者同时服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避免与酒等其他精神活性物质联合服用。
但有种情况,患者表述“离开”药就不能睡的“依赖”,哪怕吃很少剂量的催眠药就能入睡,不吃那一点药就睡不着,这种情况不是真正的药物依赖的表现。
如果是吃那么“一点药”就能保持满意睡眠,是可以继续服用的;但如果情况出现了变化,吃药后的睡眠不能保持满意,就应该及时复诊。
最后,祝广大读者都能“一夜好眠”,安心入睡。
文章 现代人安眠药“服用”指南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文章 现代人的安眠药“服用”指南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文章 最佳的入睡时间是什么?睡多少才算够?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