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章建飞

眼跳面抽,需警惕面肌痉挛!

眼跳面抽,需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跳在日常生活中是个很常见的事,很多人眼皮一跳,就会想到“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跳虽不能预知祸福,但在神经外科医生眼里,却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

眼皮在医学中称为眼睑,组成眼睑的肌肉中包括眼轮匝肌,它环绕着眼睛,就像一个扁圆的车轮。两只眼睛的眼轮匝肌分别被两根“面神经”掌控。

  事实上,眼皮跳是眼轮匝肌、眼睑提肌在神经的支配下进行收缩,带动表面皮肤随之而动。发生眼皮跳时,首先需观察是双侧还是单侧、是逐渐减少还是在增加,有没有发展至面颈部。另外还要注意有无眼部感染、眼睑内翻倒睫等情况。

        大多数情况下,短时间眼皮跳可自行缓解,不必过分担心。引起这种短时间内的单侧眼皮跳动,多半是由于紧张、疲惫、压力过大引起的。用眼过度,熬夜劳累时,也会出现。

        如果是长时间持续出现眼皮跳,需要引起警惕,应去医院就诊。当然,首先要排除排除眼部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出现眼睛不适、发痒、疼痛、眼皮跳等症状。如果排除了眼睛问题,且眼皮跳的幅度较大,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甚至引起一侧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无痛、阵发性抽搐,那很可能是面肌痉挛引起的。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面肌痉挛的治疗

        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事实上并没有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可选的药物包括 卡马西平、 巴氯芬、氯 硝西泮、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和 唑尼沙胺,但疗效不满意。此外,还有困倦、头晕、乏力、低钠血症等不良反应,并不作为首选。肉毒素注射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多数病人能在1周内起效,但仅能持续约12周。

        微血管减压术(MVD)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根治面肌痉挛的方法,也是唯一可根治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MVD手术的理论基础是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乙状窦后入路是目前的主流手术入路。后颅窝操作空间狭小,越来越多的术者开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MVD手术,内镜能获得更好的观察视角,有益于消除视野盲区,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脑膜瘤可怕吗?

在神经外科,每天都会接触到脑膜瘤患者,脑膜瘤与其他肿瘤一样,大多都需要手术切除。无论在临床上,还是生活中,都常被患者及家属问到:脑膜瘤可怕吗?得了脑膜瘤怎么治疗? 颅内脑膜瘤是起源于蛛网膜细胞,是颅内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大发病率的肿瘤,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最常见的部位如大脑凸面,其次是矢状窦旁、蝶骨嵴等部位。目前脑膜瘤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外伤、病毒感染、放射线、家族史及激素生长因子受体等有关。 01、临床表现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一般2-4年。但少数生长迅速,病程短,易复发,特别见于儿童脑膜瘤。病人往往以头疼和头晕及肢体乏力麻木、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听力、视力、视野、嗅觉障碍、语言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肿瘤巨大者可有颅内高压症状如恶心呕吐症状等。 02、脑膜瘤的治疗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放射外科治疗等。手术切除治疗是主要首选治疗方法,全切除后复发率低。对于血供特别丰富,术前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可以降低开颅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出血。放射外科治疗适用于肿瘤直径较小(一般小于3cm)为宜,尤其适合于术后肿瘤残余、复发、颅底或海绵窦内肿瘤,伽马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达90%,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03、脑膜瘤的预后 一般良性的脑膜瘤手术切除干净就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复发几率较小,即使手术后有残留,如鞍区脑膜瘤不能完全切除的,术后也可进行头部伽马刀治疗,可以达到对肿瘤杀死并治愈的目的。 脑膜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并不是绝对的,有少部分肿瘤可发生恶性病变,特别是多次复发的脑膜瘤或生长速度较快的脑膜瘤,要警惕恶变的发生。还要注意脑外是否伴有转移。极少部分为脑膜肉瘤,恶性程度更高,特别是小于10岁的儿童患此病时,更应当警惕。如有发现应及早治疗,且莫忌医。 得了脑膜瘤该怎么办? 意外发现脑膜瘤,暂时观察,一般半年后复查;半年后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可以每隔一年复查一次,直至出现症状或者肿瘤长大需要手术。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内动脉瘤筛查知多少?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很多脑内动脉瘤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或表现,有些会有偶尔的头痛或是头晕,但是头痛和头晕又往往由其他感冒、血压、心情、睡眠等等原因也是会引起的,正式由于这两个没有特殊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太常见的症状,从而使患者忽略脑内动脉瘤这个问题,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个问题。 而且脑内动脉瘤破裂后往往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以至于脑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很高,甚至1/3动脉瘤患者未到医院就已经死亡了,而能赶到医院的病人里面,等不到手术再次出血死亡的也不在少数。可见脑动脉瘤危害之大,那么怎么来及早干预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呢? 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体内的脑动脉瘤,及时将这个“定时炸弹”拆除,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瘤最好的模式。 事实上,不少吃瓜群众常言:我每天坚持锻炼健身,每年都进行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啊。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体检很少涉及脑血管的检查,而普通的体检根本无法查出潜在的脑动脉瘤,即使是头颅CT/MR平扫也只能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对于更为常见的中等动脉瘤检出率极低。目前可以作为脑动脉瘤常规筛查的只有头颅CTA和头颅MRA相对可靠。 由于脑动脉瘤最常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40-60岁,因此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头颅CTA和头颅MR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有先天性脑动脉瘤异常等疾病。当怀疑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时,则必须做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对脑血管病进行精准诊断,这样可以提早发现那些未破裂动脉瘤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大大减低因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死亡。 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记得每年做个头颅CTA/MRA!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内动脉瘤筛查知多少?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很多脑内动脉瘤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或表现,有些会有偶尔的头痛或是头晕,但是头痛和头晕又往往由其他感冒、血压、心情、睡眠等等原因也是会引起的,正式由于这两个没有特殊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太常见的症状,从而使患者忽略脑内动脉瘤这个问题,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个问题。 而且脑内动脉瘤破裂后往往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以至于脑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很高,甚至1/3动脉瘤患者未到医院就已经死亡了,而能赶到医院的病人里面,等不到手术再次出血死亡的也不在少数。可见脑动脉瘤危害之大,那么怎么来及早干预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呢? 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体内的脑动脉瘤,及时将这个“定时炸弹”拆除,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瘤最好的模式。 事实上,不少吃瓜群众常言:我每天坚持锻炼健身,每年都进行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啊。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体检很少涉及脑血管的检查,而普通的体检根本无法查出潜在的脑动脉瘤,即使是头颅CT/MR平扫也只能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对于更为常见的中等动脉瘤检出率极低。目前可以作为脑动脉瘤常规筛查的只有头颅CTA和头颅MRA相对可靠。 由于脑动脉瘤最常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40-60岁,因此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头颅CTA和头颅MR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有先天性脑动脉瘤异常等疾病。当怀疑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时,则必须做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对脑血管病进行精准诊断,这样可以提早发现那些未破裂动脉瘤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大大减低因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死亡。 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记得每年做个头颅CTA/MRA!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头晕恶心想吐两天,脑部CT无异常,考虑做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女性53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60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脑部结节情况。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若胃部症状明显,可考虑胃镜检查。如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查看详情

两年前受伤,双脚走路后肿胀,睡一晚恢复正常,曾做过脊髓损伤内固定手术,两上臂和肩胛骨以上经常疼痛,想了解是否有关系及如何改善。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患者的双脚肿胀可能与循环不畅有关,建议晚上睡觉时抬高下肢以改善血液循环。内固定手术一般不会导致双脚肿胀。对于两上臂和肩胛骨以上的疼痛,推荐尝试针灸理疗。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频繁摔倒,三次了,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想知道是否需要做什么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根据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脑震荡的风险。建议您在家中静养,避免剧烈活动,并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同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在床上安装防护栏。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营养等。

章建飞

主治医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