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黄佳敏

 | 骨折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 骨折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一些患者不幸受伤导致骨折住院,本打算消肿后就安排手术,没想到越来越肿,而且出现了很多水泡。只能焦急地等待水泡消退后再手术。心里很懊恼,怎么就“出”水泡了呢?想不通。

外伤肿胀造成局部张力过大而引起水泡,医学上称之为“张力性水泡”。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居多,骨折周围部位最多。常见于小腿、前臂、膝、踝、肘、腕关节以及手足等处,大多在急性损伤后 24-48 小时。

为什么会出现水泡呢?

骨折发生时,局部软组织(特别是肌肉)也同时受损而出现肿胀,由于皮肤弹性有限,肿胀后皮肤变“紧”,局部压力增加,血管、淋巴管受压,血流回流阻力增加,加之血管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骨折后出血使局部压力更高,渗液在表皮、真皮之间薄弱处积聚形成张力性水泡。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压力也不均,压力更高处会最先产生张力性水泡。

如果小血管损伤较重,出血明显会形成血泡。血泡表明皮肤全层损伤,提示伤情较重,局部软组织条件差。

水泡/血泡危害:

水泡的出现提示软组织损伤较重。伤得越重,肿胀越重,水泡越多。这既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又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延误骨折的治疗。有学者认为,水泡周围的皮肤尽量不做切口,因为皮肤坏死和感染的发生率很高。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打完石膏,特别注意这4个细节!

1、别沾水 无论石膏支具是不是防水材料,都建议别沾水。 因为,即便是防水的玻璃纤维材料,遇水多了也会可能影响其机械强度。 更重要的是,水分一旦进入石膏和皮肤之间,就会引起各种不适,比如: 瘙痒、有异味,而且很难再完全干燥。 甚至还会出现: 局部细菌感染、浸渍、溃疡、皮疹以及接触性皮炎等。 2、如果痒,怎么办?如果进水了,怎么办? 如果你不慎弄湿了石膏,或让水流进了石膏和皮肤之间,或者打石膏久了觉得石膏里的皮肤奇痒无比。这个时候,千万别往石膏里放任何东西去挠。 打开吹风机,将吹风机调至「冷风」模式,风速调至最大,而后向石膏内吹凉风,或者向石膏外沾水的部位吹凉风。 切记:不要用热风!不要热风!不要热风! 如果石膏进水较多,你也可以使用带有软管的吸尘器来帮助干燥石膏。您可将软管置于石膏旁,从而将石膏中的水份和湿气吸走。 3、最初几天,肿胀、疼痛,怎么办? 无论是骨头韧带损伤,还是手术后辅助固定,只要打上石膏、夹板、支具这类装置,固定区域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或疼痛。 一方面是因为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动让静脉回流减少了。 因此,在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后,并不是说一动不动,而是需要注意: (1)抬高 最好能将石膏抬高到或者超过心脏水平面,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促进肿胀消退。下肢石膏可以垫上枕头等软物,上肢石膏可以用三角巾等吊起来。 (2)冰敷 很多不是管型石膏,而只是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的患者,可以在肢体没有石膏只有绷带的区使用冰袋冰敷。一般一次冰敷20分钟左右,每1-2小时1次。 (3)没有被固定的部位,适度加强活动 所有不能动的关节,医生已经使用石膏固定好了,你也动不了了。 而那些可以活动的关节,骨科医生都会刻意的不固定,以方便患者活动。 比如脚踝扭伤,石膏一般都不会固定脚趾头和膝关节,这样患者可以通过活动脚趾头和膝关节来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僵硬。 再比如,腕关节骨折,石膏一般不只固定手腕子,不会固定手指、胳膊肘和肩关节,这样就是为了让患者可以活动手指头、胳膊肘和肩关节。 (4)如果医生开具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请不要故意不吃。 非甾体类抗炎药,并不是单纯的止疼,它们是有抗炎效果的,而且不会成瘾。 所以如果医生开了这个药而且又疼,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忍着疼不吃。 4、需要立即去医院的情况 在医院用石膏、夹板、支具等固定后,一般医生会叮嘱一段时间后来复查,比如每周或每月。但是,如果出现以下4点,您可千万别等了,立即去医院吧: (1)严重的肿胀疼痛,或肿胀疼痛逐渐加重; (2)肢体远端(手指或足趾)无法活动,或者颜色、温度改变,比如变紫,发白,变冷等; (3)出现了石膏松动、过紧、裂开或折断,石膏被浸湿且无法使之干燥; (4)石膏下皮肤有溃疡或裂口

黄佳敏

住院医师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14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取钢板,为什么很多医生建议回原来医院去取?

一些患者在外地意外受伤骨折后住院手术,上了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出院后回到当地,继续工作生活。骨折愈合后想就近在当地医院取出内固定物。不料,被医生告之:最好在哪家医院做的手术再回哪家医院去取。患者当时就懵了:取钢板不是小手术吗?回去取太远了。这么小的手术你们都做不了吗?来回路费比手术费还贵呢?再说也不方便啊。 为什么这么多医生不愿意取别的医院上的内固定物呢? 是医生之间有矛盾吗?当然不是。 你想多啦!! 原因之一:现在螺钉和髓内钉型号不同,取出工具也不同。如果取出工具不配套,则有极大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打个比方:给手机充电,如果充电器不合适肯定是充不了电的。取钢板也是如此,螺钉与起子不配套,是取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取出钢板,必然会增加医患矛盾,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绝大多数医生不愿意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另一个原因:不同的医生手术习惯不同,而且对于术中的情况,第一次手术医生最清楚。比如:术中神经是否显露?与钢板关系如何?术中螺钉是否已经滑丝?螺钉是手动拧入还是电动拧入?等等。这些情况不了解,很有可能导致术前准备不充分,最终出现手术意外或失败。 一旦术中出现滑丝或断钉,需要提前准备很多断钉或滑丝取出器械,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顺利取出内固定物。如果强行取出,则可能造成再次骨折。 因此,如果实在不想回到原来的医院取出内固定,则需要向当地医院医生提供第一次手术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的生产厂家、型号,如果刚好当地医院也有这个型号则手术成功率可能会提高。最好当地医院的医生与第一次手术医生能直接沟通一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患者必须要有承担内固定取出失败风险的勇气和思想准备。否则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医生们可能都不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医生们的苦衷。

黄佳敏

住院医师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14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受伤后冰敷好还是热敷好?

有人说受伤后冰敷好,有人却说热敷好,那么我该听谁的呢? 简单点说就是:急性损伤(无明显开放性外伤)的用冰敷,慢的劳损型的损伤用热敷。 急性损伤常由于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直接撞击等),通常马上就疼得不行。即刻冰敷能够抑制感觉神经,起到镇痛、麻醉效果。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围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的可能,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 慢性损伤通常没有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时间反复劳损和过度使用而缓慢起病(如腰肌劳损,肩周炎),可用热敷。 冰敷注意事项 时间:每隔 2~3 小时进行一次冰敷,如果肿胀、疼痛、发热明显,可每隔 1~2 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长控制在 15~20 分钟,切记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结果适得其反。 冰敷最佳位置:简单点说就是最痛、肿、热的地方。以膝关节为例,以疼痛、肿、热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进行冰敷,期间可以适当移动从而实现整个关节的冰敷。如果做完手术,在去除包扎敷料,伤口拆线后,伤口及伤口周围炎症反应也比较明显,可以重点冰敷。 充分贴符皮肤:无论硅胶冰袋法还是冰水混合物法使用时都要考虑贴符性,要让冰袋充分与炎症组织很好的贴合,这样冰敷的效果才能直达患处。因此硅胶冰袋使用时要依关节形状适当调整一下形状。冰水混合物法,可将冰袋扎紧摊开后呈平坦状。 防止冻伤:使用硅胶冰袋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冰敷时间就能有效预防。 其他:使用时注意防止凝结水滴污染伤口;年老体弱、虚寒证、孕妇、经期等不宜冰敷等。 热敷注意事项 1.热敷治疗应主要用于急性损伤的后期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的后期指的是损伤 48 小时后,因为这个时间往往出血停止。慢性损伤通常是在较长时间的损伤(反复过度使用以及劳损)后发生,并非突发的意外伤。 2.在家庭中,最简单易得的是热水毛巾、温水浴。但其热量一般只能维持 5-10 分钟,使用时间不足。当然热毛巾在微波炉里加热也是简单易行。 3.湿敷的效果一般好于干敷,因为组织渗透性好,能抵达更深部的组织。通常一次热敷 30 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 40-50℃,每天 2-3 次,可根据医嘱调整热敷的时间。

黄佳敏

住院医师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14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