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 30 岁, 还是心里的 10 岁小孩在原地打转?
今天跟同事拿饭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前面的女生可能等了外卖员比较久,嘟嚷着抱怨:“没有到达就不要说谎呀,我很忙的” 、“害我等那么久” 、“我就是生气,我要投诉你”... 外送员赔着笑脸解释,她才作罢。
当时我跟同事说:“这个女生心智不太成熟的样子,明明很小事。” 同事反问我:“那换作是你,你会怎样做?” “就算不高兴,忍住拿呗,毕竟他也不容易。” 同事笑说:“你认为心智成熟就是让自己难受,成全他人?” 我一时语塞,细想之下,很多人应该都跟我一样: 认为心智成熟,就是能够理解别人的难处,忍住释放负面情绪,然后作出「合适」的回应。 这种成熟,在「非亲密关系」中最常见: 同事有事麻烦自己,哪怕不想,还是笑着答应; 公司要周六开会,明明不爽,还是会附和; 熊孩子来家里捣乱,碍于自己是大人,忍着说没关系... 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是「情商高」、在家里是「懂事」,仿佛活得成熟而体面。
但是,那些“哪怕”、“虽然”、“碍于”后面的「我不愿意」又流到哪里去了呢? 很多时候,它们爆发回流到了最亲近的人中: 试想,你历经外卖迟到、无端变多的工作、周六的加班噩耗后; 回到家,发现孩子不愿意吃饭, 此时的你耐心尽失,情绪向家人爆发出来... 这样的情景,是否不陌生?
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是真的心智成熟,而是因应场景需求,戴上了「心智成熟」的面具。 当本来的「我」出来,就会释放「我不愿意」的暴力。 后来跟咨询师同事聊起时,我才知道,这是心智能力中「自我共情」弱的表现: 30 年来,我遇事都不会先把自己感受放在第一位,不能接纳自己心底的感受并作出真实反馈。 这样的我,不像真的 30 岁,更像心里住了 3 个 10 岁的小孩。
了解你的心智能力 武志红老师说:“心智化,是能客观地理解、接纳自己与他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能力。” 换言之,心智成熟是几个维度得分之和,不能单一而论。 然而,有很多人理解的心智成熟,都是片面而压抑的。 他们追求的,更多是一个稳定、得体的面具,而没有在真正接纳自己、共情自己。 这样做,就算身处在一片褒义声中,人也不会快乐。 心理研究证明,心智化水平越高的人,亲密关系越稳固、幸福感越强。 如果你风评良好,但时常不开心,亲密关系也屡遇障碍,那么你就要反思一下: 你是真正心智成熟的人吗? 还是只是按照世俗的定义,戴上了成熟假面? 在心理学上,评估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细分了 10 个维度,例如: 自我概念能力:指肯定自己,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感知能力; 同理心能力:指能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 自我反思能力:指可以通过思考,推测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感受背后动机的心理状态能力。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