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的,永远是父母的陪伴。
身为父母,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孩子有多么渴望我们的陪伴。
《奇葩说》有个辩题,如果爸爸一周陪孩子少于 12 个小时,将被剥夺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当正方辩手傅首尔说出儿子的立场时,全场动容:
我不敢支持正方。如果爸爸做不到,孩子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宁愿有个挂名爸爸,也不愿没有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努努力,让他有个实实在在的爸爸呢?
节目还随机采访了几个孩子。
让他们先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再考虑,是想要这个玩具,还是想让爸爸陪一天?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要爸爸陪着。
只有一个孩子,选择了一个足球,因为“爸爸喜欢踢足球,这样就可以和他一起玩了”。
图片
孩子的要求从来就是这么简单,父母的一次陪伴,便可心满意足。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世界之路的人。
父亲不该只是一个称呼,一个背影。
孩子也不该在一次次“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的无助呐喊中成长。
图片
父母缺席,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龙应台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去拜访一个朋友,与朋友在院子里聊天的过程中,朋友的大女儿回来了。
那时,她看到的这个年仅 18 岁的女孩,手里拿支烟、穿着“新潮”,露出肚子,身上还有刺青。身旁的男朋友,同样也是抽烟、纹身。
两个人窃窃私语、有说有笑,对家里面的客人完全不在意。
图片
龙应台想起,自己第一次见这个女孩子时,她才 8 岁,是个能把清酒上的“日本清泉清酒”和“樱花图”,寥寥几笔,轻松画出来的姑娘。
没想到,十年之后,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她曾劝说女孩的父母培养她这方面的才能,但总被一大堆的理由搪塞过去——忙、再等等。
她不禁感慨:
原来父母跟食物一样,是有“有效期”的。
记得一期节目里,演员陈学冬谈起自身经历。父母离异,从小就被寄养在亲戚家,他和父亲关系一直水火不容。
在“父子”角色扮演里,他直言:
小时候你不管我,现在凭什么来管我?
小时候你不养我,现在凭什么让我养你?
图片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不被陪伴,不被关心,等 Ta 长大了,再想教育,就已经来不及了。
图片
什么是高质量陪伴?
身为父母,我们都会尽量抽时间来陪孩子。
可是,我们中又多少能够做到高质量陪伴呢?
身为一个二胎全职妈妈,我常常被生活的琐碎折磨得精疲力竭,在陪娃时难免会力不从心。
平时,女儿喜欢做各种小手工,我就源源不断地给她买各类手工书和材料。这样一来,女儿就不会缠着我,我也可以冠冕堂皇地陪在她身边玩手机。
偶尔女儿扭头问,“妈妈,你可以陪我一起玩吗?”
我会敷衍地说,“妈妈好累,找爸爸去”。
图片
直到一次,我们一起捏橡皮泥,当一个个并不精美的小动物摆满桌子时,女儿兴奋地跳着拍手,“妈妈,我们真是太棒了”!
那时,孩子脸上带笑,眼中有光。
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曾经对孩子的陪伴仅仅只是“陪着”而已。
所谓高质量陪伴,就是需要你把自己的频率调到和孩子一样。
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角色不同,心态自然也不同。
当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世界时,才发现愉悦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自己。
图片
原来陪伴是相互的。
后来,我们一起折纸,一起用旧台历做风铃,一起用树叶做装饰画,再裱入雪糕棒做好的相框中,一起用刷子用烟花......
我们一起和这些“伟大的艺术品”拍照留念,发到亲友群炫耀。
图片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
虽说养育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但陪伴的时光永远熠熠生辉。
我愿时光未老,你还需要,好好地陪在你身边。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