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开头说的《秋日奏鸣曲》这部影片,
在伊娃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理想化和镜映需要,都没有被满足。
伊娃的妈妈是出名的演奏家,受人崇拜。
同样地,伊娃也十分崇拜她。
图片
理论上,伊娃妈妈是伊娃的“理想化”对象,但很可惜,她没有满足伊娃与“理想化”对象产生联结的需要。
儿童期的伊娃希望妈妈能陪伴自己,但妈妈经常只顾自己练琴和休息,让伊娃独自去一边玩。
图片
并且妈妈时常飞去外地演出,把伊娃扔在家里。
理性化需要的满足,要求我们和与信任的人亲近或融合,在这个亲近的过程中,理想化对象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力量。
没能和强大的母亲产生有力的联结,这也就造成了伊娃的虚弱感。
同样地,伊娃妈妈也没能为她提供“镜映”功能。
需要镜映,可以理解为需要正向的回应。
我们都需要妈妈眼里的光,来确认“我是好的”这么一种感受。
但伊娃感受到的,却只有妈妈的挑剔。
儿时的伊娃,驼背、丑陋、牙齿不整齐、肢体不协调,妈妈希望纠正她这些“缺点”,于是对她进行“改造”。
面对母亲对她的改造,她感到厌恶,又不得不服从。
小时候被忽视、被挑剔,使得伊娃的自体成长还停留在早期的阶段。
以至于在成年后,她再次在妈妈面前弹琴时,她表现得仍然像那个 10 岁的孩子——
在母亲面前,她既不敢轻易表现自己,
但在内心,又极度想听到母亲的肯定。
图片
尽管现在的伊娃已经结婚生子,但她仍然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十分无力——
成长时的她孤僻、自卑;长大后的她不懂得如何爱别人,也无法相信丈夫对她的爱。
于是在多年后的这次会面里,她对妈妈倾倒出过往她所有的不满。
而片中妈妈,其实也是个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人。
图片
妈妈辩解说,她自己也未曾获取过爱,所以只能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钢琴演奏上。
她对于亲密关系,根本毫无办法。
她完全不懂要怎样回应伊娃的需要,她只想从伊娃身上,获得无条件的爱和追捧——
就像她作为一个演奏家,渴望获得观众的爱和追捧。
图片
妈妈没有能发挥她作为理想化对象和镜映对象的功能,
反而是小时候的伊娃,她不得不去满足一个心理还没有发展完全的妈妈的需求。
图片
这其实也是一类常见且典型的关系——
母亲的自体没有力量,并且把自体需要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自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循环着母亲经历过的悲剧。
因为没有得到母亲合理的回应,最终,伊娃成长为一个自体感不足的人。
所以她才会在书里写到道“如果有人爱我,我才能正视自己”。
“需要别人来爱我,才能看见自己”,这就是自体功能的并没有发展完善的表现——她始终渴望遇到一个理想的人,来支撑她自体成长的需要。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