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总是不明原因的身体不舒服,去综合医院看病又检查不出任何躯体问题时,这可能不是他们偷懒不想上进、不想学习,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上课听不进去,完不成老师的作业,做事没有任何动力。痛苦时,拿起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时,这可能不是他们对“丧文化”的推崇,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动不动就大喊大叫,情绪容易激动,甚至打算离家出走时,这可能不是他们任性冲动、不顾后果,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当孩子沾染上了抽烟喝酒等坏习惯,亦或是玩世不恭,成绩急速下降也不为所动时,这可能不是所谓的叛逆和“青春期”的独特表现,而很可能是抑郁了。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父母一直在竭尽全力张开羽翼去呵护孩子一路上的成长。小时候,父母怕孩子磕着碰着,稍大一些,又怕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再长大一点,又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一路走来,父母可谓是呕心沥血,用心浇灌,容不得任何差错。可突然有一天,父母被医生告知,自己万般呵护,精心照顾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更可怕的是,视若珍宝的孩子似乎并不信任父母,并拒绝接受他们的帮助。
这究竟是怎么了?
图片
图片
父母在孩子患病后出现的常见行为模式。
01
图片
得知孩子的诊断结果时
父母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震惊,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渐渐感到焦虑,有时会发展为夫妻双方的互相指责,认为一定是对方哪里做的不好,导致孩子生病了。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的内疚感和负罪感加重,他会觉得是自己不好,拖累了父母。
02
图片
苛责孩子
不断地告诉孩子自己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希望其能成龙成凤,现在患了抑郁症,岂不是一辈子都被毁了。而这又加重了孩子的病耻感,让他觉得自己生病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03
图片
无助+过分关注
父母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好起来,于是父母只是表面上围着孩子转,时刻地关注孩子,看着他,却从不试图正面孩子的疾病。这就导致孩子内心的痛苦体验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疏解,好像在强迫盲人张开眼睛看。
父母这样做,可能不能真正地去接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觉得跟父母讲述他的痛苦体验无济于事,而且很有可能换来的是一场思想教育。
图片
图片
父母究竟该怎么做, 才能有效地帮助到孩子?
01
父母要承认孩子生病的事实
图片
孩子不是在逃避学习,不是在无病呻吟以求得关注,不是简单的脾气差或者内向,而是真的生病了。这个时候父母该做的不是批判反驳,而是接纳他,理解他。生病不是谁的过错。
02
细心观察,耐心陪伴
图片
孩子生病,家长很着急,可这并不是拔苗助长的理由。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多听听孩子的倾诉,不做评判,多一点同理心去体谅他。
03
撕掉标签
图片
孩子不会因为生病就会被轻易毁掉,孩子一定会好起来,重新回归校园和社会。康复之际,他们依然闪亮。
04
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
图片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可孩子一旦患上了抑郁症,家长很可能成为那个在孩子伤口上撒盐的人。如果孩子敢把自己最脆弱,最痛苦的一面展示给父母的话,那一定是给了父母足够的信任,鼓起了莫大的勇气,这个时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成为支撑他熬过漫漫长夜的最强力量。
文章 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有什么?
余倩
主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余倩
主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了解我们的情绪
余倩
主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