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与扶阳
发表人:
王洪波
阅读量:
1409人
阳气是我们的生命与健康的关键,起居、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治病等等都不能伤损阳气。只有养好阳气,我们才会更健康,才会更长寿。
扶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为主,归根到底,三法皆是扶阳。
1
阳气对人体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扶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什么是生命?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是一团源自太阳的阳气。阳气不散,则生命不息。养生,即是养自己机体内蕴的这团阳气,使之不受阴邪而变弱,不因五志过而熄灭。古贤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其根本即在于扶阳。因此说,只要阳气养得充足了,生命之火就会持续不息,活到天年亦有可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扶阳。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饮食寒热要平衡,凉的与温的混杂着吃,这样才能保持阳气不损。但若体质已经偏虚偏寒,就要多吃些温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阳气。因此说,阳虚的人当重视扶阳扶阳,晨起喝姜糖水,平时少吃寒凉食物。
人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阳气旺则生命力旺,阳气弱则生命力弱。心神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力旺,其心神必旺;反之,生命力弱,其心神亦弱。心神内则由心所主,心火明亮则心神足;外则显示于眼睛,眼睛明亮则心神足。小儿阳气旺盛,因此能整天蹦蹦跳跳而不觉疲劳;其心神充足,背诵东西最不容易忘记。
生命是一团阳气,要想生命力旺盛,就要养好这团阳气。人生在世,藉此一团阳气而能有所作为。因此,阳不能妄耗,需保阳扶阳扶阳。睡眠是扶阳的最好方法,需适时休息,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夜晚睡觉是敛藏阳气,让阳气休息,至早晨一觉醒来,人体阳气随太阳而升发,充满朝气与活力。
生命有阳气,若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周身不病。偶尔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代谢产物打包放在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等等。若检查发现此类东西,这都是暂时的生理变化。一旦阳气充足了,气化功能加强,这些产物就会自然消失。
只要生命存在,机体就会有阳气,也就会有气化功能。我们每天饮食而能获得食物中的能量,全都依赖阳气的气化功能,同时,代谢之后的浊毒糟粕等能正常排泄,也依赖气化功能。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
◎寒邪伤人,百病之长
健康必需有合适的体温,人有体温,即是阳气所化;而寒邪袭人,最伤阳气。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把伤寒作为百病之源,其因概原于此。寒邪入体,与阳气交争,或正胜而邪去,病体康复;或正弱而邪进,由表及里,而有六经传变。仲景以六经钤百病,探索寒邪致病的规律,亦即阳气在六经不同层次的强弱盛衰。
生命是运动着的,我们的身体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每天都需要饮食,也会代谢出“垃圾”,需排出体外。若身体阳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减弱,则排浊功能会减退,结果就是垃圾蓄积在了体内。若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阳气恢复或脏腑功能正常了,则会把以前蓄积的垃圾统统排出体外。——肿瘤的发生与治疗也正是此理。
◎阳气:升降出入
人身阳气有升降出入,则生机活泼,生命不息。阳气在上以散为主,气由内而外散以能舒畅精神;阳气在下以合为主,气由外而内合则能固摄根本。心气在上要软,肾气在下要坚,软则气散,坚则气聚。凡阳气升发无力或气下而不上者,可用咸味以软心。反之,若阳气过升而不降或气上而不下者,需用苦味以坚肾。
有人担心,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不见阳光,会影响健康。一方面,生命是一团阳气,而太阳是阳气的源头;另一方面,太阳每天东升西降,同时影响着我们机体的阳气左升右降。因此,我们要经常晒晒太阳,既有利于升发阳气以顺应天地规律,又能平衡阴阳,升清降浊。久不晒太阳的人,特别容易抑郁,其原因即在此。
◎神足不思眠
俗语:神足不思眠。心主神,神为一团阳气。心气健旺则阳气充足,光明普照,精神不减,不眠亦不累。而心气不足之人则神气衰弱,晦暗不明,自然昏昏欲眠。我观察不少痰湿偏盛之人多易入睡,且能久睡。有人开车等红灯时竟然已经睡着,有人头落在枕头上三秒钟就发出鼾声,这都是阳神不足而阴霾弥散的反应。
◎阳气能固摄阴津
若周身一处阳虚失于固摄,则一处会汗出,是为虚汗。这是汗出的另外一种情况。阳气内扰而汗出,需敛阳;阳气不足而汗出,需扶阳。阳加于阴谓之汗,因此治汗的关键总在治阳。抓住阳气的虚实盛衰与六经部位,即可抓住汗症的本质。推之,汗症需治阳,疼痛、痒麻、功能障碍等不适亦当如此。
阳气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一网友说的非常好:
“阳虚是现代人普遍的问题,百病之源。众多男性耗损过度、饮食不节、压力山大、四体不勤,所以脾湿不化、肠胃积弱、虚胖难抑、畏寒惧热。许多女性爱美虚荣、衣不蔽腹、盲目减肥、多食寒凉,是故气血不调、寒邪经痛、子宫肌瘤发病率暴增。”
2
阳气与治病
中医治大病,重在扶正,次在祛邪,因为扶正才能救命,祛邪才能治病。正气就是生命,正气也是一团阳气。要保命,就要保住这一团阳气,因此不可滥用寒凉而浇灭阳气,亦不可滥施攻伐以釜底抽薪。只有养得阳气,才足以保命。若为了治病反而剥夺了尚可延续的生命,这不是可供依赖的医学,而是盗贼,是恶魔。
有人问,后头某处能摸到皮下有数个肿块,怎么回事?我说:周身凡一处阳气不到,即一处阴浊痰湿水饮等凝滞,或聚而成肿块,或为增生,或为结节,或成肥胖,或为囊肿等等。
有人检查发现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腰椎增生等病。所有的增生、囊肿、肌瘤、肿块等皆属阴浊凝滞,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阳气不能宣通。因此说,治病的关键是扶阳通阳,让阳气健旺,则浊毒痰饮水湿等阴性代谢产物自能排出体外,而不至于凝聚滞塞为患。阳气一通,则诸症皆可霍然而解。
◎阳化气,阴成形
不少女性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
不少阴浊瘀血凝滞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种肿瘤、囊肿、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阳排浊。如何通阳呢?或用麻黄、细辛、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温热性的中药,或用针灸,特别灸法,能扶阳、壮阳、扶阳、通阳,最善化阴浊。再者,平时生活中需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可使阳气不损,有利于康复。
当前有血瘀的人很多,在皮则为血络,其色或青或紫或黑或红,在内则为肿块、增生、诸痛等。预防血瘀不仅仅是服些活血化瘀的汤药,更需重视扶阳。使阳气充足并宣通,则气能化,血能散,经络通畅,自然不至于留瘀。通阳之法,或用温药,或用针灸,特别是逢盛夏用灸法,最能扶阳逐寒,行气通络,活血祛瘀。
◎阴盛阳虚,多三阴病证
阴盛阳虚的人容易生病,且多是三阴病证。一方面阳气内虚而升发无力;另一方面阴寒痰饮湿浊等既蒙蔽又伤损阳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质持续下降。动能升阳,像这类的病人一定要坚持运动锻炼,并重视健康的生活饮食起居,使阳气振奋起来,慢慢地可以气化掉一部分阴浊。若能以重灸扶阳,则效果更好。
头位于身体最高处,得阳气最足,亦最容易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因此,平时养生当重视头部避风保暖,天冷或风大则需戴帽子。头发不仅能散去头部的郁热,亦是保护头部阳气的天然屏障。若已经外感风寒,则不建议马上理成短发,因为骤然理成短发则头部屏障减弱,风寒邪气更容易侵袭,反而会加重感冒。
◎经常感冒-重灸扶阳最好
有网友问:抵抗力差,经常感冒怎么调理?从中医来看,所谓的抵抗力即是阳气的卫外功能。阳气旺盛则卫外功能强,邪气被抵挡在体外,因此不容易感冒。若阳气卫外无力,外邪侵袭导致营卫失调,即易反复感冒。扶阳气用灸法最好。可经常灸大椎或身柱穴,能鼓舞督脉阳气,提高人体抵抗力。大人小儿都可用灸。
◎阳气的旺盛程度决定着体质的强弱
不少年轻人体质偏弱,分析其原因,一则或学业较重,思虑过度;或工作压力大,焦虑紧张,导致脾气暗耗,后天之本失养;二则不肯早睡。阳气夜则归阴,与阴相交,为第二天阳气升发积蓄力量。若过度熬夜,阳气不能交阴,则虚耗于外,因此熬夜最是耗阳,阳耗则体质必差。
◎异常汗出,必是阳扰
周身各处若一处阳气所在,则一处能正常汗出;若一处阴阳失调而阳气自内扰动,则一处阴津外泄而汗出不止。有人只见头汗出,是阳气扰动于头;只见手心汗出,是阳气扰动于手心;只见胸部汗出,是阳气扰动于胸。总之,凡异常汗出,必是阳扰。先要判断阳气所在的病位及六经层次,心中有数,自能手下见功。
◎精神异常,扰动心神
临床曾见有病人妄见妄闻,如有神灵。从中医来看,这是肾水不固,其中内藏的相火升浮于上,扰动心神,因此表现为异常精神。其治需收敛浮火,使归于肾水之中。可用从阴引阳法,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并且趁夜晚服药。则阳根系于下而不能上脱,正如夏至于阳气最旺时一阴初生,天地之间翕然从其阴。
◎诸疼痛,需温畅阳气
对于关节急性疼痛,医生往往建议冷敷,说可阻滞血流,缓解局部肿胀疼痛。中医认为,凡诸疼痛,皆属气血不通。热则气血流通,寒则气血凝滞。因此,凡诸疼痛用汤药内服外敷或针灸,总需温以通畅阳气,行气活血,而不是相反。若滥用寒凉,虽有暂效,但寒气留滞,气血难行,渐成瘀血,反致痼疾,缠绵难愈。
◎皮肤疮疡,汤药与灸法合用
皮肤疮疡等多属皮下郁火,其治当清泻郁火,不妨汤药与灸法合用。重灸能拔毒、散火,兼可回阳,使皮下郁火随艾火而散去,其功甚大。且重灸温暖,绝无伤损中焦阳气之虞。皮肤疮疡诸病虽见热痒红肿,但切忌滥用寒凉,易致生化乏源,反会使病情缠绵难愈,甚至变证丛生。
我治疗青春痘、各种疮毒或外伤引起的伤口不愈合,多取身柱与大椎穴。身柱善治痈疽,疮疡,能促进创伤的皮肤愈合,与大椎配合,效果更增。寻究其理,身柱横平肺俞,肺主皮毛。且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元阳,主生发生长。大椎为手足三阳之会,阳气最旺。此二穴能通畅周身阳气,阳气宣通,诸疮自愈。
◎阳衰昏迷,可重剂扶阳
我曾在某西医院ICU会诊一老年患者,肺癌术后一个月,一直陷入昏迷,且身体越来越虚弱。为防止病人躁动,医生反复用镇静剂,见病人生机渐失,应家属要求试试中医。诊其脉沉弱无力,四肢苍白无华,所幸足太溪脉尚可。这是阳气衰微,神识无所归依了。即处以重剂扶阳抑阴汤药,并嘱停镇静剂,三剂而苏醒。
若室内有垃圾,我们往往先把垃圾收集起来包好,回头再扔出去。而在扔出去之前,绝不会把垃圾袋刺破,则垃圾容易泄漏出来。同样的道理亦适合于肿瘤的诊治。任何肿瘤都是机体的“垃圾”包,等阳气健旺时多可自动排出体外,而且不需要人为干扰。若用钳子把垃圾包捅个洞,去研究垃圾的性质,此法不属高明。
◎老人手掌发红,阳气外泄
或问:老人手掌长期发红是什么原因?左右脉也都浮而有力,需要治疗吗?人的一生可按五行分析,少儿时属木,阳气升发,脉弦浮;青壮年时属火,阳气外散,脉浮大;老年则属金,阳气内敛,脉沉缓。若老年人阳气不收敛而反外浮,则手掌易见发红,这是阳气外泄的征象。此时需用汤药或针灸以助敛藏相火方好。
◎一切肥胖皆是寒湿瘀浊堆积而成
李可老中医认为:一切肥胖皆是寒湿瘀浊堆积而成。在我看来,阳虚是肥胖的根本原因,胖子多属阳虚体质:阳虚不能化气,则阴浊内滞,聚而成形,即是肥胖。而肥胖又会影响阳气的宣畅,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中风、肿瘤等疾病。因此说,扶阳是治疗肥胖的根本原则,阳气一足,则阴浊自散。
◎大病康复,扶阳为主改善体质
大病康复,一方面需及时治病,这是治标;另一方面要改善体质,这是治本。治病不能只依赖手术或西药,亦可以用中医,或服汤药,或者针灸,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改善体质则需以养生为主,饮食、情绪、运动、起居等都要配合起来。归结到底,所谓的康复,就是把人体的阳气扶起来,把郁滞于体内的阴浊排出去。
3
怎样呵护阳气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为了健康长寿,为了享受人生,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健康长寿
一则要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二则要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即使遇到挫折与失败,也不放弃对快乐的追求;
三则经常有意识地哈哈大笑,这会让心气充盈,让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
四则忘记所有不快。
人与天地相应,天地阳气变化,人亦应之。春则阳升,人体阳气亦升,是为木;夏则阳浮,人体阳气亦浮,是为火;秋则阳敛,人体阳气亦敛,是为金;冬则阳藏,人体阳气亦藏,是为水。土为中气,为阳气升浮敛藏的枢纽。因此,五行代表的是阳气的五种变化状态。五行需活学活用,切不可把五行拘泥成五种物质。
人身阳气与自然界相通,上午升发,午后收敛,至夜则藏。调理之法,上午要帮助阳气升起来,古有大小阳旦汤,以升阳为主;下午要帮助阳气降下去,古有大小阴旦汤,以敛阳为主。若上午发热,多是阳气过升,需适当敛阳,白芍其作用在此;下午发热多属阳气不降,需助阳气之降。比如,日晡发热即需敛降阳明。
◎保命之法,重灸第一
何为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重灸能扶阳扶阳,最适合于养生保命。常用的重灸穴位:足三里,能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神阙,可温通元阳,健旺中焦;气海,能补肾气,暖脾阳,强壮先后天之本。一年四季都可重灸,每次选一两个穴施灸,久久坚持,有祛病、养生、延年之功。
◎冬季可重灸
有人问,冬季阳气要敛藏,那还能重灸吗?我的观点是当然可以。冬天还有月亮的圆缺变化,还有每天的阳升阳降,重灸能扶阳抑阴,有助于使每个农历月以及每天的阳气升起来。再者,重灸能改善阳虚阴盛的体质,能缓解病痛的折磨,可预防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说,重灸随时都可以做,冬天也可以。
4
灸法升阳第一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中医还有一个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夫。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
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俞穴,此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 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灸"从字面上来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长时间用火烤的意思。
灸既能提神回阳,又能祛邪除湿,还可以去除家里的异味和人体的异味。
关元穴在哪儿呢?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那么,穴位到底怎么灸呢?首推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进行温和灸就可以了。
以往的艾灸治疗,用的是"壮"这个词来记录治疗的时间长短,经常在书里看到治疗某种疾病需要灸多少壮。壮是什么意思呢?
古时候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形的艾灸炷,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炷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我们现在多是用的在药店买的,加工的规格很标准的艾灸条。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肿瘤标志物与防癌抗癌
50年前,肿瘤还是鲜为人知的疾病,而到了今天,则是妇孺皆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同心脑血管病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之一。经过国内外医学专家多年研究发现,以下这些人易得肿瘤。 1.喜欢吃烫食者 据研究,喜欢吃烫食的人易患食管癌。吃进滚烫的茶、汤、粥、羹之类的饮食,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癌变。医学研究发现,经常饮用高温(80℃以上)茶水有可能烫伤食管,而茶中的鞣质可以在损伤部位沉积,不断刺激食管上皮细胞,使之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即可变成癌组织。 2.进食过快者 进食速度过快,一方面狼吞虎咽会使食管黏膜保护层遭到破坏,使其容易受到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癌物的侵害而发生癌变。另一方面,进食过快,不能发挥唾液的抗癌作用,唾液是人体特有的抗癌剂。 3.偏肉食者 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是诱发某些癌症的因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女性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肉者高出2.5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摄取量比50年代增加了4倍,伴随而来的却是癌症发病率的直线上升。 4.维生素缺乏者 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遭受癌症的侵犯。如维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险增加3.5倍,患其他癌症的危险增加2倍多;维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增高2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肺癌、胃癌、肠癌和宫颈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肥胖者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肥胖女性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美国癌症中心报告,腰部以上特别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4〜6倍。故对于体重超标30%以上的人,减肥便成为防癌的重要。 6.胆固醇过低者 众所周知,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冠心病或中风等疾病。因此,不少人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其实,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军,并非越低越好。降低胆固醇大约可使10%的人多活一年,却使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30%。 7.过敏体质者 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药物性或化学试剂等过敏的人,比无过敏史者更易患癌。比如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正常人高41%。 8.高血压患者 美国的医学专家对30万名男子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的癌症罹患率和死亡率为血压正常人的2倍多,并预言未来10年的癌症死亡率可能与血压升高成正比。当然不是说高血压直接导致癌症,而是两病的发生有某些正常机理,如肥胖、嗜酒、吃盐过多等既可促使血压升高,也可诱发癌症。故积极防治高血压,同时也降低了患癌的风险。 9.经常熬夜者 虽然癌症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睡眠不好也是一个危险的因素。因为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裂变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而夜间又是细胞裂变最旺盛的时期,睡眠不好,人体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熬夜者为提神而吸烟、喝咖啡,也会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体内。 10.憋便者 最近研究发现,膀胱患癌的风险与尿液潴留的时间成正比。因为尿液中含有多种致癌的物质,它们会刺激膀胱黏膜,诱发癌变。此外,大便有害物质多,如吲哚、硫化氢、烘臭素及其他致癌物,经常刺激肠黏膜会导致癌变。 11.父母患癌症者 肿瘤遗传学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癌症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风险显著高出一般人群。 12.C型性格者 这种性格的特征为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性情绪,不让其发泄。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给癌症以可乘之机。据统计,C型性格者患癌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通常,肿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很多病人等发现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如:清晨醒来,倒吸血痰,即鼻腔内分泌物吸入后由口腔吐出来的痰里面带血,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现;大便次数增加,干稀便交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应警惕结肠癌;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前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性交后出血),应警惕宫颈癌;黑色痣溃烂应警惕癌变。此外,对于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发生在颈部、颌下、腹股沟、锁骨上窝等部位,更要注意,这些部位是胃癌、肺癌等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癌症早期发现并积极有效的正规治疗,预后较好,有的可临床治愈。
王洪波
主治医师
巨野县中医医院
14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医精诚
《医家五戒十要》--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江苏南通人,明代杰出的外科医学家。他所撰《外科正宗》虽属医学专著,其中却提到了医德方面的内容,即"五戒十要",不妨一读: 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机时不往,不为平易。药金毋论轻重有无,当尽量一例施与,自然阴骘日增,无伤方寸。 二戒:凡视妇人及孀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读,此因闺阃故也。 三戒:不得出脱病家珠珀珍贵等送病家合药,以虚存假换,如果该用,令彼自制人之。倘服不效,自无疑谤,亦不得称赞彼家特色之好,凡此等非君子也。 四戒:凡救世者,不可行乐登山,携酒游玩,又不可非时离去家中。凡有抱病至者,必当亲视用意发药,又要依经写出药帖,必不可杜撰药方,受人驳问。 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已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他意见戏,以取不正,视毕便回。贫窘者药金可璧,看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希邪淫之报。 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 二要: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药有依方修合者,又有因病随时加减者,汤散宜近备,丸丹须预制,常药愈久愈灵,钱药越陈越异,药不吝珍,终久必济。 三要:凡乡进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帅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丧太过,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命。治家若固根本而奢华,费用太过,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心顺否,体认天道顺逆,凡顺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还报之业也? 六要:里中亲友情,除婚丧疾病庆贺外,其余家务,至于馈送往来之礼,不可求奇好胜。凡飧只可一鱼一菜,一则省费,二则惜禄,谓广求不如俭用。 七要:贫困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八要:凡有所畜,随其大小,便当置买产业以为根本,不可收买玩器及不紧物件,浪费钱财。又不可做银会酒会,有妨生意,必当一例禁之,自绝谤怨。 九要:凡室中所用各样物具,俱要精备齐整,不得临时缺少。又古今前贤书籍,及近时明公新刊医理词说,必寻参看以资学问,此诚为医家之本务也。 十要:凡奉官衙所请,必要速去,无得怠缓,要诚意恭敬,告明病源,开具方药。病愈之后,不得图求扁礼,亦不得言说民情,至生罪戾。闲不近公,自当守法。
王洪波
主治医师
巨野县中医医院
14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阳气与扶阳
阳气是我们的生命与健康的关键,起居、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治病等等都不能伤损阳气。只有养好阳气,我们才会更健康,才会更长寿。 扶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为主,归根到底,三法皆是扶阳。 1 阳气对人体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扶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什么是生命?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是一团源自太阳的阳气。阳气不散,则生命不息。养生,即是养自己机体内蕴的这团阳气,使之不受阴邪而变弱,不因五志过而熄灭。古贤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其根本即在于扶阳。因此说,只要阳气养得充足了,生命之火就会持续不息,活到天年亦有可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扶阳。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饮食寒热要平衡,凉的与温的混杂着吃,这样才能保持阳气不损。但若体质已经偏虚偏寒,就要多吃些温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阳气。因此说,阳虚的人当重视扶阳扶阳,晨起喝姜糖水,平时少吃寒凉食物。 人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阳气旺则生命力旺,阳气弱则生命力弱。心神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力旺,其心神必旺;反之,生命力弱,其心神亦弱。心神内则由心所主,心火明亮则心神足;外则显示于眼睛,眼睛明亮则心神足。小儿阳气旺盛,因此能整天蹦蹦跳跳而不觉疲劳;其心神充足,背诵东西最不容易忘记。 生命是一团阳气,要想生命力旺盛,就要养好这团阳气。人生在世,藉此一团阳气而能有所作为。因此,阳不能妄耗,需保阳扶阳扶阳。睡眠是扶阳的最好方法,需适时休息,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夜晚睡觉是敛藏阳气,让阳气休息,至早晨一觉醒来,人体阳气随太阳而升发,充满朝气与活力。 生命有阳气,若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周身不病。偶尔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代谢产物打包放在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等等。若检查发现此类东西,这都是暂时的生理变化。一旦阳气充足了,气化功能加强,这些产物就会自然消失。 只要生命存在,机体就会有阳气,也就会有气化功能。我们每天饮食而能获得食物中的能量,全都依赖阳气的气化功能,同时,代谢之后的浊毒糟粕等能正常排泄,也依赖气化功能。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 ◎寒邪伤人,百病之长 健康必需有合适的体温,人有体温,即是阳气所化;而寒邪袭人,最伤阳气。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把伤寒作为百病之源,其因概原于此。寒邪入体,与阳气交争,或正胜而邪去,病体康复;或正弱而邪进,由表及里,而有六经传变。仲景以六经钤百病,探索寒邪致病的规律,亦即阳气在六经不同层次的强弱盛衰。 生命是运动着的,我们的身体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每天都需要饮食,也会代谢出“垃圾”,需排出体外。若身体阳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减弱,则排浊功能会减退,结果就是垃圾蓄积在了体内。若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阳气恢复或脏腑功能正常了,则会把以前蓄积的垃圾统统排出体外。——肿瘤的发生与治疗也正是此理。 ◎阳气:升降出入 人身阳气有升降出入,则生机活泼,生命不息。阳气在上以散为主,气由内而外散以能舒畅精神;阳气在下以合为主,气由外而内合则能固摄根本。心气在上要软,肾气在下要坚,软则气散,坚则气聚。凡阳气升发无力或气下而不上者,可用咸味以软心。反之,若阳气过升而不降或气上而不下者,需用苦味以坚肾。 有人担心,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不见阳光,会影响健康。一方面,生命是一团阳气,而太阳是阳气的源头;另一方面,太阳每天东升西降,同时影响着我们机体的阳气左升右降。因此,我们要经常晒晒太阳,既有利于升发阳气以顺应天地规律,又能平衡阴阳,升清降浊。久不晒太阳的人,特别容易抑郁,其原因即在此。 ◎神足不思眠 俗语:神足不思眠。心主神,神为一团阳气。心气健旺则阳气充足,光明普照,精神不减,不眠亦不累。而心气不足之人则神气衰弱,晦暗不明,自然昏昏欲眠。我观察不少痰湿偏盛之人多易入睡,且能久睡。有人开车等红灯时竟然已经睡着,有人头落在枕头上三秒钟就发出鼾声,这都是阳神不足而阴霾弥散的反应。 ◎阳气能固摄阴津 若周身一处阳虚失于固摄,则一处会汗出,是为虚汗。这是汗出的另外一种情况。阳气内扰而汗出,需敛阳;阳气不足而汗出,需扶阳。阳加于阴谓之汗,因此治汗的关键总在治阳。抓住阳气的虚实盛衰与六经部位,即可抓住汗症的本质。推之,汗症需治阳,疼痛、痒麻、功能障碍等不适亦当如此。 阳气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一网友说的非常好: “阳虚是现代人普遍的问题,百病之源。众多男性耗损过度、饮食不节、压力山大、四体不勤,所以脾湿不化、肠胃积弱、虚胖难抑、畏寒惧热。许多女性爱美虚荣、衣不蔽腹、盲目减肥、多食寒凉,是故气血不调、寒邪经痛、子宫肌瘤发病率暴增。” 2 阳气与治病 中医治大病,重在扶正,次在祛邪,因为扶正才能救命,祛邪才能治病。正气就是生命,正气也是一团阳气。要保命,就要保住这一团阳气,因此不可滥用寒凉而浇灭阳气,亦不可滥施攻伐以釜底抽薪。只有养得阳气,才足以保命。若为了治病反而剥夺了尚可延续的生命,这不是可供依赖的医学,而是盗贼,是恶魔。 有人问,后头某处能摸到皮下有数个肿块,怎么回事?我说:周身凡一处阳气不到,即一处阴浊痰湿水饮等凝滞,或聚而成肿块,或为增生,或为结节,或成肥胖,或为囊肿等等。 有人检查发现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腰椎增生等病。所有的增生、囊肿、肌瘤、肿块等皆属阴浊凝滞,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阳气不能宣通。因此说,治病的关键是扶阳通阳,让阳气健旺,则浊毒痰饮水湿等阴性代谢产物自能排出体外,而不至于凝聚滞塞为患。阳气一通,则诸症皆可霍然而解。 ◎阳化气,阴成形 不少女性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 不少阴浊瘀血凝滞所形成的疾病(如各种肿瘤、囊肿、增生、脂肪瘤、血管瘤等等)都需要通阳排浊。如何通阳呢?或用麻黄、细辛、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温热性的中药,或用针灸,特别灸法,能扶阳、壮阳、扶阳、通阳,最善化阴浊。再者,平时生活中需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可使阳气不损,有利于康复。 当前有血瘀的人很多,在皮则为血络,其色或青或紫或黑或红,在内则为肿块、增生、诸痛等。预防血瘀不仅仅是服些活血化瘀的汤药,更需重视扶阳。使阳气充足并宣通,则气能化,血能散,经络通畅,自然不至于留瘀。通阳之法,或用温药,或用针灸,特别是逢盛夏用灸法,最能扶阳逐寒,行气通络,活血祛瘀。 ◎阴盛阳虚,多三阴病证 阴盛阳虚的人容易生病,且多是三阴病证。一方面阳气内虚而升发无力;另一方面阴寒痰饮湿浊等既蒙蔽又伤损阳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质持续下降。动能升阳,像这类的病人一定要坚持运动锻炼,并重视健康的生活饮食起居,使阳气振奋起来,慢慢地可以气化掉一部分阴浊。若能以重灸扶阳,则效果更好。 头位于身体最高处,得阳气最足,亦最容易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因此,平时养生当重视头部避风保暖,天冷或风大则需戴帽子。头发不仅能散去头部的郁热,亦是保护头部阳气的天然屏障。若已经外感风寒,则不建议马上理成短发,因为骤然理成短发则头部屏障减弱,风寒邪气更容易侵袭,反而会加重感冒。 ◎经常感冒-重灸扶阳最好 有网友问:抵抗力差,经常感冒怎么调理?从中医来看,所谓的抵抗力即是阳气的卫外功能。阳气旺盛则卫外功能强,邪气被抵挡在体外,因此不容易感冒。若阳气卫外无力,外邪侵袭导致营卫失调,即易反复感冒。扶阳气用灸法最好。可经常灸大椎或身柱穴,能鼓舞督脉阳气,提高人体抵抗力。大人小儿都可用灸。 ◎阳气的旺盛程度决定着体质的强弱 不少年轻人体质偏弱,分析其原因,一则或学业较重,思虑过度;或工作压力大,焦虑紧张,导致脾气暗耗,后天之本失养;二则不肯早睡。阳气夜则归阴,与阴相交,为第二天阳气升发积蓄力量。若过度熬夜,阳气不能交阴,则虚耗于外,因此熬夜最是耗阳,阳耗则体质必差。 ◎异常汗出,必是阳扰 周身各处若一处阳气所在,则一处能正常汗出;若一处阴阳失调而阳气自内扰动,则一处阴津外泄而汗出不止。有人只见头汗出,是阳气扰动于头;只见手心汗出,是阳气扰动于手心;只见胸部汗出,是阳气扰动于胸。总之,凡异常汗出,必是阳扰。先要判断阳气所在的病位及六经层次,心中有数,自能手下见功。 ◎精神异常,扰动心神 临床曾见有病人妄见妄闻,如有神灵。从中医来看,这是肾水不固,其中内藏的相火升浮于上,扰动心神,因此表现为异常精神。其治需收敛浮火,使归于肾水之中。可用从阴引阳法,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并且趁夜晚服药。则阳根系于下而不能上脱,正如夏至于阳气最旺时一阴初生,天地之间翕然从其阴。 ◎诸疼痛,需温畅阳气 对于关节急性疼痛,医生往往建议冷敷,说可阻滞血流,缓解局部肿胀疼痛。中医认为,凡诸疼痛,皆属气血不通。热则气血流通,寒则气血凝滞。因此,凡诸疼痛用汤药内服外敷或针灸,总需温以通畅阳气,行气活血,而不是相反。若滥用寒凉,虽有暂效,但寒气留滞,气血难行,渐成瘀血,反致痼疾,缠绵难愈。 ◎皮肤疮疡,汤药与灸法合用 皮肤疮疡等多属皮下郁火,其治当清泻郁火,不妨汤药与灸法合用。重灸能拔毒、散火,兼可回阳,使皮下郁火随艾火而散去,其功甚大。且重灸温暖,绝无伤损中焦阳气之虞。皮肤疮疡诸病虽见热痒红肿,但切忌滥用寒凉,易致生化乏源,反会使病情缠绵难愈,甚至变证丛生。 我治疗青春痘、各种疮毒或外伤引起的伤口不愈合,多取身柱与大椎穴。身柱善治痈疽,疮疡,能促进创伤的皮肤愈合,与大椎配合,效果更增。寻究其理,身柱横平肺俞,肺主皮毛。且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元阳,主生发生长。大椎为手足三阳之会,阳气最旺。此二穴能通畅周身阳气,阳气宣通,诸疮自愈。 ◎阳衰昏迷,可重剂扶阳 我曾在某西医院ICU会诊一老年患者,肺癌术后一个月,一直陷入昏迷,且身体越来越虚弱。为防止病人躁动,医生反复用镇静剂,见病人生机渐失,应家属要求试试中医。诊其脉沉弱无力,四肢苍白无华,所幸足太溪脉尚可。这是阳气衰微,神识无所归依了。即处以重剂扶阳抑阴汤药,并嘱停镇静剂,三剂而苏醒。 若室内有垃圾,我们往往先把垃圾收集起来包好,回头再扔出去。而在扔出去之前,绝不会把垃圾袋刺破,则垃圾容易泄漏出来。同样的道理亦适合于肿瘤的诊治。任何肿瘤都是机体的“垃圾”包,等阳气健旺时多可自动排出体外,而且不需要人为干扰。若用钳子把垃圾包捅个洞,去研究垃圾的性质,此法不属高明。 ◎老人手掌发红,阳气外泄 或问:老人手掌长期发红是什么原因?左右脉也都浮而有力,需要治疗吗?人的一生可按五行分析,少儿时属木,阳气升发,脉弦浮;青壮年时属火,阳气外散,脉浮大;老年则属金,阳气内敛,脉沉缓。若老年人阳气不收敛而反外浮,则手掌易见发红,这是阳气外泄的征象。此时需用汤药或针灸以助敛藏相火方好。 ◎一切肥胖皆是寒湿瘀浊堆积而成 李可老中医认为:一切肥胖皆是寒湿瘀浊堆积而成。在我看来,阳虚是肥胖的根本原因,胖子多属阳虚体质:阳虚不能化气,则阴浊内滞,聚而成形,即是肥胖。而肥胖又会影响阳气的宣畅,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中风、肿瘤等疾病。因此说,扶阳是治疗肥胖的根本原则,阳气一足,则阴浊自散。 ◎大病康复,扶阳为主改善体质 大病康复,一方面需及时治病,这是治标;另一方面要改善体质,这是治本。治病不能只依赖手术或西药,亦可以用中医,或服汤药,或者针灸,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改善体质则需以养生为主,饮食、情绪、运动、起居等都要配合起来。归结到底,所谓的康复,就是把人体的阳气扶起来,把郁滞于体内的阴浊排出去。 3 怎样呵护阳气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为了健康长寿,为了享受人生,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健康长寿 一则要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二则要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即使遇到挫折与失败,也不放弃对快乐的追求; 三则经常有意识地哈哈大笑,这会让心气充盈,让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 四则忘记所有不快。 人与天地相应,天地阳气变化,人亦应之。春则阳升,人体阳气亦升,是为木;夏则阳浮,人体阳气亦浮,是为火;秋则阳敛,人体阳气亦敛,是为金;冬则阳藏,人体阳气亦藏,是为水。土为中气,为阳气升浮敛藏的枢纽。因此,五行代表的是阳气的五种变化状态。五行需活学活用,切不可把五行拘泥成五种物质。 人身阳气与自然界相通,上午升发,午后收敛,至夜则藏。调理之法,上午要帮助阳气升起来,古有大小阳旦汤,以升阳为主;下午要帮助阳气降下去,古有大小阴旦汤,以敛阳为主。若上午发热,多是阳气过升,需适当敛阳,白芍其作用在此;下午发热多属阳气不降,需助阳气之降。比如,日晡发热即需敛降阳明。 ◎保命之法,重灸第一 何为生命?即是一团阳气。重灸能扶阳扶阳,最适合于养生保命。常用的重灸穴位:足三里,能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神阙,可温通元阳,健旺中焦;气海,能补肾气,暖脾阳,强壮先后天之本。一年四季都可重灸,每次选一两个穴施灸,久久坚持,有祛病、养生、延年之功。 ◎冬季可重灸 有人问,冬季阳气要敛藏,那还能重灸吗?我的观点是当然可以。冬天还有月亮的圆缺变化,还有每天的阳升阳降,重灸能扶阳抑阴,有助于使每个农历月以及每天的阳气升起来。再者,重灸能改善阳虚阴盛的体质,能缓解病痛的折磨,可预防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说,重灸随时都可以做,冬天也可以。 4 灸法升阳第一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中医还有一个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夫。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 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俞穴,此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 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灸"从字面上来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长时间用火烤的意思。 灸既能提神回阳,又能祛邪除湿,还可以去除家里的异味和人体的异味。 关元穴在哪儿呢?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那么,穴位到底怎么灸呢?首推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进行温和灸就可以了。 以往的艾灸治疗,用的是"壮"这个词来记录治疗的时间长短,经常在书里看到治疗某种疾病需要灸多少壮。壮是什么意思呢? 古时候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形的艾灸炷,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炷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我们现在多是用的在药店买的,加工的规格很标准的艾灸条。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
王洪波
主治医师
巨野县中医医院
14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