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点燃了许多人的焦虑情绪,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几乎有一半以上都出现了焦虑。
老年人担心疫情反扑,自己慢性病多,就医困难,健康得不到保证;担心家中孩子坚守在抗疫一线,是否能够平安归来;担心自己长期呆在家中,社交生活隔离,自己失去价值感和成就感等等。中年人担心疫情发生后,经济受影响,人到中年经济窘迫无法养家糊口;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停课耽误学业落后于人等等。
从心理学上看,所有的担心焦虑,固然有着现实因素,但更多是源于内心深处对待事物的认知模式,以及对于失去的恐慌。人们担心失去健康,失去金钱,失去生命,失去他们所认为的一切重要、有价值的东西,而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时间的焦虑,转换到生活中就是我们对于年龄的焦虑。老年人认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自己的身体可能无法战胜病痛,自己无法承受生活中的“失去感”。中年人认为自己超过三十五岁,就很难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人生很难重新开始,一旦遭遇大的变动,就会“万劫不复”。
然而,果真如此吗?今年的奥运赛,让我们看到了关于年龄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能够战胜年龄焦虑最有利的武器---点燃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和价值感。
在人们往常的认知中,年轻人体能好,奥运会就是十几岁二十几岁运动员的天下。但此次:
- 苏炳添,80 后,男子百米大战中以 9 秒 83 打破亚洲记录
- 施廷懋、王涵,三十而立,跳水”梦之队”勇夺金牌
- 巩立姣,80 后举重运动员,完美诠释何谓“女性力量”
- 吴静钰,80 后跆拳道女王,退役三年,产后复出。
- 倪夏莲,60 后,老当益壮,乒乓球赛场挑战 17 岁韩国种子选手
不仅这些,在本次东京奥运会,各国的参赛队伍中,都出现了很多“高龄”运动员。对于这些运动老将来说,岁数都写在身体上,时间也不会优待任何人。按照自然规律,每个运动员到一定时期都会走下坡路,但如果前方是下坡路,那么,往下走,也是往前走。
从比赛结果看,这些“高龄”运动员很多都不能获得金牌,甚至无缘决赛。那么,他们来到奥运会的意义是什么?对他们而言,奥运会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期望和寄托,奥运场也一直接纳着他们和他们的梦想。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只追逐年轻人,更追逐最强者,他会给所有热爱体育追求梦想的人以机会。
有梦想的人本身就发光,追逐梦想从来不是年轻人的特权。
从心理学上看,战胜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努力想办法去改变它。在疫情下,固然有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焦虑,但我们也可以行动起来,做点什么来缓解焦虑。老年人担心身体出状况,那就督促自己好好养生,积极打疫苗,研究科学饮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居家锻炼活动。中年人担心失业,那就做好现在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同时积极去学习新的技能,把自己打磨得更好。其实很多烦恼,都是闲出来的。当你没有事情可做时,自然会把时间花费在各种胡思乱想上,而当你有梦想和价值感,并且真正行动起来努力去做时,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反复担心焦虑呢?
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活得更久。运动和行动,是最好的续命药。
风雨过后,生活仍将继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