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袁帅

拍片子辐射有多大危害?(一)

拍片子辐射有多大危害?(一)

患者:大夫,我腿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 X 光片。

患者:大夫,我腰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 CT

患者:大夫,我膝关节扭了。 医生 ,好,先去照个核磁。

患者:大夫,我手腕长了个包。 医生:好,先去照个 B 超。

上面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再平常不过,但很多患者都有个疑问甚至是怨言:做这些检查会不会“吃线”?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吃线”可不是吃的米线,是大家对身体受到辐射的俗称,这个词挂在嘴边的人很多但是明白的人寥寥无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些检查有辐射,各项检查有多大辐射,拍片子到底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神秘的辐射。

辐射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包括宇宙射线、地壳陆地辐射、室内外环境中的氡等,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所有物体都有辐射,不论高矮胖瘦、贫穷富有,辐射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正常工作生活一年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总和,大约每年 2.4-3mSv( 毫希伏,可以简单理解为辐射量的计量单位 )

辐射按它的效应分类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 ( X 射线、γ射线 ) ,或粒子辐射 ( 如α、β、高速电子、高速质子及其他粒子 ) 。而波长大于 100nm 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机体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超声波、无线电波、微波等。

大家常说的医疗辐射属于电离辐射,最常见的就是 X 线,说起 X 线不得不说它的另一个名字“伦琴射线”,这是因为当年物理学家伦琴教授发现了它。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 1895 12 22 日,伦琴已经泡在实验室好几天了,而他的夫人一直苦苦在家里等他,终于他的夫人按捺不住,以为伦琴有了新欢,天天夜不归宿,气冲冲的跑到了伦琴的实验室,而伦琴非常兴奋的分享他的伟大发现并为他夫人的手照了一张 X 光片,这是人类的第一张 X 光片,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射线的危害,很快 X 线就在社会上风靡,甚至变成了上流社会的新娱乐项目:在 X 线下合影、用 X 线量鞋等等。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付出血的代价之后,再没有人会去与射线玩耍了,而伦琴作为发现者也是 X 线下的牺牲者。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感到紧张,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因为人们对射线的认识还很浅薄并且防护措施很差而造成的,而且我们人类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脆弱。来自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 )的报告称,辐射剂量低于 100mSv 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也就是说 100mSv 是一个界限,我们再看看具体的每个检查:

1、    B --- 没有辐射

B 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以及反射的性质,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就像是蝙蝠一样,一边发出超声,一边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探查地形”,生活中就像挑西瓜一样,通过敲打反馈回来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好坏。所以超声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拍片子辐射有多大危害?(一)

患者:大夫,我腿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 X 光片。 患者:大夫,我腰疼。 医生:好,先去拍个 CT 。 患者:大夫,我膝关节扭了。 医生 ,好,先去照个核磁。 患者:大夫,我手腕长了个包。 医生:好,先去照个 B 超。 上面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再平常不过,但很多患者都有个疑问甚至是怨言:做这些检查会不会“吃线”?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吃线”可不是吃的米线,是大家对身体受到辐射的俗称,这个词挂在嘴边的人很多但是明白的人寥寥无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些检查有辐射,各项检查有多大辐射,拍片子到底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神秘的辐射。 辐射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包括宇宙射线、地壳陆地辐射、室内外环境中的氡等,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所有物体都有辐射,不论高矮胖瘦、贫穷富有,辐射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正常工作生活一年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总和,大约每年 2.4-3mSv( 毫希伏,可以简单理解为辐射量的计量单位 ) 。 辐射按它的效应分类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 ( 如 X 射线、γ射线 ) ,或粒子辐射 ( 如α、β、高速电子、高速质子及其他粒子 ) 。而波长大于 100nm 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机体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超声波、无线电波、微波等。 大家常说的医疗辐射属于电离辐射,最常见的就是 X 线,说起 X 线不得不说它的另一个名字“伦琴射线”,这是因为当年物理学家伦琴教授发现了它。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 1895 年 12 月 22 日,伦琴已经泡在实验室好几天了,而他的夫人一直苦苦在家里等他,终于他的夫人按捺不住,以为伦琴有了新欢,天天夜不归宿,气冲冲的跑到了伦琴的实验室,而伦琴非常兴奋的分享他的伟大发现并为他夫人的手照了一张 X 光片,这是人类的第一张 X 光片,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射线的危害,很快 X 线就在社会上风靡,甚至变成了上流社会的新娱乐项目:在 X 线下合影、用 X 线量鞋等等。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付出血的代价之后,再没有人会去与射线玩耍了,而伦琴作为发现者也是 X 线下的牺牲者。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感到紧张,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因为人们对射线的认识还很浅薄并且防护措施很差而造成的,而且我们人类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脆弱。来自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 ICRP )的报告称,辐射剂量低于 100mSv 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也就是说 100mSv 是一个界限,我们再看看具体的每个检查: 1、 B 超 --- 没有辐射 B 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以及反射的性质,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就像是蝙蝠一样,一边发出超声,一边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探查地形”,生活中就像挑西瓜一样,通过敲打反馈回来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好坏。所以超声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12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拍片子辐射辐射有多大危害(二)

2 、 X 光片及 CT--- 有辐射 有时大家会问:为什么我照了 X 光片还要照 CT ?这是个很常见的问题, X 光片就像是把一个立体的人拍在墙上,变成一张照片来看。而 CT 像是一把刀,可以通过每一层横切面来观察组织得到更多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表格,一次普通的 X 线摄片检查根本无需过多担心, CT 检查的辐射量要高出一些,但是目前 CT 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随着设备越来越先进,辐射剂量会越来越低。 拿一个需要做腰椎手术的患者为例,术前及术后有辐射的检查大致包括:胸片、术前腰椎 X 线及 CT 、术后腰椎 X 线及 CT 、骨密度。所以一次完整住院接受的辐射量约为: 0.1 (胸片) +1.5x2 (腰椎 X 线) +10x2 (腰椎 CT ) +0.001 (骨密度) =23.101mSv 这是一个需要手术患者所接受的大致辐射量,远低于100mSv。所以只是看门诊做做个别普通检查的老百姓大可放心。 根据国 际 放射防 护 委 员 会制定的 标 准, 辐 射 总 危 险 度 为 0 . 0165x10-3 /mSv,也就是 说 ,身体每接受 1mSv 的 辐 射 剂 量,就会增加 0 . 0165 x10-3 的致癌几率。 一般四肢做一次 X 光的 辐 射量 为约 0 . 01mSv , 导 致健康人群患癌的 风险 在千万分之一左右。而 体育彩票 6+1 中特等 奖 的概率约 为 一千两百万分之一,所以如果只因为照了一次片子就得了癌症真的是中了“头彩”了。 这里对广大烟民多提一句,相比上面提到的医疗辐射,吸烟的辐射量更让人不可思议!这些辐射来自于烟草中的放射性钋与放射性铅,如果1天1包烟,那么1年下来会累计受到160mSv的辐射量!相当于宇航员在外太空毫无遮拦的情况下1年接受的辐射量,所以正在抽烟看文章的你还不赶紧扔掉手中的烟头! 3 、核磁共振 --- 没有辐射 又称“磁共振”,老百姓一见到“核”就觉得有核辐射,这是完全错误的,就像鱼香肉丝没有鱼,老婆饼里没老婆一样……它是通过让身体里的原子 ( 主要是氢原子 ) 发生共振之后得到的图像,完全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简单说就是相当于用手摇一个装水的杯子让水分子振动起来,而后停止下来,感受里面水分子的振动。 总而言之,像 X 光片、 CT 这些放射检查存在辐射,但辐射量并不大,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如果有病情的需要,大可坦然的接受相关检查。 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检查的方法,同时在检查时也会对患者的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射线敏感部位(如甲状腺、性腺等)进行屏蔽防护。随着检查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各个检查的辐射量也在不断的降低,最大程度的保护老百姓的安全。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12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同微创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及生活习惯和方式逐渐改变,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开车等,这些不良习惯长期发展后容易造成颈肩部或腰腿部不适,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老百姓来说已然并不陌生。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无非两种治疗方案,一是保守治疗、二是手术治疗。当谈及手术时,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大夫,可以微创吗?”。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目前“微创”二字已深入人心,而同时老百姓只知其皮毛,对于微创手术到底是什么又是一脸茫然。以下本文将告诉您其中一种立竿见影的微创手术——脊柱内镜下髓核切除术。 图片 1 椎间孔镜及工作孔道 一、 脊柱内镜是什么? 脊柱内镜是一个中空的硬质管道,是手术的核心工具,它类似于胃镜、肠镜、腹腔镜等,前面有镜头和光源(图片 1 ),可以通过这个镜头观察腰椎的内部机构及病变情况,如有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压迫神经,那在脊柱内镜下会一目了然。脊柱内镜直径只有 6.9mm ,也就是说只需要在腰背部只需要一个大约 7mm 的切口(图片 3 )就可以将脊柱内镜置入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而后在直视下通过 2.5mm 至 3.5mm 直径的手术钳(图片 2 )准确有效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手术效果明确。同时脊柱内镜在做手术过程中会持续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这也大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术后伤口也只需要缝一针,相比于传统开刀手术动辄 10cm 以上的切口脊柱内镜手术创伤明显减小。 图片 2 髓核钳 图片 3 术后伤口大小 二、 脊柱内镜如何到达突出的椎间盘? 图片 4 腰椎侧面观及背面观 了解了脊柱内镜的概念以及它的优势,下面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脊柱内镜是如何到达突出的椎间盘并进行手术的,也就是所谓的手术入路。前面已经提到皮肤的伤口已经非常“微创”,那如何减小腰椎内部结构损伤从而达到真正的微创呢?答案可想而知,手术入路通过腰椎的原有的“天然窗口”才会对腰椎结构的损伤最小。这两扇“天然窗口”分别是:椎间孔及椎板间窗。而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分为三种:椎间孔入路、椎弓根入路、椎板间入路 (一) 椎间孔入路 “椎间孔”,顾名思义它是相邻腰椎之间在侧后方形成的一个骨性孔道,腰椎的神经就从这个孔内通过。每个人这扇窗口的面积大小不一,如果窗口较小,可借助合适的工具对稍加处理扩大这扇窗口,而后让 7mm 直径的椎间孔镜能顺利从窗口进去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从而解除神经的压迫,几乎不损伤腰椎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不会对脊柱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椎间孔镜手术在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的过程中对脊柱正常结构和椎管内脊髓和神经组织干扰非常小。 (二)椎弓根入路 椎弓根入路为椎间孔的特殊入路,适合于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通过有限磨除部分椎间孔的下壁也就是下位椎弓根上切迹,重点磨除内侧结构,扩大了工作管道置入的空间,使得脊柱内镜可进入到其他入路无法达到的区域,直接面对突出的椎间盘及受压神经根,摘除突出髓核后可有效松解受压神经根,避免了突出物的残留。但该区域神经根缺乏黄韧带及脂肪的保护,需要具有较为熟练的操作能力。经椎弓根入路的国内报道目前并不多,通过我们对经椎弓根入路术后 CT 测量椎弓根上切迹磨除的高度在 3-5mm ,最大宽度 8mm 左右,虽然术中及随访中没有出现骨折现象,但远期风险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三 椎板间入路 椎板间入路由德国的 Ruetten 教授在 2005 年最先报道。这项技术为脊柱内镜技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就是“椎板间窗”。通过腰椎正后方进行穿刺并放置工作通道就可以轻松到达这扇窗口,但是这扇窗口还有一扇“门帘”阻挡我们,这扇“门帘”就是图中所示的黄色区域,它的名字就叫黄韧带。在脊柱内镜下我们慢慢的“掀开”这扇门帘后就可以进入椎管,在内镜下看见神经以及突出的椎间盘并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缓解神经的压迫。该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高髂嵴和 L5 横突肥大及其他原因造成椎间孔入路穿刺置管困难的 L5/S1 椎间盘突出和脱出患者。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生对该技术的掌握日渐娴熟,部分医生已将该技术应用扩展到上位腰椎节段。总之椎板间入路有它独特的优点:( 1 )穿刺定位放置工作通道快捷,术中放射线透视次数少;( 2 )手术入路及视角对脊柱外科医生更为熟悉;( 3 )硬膜囊、神经根等重要结构镜下辨识度高,增加手术安全性等。 三、 脊柱内镜麻醉方式 椎间孔入路一般选择局部麻醉便可完成手术,术中通过与患者的实时沟通及 患者自身反应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神经安全。有时术中患者疼痛较剧烈时,局麻难以维持,所以在选择麻醉方案时会选择局部麻醉联合强化麻醉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椎板间入路在术中需要轻度牵拉神经,对于对疼痛比较敏感或者本身神经压迫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引起明显疼痛,所以一部分技术娴熟的医生在行椎板间入路时直接选择全身麻醉,这样可以改善患者术中体验,让患者可以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手术,同时全麻状态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更加平稳,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性,但全麻的前提是患者的身体条件可以耐受。 四、手术预后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疗效有目共睹,基本接近或者等同于传统手术,而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小等优点是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此项技术能在临床快速推广、发展的基础。众多学者经过严谨系统的随访观察统计后,对于脊柱内镜技术患者总体满意率可达 90%~95% 之间。同时,在把握好适应症的前提下,各手术入路之间的临床疗效没有差异。 五、 总结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脊柱内镜有了一些了解与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甚至越来越年轻化。关于如何去治疗建议大家要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若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医生已明确建议手术希望大家积极尽早治疗,以免引起神经进一步损伤的严重后果。目前微创手术已十分成熟,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可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而各个入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也已十分明确,关键还是要在于对神经的彻底减压和松解。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脊柱内镜术后可即刻下地活动,但脊柱内镜手术的本质是在“修理”损坏的椎间盘,并没有更换“原厂配件”,所以术后患者在完成日常活动后尽量卧床休息,减小对椎间盘的压力,利于纤维环更好的愈合,切忌大量运动,尤其是对抗性运动。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12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患者手臂和大拇指附近经常疼痛,脑CT无异常,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希望了解手术效果和是否适合自己。患者女性37岁

就诊科室:脊柱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神经痛可能是疼痛的原因。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个体化评估和讨论。建议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部位,保持良好的姿势等。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在2020年患有脑梗塞后一直头晕,近期做了三维检查,担心是肿瘤,目前在神经外科住院,希望了解具体情况和缓解症状的方法。患者男性65岁

就诊科室:脊柱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和脖子疼。建议患者服用西乐葆和妙纳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和颈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低头。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查看详情

我父亲恢复期需要多久?他现在偶尔还有疼痛感,这正常吗?我母亲起床时也痛,应该怎么办?患者男性62岁

就诊科室:脊柱科

总交流次数:18

医生建议:恢复期因人而异,通常需要一到两年,偶尔出现的疼痛感是正常的。在此期间,建议进行适度的活动和休息,保持均衡饮食。对于起床时的疼痛,可以通过简单的拉伸来缓解,同时定期复查,关注病情变化。

袁帅

主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