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停药9大类
发表人:
周文丹
阅读量:
1222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伴随基础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为了提高患者在术中对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的耐受力,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对这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停用哪些药?停用多久?为什么?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在实际围手术期管理工作中还是经常会感到困惑。以下做简要总结。
一、 心血管系统用药
1. β受体阻滞剂
(1) 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会出现撤药综合征,并可伴随高肾腺素能状态,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效应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有叠加效应,因此需要给予大剂量的血管收缩药和抗胆碱能药物才可升高血压和心率。
2. ACEI和ARB类
(1) 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及其他
(2) 处理:① 全麻: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② 监护性麻醉: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
① 监护性麻醉是指将静脉镇静、镇痛与区域麻醉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
② 麻醉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如同时合并低血容量并于术前持续使用ACEI则调节血压的几个因素均被抑制,机体易发生顽固性低血压, 尤其接受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更是如此,因此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应停用长效ACEI,避免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应停用长效ACEI。
③ 合用ACEI/ARB及其他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收缩压在正常偏低范围的患者,麻醉诱导时极易发生低,因此术前应停用ACE。
3. 钙通道阻滞剂类
(1) 常用:二羟吡啶类和非二羟吡啶类,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及其他,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心肌缺血者突然停用CCB类药可发生撤药综合征,出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继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虽然CCB类药与吸入麻醉药和其他术中用药有相互作用,但术前无须停药,麻醉及手术中注意调整吸入麻醉药和肌松剂的剂量即可。
4. 硝酸酯类
(1) 常用:硝酸甘油、异山梨酯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该类药物多用于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术前停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
5. 利尿药
(1) 常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注:除慢性心衰患者术晨服用一次)
(3) 重要解释:这类药物排尿、排钠、排钾,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导致术中尿量增多,膀胱充盈过度,术中尿量过多加之麻醉作用还会引起术中的有效循环不能稳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除了慢性心衰患者,手术当天应该停用。
6. 复方制剂
1. 常用:复方利血平、利血平
2. 处理:术前停药1周,改用其他抗血压药物
3. 重要解释: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储存,将囊泡中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此外复方利血平中还有硫酸双肼屈嗪和氢氯噻嗪等成分,前者为血管扩张药,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氢氯噻嗪为利尿剂,三药的联合具有显著的协同降压作用,如果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血压会很难用药物提升,导致严重后果。
7. 抗心律失常药
(1) 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胺碘酮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
① 除胺碘酮外,一般抗心律失常要发生心脏抑制和神经一肌肉阻滞作用延长的程度均较轻,且较容易处理,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② 胺碘酮具有非竞争性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同时还产生一种与受体阻滞无关的进行性心动过缓的症状,虽然这些效应在某些患者可能产生麻醉状态下心血管功能减弱,但胺碘酮多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根据目前研究不主张术前停用。
8. 抗血小板药
(1) 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及其他
(2) 处理:除外血管手术者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前应停用1周
(3) 重要解释:
① 由于抗血小板不可逆地持续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停药后5-7d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够多时才能发挥正常的凝血功能。
② GPIIb/IIIa拮抗剂如替罗非班(欣维宁)快速起效,快速失活,停药24h后,血小板活性恢复至50%水平,可用于围手术期替代波立维,术前停药。
9. 抗凝血药
(1) 常用:华法林、香豆素、利伐沙班及其他
(2) 处理:术前应至少停用5天
(3) 重要解释:
① 华法令半衰期为40-60h,作用维持2-5d,故手术前4~5d停用;但对于发生血栓的高危患者,停止华法令治疗时,术前常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心肌梗死等;
② 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移植Xa因子的药物,半衰期为5~13h,可增加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刺以及手术出血风险,至少术前停药24h。
10. 他汀类药物
(1) 常用:阿托伐他、辛伐他丁、普伐他丁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11. 降甘油三酯类药
(1) 常用:贝特类、烟酸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
(3) 重要解释:贝特类药物可将其他药物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替换下来,导致麻醉药物作用加强的风险;烟酸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麻醉期间有诱发低血压的风险。
二、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1. 抗癫痫用药
(1) 常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均是重要的酶诱导剂,且长期服用对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中易发生全麻药蓄积,有些还能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术前如果停药,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术前如果停药,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因此麻醉前需适当调整用量,用至术晨;术后应尽快恢复用药,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和托吡酯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小,术前可继续原药量至手术当日晨。
2. 抗抑郁用药
(1) 常用:丙咪嗪、舍曲林、氟西汀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长期应用可减少儿茶酚胺的储存,因此术前不应停药,否则可引起高热和昏迷的风险。
3. 抗焦虑用药
(1) 常用:地西泮、劳拉西泮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物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会造成疾病反跳和戒断综症状,如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如需停药,必须减量停药。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4. 抗精神病药
(1) 常用: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物长期应用者停药时需逐渐减量,骤然停药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心率加快以及促使抑郁复发的风险,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5. 抗帕金森用药
(1) 常用:左旋多巴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帕金森病的治疗用药应持续至术晨,以减轻震颤并减少口腔分泌物术前如停用可引起症状显著加重,甚至诱发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因此,术前不宜突然停药,术后也应尽快恢复用药。
6.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
(1) 常用:苯乙肼、溴法罗明、托洛沙酮、异唑肼、苯环丙胺等
(2) 处理:术前至少停用2周
(3) 重要解释:单胺氧化酶是与儿茶酚胺类代谢有关的细胞内酶,通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些细胞内酶而可导致儿茶酚胺类递质在释放池的蓄积;此外,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在麻醉中可能出现多种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且与阿片类合用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嗜睡、低血压和昏迷,因此,麻醉及手术前应停
7. 毒麻类药物
(1) 常用:大麻、可卡因及其他
(2) 处理:对各类择期手术,均应尽早停用
(3) 重要解释:对呼吸具有抑制作用,增加气道阻力,干扰循环系统的稳定,造成低血压甚至休克发生的风险,并对脑、心和肾等全身多个器官具有危害作用。
三、 呼吸系统用药
1. 平喘药
(1) 常用:类茶碱、吸入用激素、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平喘药可扩张支气管,降低呼吸道阻力,稳定肥大细胞膜,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性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增强纤毛运动与粘液清楚,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呼吸道水肿等多种作用,有利于术中及术后的呼吸道管理饿肺保护,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
2. 止咳祛痰药
(1) 常用:复方甘草口服液、复发可待因、氨溴索、桃金娘油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肺动脉高压用药
(1) 常用:西地那非、前列环素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四、 消化系统用药
1. 抑酸、抗返流用药
(1) 常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胃内低PH胃液,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和应激性溃疡风险增大,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3级、4级大手术和误吸风险高的患者。
2. 止吐药
(1) 常用:格拉司琼、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恶心、呕吐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的风险增加,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误吸风险高的患者。
五、 内分泌系统用药
1. 口服降糖药
(1) 常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本脲、罗格列酮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
(3) 重要解释:
① 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患者进食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因此术前应停药。半衰期长(36h)的第一代药物,如氯磺丙脲,应从术前1d早晨开始停药,半衰期短(6~12h)的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在手术当日停药即可。
② 二甲双胍由于其较长的作用时间及乳酸中毒的风险,尤其是低血容量或心力衰竭者组织缺氧则出现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更大,因此需要在术前至少8h未用该类药,对术前无法停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检测乳酸。
③ α-糖苷酶抑制剂能减少葡萄糖或脂肪的吸收,只有进食才起效,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因此手术当日禁食需要停用。
2. 胰岛素
(1) 常用: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具体处理如下
A. 术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
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平: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一半
②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80%
③ 混合胰岛素: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三分之一
B. 术前注射短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继续注射全量短效胰岛素
C. 术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继续基础率使用,术中及术后泵的应用必须根据个人情况重新设定
(3) 重要解释:围术期血糖控制与术后转归直接相关,因此术前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在术日晨应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原则是维持术晨最佳血糖。
六、 妇科/泌尿系统用药
1. 肾脏用药
(1) 常用: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肾脏维生素、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2. 前列腺用药
(1) 常用:特拉唑嗪、坦索罗辛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激素类药
(1) 常用: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黄体酮、雌二醇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4. 口服避孕药
(1) 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七、 中草药
1. 术前停用所有的中草药至少1周
2. 重要解释: 这些草药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直接或间接作用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直接作用如紫锥花可引起免疫抑制,大蒜、银杏和人参易引起出血,麻黄、鹿茸引起心血管不稳定,人参引起低血糖;间接作用通过与西药相互作用而产生影响,如卡瓦胡椒和撷草使麻醉药镇静作用增强,麻醉时间延长,圣约翰草使用于围手术期的多种药物代谢增加。
八、 镇痛药
1. 阿片类镇痛药
(1) 常用:曲马多、盐酸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胶囊剂、美沙酮及其他
(2) 处理:应毫无例外的继续使用至手术当日晨
2. 非甾体类抗炎药
(1) 常用:布洛芬、萘普生及其他
(2) 处理:在择期手术前应至少停用5天
3. 丁丙诺啡
(1) 处理:在任何择期手术前,都应尽早停用
(2) 重要解释:术前5日内使用该药会导致阿片类药品镇痛无效
九、维生素/营养用药
(1) 处理:非处方类维生素除了含有维生素E的制剂,其他应在术前1周停药
来源: 新青年麻醉论坛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医生,到底要不要用镇痛泵?
以下文章来源于顺娩无忧 ,作者老夏 剖宫产术前麻醉谈话中 医生: 术后要不要用镇痛泵? 产妇A: 什么是镇痛泵? 医生: 镇痛泵就是可以减轻术后伤口疼痛的一个装置,里面有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可以…… (打断医生的话) 产妇: 别废话,要要要,管它什么“棒”,只要不会痛就用,挑你们这里最贵的用,咱不差钱! 医生: …… 医生: 术后要不要用镇痛泵? 产妇:什么是镇痛泵 医生: 镇痛泵就是可以减轻术后伤口疼痛的一个装置,里面有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可以…… 产妇: 手术不是打了麻药了嘛,疼什么疼,你们医生就是***,不要! 医生: …… 医生: 术后要不要用镇痛泵? 产妇: 什么是镇痛泵? 医生: 镇痛泵就是可以减轻术后伤口疼痛的一个装置,里面有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可以…… 产妇: 我怕疼是想用的,但隔壁床产妇的邻居的妈妈的朋友说用了不好。医生你说说镇痛泵会不会让伤口长不好?会不会影响喂奶?会不会对小孩不好?会不会头晕恶心(此处省略一百问)?那你能保证用了一点不疼吗?你保证不会过敏、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吗? 医生: …… 在麻醉谈话中,我们都会询问产妇或家属需不需要术后镇痛,这接下来的对话可就五花八门了,这全源于对术后镇痛的不了解。今天就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术后镇痛泵”。 首先来知晓一下为什么要术后镇痛? 任何手术对于机体来说都是一种创伤,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的不良反应,例如:机体应激、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心动过速、血压增高、组织耗氧增加等,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延迟手术患者的体力恢复,影响排尿排便功能恢复,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会引起患者和陪护家属的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更可怕的是术后急性疼痛如未得到有效的处理还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疼痛,对患者造成生活工作上的长期影响,目前疼痛已被医学界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术后镇痛就是为减轻或消除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应激及病理生理损伤所采取的药物治疗措施。剖宫产也是一种手术,所以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产妇的预后,加速康复。 什么是镇痛泵? 术后镇痛靠的药物,而镇痛泵就是输送这些镇痛药物、控制疼痛的工具,每个医院的镇痛泵型号款式不同,但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大家也一定会问:用镇痛泵和打止痛针的效果一样吗?我们这样来形容:疼痛如果是一座山峰,起点是山脚、最痛点是山顶,打止痛针就是在“山顶”时打一针,把山峰压下去,但药物的剂量往往就需要比较大了,由此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镇痛效果维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镇痛泵的作用原理就是在“山峰”还没形成前,麻醉医生就按照患者所做手术的创伤大小、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身高体重等等作为参考,将镇痛药物预先装入镇痛装置,按设定剂量和输注程序规律输注,这样镇痛药就可以在体内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及时的血药浓度,形象地讲就是让疼痛这个“山峰”始终处于低矮状态。有时还可以让患者自行按压控制器,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加强效果,镇痛更个体化,单位时间所用药物剂量更小、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产妇使用镇痛泵会不会对母儿有影响? 产后镇痛使用的药物和剂量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具有临床长期使用经验并得到专家共识,目前看来绝大部分产妇使用后都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其效果和安全性都可以保证。至于个别会有恶心呕吐、头晕、过敏等症状,可能与围术期诸多因素及产妇自身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旦发生,医护人员也会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顺产的产妇要不要使用镇痛治疗? 顺产没有手术切口的疼痛,但部分经历侧切的产妇也会感受到明显的会阴部疼痛,一般采用冷敷等物理方法可以缓解,但遇特殊情况或自觉疼痛无法忍受时,那药物镇痛也是很有必要的。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每个人对自身的疼痛感都只有自己才最有发言权。传统观念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只能默默忍受的说法是错误、不科学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术后疼痛有害、术后镇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周文丹
主治医师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12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
冯继峰,曲元,刘志强,李师阳,李爱媛,沈晓凤(执笔人),陈新忠,赵晶,胡明品,姚尚龙(负责人),徐世元,徐铭军,黄绍强,黄蔚 分娩痛是分娩过程中的自然生理反应,长期以来人们把这种剧烈的痛苦过程视为不可避免的正常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减少产妇分娩期的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是医务工作者追寻的目标。理想的分娩镇痛应具备:能确切完善地解除产妇疼痛;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不影响宫缩和产妇的行走;对母婴健康无影响;产妇能清醒配合分娩过程;有异常情况可满足手术麻醉的需要。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镇痛质量,实现分娩镇痛的临床规范化操作及管理,制定如下指南。 一、总则 分娩镇痛的方式有许多种,就分娩镇痛技术本身而言是相对较为简单,但管理、监测及产科配合却十分重要。分娩镇痛的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产前宣教、人员配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及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合理的流程等。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减少或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保证母婴的安全,获得完善的镇痛、顺利的分娩和良好的胎儿评分。遵循产妇自愿、安全及镇痛确切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产痛,最小程度的影响母婴结局。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确认,椎管内镇痛是目前镇痛效果最为确切的方法 本指南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 二、分娩镇痛前产妇的评估 分娩镇痛前对产妇系统的评估是保证镇痛安全及顺利实施的基础。应在产科门诊区域设置麻醉门诊,当产妇近临产可到麻醉门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没有建立麻醉门诊可在产房分娩镇痛前系统评估,全面了解产妇情况并填写评估表。当产妇分娩时,特别是紧急情况下,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阴式分娩,麻醉科医师可及时了解到产妇的情况。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1. 病史 产妇基本情况、既往病史、麻醉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合并症、并存症。 2. 体格检查 基本生命体征(BP、HR、RR、SpO2、T)、全身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脊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变等禁忌证。 3. 相关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存在合并症或异常情况者,进行相应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三、分娩镇痛适应证 1. 产妇自愿。 2. 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 期等)。 四、分娩镇痛禁忌证 1. 产妇拒绝。 2. 经产科医师评估不可进行阴道分娩者。 3. 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感染等,产妇在穿刺时不能配合影响穿刺操作的情况。严重低血容量、神经系统疾病、产科异常情况(如脐带脱垂、持续性宫缩乏力或宫缩异常、前置胎盘、头盆不称及骨盆异常等)。 五、分娩镇痛前准备 合理的产房布局是设在麻醉科、新生儿科、介入科、血库等部门相互之间最近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紧急况,产房要有手术间(备好手术包、液体加温器、吸引器、麻醉机,多功能监测,气管插等急救物品、急救药品等)。每天的设备、物品及药品均同手术的准备。提高产房救治的安全性。在产房应有以下准备。 1.设备及物品 (1)麻醉机。 (2)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3)气道管理用品(喉镜、气管导管、口咽通气管、喉罩、困难气道器具等)。 (4)吸痰器、吸痰管、负压吸引器。 (5)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 (6)椎管内镇痛穿刺包、镇痛泵。 (7)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复苏设备。 (8)加压加热输血设备、加热毯。 (9)抢救车(包括抢救物品及药品)。 2. 药品 局麻类药物(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氯普鲁卡因等)、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配置药品的生理盐水、急救类药品(肾上腺素、脂肪乳剂等)、消毒液。抢救设备及麻醉药品由专人负责维护补充、定期检查、并做登记。 3.场地 在产房建立一个无菌房间专为分娩镇痛操作使用,或产房单间能够达到无菌要求的场所,麻醉科医师或麻醉科护士进入分娩操作室必须更换衣裤、鞋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要求。穿刺部位按要求范围消毒,各操作环节严格按无菌要求操作。穿刺包及镇痛泵药盒为一次性,它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房间定时消毒并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房间无菌达标情况。 4. 产妇准备 (1)产妇进入产房后避免摄入固体食物,可饮用高能量无渣饮料,以免在紧急情况实施全麻手术中发生反流误吸。 (2)开放静脉通路,保障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快速用药处理。 (3)签署分娩镇痛同意书(产妇本人或委托人)。在进行分娩镇痛操作之前,首先要告知产妇所采取的镇痛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医疗风险,在镇痛过程中怎样配合及注意事项,医师要有告知义务,产妇有知情同意权,取得产妇及家人的同意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 六、分娩镇痛流程 图片 图片 图1 分娩镇痛实施流程 七、分娩镇痛开始时机 传统观念认为宫口开至3cm时,疼痛逐渐剧烈,此时开始分娩镇痛,对宫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然而,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研究为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即在宫口扩张到1cm~3cm时实施分娩镇痛并不延长产程,也不增加剖宫产率。此外,目前将第二产程延长的概念从第二产程超过2h更新为3h;最新的美国产科麻醉指南提出只要规律宫缩开始并且产妇要求镇痛的前提下即可给予分娩镇痛。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表明潜伏期开始椎管内镇痛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延长第一产程。所以不再以产妇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开始的时机,产妇进入产房后只要有镇痛需求即可实施。值得注意的是产妇进入产房开始分娩镇痛,便于镇痛期间的管理,并提高安全性。 八、分娩镇痛实施方法 分娩镇痛的方法许多,如椎管内神经阻滞、静脉分娩镇痛、吸入笑气、阴部神经阻滞、水中分娩、导乐分陪伴分娩、镇痛仪等。其中椎管内神经阻滞的效果最切实可靠,能提供最佳镇痛效果,因而是目前循证依据最安全、效果最确切可靠的镇痛方法。 (一)连续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镇痛具有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便于调控、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之 一,并且当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需实施紧急剖宫产时,可直接用于剖宫产麻醉,因此是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 1. 操作方法 (1)穿刺过程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2)选择L2-3或L3-4间隙,严格按椎管内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 入硬膜外导管。 (3)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剂量(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5%利多卡因)3ml,观察3min~5min,排除导管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隙。 (4)若无异常现象,注入首剂量(见表1),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5)测量镇痛平面(维持在T10水平)、进行疼痛(VAS)和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 (6)助产士常规观察产妇宫缩、胎心改变及产程管理。 (7)镇痛维持阶段建议使用PCEA 镇痛泵, 根据疼痛程度调整镇痛泵的设置或调整 药物的浓度。 (8)观察并处理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填写分娩镇痛记录单。 (9)分娩结束观察2h,产妇无异常情况离开产房时,拔除硬膜外导管返回病房。 2.常用分娩镇痛的药物浓度及剂量(表1) 表1分娩镇痛硬膜外常用药物浓度及剂量 图片 注明:局麻药浓度高注药容量应减少,局麻药浓度低注药容量应增加。 3. 推荐给药方案 首剂量后,维持剂量则根据产妇疼痛情况个性化给药,浓度剂量在上表所列范围之内进行调整。患者自控镇痛(PCEA)每次8 ml~10 ml,锁定时间15min~30 min。 (二)腰-硬联合镇痛 腰-硬联合镇痛是蛛网膜下隙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结合,此方法集两者之优点,起效迅速、镇痛完善。 1.具体操作方法 (1)准备同硬膜外分娩镇痛。 (2)首选L3-4 间隙穿刺,如穿刺困难再选择L2-3间隙,最好B超下定位。 (3)经腰穿针注入镇痛药,退出腰穿针后,向头侧置硬膜外导管,当镇痛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减退时,继续硬膜外给药。 (4)在硬膜外给药之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剂量(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5%利多卡 因)3ml,观察3min~5min,排除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 (5)镇痛管理同硬膜外镇痛。 2.蛛网膜下隙注药物剂量见表2。 表2 分娩镇痛蛛网膜下隙常用药物及其剂量 图片 蛛网膜下腔注药45min后,硬膜外腔用药参照硬膜外镇痛方案(表1) 产妇合适的体位对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成功实施以及母婴的安全都很重要。椎管内镇痛开始时产妇可以采用侧卧位或者坐位,对于肥胖的产妇坐位更有优势。硬膜外置管后,产妇应使用侧卧左侧倾斜位或者完全侧卧位,避免仰卧位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导致胎盘供血供氧障碍。 (三)静脉分娩镇痛 不推荐常规实施静脉分娩镇痛,当产妇椎管内分娩镇痛方式存在禁忌时,根据医院条件可选择静脉分娩镇痛方法,但必须在麻醉科医师严密监控管理下方可实施,以防危险情况发生。 九、紧急危机情况的处理 分娩镇痛期间,产妇发生危急情况者,由产科医师决定立即启动“即刻剖宫产”流程。特别在产妇心搏骤停情况下,紧急抢救时能在5min内把胎儿从产妇腹中取出,可大大减少新生儿脑部并发症。这就要求医院产房及手术室合理的布局、平时的演练、麻醉科医师处理紧急情况的水平,特别是产科医师对“即刻剖宫产”的标准把控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当产妇分娩发动时,应禁止吃固体食物,可以喝无渣饮料。在“即刻剖宫产”选择全身麻醉诱导插管或拔管时,饱胃状态往往易发生呕吐反流误吸。特别是应用静脉全麻未插管时,又有产科医师取胎儿按压腹部等情况存在,增加了呕吐误吸的危险!有统计资料表明误吸造成的死亡率>50%。因此需要产科医师严格把控 “即刻剖宫产” 启动标准。平时应加强 “即刻剖宫产”的模拟演练,建立训练有素的紧急救治团队,才能保障母婴安全! (一)“即刻剖宫产” 启动标准 1. 产妇心搏骤停。 2. 子宫破裂大出血。 3. 严重胎儿宫内窘迫。 4. 羊水栓塞。 5. 脐带脱垂。 (二)即刻剖宫产流程 1. 当产科医师决定立即启动“即刻剖宫产”时,由助产士发出紧急信号,通知救治团队(麻醉科医师、儿科医师、麻醉科护士、手术室护士);同时安置产妇于左侧卧位,吸氧并转送至产房手术室。 2. 麻醉科医师接到危急情况信号,硬膜外导管内快速注入3%的氯普鲁卡因10~15ml,快速起效后完成剖宫产手术。 3. 没有放置硬模外导管或产妇情况极为危急时,采用全麻插管,同时立即给予抗酸药(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雷尼替丁50mg,或口服抗酸药合剂30ml)。 4. 全麻操作流程参照《产科麻醉剖宫产》全麻部分。 十、常见问题的处理 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发生低血压、心率减慢,首先调整产妇体位为侧卧或半坐位,根据产妇的心率选择升压药物,如低血压同时心率缓慢应选择麻黄素;如果产妇低血压同时心率增快可选择去氧肾上腺素,合并妊娠高血压者慎用。 2. 宫缩乏力 由产科医师使用催产素调整,加强宫缩积极进行产程管理,由麻醉科医师调整好局麻药的剂量及浓度。 3. 胎儿心率减速 产程进展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胎儿心率减速及宫缩乏力有多种原因导致,按产科常规处理。可立即吸氧,调整产妇体位,排除镇痛平面过高、全脊麻等引起的低血压,(即使产妇血压正常),加快静脉输液,暂停催产素。 4. 镇痛不全 ①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疼痛(如膀胱膨胀、宫缩过强、子宫破裂等)。②导管因素。检查导管位置情况,如硬膜外导管脱出,应重新穿刺置管;如导管打折或受压,调整硬膜外导管位置或应用抗压性硬膜外导管,避免导管受压影响镇痛药的进入。③神经阻滞范围不足或者仅有单侧神经阻滞,调整镇痛液容量或导管位置;若处理无效,重新穿刺置管。④调整镇痛液浓度或剂量。 5. 分娩镇痛后发热 根据文献和临床观察,硬膜外镇痛可能使分娩期发热率上升,产科医师或助产师根据母婴监测情况处理(如物理降温、抗感染、药物降温等),必须有降温措施,在无胎心及产妇其它异常情况下可以继续镇痛阴道分娩。如发生胎心变化及产妇异常情况应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 6. 硬脊膜意外穿破 按蛛网膜下腔注药方案注药镇痛或重新选择上一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镇痛,首次剂量分次注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加强镇痛期间管理。特别在产妇改剖宫产情况下,做好交接班,最好有明显的标记,以免注入高浓度剂量局麻药时,发生全脊麻危险! 7. 尿潴留、瘙痒 一般是阿片类药物副反应。鼓励产妇下床小便或导尿,掌握阿片类药适合剂量。一般情况下为一过性,无需处理。对于中度以上的瘙痒,持续时间长不能忍耐者,静脉推注纳洛酮40~80ug(生理盐水稀释0.4mg纳洛铜为10ml溶液,静脉推注1~2ml),必要时5分钟后重复。 十一、分娩镇痛管理 为了安全规范的实施分娩镇痛技术,首先必须具有麻醉科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1~2名从事临床麻醉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麻醉科医师,熟练掌握椎管内穿刺操技术的,能独立处理相关并发症及麻醉意外事故,并不是简单的硬膜外或腰硬联合穿刺接上镇痛药就完成了。重要的是分娩镇痛以后,镇痛的管理(如镇痛的效果是否完善、胎心情况、子宫收缩情况等),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及产妇突发情况紧急抢救等工作。因此这项工作要求麻醉科医师在分娩镇痛岗位时,不可兼顾其它麻醉工作,必须确保母婴的安全性。分娩镇痛期间的临床管理极为重要,应建立相关的制度,如分娩镇痛工作制度、麻醉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会诊制度、知情同意制度、报告制度等。加强管理和团队协作,方能确保母婴安全。 分娩镇痛是需有麻醉科医师、产科医师、助产师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缺一不可的医疗服务项目,特别是助产师和麻醉科医师的配合尤为重要,是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但又必须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各自的工作范畴和职责。 (一)妇产科医师 1. 门诊期间的孕前检查、孕期产检、孕期筛查、分娩镇痛宣教。 2. 入院期间对待产妇分娩方式评估,评估产妇是否能自然阴式顺产,有无相关并发症及异常等情况。 3. 分娩镇痛期间产程的管理及产科异常情况的处理,严密观察产程情况,发生宫缩和胎儿心率改变及时处理。当产妇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如子宫破裂、脐带脱垂、严重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立即决定启动即刻“即刻剖宫产”及大出血应急预案。 (二)麻醉科医师 1. 进行分娩镇痛前的评估工作(可在麻醉门诊或产房进行)。 2. 向产妇及家属告知分娩镇痛的相关情况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3. 麻醉科医师专人负责操作及镇痛管理。 4. 运动神经阻滞及疼痛评分,根据产妇疼痛情况调整镇痛药的剂量及浓度。 5. 分娩镇痛期间产妇发生危急情况实施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6. 参与产妇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 7. 完成分娩镇痛的记录,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镇痛方式、镇痛药的浓度剂量、穿刺的间隙、记录生命体征(BP、HR、RR、SpO2)、阻滞平面、疼痛评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镇痛的时间。胎心及宫缩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应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时间及其他相关信息等。 (三)麻醉科护士 有麻醉科护士的医院需配备一名麻醉科护士协助麻醉科医师完成分娩镇痛工作。 1. 了解分娩镇痛的流程及工作范畴,每天准备好分娩镇痛的物品、药品(如穿刺包、药品、镇痛泵、抢救设备及药品)。检查设备(麻醉机、监测仪、吸引器、气管插管物品等)的完好性。 2. 做好麻醉科医师的助手,分娩镇痛操作前,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协助麻醉科医师摆好产妇体位,配合麻醉科医师完成分娩镇痛操作工作。严格执行药品查对制度,配置镇痛泵。 3. 巡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镇痛情况,协助麻醉科医师分娩镇痛期间的管理等。 4. 协助麻醉科医师完成危急情况的处理以及“即刻剖宫产手术”麻醉的配合。 5. 登记、收费、统计工作量、维护检查麻醉机、多功能监测议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6. 镇痛药物及毒麻药物管理、登记、发放;物品、药品的补充。 7. 设备的清洁保养与维护,检查麻醉机、多功能监测议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8. 分娩镇痛后对产妇的随访,了解产妇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汇报麻醉科医师。 (四)助产士 1. 分娩镇痛宣教,开放静脉输液通道。 2. 分娩镇痛期间调整产妇体位为侧卧或半坐位、吸氧、监测产妇BP、P、SpO2、ECG等生命体征、宫缩、胎心等。 3. 观察产程及胎心情况,调整宫缩。 4. 异常情况报告麻醉科医师或产科医师。 5. 条件容许时可增加导乐陪伴分娩。 分娩镇痛是否完善、产程进展及分娩是否顺利、胎儿评分高低均取决于麻醉科医师、产科医师、助产师以及麻醉科护士的密切配合。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保证母婴的安全。
周文丹
主治医师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12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麻醉前停药9大类
随着人口老龄化,伴随基础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为了提高患者在术中对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的耐受力,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对这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停用哪些药?停用多久?为什么?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在实际围手术期管理工作中还是经常会感到困惑。以下做简要总结。 一、 心血管系统用药 1. β受体阻滞剂 (1) 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会出现撤药综合征,并可伴随高肾腺素能状态,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效应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有叠加效应,因此需要给予大剂量的血管收缩药和抗胆碱能药物才可升高血压和心率。 2. ACEI和ARB类 (1) 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及其他 (2) 处理:① 全麻: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② 监护性麻醉: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 ① 监护性麻醉是指将静脉镇静、镇痛与区域麻醉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 ② 麻醉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如同时合并低血容量并于术前持续使用ACEI则调节血压的几个因素均被抑制,机体易发生顽固性低血压, 尤其接受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更是如此,因此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应停用长效ACEI,避免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应停用长效ACEI。 ③ 合用ACEI/ARB及其他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收缩压在正常偏低范围的患者,麻醉诱导时极易发生低,因此术前应停用ACE。 3. 钙通道阻滞剂类 (1) 常用:二羟吡啶类和非二羟吡啶类,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及其他,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心肌缺血者突然停用CCB类药可发生撤药综合征,出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继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虽然CCB类药与吸入麻醉药和其他术中用药有相互作用,但术前无须停药,麻醉及手术中注意调整吸入麻醉药和肌松剂的剂量即可。 4. 硝酸酯类 (1) 常用:硝酸甘油、异山梨酯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该类药物多用于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术前停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 5. 利尿药 (1) 常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注:除慢性心衰患者术晨服用一次) (3) 重要解释:这类药物排尿、排钠、排钾,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导致术中尿量增多,膀胱充盈过度,术中尿量过多加之麻醉作用还会引起术中的有效循环不能稳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除了慢性心衰患者,手术当天应该停用。 6. 复方制剂 1. 常用:复方利血平、利血平 2. 处理:术前停药1周,改用其他抗血压药物 3. 重要解释: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储存,将囊泡中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此外复方利血平中还有硫酸双肼屈嗪和氢氯噻嗪等成分,前者为血管扩张药,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氢氯噻嗪为利尿剂,三药的联合具有显著的协同降压作用,如果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血压会很难用药物提升,导致严重后果。 7. 抗心律失常药 (1) 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胺碘酮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3) 重要解释: ① 除胺碘酮外,一般抗心律失常要发生心脏抑制和神经一肌肉阻滞作用延长的程度均较轻,且较容易处理,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② 胺碘酮具有非竞争性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同时还产生一种与受体阻滞无关的进行性心动过缓的症状,虽然这些效应在某些患者可能产生麻醉状态下心血管功能减弱,但胺碘酮多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根据目前研究不主张术前停用。 8. 抗血小板药 (1) 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及其他 (2) 处理:除外血管手术者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前应停用1周 (3) 重要解释: ① 由于抗血小板不可逆地持续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停药后5-7d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够多时才能发挥正常的凝血功能。 ② GPIIb/IIIa拮抗剂如替罗非班(欣维宁)快速起效,快速失活,停药24h后,血小板活性恢复至50%水平,可用于围手术期替代波立维,术前停药。 9. 抗凝血药 (1) 常用:华法林、香豆素、利伐沙班及其他 (2) 处理:术前应至少停用5天 (3) 重要解释: ① 华法令半衰期为40-60h,作用维持2-5d,故手术前4~5d停用;但对于发生血栓的高危患者,停止华法令治疗时,术前常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心肌梗死等; ② 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移植Xa因子的药物,半衰期为5~13h,可增加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刺以及手术出血风险,至少术前停药24h。 10. 他汀类药物 (1) 常用:阿托伐他、辛伐他丁、普伐他丁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11. 降甘油三酯类药 (1) 常用:贝特类、烟酸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 (3) 重要解释:贝特类药物可将其他药物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替换下来,导致麻醉药物作用加强的风险;烟酸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麻醉期间有诱发低血压的风险。 二、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 1. 抗癫痫用药 (1) 常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均是重要的酶诱导剂,且长期服用对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中易发生全麻药蓄积,有些还能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术前如果停药,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术前如果停药,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因此麻醉前需适当调整用量,用至术晨;术后应尽快恢复用药,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和托吡酯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小,术前可继续原药量至手术当日晨。 2. 抗抑郁用药 (1) 常用:丙咪嗪、舍曲林、氟西汀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长期应用可减少儿茶酚胺的储存,因此术前不应停药,否则可引起高热和昏迷的风险。 3. 抗焦虑用药 (1) 常用:地西泮、劳拉西泮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物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会造成疾病反跳和戒断综症状,如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如需停药,必须减量停药。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4. 抗精神病药 (1) 常用: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此类药物长期应用者停药时需逐渐减量,骤然停药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心率加快以及促使抑郁复发的风险,因此术前不主张停药。 5. 抗帕金森用药 (1) 常用:左旋多巴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帕金森病的治疗用药应持续至术晨,以减轻震颤并减少口腔分泌物术前如停用可引起症状显著加重,甚至诱发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因此,术前不宜突然停药,术后也应尽快恢复用药。 6.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 (1) 常用:苯乙肼、溴法罗明、托洛沙酮、异唑肼、苯环丙胺等 (2) 处理:术前至少停用2周 (3) 重要解释:单胺氧化酶是与儿茶酚胺类代谢有关的细胞内酶,通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些细胞内酶而可导致儿茶酚胺类递质在释放池的蓄积;此外,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在麻醉中可能出现多种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且与阿片类合用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嗜睡、低血压和昏迷,因此,麻醉及手术前应停 7. 毒麻类药物 (1) 常用:大麻、可卡因及其他 (2) 处理:对各类择期手术,均应尽早停用 (3) 重要解释:对呼吸具有抑制作用,增加气道阻力,干扰循环系统的稳定,造成低血压甚至休克发生的风险,并对脑、心和肾等全身多个器官具有危害作用。 三、 呼吸系统用药 1. 平喘药 (1) 常用:类茶碱、吸入用激素、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平喘药可扩张支气管,降低呼吸道阻力,稳定肥大细胞膜,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性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增强纤毛运动与粘液清楚,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呼吸道水肿等多种作用,有利于术中及术后的呼吸道管理饿肺保护,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 2. 止咳祛痰药 (1) 常用:复方甘草口服液、复发可待因、氨溴索、桃金娘油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肺动脉高压用药 (1) 常用:西地那非、前列环素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四、 消化系统用药 1. 抑酸、抗返流用药 (1) 常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胃内低PH胃液,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和应激性溃疡风险增大,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3级、4级大手术和误吸风险高的患者。 2. 止吐药 (1) 常用:格拉司琼、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重要解释:恶心、呕吐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术中可造成误吸致肺炎的风险增加,因此术前可不停用该类药物,尤其是误吸风险高的患者。 五、 内分泌系统用药 1. 口服降糖药 (1) 常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本脲、罗格列酮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 (3) 重要解释: ① 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患者进食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因此术前应停药。半衰期长(36h)的第一代药物,如氯磺丙脲,应从术前1d早晨开始停药,半衰期短(6~12h)的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在手术当日停药即可。 ② 二甲双胍由于其较长的作用时间及乳酸中毒的风险,尤其是低血容量或心力衰竭者组织缺氧则出现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更大,因此需要在术前至少8h未用该类药,对术前无法停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检测乳酸。 ③ α-糖苷酶抑制剂能减少葡萄糖或脂肪的吸收,只有进食才起效,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因此手术当日禁食需要停用。 2. 胰岛素 (1) 常用: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具体处理如下 A. 术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 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平: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一半 ②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80% ③ 混合胰岛素:给予常规上午剂量的三分之一 B. 术前注射短效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晨:继续注射全量短效胰岛素 C. 术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继续基础率使用,术中及术后泵的应用必须根据个人情况重新设定 (3) 重要解释:围术期血糖控制与术后转归直接相关,因此术前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在术日晨应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原则是维持术晨最佳血糖。 六、 妇科/泌尿系统用药 1. 肾脏用药 (1) 常用: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肾脏维生素、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2. 前列腺用药 (1) 常用:特拉唑嗪、坦索罗辛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3. 激素类药 (1) 常用: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黄体酮、雌二醇及其他 (2) 处理: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4. 口服避孕药 (1) 可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 七、 中草药 1. 术前停用所有的中草药至少1周 2. 重要解释: 这些草药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直接或间接作用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直接作用如紫锥花可引起免疫抑制,大蒜、银杏和人参易引起出血,麻黄、鹿茸引起心血管不稳定,人参引起低血糖;间接作用通过与西药相互作用而产生影响,如卡瓦胡椒和撷草使麻醉药镇静作用增强,麻醉时间延长,圣约翰草使用于围手术期的多种药物代谢增加。 八、 镇痛药 1. 阿片类镇痛药 (1) 常用:曲马多、盐酸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胶囊剂、美沙酮及其他 (2) 处理:应毫无例外的继续使用至手术当日晨 2. 非甾体类抗炎药 (1) 常用:布洛芬、萘普生及其他 (2) 处理:在择期手术前应至少停用5天 3. 丁丙诺啡 (1) 处理:在任何择期手术前,都应尽早停用 (2) 重要解释:术前5日内使用该药会导致阿片类药品镇痛无效 九、维生素/营养用药 (1) 处理:非处方类维生素除了含有维生素E的制剂,其他应在术前1周停药 来源: 新青年麻醉论坛
周文丹
主治医师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12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