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时间表
- 一类疫苗(计划内疫苗,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 六个月:乙肝疫苗、A 群流脑苗(基础)
-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 九个月: A 群流脑苗(基础)
- 1.5-2 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 3 岁: A 群流脑苗(加强)
- 4 岁:脊灰疫苗(加强)
- 6 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 群流脑苗(加强)
- 二类疫苗(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 4 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 (1 )A+C 群流脑疫苗: 3 周岁注射 1 针次,6、9 周岁各加强一针。
- (2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 (3 )麻腮风疫苗: 1.5-2 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 4 年加强 1 针。
- (4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 2 岁时注射 1 针,4 年后加强 1 针。灭活疫苗 1-16 岁接种 2 针,间隔 6 个月,16 岁以上接种 1 针。
- (5 )水痘疫苗: 1-12 岁接种 1 针次。
- (6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苗(Hib 疫苗): 2、4、6 月龄各注射一次,12 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 (7 )流行性感冒疫苗: 1-3 周岁每年注射 2 针,间隔 1 个月。3 周岁以上每年接种 1 次即
- 三类计划免疫外疫苗最好接种
-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 )
麻风腮三联疫苗接种后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疫苗已经在国内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长接受。一般在宝宝满 1 周岁就可接种第一针。
- 水痘疫苗
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流行。对感染水痘的宝宝,只能采取隔离措施,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宝宝满 2 周岁时,可接种水痘疫苗。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常规接种水痘疫苗。
- Hib 疫苗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 Hib,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2 个月-2 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由于国内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上升,感染后比较难诊治。所以,避免宝宝患病的最好方法是及早免疫预防,所用的疫苗是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又叫 Hib 疫苗。宝宝满两个月就可以接种 Hib 疫苗。
以下疫苗特定人群可考虑接种
- 流感疫苗
对 7 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 肺炎疫苗
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 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目前主要采用国产的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灭活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酌情接种。
-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 3 个月~2 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接种疫苗须知: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 有癫痫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前必看:接种疫苗的禁忌
- (1 )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 (2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 (3 )百白破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 (4 )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 (5 )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 (7 )乙肝疫苗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 (8 )甲肝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接种后注意观察:分清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
正常反应
-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以下,持续 1~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如何处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通常接种疫苗后,宝宝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发烧等。
对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并持续 3 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有的宝宝在接种灭活疫苗后 6~24 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其中大多数在 37.5℃以下,仅有少数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 38.5℃左右的发热,一般持续 1~2 天,很少有 3 天以上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种后的发热反应是由疫苗病毒轻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现发热反应较晚,一般在 5~7 天开始有短暂的发热。这种发热消失也快,1~2 天可退烧。疫苗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也不同,轻微发热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体温较高者,应该去医院作对症处理,必要时要补液。
在接种疫苗后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皮疹当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于接种后 5~7 天出现稀疏皮疹,一般 7~10 天消退。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轻微。水痘疫苗接种后 12~21 天中常见有丘疹、水泡或疱疹出现,一般不多,约在 10 颗以下,不会结痂。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
卡介苗:临床资料显示,卡介苗接种后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是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生率约为 0.5%~4%,多与卡介苗菌种、剂量、孩子年龄、接种途径及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果发炎的淋巴结肿大不超过 1 厘米,属于正常反应,不必处理。如果肿大超过 1 厘米,且发生软化,又不能自行消退,可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做局部抽脓。如果局部已经破溃流脓,可撒上异烟肼粉,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同时口服异烟肼,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 8~10 毫克计算,疗程约 1~3 个月。切忌用不卫生的方法挤压或随便切开排脓。
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后常常出现发热与局部反应,约有 2%~6%的小儿接种后发热达到 39℃或以上,5%~10%打针局部明显红肿或疼痛,持续 48 小时以上。个别严重者还会出现惊厥或神经系统症状(此类孩子以后复种不可再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应改用白破二联针,因为神经系统反应通常由百日咳菌苗所引起),出现高热者可服退烧药,出现惊厥及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麻疹疫苗接种: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反应,约有 5%~15%的孩子在接种 6 天后开始发高烧,持续可达 5 天以上,最好请医生处理。
文章 维生素D怎么补充?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文章 新生儿呕吐之胃液及血液照片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文章 腹泻高发~家庭护理指南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沈海涛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