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乙肝病毒的预防和传播途径
什么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 以下人群需要接种疫苗 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 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主要有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者血液制品、男男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等。 二、接种流程 乙肝疫苗一般全程需要接种 3 针,0、1、6 月程序接种育苗,即接种第 1 针后,在第 1 个月和第 6 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新生儿要求在出生 24 小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如果目前存在乙肝病毒,那么出生的新生儿应在 24 小时内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大于等于 1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针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成功率 87.8%。接种乙肝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般至少可持续 12 年。 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2006 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 1~59 岁一般人群 HBSAG 携带率为 7.18%。据此推算,我国有慢性 HBV 感染者约 9300 万人,其中 CHB 患者约 2000 万例。2014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对全国 1~29 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1~4 岁、5~14 岁和 15~29 岁人群 HBSAg 检出率分别为 0.32%、0.94%和 4.38% HBV 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了严格的 HBSAG 和 HBV DNA 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 HBV 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娩时接触 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1 )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HBV 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 HBV 的危险性增高。HBV 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病学和预防接触不会传染 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 HBV 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林洪玉
主治医师
鸡西鸡矿医院
1531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