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鞘膜积液是否可以不做手术治疗?
在网络咨询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鞘膜积液是否可以不做手术治疗?”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是“可以的”,但是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鞘膜积液,专业讲鞘膜积液是一个统称也只是一种表现,通俗讲只要鞘膜内有积液成份就是鞘膜积液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原因考虑先天性鞘状突未闭,而继发性多和生殖系统疾病有关,像睾丸附睾炎、创伤、精索炎、阴囊手术后,过敏等引起的鞘膜积液,积液多考虑渗出性,随着原发病的治疗慢慢积液都是可以吸收的,所以不用手术治疗的。 再次还要特别指出新生儿或者几个月的小宝宝鞘膜积液是不用着急手术的,其发病原理和一般鞘膜积液不一样的,一定要注意鉴别。小宝宝的鞘膜积液一般与孩子的淋巴系统发育迟缓有关,鞘膜内的液体成分多为淋巴液的,部分患儿在淋巴系统发育完全后积液可能就会自行吸收了,如果过了一岁还没有被吸收,就需要及时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当然大多数宝宝由于鞘状突未闭引起的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其他方法也都是没有效果的。愿天下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再谈儿童尿频-切莫只被炎症遮蔽双眼!
最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尿频的宝宝,对此专业研究的临床医师少,很多只是当做炎症,简单口服消炎药治疗,治疗效果欠佳。现将我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1. 泌尿系感染 尿频在很多人脑子里一定会首先想到是炎症或者感染,成人可以这样,但是儿童往往泌尿系感染的少见,并且泌尿道感染往往伴随着尿痛和下腹不适感。宝宝如果出现尿频需要先化验一个尿常规看看排除泌尿系感染的。 2.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BD)-警惕便秘导致尿频 BBD包括了排尿功能障碍和排便功能障碍2部分内容.。胃肠道和膀胱逼尿肌存在相同的Cajaj间质细胞,是神经信号传导的中介体。下尿路和肛门直肠的神经分布较一致,相互影响而导致尿频、尿急或者遗尿。BBD儿童肠道微生态治疗排便异常后日间尿频、尿急、尿失禁和夜间遗尿等排尿异常情况明显改善。 3.膀胱过度活动(OAB)引起的膀胱痉挛 冷空气等诱因刺激膀胱和膀胱神经会引起膀胱痉挛,膀胱痉挛的意思就是膀胱抽筋了,反复出现膀胱过度活动宝宝就会出现反复的尿频的。 4.过敏因素 全身的过敏反应也会引起宝宝尿频的表现,此原因很容易被忽视的。 5.日间特异性尿频 日间特异性尿频很多宝宝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 以上是我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不能简简单单就是炎症而乱用药的,不同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切莫胡乱治疗!各位宝妈可以扫码与我联系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和宝妈一起全面认识小儿隐睾
隐睾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是指睾丸未能随着胎儿的正常发育从腰部下降至阴囊,多在患儿刚刚出生时产科医生查体发现,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以单侧较为多见,右侧发生概率高于左侧。 病因学方面: 目前对睾丸未下降的病因不明,在临床工作中家长经常问:我家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以后我要再要孩子怎么避免呢?有学者认为与内分泌失调、解剖学睾丸引带的牵拉、腹内压作用、附睾发育有关,但仍未尚未完全阐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正在加紧研究中。因此家长对于此病不要过分紧张,此病无明确遗产倾向,正常怀孕生产即可。 诊断方面: 此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家长自查往往也可以发现,隐睾患儿往往是阴囊发育较同龄患儿差,触诊时阴囊内空虚,不能触及睾丸,然后再做个超声就可以明确诊断了。但是在此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并非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就都是隐睾,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小儿的提高反射是比较活跃的,在患儿哭闹或寒冷刺激后,本来在阴囊内的睾丸可上提致腹股沟管,和隐睾表现类似,但是查体时将睾丸可牵回至阴囊,并且刺激因素去除之后睾丸可停留在阴囊内一段时间,此种表现临床上叫做睾丸上缩或回缩性睾丸,不属于隐睾范围。通俗的和各位家长讲就是把睾丸拉近阴囊内,刺激去除,绝大多数时间睾丸要停留在阴囊内,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外科干预,观察即可。 治疗方面: 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有学者认为隐睾和激素有关,6 个月到 1 岁之间可考虑注射激素改善睾丸血液循环,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生育问题,从而促进睾丸发育,但就我们医院多年的临床观察,激素的治疗对睾丸下降的作用是很微小的,由于激素本身会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建议谨慎使用。手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目前推荐隐睾手术时间为 1-2 岁之间,一些医院由于手术麻醉能力的限制,往往建议可以等孩子大一些再手术,在次不支持此种观点,如不及时治疗,2 岁就可以有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希望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不要延误病情!手术方式根据睾丸位置高低可分为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隐睾的不同位置及患儿体质合理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目前我们医院认为:低位隐睾可采取传统睾丸固定术,对于位于内环口以及腹腔甚至肾下极的高位隐睾建议采用腹腔镜睾丸引降术,腹腔内操作可以在腹腔内充分的松解,从而达到充分引降睾丸的目的。 看完以上我和各位家长的讲解,希望家长们能充分认识隐睾,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宝宝总是不由自主摸“小鸡鸡”是病不是病?
在门诊工作用经常有宝妈带着宝宝因为宝宝老是摸小鸡鸡来就诊,有些宝宝会不停的摸小鸡鸡,有的还会紧夹双腿蹭会阴部,经过批评教育,告诉他这样不好,不许乱摸,但是发现他还是会偷偷去抚弄小鸡鸡,当宝妈的真是又担心又羞愧,宝宝这些小就出现这些类似“自慰”的行为会不会是性早熟的表现?对此今天给各位宝宝进行一些科普教育。 在平时生活中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可能的原因是: 包皮的感染:小宝宝包茎有些脏东西出不来容易引起包皮内的感染,有的宝宝开始会有瘙痒的感染,之后会出现红肿疼痛,有的还会流一些脏东西出来,对于这种情况宝宝病程往往是在一星期左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医院就诊或者和我留言。 宝宝对生殖器的一种探索认知过程:对于 2-4 岁的宝宝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宝宝处于认知期,想去感觉一切外物,举几个例子就是宝宝总是去摸一些外物或者去踩一些东西,例如下雪天宝宝总喜欢去踩雪玩,这个其实就是宝宝的身体对雪感知的一种过程。当然身体中的任何器官都会让宝宝好奇,包括生殖器官。而在他们抚摸生殖器官时,会因为刺激性器官而获得特殊的感觉。这会使宝宝更刺激地去探索自己的生殖器官。但这并不是家长所谓的 “自慰”,是宝宝对未知的一种探索而已,这个并不是病态的,各位宝妈可以放心的。 对此各位宝妈该如何应对?对于这种情况宝妈需要做的就是适当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等宝宝年龄大了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就自愈了。当发现宝宝在触摸小鸡鸡或者抚摸外阴的时候可以有意给宝宝转移注意力克制一下,注意不是训斥和辱骂,例如带宝宝出去换个环境或者陪宝宝玩玩具或者讲个故事等,从而转移宝宝注意力。另外插一句对于对宝宝的教育问题,笔者的个人观点比较赞成西方国家的方式,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encourage, we are all proud of you)。如果各位宝妈任何宝宝疾病或者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留言与我沟通交流。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说说那些形似鞘膜积液但是神并不是鞘膜积液的疾病
从医十多年,完成鞘膜积液手术上千,今天来说说那些容易被误认为是鞘膜积液的但是并不是鞘膜积液的疾病,术前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小问题无手术,只有用心才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1.精索淋巴管瘤 淋巴瘤中内为淋巴液,查体可以摸到阴囊里的液体成份, 如果不仔细查体非常容易被误诊为鞘膜积液,因为鞘膜积液的手术治疗方式可淋巴管瘤是不一样的,所以想当然的思维定式。 2.腹膜后淋巴管囊肿 囊肿来源于腹膜后,经未闭合的鞘状突从腹腔内突入腹股沟阴囊,这种情况查体要摸摸肚子,很多宝宝腹部可以摸到肿块,查体腹部的超声还是很重要的。 3.睾丸肿瘤 遇到了不是一两个,一侧阴囊重大,家长就诊于当地诊所,非专科医师简单理解为疝气或者睾丸肿瘤。睾丸肿瘤的触摸感和鞘膜积液是非常不一样的,一定要注意鉴别的。 4.阴囊崁顿疝 这种情况遇到过几次,网膜嵌顿到疝囊里,难以复位到腹腔内,触摸嵌顿的网膜易误诊为鞘膜积液的。 5.低蛋白性阴囊水肿 在一些几个月的小宝宝多见的,往往合并其他疾病的,蛋白低引起局部阴囊水肿增大,外观上易误诊为鞘膜积液的。 6.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 往往伴有触痛明显,阴囊红肿明显,一般不容易诊断错误的。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9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谈谈睾丸微石症
睾丸微石症是指弥漫在睾丸实质内的众多钙化灶病变,多无临床症状,常因儿童超声体检发现。很多家长看到“石”字,会理解为结石,觉得非得要把石头取出来心理才舒服,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发病机制及病因 睾丸微石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由于睾丸内足细胞功能异常无法吞噬退化的曲精小管上皮细胞,退化细胞沉积在曲细精管内形成钙核,然后被胶原纤维层层包绕形成。其病理诊断标准为发育异常或退化的曲细精管内呈板层状的、嗜伊红球体,由坏死、脱落的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及钙盐、胶原纤维成分呈板层状凝固形成,单个直径约50-350um,其主要沉积物是羟基磷灰石微石。 睾丸微石症的病因不清,可能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缺血或阻塞性病变继发的微小结石,局部损伤、遗传、肿瘤、感染及环境因素均曾被提及与其相关。 超声表现 典型超声影像呈“暴风雪征”,但也存在分布较稀疏均匀CTM;LTM超声影像显示其分布稀疏;TM可发生于完整的睾丸中,累及双侧或单侧,也可发生于睾丸畸胎瘤相邻的睾丸组织中。 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睾丸微石症会影响精子质量,尤其是精子活力。睾丸微石症患者不但精子质量差,还存在精子细胞凋亡率增加、核成熟度异常和DNA碎片率升高的问题。精子功能的下降可能与曲细精管的堵塞和功能减退有关。经典型睾丸微石症对精子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局限性睾丸微石症,主要体现在精子活动率、成活率和密度方面。所以,对于有生育要求睾丸微石症合并不育症患者,建议尽早生育。 另外也有报道睾丸微石症与肿瘤相关。 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TM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临床的治疗措施往往集中在对其并发疾病如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等疾病的治疗上,而且对其他并发疾病的治疗方案并没有因为合并TM而有所改变。 随访策略观点 1.如果存在TM并伴有肿瘤的二级危险因素时,应进行睾丸活检,而所有TM病例中实施每年1 次的超声检查,无危险因素时并不建议行肿瘤标志物和穿刺活检等检查。 2.对有TM和肿瘤的二级危险因素( 如隐睾史、睾丸萎缩、睾丸发育不良、对侧肿瘤病史、尿道下裂、无精症或少精症,或超声提示不均匀回声等)者,则行每年1次的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和穿刺活检等检查视随访情况而定。 3.儿童TM在青春期前是稳定的,少有睾丸肿瘤的发生,但应重视其长期尤其是青春期及其后的随访,同时应注意对患儿监护人的宣教及指导患儿学会睾丸的自检。一般自15岁开始睾丸自检,如存在睾丸痛、睾丸增大或合并综合征需定期进行彩超检查 4.TM无临床症状, 而且其继发睾丸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单纯的睾丸微石症患者并不需要随访观察。 (上面内容很多,单纯的睾丸微石症对宝宝一定的会有影响的,以免各位宝妈担心的,有什么不懂的可向我留言咨询!)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包皮不是想切就能切——认识隐匿阴茎和埋藏阴茎,阴茎外观短小的宝妈要注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家长越来越关注男宝“小鸡鸡”的健康,特别是寒暑假很多家长到我科咨询切除包皮的问题。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包皮切除非小事,不是想切就能切。包皮切除主要是针对包茎、包皮过长的儿童,但很大一部分男宝往往是隐匿阴茎、埋藏阴茎等其他阴茎发育不良的情况,这些“小鸡鸡”异常的疾病绝不是简单的包皮环切可以解决问题。一些非专科的医生也会把埋藏阴茎理解为隐匿阴茎,但是二者的治疗绝对是不一样的。 下面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隐匿阴茎、埋藏阴茎。 一.隐匿阴茎 隐匿阴茎是小儿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其特点是阴茎体发育正常但是存在显露异常,其发病原因是阴茎肉膜发育不良,伴有纤维组织弹性差,限制了阴茎的伸出,将阴茎体牵拉至皮下组织内,外观上只能显示很少的阴茎体,拉阴茎头或者下压腹部皮肤,阴茎体能外露,放开后阴茎体回缩到皮下,重型隐匿阴茎阴茎体可呈鸟嘴状上翘,可见锥状皮丘内无阴茎显露,腹壁皮肤平面仅能扪及包皮套。对这一疾病,非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往往认识不够,常容易被误诊为包茎,而选择实施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方式,简单的包皮环切手术,术后不能有效解决阴茎体显露和皮肤缺损问题,手术失败率高,术后阴茎体不能有效显露。对于隐匿阴茎的治疗,轻型可考虑手术或者阴茎短小治疗仪治疗,中、重型隐匿阴茎要进行整形手术治疗。 二、 埋藏阴茎 埋藏阴茎,顾名思义,多为后天性发育异常,就是阴茎埋藏于皮肤及脂肪下。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泌尿学组将因肥胖所致后天获得性的阴茎显露异常定义为埋藏阴茎。患儿体型特点是皮下脂肪丰满,腹部膨隆下垂埋藏正常发育的阴茎体与其中。很多宝宝由于怕被别人讥笑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对于埋藏阴茎的治疗需要综合性治疗,主要包括: 1.合理的饮食调节 2.运动减肥 3.物理治疗(阴茎短小治疗仪) 4.辅助内分泌治疗 5.心理治疗等。目前,我科新引进的小儿阴茎短小治疗仪,通过真空负压吸引、气动按摩、强水流刺激、水动按摩及药浴治疗等对于埋藏阴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齐灿
主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1598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7条记录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