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脾动脉栓塞治疗
患者王×,男性,53 岁,因“肝病史 5 年,腹胀 8 天”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失代偿期、腹水,Meld 评分 12.71,经积极术前准备后行亲属供肝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见肝脏萎缩,质硬,大小 28×15×11cm,各叶比例失调,脾脏淤血肿大,供肝(右半肝)重约 685g,移植物重量与受者体重之比(GW/RW )为 0.82%,供肝体积与受者标准肝体积之比(GV/ESLV )为 51.28%,术后予以抗排异、保肝利胆、抗凝、抑酸、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凝血等项目,超声多普勒检测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 术后 2 周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但 TBil 持续在 150umol/L 左右,血小板进行性降低,虽每日输注人血白蛋白 20g,但 Alb 持续偏低,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内径 13mm,平均流速 45.6cm/s,流量 3451ml/min,肝动脉内径 2mm,最大流速 24.4cm/s,流量 22ml/min,肝静脉血流通畅,每百克肝组织门静脉灌流量为 503.80ml/min,提示存在门静脉过度灌注而肝动脉灌流严重不足,此后患者逐渐出现腹胀,影像学检查提示腹水逐渐增多,转氨酶亦有轻度升高,虽经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持续无缓解,于术后 40 天行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肝动脉显影较差,脾动脉增粗、迂曲,实质期脾脏明显增大、增厚,考虑为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遂在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合适位置放置金属弹簧圈 10cm×15mm 三枚、5cm×8mm 一枚,造影见脾动脉血流明显减慢,脾脏实质染色变淡,肝动脉造影可见较栓塞前明显增粗,血流速度增快,肝内分支显影清晰,栓塞后行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内径 10mm,平均流速 21.9cm/s,流量 1387ml/min,肝动脉内径 5mm,最大流速 96.1cm/s,流量 374ml/min,每百克肝组织门静脉灌流量下降至 202.48ml/min,脾动脉栓塞术后 2 天腹水逐渐减少,转氨酶下降,血小板、Alb 迅速恢复正常,患者康复出院。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11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亚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术后血小板减少原因的讨论及处理
患者女性,27岁,主因“皮疹、发热3月,乏力、食欲不振1月,尿黄3周”收入院。 患者3月前出现皮疹、发热、咽痛,2月前外院诊断“成人still病”,服用“尼美舒利分散片”退热治疗;1月前乏力、食欲不振,伴有腹胀、恶心,间断餐后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厌食油腻。3周前出现尿色加深,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6天前外院化验肝功能异常,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戊肝抗体均无特殊提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6×109/L,NEUT 58.6%,PLT 234×109/L,Hb 125g/L,肝功:ALT 580U/L,AST 518U/L, ALB 46.1g/L,Tbil 146.2umol/L,Dbil 116.3umol/L、PTA64%。乙肝五项:HBsAb(+),余均阴性。丙肝抗体、戊肝抗体阴性。腹部超声:胆囊腔液性结构消失;胆囊壁增厚;尿常规正常。 入院诊断: 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大、自身免疫性肝病不除外)、成人still病 内科诊疗经过: 患者自入院后病情进展迅速,黄疸持续上升,凝血功能快速下降,PTA仅两天时间由64.9%降至(6月21日)50%、Tbil 146umol/L升至168umol/L, (6月25日)Tbil 270umol/L,Dbil 148umol/L ,ALT 580U/L,AST 518U/L,ALB 46.1g/L,患者有重型肝炎倾向,治疗上给予加强保肝、退黄、促进肝细胞生长等,但疗效欠佳、凝血功能持续恶化(7月2日)APTT 65.9s,PTA 36.9%,PT 23.2s,经免疫学检查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考虑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大。 6月30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反复升高,并出现皮疹,为红色充血性丘疹,麻疹病毒IgM(+)。转往感染科隔离治疗,经积极对症,支持等治疗后,麻疹临床治愈,转出感染科。但肝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胸腹水,凝血功能逐渐减低,(7月8日、13日)PTA不凝集,曾行两次血浆置换,患者凝血功能一度稳定在40%-47%,胆红素有所减低。18日开始出现持续高热,体温最高39.8度,伴有白细胞明显升高,曾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患者白细胞一度有所降低,但仍有发热,痰培养为嗜麦芽寡氧单孢菌、导管血培养溶血葡萄球菌。血白细胞14×109/L,血涂片可见中毒颗粒,凝血项提示不凝集。并出现血小板下降由(7月19日)PLT97×109/L降至(7月20日)PLT30×109/L,到(7月26日)WBC 7.81×109/L,NEUT 58.6%,PLT8×109/L,Hb 71g/L,经外科会诊咨询患者家属要求外科肝移植手术。 术前诊断:药物性肝损害、亚急性肝衰竭,腹水 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肝性脑病(I期),麻疹,慢性胆囊炎、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 术后病情变化 患者于7月31日下午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中输悬浮红细胞2400ml、冰冻血浆1200ml、血小板3个单位,尿量1130ml。 患者下手术台后病情危重,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出现发热T在38.5度左右,循环不稳定,HR110-150次/分、BP100/50mmHg(应用去甲肾上腺素0.4-0.6ug/kg.min持续泵入)、肌酐由20升至163umol/L,并出现严重混合感染:胸片及血气分析提示肺部感染、ARDS,且患者术前就存在严重感染,考虑感染中毒性休克可能,给予积极扩容补液效果明显、循环稳定、肌酐降至正常。但术后第3天到第15天间断有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度之间;痰培养: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抗坏血酸杆菌、嗜麦芽寡氧单孢菌;血CMV-DNA明显升高,考虑CMV(巨细胞病毒)感染,血培养:嗜麦芽寡氧单孢菌、真菌G试验:96pg/ml(参考值<10 pg/ml);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山羊葡萄球菌,更换中心静脉导管,于术后第10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药敏试验应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患者术前术后一直存在三系减少,表现为严重、持续性血小板减低,输注血小板治疗效果较差,手术下台PLT 18×109/L,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术后第一天有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治疗出血控制);虽每日输1-2单位血小板,但仅维持PLT在6—20×109/L之间;WBC偏低,间断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WBC维持在2.26-7.81×109/L;患者虽无明显出血,但需间断补充红细胞,方能维持血色素在70g/L-85g/L之间。 术后第7天、血CMV-DNA明显升高,考虑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应用更昔洛韦0.5g/Qd抗CMV感染,考虑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应用丙种球蛋白20g Qd冲击5天、同时补充血小板,但无明显效果。于术后第11天行骨髓穿刺,穿刺结果:骨髓增生活跃,M:E=3.77:1,粒系早中阶段比例增高,其他阶段比例大致正常、红系晚红比例稍低,淋巴单核细胞无明显异常,全片公数巨核细胞11个,以颗粒型为主,涂片可见零星血小板。 经加强抗感染治疗(抗生素为舒普深3g Q8h+万古霉素 1g Q12h+更昔洛韦0.25 Q12h+伏立康唑200mg Q12h),患者于术后第15天体温逐渐下降,全身情况好转,三系逐渐升高,血小板上升至31×109/L、且未再输血小板;术后第19天体温降至正常,胸片提示肺部感染明显消退、全身情况好转、脱离呼吸机, WBC6.51×109/L,HGB 82g/L,PLT 68×109/L。患者于术后41天康复出院,出院是复查WBC7.54×109/L,HGB 102g/L,PLT 147×109/L。 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一直比较稳定:PTA:60%-80%,PT:12-14秒,APTT:25-40秒,D二聚体(-),肝功能恢复较好、肾功能基本正常。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88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治疗,该如何选择?
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治疗,该如何选择?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79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你真的会保护肝脏吗?
你真的会保护肝脏吗?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82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谈谈肛瘘合并艾滋病?
谈谈肛瘘合并艾滋病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什么是肛瘘?
什么是肛瘘?
李传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6条记录共1页
李传云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3750 次
总文章
6 篇
在线服务患者
364 次
患者评价
466 个
获得锦旗
11 个
入驻时间
2021-10-09 09:30:22
李传云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364 人
随访中的患者
239 人
李传云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1 个
医德高尚
2个
济世良医
2个
医者仁心
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