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近视发生原因之NO.4形觉剥夺学说
如何用一句话翻译形觉剥夺? ——你挡着我了! 假设你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前排的人一激动,突然站起来,直接把你视线挡的死死的,是不是通常会有两个选择——要么大吼一声“你给我坐下”,甚至直接动手帮他复位;要么你也站起来,于是后面的人…… 眼睛和大脑在面对光线被遮挡的情况下,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临床上,在出生后早期患有某些眼病如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白内障者均显示出明显的近视倾向。最早的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建立于1977 年,Wiesel等将新生恒河猴的眼睑缝合后发现其出现近视表现,后来陆续采用弥散镜片、眼罩等方式在鸡、鼠等动物实验均成功诱发近视。这种通过阻挡光线到达视网膜以严重破坏动物形觉,使实验动物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成像所引起的近视称为形觉剥夺性近视,由此产生了形觉剥夺学说近视理论。 这个在实际临床中得到了许多认证。我们美和就有许多上睑下垂伴随屈光不正的患者宝宝。虽然并不是所有患者宝宝都会形成近视,但显然这一人群中的近视发病率不低。(当然还有一部分弱视、斜视,这个以后再一一科普) 关于形觉剥夺,大量相关文献报道表明,全视网膜病变的低视力患者易发生近视,而病变仅限于黄斑部者仍保持远视,这说明人类近视的发生与形觉剥夺确实有一定的关系。形觉剥夺在近视眼的发病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学说认为调节紊乱(低下或迟滞)使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形觉剥夺)进而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发展,并认为眼轴的增长是一种在神经和生物活性物质调控下眼球的主动重塑过程。过程很复杂,像极了被挡住视线的你,在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躲避这种形觉剥夺。比如通过调控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神经递质等操控眼球,试图看清。经过不懈的努力,还真让人找到了操控眼球生长的某些递质。 1989 年 Stone 等就在形觉剥夺新生小鸡视网膜中发现多巴胺含量下降,之后在形觉剥夺的雏鸡、树鼩和豚鼠中都曾发现视网膜多巴胺的减少。于是,Schwahn 团队对症下药的发现阿托品可以引起细胞贮存的多巴胺释放,这就是阿托品应用于近视防控的分子水平的证据。有意思的是,一开始大家认为阿托品防控近视是因为麻痹睫状肌,被动休息放松眼睛的原因,但是0.01%的阿托品几乎没有麻痹睫状肌的效果,为何还能控制近视的发展?所以推测得出,阿托品其实是通过多巴胺通路调控来延缓近视进展的。 下一期我们来讲第五个学说关于遗传。关注我,近视防控不再焦虑,我是眼科郭医生,也是盖儿妈。用医生的专业结合妈妈的视角为您带来精彩的眼科小知识。
郭丽丽
主治医师
北京美和门诊部
1007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