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陈勇兵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592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山亭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1060
接诊人数
1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今天来盘盘 8 类可能造成 DILI 的药物,大家在购买或服用某些产品时,需要警惕其药物成分,避免造成身体伤害。 一、抗生素类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并不常见,主要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病理改变为胆汁淤积和门脉区炎症细胞浸润,常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预后良好。 四环素类:典型特点为微泡型脂肪变性伴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为肝脏脂肪转运和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 二、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治疗 3 个月时出现可逆性转氨酶升高,随治疗继续可恢复。药物性肝炎表现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大部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利福平:肝损伤发生率相对低,程度轻,联合异烟肼后发生率由 1.1%上升至 2.5%,主要与诱导细胞色素 P450 有关。 吡嗪酰胺:引起剂量依赖性肝损伤,多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发生肝衰竭及肉芽肿性肝炎。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 胺碘酮: 25%应用患者转氨酶升高 1 至 5 倍,0.6%出现明显肝脏疾病。病理为脂肪性肝炎表现,15%至 50%出现小结节性肝硬化。 进展性肝损伤患者,即使停用胺碘酮,肝损伤也呈进行性变化,死亡率高。 可诱导产生慢性肝脏疾病,发病迟缓隐匿,可能发生肝硬化失代偿后才发现。 四、降脂药 他汀类降脂药总体来说与肝损伤没有密切联系。 五、降糖药 格列酮类:可产生致命的肝毒性和肝功能衰竭,应用此类药物应监测转氨酶水平,如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3 倍以上,应停用此类药物。 六、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欧美国家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其危险因素为禁食后,特别是 48 小时未摄入碳水化合物。 其临床特点分为 3 个阶段:前驱期 12 至 24 小时;症状缓解期 24 小时;48 至 72 小时出现肝衰竭,常伴有肾功能不全。病理特点为大块、亚大块坏死,或全腺泡坏死。 七、抗惊厥药 丙戊酸:年龄小于 3 岁,多药联合治疗,线粒体酶遗传缺陷的高危人群,肝损伤发生率 1/500,正常人群发生率 1/37000。 40%使用者最初 2 个月可见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发生肝损伤的患者中 2/3 出现亚大块或大块肝细胞坏死。 八、中草药 在我国,中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药物品种众多,肝损伤形式各异,易发生误诊。 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herd-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及相关制剂引起的肝损伤。我国属于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应用大国,截至 2016 年 3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国产保健品目录中含决明子的保健食品有 440 种,含何首乌的保健食品有 282 种,含芦荟的保健食品有 253 种,含大黄的保健食品有 66 种。 在既往很多 DILI 临床回顾研究的文献中,中草药作为诱发药物的案例都位居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 HILI 研究的深入,部分原未提示致毒性的中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酶异常、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如补骨脂、吴茱萸等。其中蒽醌类成分是最常见的中药毒性成分,是大黄、何首乌、决明子、芦荟等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泻下、保肝、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主要存在于很多泻下剂中,其不良反应以结肠黑变病为主,伴发不同程度的肝损伤,长期使用含蒽醌类成分的药品或保健品会造成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的毒性,其毒性程度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炮制有关。 中草药相对化学药物成分更加复杂,其制法、配伍等对单一成分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紧惕青年人大肠癌

所谓青年人大肠癌,是指患大肠癌的年龄<40 岁。 1 青年人的大肠癌有那些特点? (1)早期病例少:医学上大肠癌分为 4 期,I、II 期属早期,治疗效果好;III 期、IV 期属于中晚期,治疗效果极差。但可悲的是,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期在 III 期或 IV 期的患者占了 50%~80%,而 20 岁以下的患者,几乎全部是 III 期或 IV 期。 (2)恶性程度高:众所周知,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粘液腺癌占了 50%~60%,是老年患者的 3~6 倍。年龄<20 岁的患者,80%~90%是粘液腺癌,直接影响青年人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3)疼痛症状突出,易出血: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约 40%的患者是以腹痛为第一表现的。至于出血,大多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会当作痔疮治疗很长一段时间,以致延误病情。 (4)女性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比例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确诊的女性青年人大肠癌中,卵巢转移率高达 12%,而且有 1/3 的患者是以卵巢肿瘤来院就诊的,有的甚至等到卵巢肿瘤手术以后显示为转移性腺癌,才重新寻找原发灶。这一方面说明了医护人员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肿瘤的恶性程度之高。 (5)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一般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从有不适至医院就诊,到确诊,约为 5~15 个月,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也高达 78.5%。回顾一下患者的病史,在看病初期多被诊断为痔疮、肠炎、肠虫症和胃病等。导致误诊的因素有很多,可归纳为以下 3 点。 ①患者不重视:患者总以为自己年纪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再加上工作和学习繁忙,忽略了自身的健康状况; ②家长缺少相关的知识:大多数家长对于自己孩子便血、腹痛等症状,凭经验认为是某种疾病,自己用点药,只有到了病情严重时,才来医院就诊,但往往为时已晚; ③医生的主观给臆断:许多医生在接诊年轻患者时,凭经验用些对症处理的药物,甚至忽略直肠指检,也未提醒患者做肠镜检查,等到发现转移病灶或出现肠梗阻时,才想寻找原发病灶,直接延误了病情的诊断。 (6)预后差:青年人大肠癌患者由于就诊时间晚、肿瘤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仅为 29%~36%,而 5 年生存率为 16.7%~17.8%,与老年人相比,预后明显要差。 2 如何早期发现青年人大肠癌? 青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大便出血、大便习惯改变、便秘和腹泻交替、腹痛和腹块等症状时应引起注意: (1)便血:便血在一些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青年人中很常见,大多会自行诊断为痔疮,而羞于去医院就诊,尤其是一些未婚女性。这本无可厚非,但需要掌握一个原则:用药一周后如果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又有反复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当然,最好是一发现问题就去医院咨询医生,这样是最保险的方法。 (2)大便习惯改变:一般每个人的大便会随着摄入食物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总有一个规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大便变细、大便有凹槽、大便有黏液,就需要引起重视,大多提示肠道有异常,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3)便秘和腹泻:有些年轻人一吃得不恰当就会腹泻,有些则时有便秘,时间长了也不当一回事,实际其中隐藏了危险。作者就亲身遇到过一位重点大学的学生,长期有腹泻史,自己也不当一回事,由于和本人儿子关系不错,被劝来作了肠镜,结果在乙状结肠发现了问题,手术后诊断为早期结肠癌,现在治疗效果很好,试想如果他再晚就诊半年,那就可能是晚期了。因此,对于长期腹泻和便秘的患者,如果用药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肠癌的可能。 (4)腹痛和腹块:腹部隐痛不适有时在青年人中很常见,大多能自行缓解,也不会当一回事,只有腹痛很严重,才会来医院就诊,这时多伴有肠梗阻,病情已被延误。因此对于长期有腹痛的患者,建议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占位性病变后才给予对症处理。 (5)有家族肠癌史的患者:对于父母或者直系亲属(如爷爷、外公、叔叔、阿姨等)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史的青年人,需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现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联系你的医生,做更进一步的检查,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 3 如何防治大肠癌侵袭青年人?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人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很多可能致癌的因素,如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再加上青年人在社会中处于中坚力量,负担着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养成了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这些内因外患是导致目前青年人大肠癌高发的因素。如何在生活中多加注意,预防癌症的侵袭,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避免烟酒过度、通宵熬夜等等,预防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排便习惯异常,影响大肠及时排出有毒的物质,造成癌症的高发。其次,注意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一定量的维生素的摄入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科学研究证实多种维生素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此外,定期“清洁肠道”也能起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大肠内的宿便和有毒物质是引起大肠癌的重要因素,定期“清洁肠道”可以达到清洁排毒的作用,同时深层按摩、排脂减肥,具有直接清除体内的毒素、减轻体重、预防过敏疾病和皮肤病的作用。所谓“清洗肠道”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让人体“腹泻”,排除宿便和有毒物质,可以口腹泻药,也可以用纯净的温水从肛门进入体内(即“洗肠疗法”),帮助肠蠕动、制造排便感,将肠内废物轻松排出,若每年进行 3~4 次定期“清洁肠道”,可使人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延年益寿。 除了上述的预防措施外,发现问题及时来医院就诊也是关键。研究表明,I 期和 II 期的大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中区别不明显,均属疗效较好的一类,术后 5 年生存率可达 85%。而晚期的肠癌(III 期和 IV 期)的手术治疗效果差,术后容易出现转移和复发,5 年生存率仅为 20%,可见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要做到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年轻人应摒弃侥幸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检查,直肠指检、钡剂灌肠和结肠镜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疾病的“三大法宝”。过去人们对于结肠镜检查都有一种惧怕的心理,认为会很难受,随着无痛内镜的发展,人们对于结肠镜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青年人。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便秘

在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当前各年龄段成人慢性便秘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患病率高达 16%~20%1,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患病率可达 50%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攀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导致慢性便秘成为临床难题的原因有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患者对慢性便秘的认识不足,乱用泻药所致。 了解慢性便秘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便秘不是一个单独的症状,而是由一种(组)症状组成,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 3 次 3。而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3。 慢性便秘虽不是恶性疾病,但其病程漫长,疾病常反复发作,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 降低生命质量 1:多项研究表明,慢性便秘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幸福感及生存状态均显著比健康人群差,对患者的学习、求职等社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慢性便秘对患者精神生命质量的损害重于生理生命质量; 增加经济负担 1:慢性便秘易反复发病、病程周期长,因此可导致患者药物治疗相关的经济支出显著增加。在美国,慢性便秘医疗支出在消化道疾病中位列第二。另外,多数慢性便秘患者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例如中耳炎、焦虑、抑郁等,也对患者的医疗支出有较大的影响。 分析病因,正确诊断评估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便秘(也称特发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与继发性便秘,继发性便秘又可细分为器质性便秘和药物性便秘。 原发性便秘:多是由结肠、直肠肛门的神经平滑肌功能失调所致,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疾病 3; 器质性便秘:由器质性疾病所引起,包括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如结肠癌)等 3; 药物性便秘:主要由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解痉药、抗惊厥药等诱发 3。 慢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可借鉴功能性便秘罗马Ⅳ标准(见表 1),并需结合我国患者具体情况。 临床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报警征象(例如便血、粪便潜血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或伴随症状、用药史,以及进一步辅助检查可以做出诊断。目前可以选择的辅助检查包括:肛门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球囊逼出试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及排粪造影 3。 合理用药是治疗慢性便秘的重中之重 慢性便秘的管理包括药物手段和非药物手段,其中药物治疗是慢性便秘的首选 4。治疗慢性便秘的药物包括容积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刺激性泻剂、促分泌剂、促动力剂及微生态制剂等。在众多泻剂中,容积性泻剂(例如:聚卡波非钙)对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便秘均有治疗作用,且长期安全,已被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5、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 广州)3、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2017)6、2013 AGA 医学立场声明 7、2010 WGO 全球便秘指南 8 等推荐作为慢性便秘治疗的基础用药。 聚卡波非钙是一种吸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在胃酸环境下脱钙形成聚卡波非,随后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形成亲水性凝胶,参与粪便形成,使粪便膨松柔软易于排出;且聚卡波非钙不被消化道吸收,也不被肠内细菌代谢,最终通过粪便排泄 3,9。 由于聚卡波非钙独特的作用机制,促使其能够满足多种类型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需求: 老年便秘:年龄是慢性便秘的重要危险因素 10。聚卡波非钙不仅能够缓解轻、中度患者的便秘病情 3,还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用药 6;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在慢性便秘患者中占比高达 57.1%11,国内对照研究显示,应用聚卡波非钙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总体症状和周便秘严重情况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且长期的毒性实验未发现存在明显不良反应 11;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研究对聚卡波非钙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在治疗第 2 周至第 4 周,聚卡波非钙片改善 IBS-C 患者总体症状及便秘等级较安慰剂更显著,患者腹部不适/疼痛、腹部胀气、大便 Bristol 分型、周无排便不尽感天数及周排便不费力天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12; 肛门手术围术期:手术是肛门良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围手术期排粪管理与患者术后疗效密切相关。若患者排粪困难,易刺激手术创面,增加感染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持软粪是围手术期排粪管理的目标。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应用聚卡波非钙等容积性泻剂缓解排粪困难的症状,减少出血发生率,即使出院后也应维持使用,保持软粪至切口完全愈合 5; 骨折后患者:对于骨折后发生便秘的患者,聚卡波非钙能有效软化大便,联合中医护理可改变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度等方面的症状 13。 小结 慢性便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危险程度虽不及恶性肿瘤,但也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近些年慢性便秘发病率的攀升,敦促我们进一步规范慢性便秘的诊疗行为,避免滥用泻剂等错误行为,除积极调节生活方式外,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共同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幸福指数!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肠癌的预防和筛查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 2015 年新发病例 38.76 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近 1/10;死亡 18.71 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 8%。 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重视大肠癌的筛查和预防非常重要。 大约 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这个过程需要 5-10 年。这就为我们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第一章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尽管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已经确认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条: 家族史:结直肠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直系亲属有患结直肠癌的,其一级亲属罹患该病的风险增加 1.76~2.07 倍,有 10%~30%的结直肠癌与家族史相关。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 1.7~2.4 倍。 红肉和加工肉类: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红肉即哺乳动物的肉类如牛羊猪肉;加工肉类即经过加工的肉类,如火腿肠、罐头、熏(腊、腌肉)、培根等;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健康人群的 1.2~1.4 倍; 肥胖: BMI 指数每增加 5 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 5%;腰围每增加 10 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 2%;腰围每增加 1 个标准差,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 16%。注:(BMI)指数=体重 kg÷身高的平方 m2,比如体重 60kg,身高 1.6 米,则 BMI 指数=60÷1.6 x1.6=30.61。 抽烟与饮酒:吸烟与肠癌发病风险明显相关,抽烟 10 支/天以上,风险提高 7.8%。少量饮酒(<28 g/d)不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每增加 10 g,风险提高 7%。 第二章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以下这些人必须要重视定期筛查: 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叔叔、姑姑、姨、舅); 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 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 本人患有 8~10 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长期慢性精神刺激者; 符合下列几项中任意 2 项者: 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 2~4 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慢性便秘(病程至少 6 个月以上的便秘); 黏液血便;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第三章 这样做可以预防肠癌 1、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纤维素,可溶性植物纤维素能够吸纳较多水分,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刺激直肠,更容易排便,减少宿便,从而减少毒素在体内聚集。 另外,蔬菜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胡萝卜素和叶酸等有益成分,可以预防大肠癌。 因此高纤维素饮食有利于减少大肠癌发病机会。 2、适当锻炼,避免久坐 有规律的适当的体力运动、适当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戒烟、戒酒等都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 3、小剂量阿司匹林 服用小剂量(100~300 mg/d)阿司匹林可降低 26%~36 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一般认为服用 10 年以上方可受益,建议在 70 岁以前开始服用。 由于阿司匹林会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4、管住嘴:少吃红肉、烧烤、加工肉类、腌渍食品 脂肪等肉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大肠癌发病率增加,来源于动物的饱和脂肪与大肠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动物脂肪在油煎、炸、烤及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 第四章 大肠癌的症状 大部分的结直肠癌在早期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 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最多见的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肠道刺激症状,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肛门坠胀,腹部隐痛等。 便血:多数间歇出现,有时为黏液血便,有时暗红血便。 腹痛、腹胀,大便不容易排除等肠梗阻表现,多为大肠癌晚期表现。 在腹部摸到包块,较硬,排大便后也不消失。 出现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因此,对于居民有上述不适者,建议到医院就诊,完成大便潜血、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第五章 大肠癌的筛查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不仅可以发现息肉等癌前疾病,还能在肠镜下治疗癌前病变和早癌。 如果不愿做或者不能做肠镜检查,可以先粪便实验,再进行下一步检查。 筛查的目标人群应该是 40-75 岁之间。 肠镜检查 下表为我国指南建议的流程: 一、对于普通人群: 粪便潜血实验为每年 1 次; 粪便 DNA 检测每 1~3 年 1 次; 每 5~10 年做 1 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二、对高危人群: 年龄≥40 岁,具有以下一项者可视为高危患者: 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一级亲属指的是: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以慢性阑尾炎史。 对高危对象作肠镜检查,阳性者根据治疗原则处理,阴性者每年复查 1 次大便潜血试验; 如筛检出肿瘤,可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并进行综合治疗; 检出息肉,切除后具体复查频度可遵循你的医生的建议。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2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肝的治疗

一、关于脂肪肝 肝内脂肪重量超过肝脏重量的 5%~10%就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种类很多,主要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如果您有长期饮酒的习惯,很有可能是酒精性脂肪肝。若可排除病毒、药物、饮酒等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即考虑 NAFLD。 肥胖、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等单独或共同成为 NAFLD 的易感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 NAFLD 常见于肥胖者,但是瘦子也可能得脂肪肝!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没吃药、没有肝炎,而且吃得还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了脂肪肝。这是为什么呢?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肝脏中会合成脂蛋白,这种蛋白质是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长期营养不良可使体内蛋白质缺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转运出多余的脂肪,就堆积在肝内,导致了脂肪肝。 二 如何诊断 NAFLD 01B 超检查 B 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高达 70%~80%左右,但对轻度脂肪肝不够敏感。 02CT 是另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CT 平扫即可,其对脂肪肝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要高于 B 超检查。 03 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确认诊断,排除肝病其他不明原因,评估肝损伤(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但这是侵入性检查。 对成人 NAFLD 患者的肝穿刺适应证,美国肝病学会(AASLD)有 3 点建议: 具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期肝纤维化高风险的患者,推荐行肝穿刺检查; 伴有代谢综合征或需要通过 NAFLD 肝纤维化评分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高危患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疑似 NAFLD 患者合并其他慢性肝病,推荐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实验室检查检查肝功能也是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以上检查只能确定脂肪肝和严重程度,不能明确脂肪肝的病因,NAFLD 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排除病毒、药物、饮酒等因素,结合 NAFLD 的易患因素而确定。 三、NAFLD 要不要治疗 NAFLD 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痛等症状,大多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多数于体检时或因其它疾病作 B 超检查时偶然发现。 那么,没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何危害,要不要治疗呢? 1. NAFLD 随着病情进展,肝脏损害会不断加重 NAFLD 的自然病史: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 单纯性脂肪肝是肝损伤的早期表现,进一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而脂肪性肝炎患者中有 25%左右的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这比例相当高,与乙肝相妨!并且容易得肝癌及其它相关并发症。 NAFLD 已代替乙肝成为目前国内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显著增加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2. NAFLD 只是全身多系统性疾病的一个方面 NAFLD 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内分泌代谢紊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 NAFLD 仅仅是全身多系统性疾病的一个方面,与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之间有密切关系,并且与肝外肿瘤、骨质疏松也有一定的关系,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NAFLD 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重构等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 在过去的 10 余年中,国内外许多研究提示,NAFLD 可能是导致慢性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NAFLD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促进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 2 型糖尿病也加速 NAFLD 的不良结局。另外,NAFLD 还与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密切相关。 据韩国和中国大样本队列研究发现: NAFLD 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还有研究发现与前列腺癌相关。 NAFLD 伴有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维生素 D3 缺乏等都可降低骨密度。有多项横断面及病例多照研究都揭示 NAFLD 与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相关。 NAFLD 不仅仅是肝脏的问题,而且是全身的问题,虽然目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肝功能也正常,但任其发展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没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要治疗,而且必须极积治疗!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3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众所周知,脂肪性肝病根据病因来区分,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这两种脂肪肝究竟哪一种危害更大?需要我们对这两种疾病作深入的了解。 01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是由过度饮酒,特别是长期过度饮酒引起的肝脏损害。临床病理学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部分患者可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演变为肝细胞肝癌。 酒精可以引起严重的肝脏损伤,但有时可以没有任何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能是通过健康体检,或者由于在看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的。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从无症状的肝肿大,直至出现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可以并发肝内胆汁淤积、低血糖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一般情况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症状比较轻微,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症状比较明显。酒精性肝炎可发生在酒精性肝病的任一阶段。 有资料显示,10%~33%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存在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有大量饮酒史,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发热、腹痛、黄疸、体重明显减轻、肝脾肿大和肝区压痛等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门静脉高压征,如腹水等症状,以及胃肠道出血、肝昏迷等危重的情况。 大约有 20%的酒精性肝炎的患者即使已经戒酒,其肝脏疾病仍可能有所进展,最终发生肝硬化,或者出现肝衰竭而死亡。据统计,长期摄入乙醇含量超过 30 克/日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成比例增加,摄入量超过 120 克/日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最高。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平均在 50 岁左右出现症状,常于 60 岁前后死亡。 早期常没有明显不适,以后会出现诸如体重减轻、食欲减退、腹痛、乏力、发热、尿色加深、黄疸、鼻衄、牙龈出血、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是一样的。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很高。出现了肝硬化以后,即使戒酒了,也会罹患肝癌。 如果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疲乏、衰弱无力、腹痛、肝脏明显肿大等要当心罹患肝癌的可能性。 此外,酒精性肝病患者可有可能出现各种酒精依赖及酒精戒断症状,以及末梢神经炎、口角炎、舌炎、皮肤瘀斑、腮腺肿胀等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也有可能因大量饮酒而猝死。 02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是单纯的肝脏疾病,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表现。80%~90%的患者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 出现代谢综合征提示患者已经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如果患者出现糖尿病,则意味着肝病进展快,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大多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无肝病症状,大多数在常规体检中发现。 一般来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发生肝硬化的比例低,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10~15 年内进展为肝硬化的概率高达 15%~25%;非酒精性肝硬化多发生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半数容易在 5~7 年内发生肝细胞肝癌。 重点提醒 酒精性肝病发生肝癌必须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肝癌不一定在肝硬化基础上,可发生于脂肪性肝炎,甚至单纯性脂肪肝的时候。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需要注意的是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发生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预期寿命会缩短。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通常较轻,肝病进展缓慢。 在出现肝功能异常之前,通常会出现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的升高;在发生肝硬化之前,通常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生肝细胞肝癌前,通常发生结直肠腺瘤或腺癌;70 岁以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增加。 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比较,酒精性肝病患者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更高,肝脏相关并发症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病是导致中青年过早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高危人群有: 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 结直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以下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血便;大便潜血多次阳性;痔疮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食欲下降;消瘦。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 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息肉就是肠壁上生长的凸向肠腔的增生物。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样的息肉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防止病变成为大肠癌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食管癌高危人群

食管癌高危人群有: 有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 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抽烟、抽烟加饮酒,长期大量食用发酵霉变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 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0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有: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0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1)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2)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3)血管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 (4)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5)妊娠后期凝血因子Ⅷ减少,非可溶性纤维蛋白难于形成,而纤维蛋白复合物极易被纤溶酶水解,此外孕期部分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引起静脉内皮释放活化素增多,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增高。 降低见于: 遗传性纤溶活性降低可分为: 纤溶酶原活化素释放异常,患者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活化素的反应低下。 纤溶酶原异常,患者血浆中纤酶的抗原性正常,但活力仅为正常人的 20%~40%。 α2 抗体溶酶增多。

陈勇兵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100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0条记录共1页
陈勇兵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8520 次
总文章 0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048 次
患者评价 1035 个
获得锦旗 1 个
入驻时间 2022-01-02 14:01:13
陈勇兵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048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
陈勇兵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 个
医德高尚
1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