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伍博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177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皮肤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5589
接诊人数
5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除了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应该注意哪些潜在的环境过敏因素?

特应性皮炎( AD )的环境过敏因素非常多样,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环境因素: 1. 尘螨: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它们生活在床垫、枕头、地毯和软垫家具中,以人类脱落的皮肤细胞为食。尘螨的粪便和尸体碎屑非常微小,可以悬浮在空气中,被吸入或落在皮肤上,引发过敏反应。 2. 动物 毛发和 皮屑:宠物,尤其是猫和狗,会脱落 毛发、 皮屑。这些 毛发、 皮屑可以含有过敏原,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这些过敏原可以引起或加重症状。 3. 花粉:户外的花粉,如来自树木、草和杂草的花粉,可以随风传播,进入室内,落在皮肤上或被吸入,引起过敏反应。 4. 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浴室和地下室,霉菌可以生长并释放孢子,这些孢子可以成为过敏原。 5. 烟雾和化学物质:烟草烟雾、清洁剂、香水、某些化妆品和家用化学品中的刺激性化学物质都可能引起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症状。 6. 气候变化:极端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如干燥的冬季空气或炎热潮湿的夏季,都可能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加敏感。 7. 不正确的洗浴: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过度清洁可以去除皮肤上的天然油脂,导致皮肤干燥和刺激,从而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症状。 8. 食物过敏:虽然食物过敏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纯粹的环境因素,但环境中漂浮的食物碎屑或微小颗粒与特应性皮炎的发展有关。比如用粉碎机、搅拌机、料理机等处理食物时扬起的食物飞沫,或周围人群进食饼干等脆性食物时散播在环境中的碎屑,这些情况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小麦、花生、大豆、坚果、蛋黄、热带水果冻干、含海鲜的食物调味剂等。食物过敏可以引发全身反应,进一步影响皮肤状况。 9. 感染原:如病毒、细菌和 真菌等 ,可以触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症状。 10. 接触过敏:一些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对某些物质如金属(尤其是镍)、橡胶、化妆品成分、洗涤剂和某些植物(如毒葛)产生接触过敏。 11. 生活方式:过于卫生的生活方式(如频繁使用抗菌皂)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皮肤菌群,而西式饮食(高糖、高脂肪、低纤维)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影响特应性皮炎的发展。 12.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物,如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以及被动吸烟,都可能对皮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实施特应性皮炎长期管理中的“主动维持治疗”方案?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们往往需要长期管理。尽管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控制,但患者仍面临着复发的风险。主动维持治疗的目的是在症状得到控制后,通过持续的治疗来延长复发的时间间隔,减少症状的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法 : 1. 外用药物的减量和间歇使用:在皮损得到控制后,不应立即停止治疗,而是应逐渐减少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PDE-4抑制剂)的使用频率。 皮疹容易反复的部位,先每日规律涂抹外用药物,连续使用2周,从第3周开始减量,每周2-3次 ,根据情况维持2-4月不等(严重情况可以持续半年)。 2. 持续的保湿润肤:每天使用保湿剂是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关键。建议选择无刺激性、低敏性的保湿产品,并在洗浴后立即使用。 3.避免诱发因素:识别和避免可能引起AD复发的诱发因素,如过敏原、刺激物、环境变化等。 4.定期随访:与医生保持定期沟通,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降低复发的原理 : 主动维持治疗通过持续控制皮肤炎症,减少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复发。此外,通过保湿润肤剂的使用,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过敏原和刺激物的穿透,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安全性 : 主动维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通过减少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可以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同时,定期的医疗监督确保了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 : 主动维持治疗是湿疹和特应性皮炎长期管理中的重要策略。通过减少药物使用、加强皮肤护理和避免诱发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与医生紧密合作,遵循医嘱,实施这一治疗方案。 以上信息综合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的相关内容,以及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指南。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特应性皮炎孩子应该如何沐浴?

沐浴不仅是清洁皮肤的过程,也是维持皮肤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特应性皮炎患儿而言,正确的沐浴方法可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沐浴频率:建议每天或隔天进行一次沐浴。夏季潮热、多汗时,可以每日多次冲洗,及时去除汗液和皮肤表面污垢。规律、合理的清洁可以减少皮肤上的过敏原和微生物。 水温控制:理想的沐浴水温应控制在32-37℃。这一温度范围有助于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同时避免热水对皮肤屏障的破坏。 沐浴时长:建议将沐浴时间限制在5-10分钟内。这一建议是根据《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na (2020)》提出的,旨在减少皮肤暴露在水中的时间,从而减少皮肤干燥的风险。 洗浴产品选择:应选择温和、无香料、低敏的洗浴产品。这些产品对AD患儿的皮肤更为友好,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保湿是AD患儿日常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水分丢失,从而缓解症状。 保湿剂的选择:选择无香料、无染料、低过敏性的保湿剂。这些产品对AD患儿的皮肤更为安全,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 使用剂量:根据《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建议每周使用150-200克的保湿剂。这一剂量有助于确保皮肤得到充分的保湿。 涂抹方式: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这是锁住皮肤水分的最佳时机。使用轻柔的按摩手法,从上至下涂抹,以促进保湿剂的吸收。 润肤剂型选择:根据季节和皮肤干燥程度选择合适的剂型。在冬季或皮肤较干燥时,推荐使用霜剂;在夏季或皮肤较湿润时,可以使用乳液。 日常保湿:保湿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沐浴后,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皮肤干燥情况多次涂抹保湿剂。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特应性三连症”?特应性皮炎容易合并哪些过敏性疾病?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它们不仅影响皮肤,还可能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合并,形成所谓的“特应性三连症”,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和AD本身。这些疾病的合并发生,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早发持续性湿疹、特应性皮炎是多种特应性疾病共存的高危因素。 过敏性结膜炎:这是一种眼结膜对过敏原产生反应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红肿和眼睑沉重感。过敏性结膜炎常与AD共存,因为它们有共同的过敏基础,且眼结膜和皮肤一样,都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容易接触到外界的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鼻痒和流涕。AD患者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很高,这与AD共享相似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患者可能会因为环境中的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而触发症状。 喘息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以气道炎症和支气管收缩为特征的疾病,导致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在儿童中,AD常常与喘息性支气管炎相关,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哮喘症状。这种合并症需要通过避免过敏原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来控制。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AD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人会合并哮喘,这可能是因为AD和哮喘有共同的遗传和免疫学基础。哮喘的治疗通常包括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和长效β2激动剂。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指对特定食物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类和贝类。食物过敏的症状可以从轻微的皮疹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不等。 过敏性肠炎:这是一种消化系统对特定食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疾病,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或大便中带血。过敏性肠炎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且可能需要通过排除饮食来管理。 对于AD患者来说,管理这些合并的过敏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通常包括避免已知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在某些情况下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此外,患者教育、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AD和这些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也非常重要,需要了解疾病的长期性和管理的重要性。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知己知彼,了解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

知己知彼,了解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首先,让我们从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 AD )的基本症状谈起。根据《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 2017 版)》, AD 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这些症状几乎存在于所有 AD 患者中,且常常是他们寻求医疗帮助的主要原因。 皮肤干燥: AD 患儿的皮肤往往异常干燥,这与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有关。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导致水分丢失增加,皮肤保水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干燥、脱屑等症状。 湿疹样皮损: AD 的皮损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和苔藓样变等。这些皮损通常对称分布,好发于屈侧部位,如肘窝、腘窝等。 明显瘙痒:瘙痒是 AD 的核心症状之一,它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瘙痒的原因复杂,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 除了这些基本症状, AD 患儿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 眼睑湿疹、眶下褶痕 、 熊猫征(眶下黑晕)、 耳后裂隙、口角唇炎 、 面部白斑、毛周角化症、 掌纹症 、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过度虫咬反应、织物过敏等。 这些症状十分常见,一旦出现,往往提示 AD 的 长期 存在 或者复发加重风险 。 在治疗 AD 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患儿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对过敏原的敏感性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为每个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这包括基础的皮肤护理、外用药物、系统治疗、过敏原回避、环境控制等。(具体请参考主页其他专题科普文章)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见证了许多 AD 患儿的成长。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福祉。我们需要与患者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 那些 AD 疗效较好和复发减少的孩子,往往都是家长或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持之以恒的护理以及定期复诊随访 三个维度上都做的很好的情况,而家长依从性差、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随意停药减药、只要复发就更换药物或四处就医等,可能造成孩子的治疗不规范、病情加重或诱发其他过敏性疾病(我的主页里有文章介绍)。 AD 的治疗并不仅仅是医生的工作,它需要患儿、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提高公众对 AD 的认识,减少对 AD 患者的歧视和误解。我们还需要加强 AD 的基础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次科普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特应性皮炎,减轻其带来的困扰。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面对儿童/青少年痤疮,如何提高“战痘”能力?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又称“青春痘”,好发于青春期而得名,本质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常发生于面部及前胸、后背,临床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同时会有毛孔粗大和皮脂分泌旺盛的困扰。 现在孩子营养好,发育提前,导致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长痘了,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遗留瘢痕、红斑、色素沉着和并发皮肤敏感,为了不影响孩子的颜值、自信心和身心健康,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战痘”吧。 青春痘的表现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病年龄】 青春痘的初发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9-11岁、男孩11-13岁左右开始,但成年后开始长痘的也大有存在,很多孩子长痘是即将或者刚进入青春期的表现,临床上我也常遇到七八岁就开始长痘的孩子,太早的话需要考虑做骨龄测定和/或性激素水平来评估,孩子是否有性早熟或者内分泌方面的疾病。 【发病原因】 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皮脂腺肥大过度分泌皮脂、毛囊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内酸杆菌等微生物增殖及炎症免疫反应有关。遗传因素在重度“青春痘”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与较早发病年龄及较重的病情相关。 高糖高脂饮食,乳制品摄入,熬夜、作息不规律,学习、生活压力过大,不良情绪,不正确皮肤护理、彩妆,日晒,皮肤屏障受损等都是“青春痘”的常见诱发或加重因素。 【治疗预期】 痘痘发病时间长,总是会反反复复,儿童和青少年治疗青春痘的目的是“只留青春,不留痘”,促进痘痘消退,尽量不要留下痘坑、痘印,而不是完全控制、不再复发。 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激素还处于继续升高或持续高水平状态,通过药物过度抑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治疗预期,保持战胜痘痘的信心。 【治疗效果】青春痘是有可能自然消退的,但并不建议完全不干预,大部分青春痘是不会影响整体健康的,可是护理不当和治疗不及时,如果出现痘坑、痘印,会影响孩子的颜值,增加同辈压力(来自同学和朋友)和社交困扰,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因此,推荐及时、主动、规范治疗。 不同程度的青春痘治疗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规律复诊、反馈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青春痘的治疗是“极限拉扯”的过程,往往出现用药治好了、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无法完全预防。 因此“战痘”过程中,务必保持信心和耐心,遵医嘱规律、合理用药,定期复诊。不要因为青春痘反复长而随意自行换药、减药或停药。 【关于用药】 需要根据痘痘程度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常见药物包括维A酸类、抗生素类、修复皮肤屏障类药物等,有外用、口服或导入等方式; 非药物治疗包括针清、化学焕肤(刷酸)、光子治疗、红蓝光/氦氖激光、光动力治疗等。 【生活护理】 饮食上清淡均衡,避免高糖高脂、高GI(升糖指数)饮食,多食蔬菜、粗粮杂粮,牛奶制品需要家长权衡,牛奶营养价值较高,但其中的一些激素(比如雌激素、孕激素,及许多活性雄激素前体如DHEA、雄烯二酮及双氢酮),以及牛奶的高胰岛素指数可能与痤疮发生有关。 护肤上以温和清洁、合理保湿和积极防晒为原则。日常保持清爽、避免闷热和汗液刺激,降低“闷痘”风险;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及时舒缓精神和心理压力,家长要主动关切孩子的情绪,如有焦虑、失落、紧张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网传的“鸡皮肤”根治秘方真的可信吗?

毛周角化症,俗称“鸡皮肤”,是影响美观的常见皮肤病,治疗较困难,无法彻底治愈,但网传有根治方法,那这些价格不菲的所谓秘方是真的有效还是交智商税呢?今天让我们好好了解“鸡皮肤”这个皮肤难题。 病因: 毛周角化症具有遗传性,部分可合并皮肤干燥(如鱼鳞病)和特应性体质(如特应性皮炎),儿童期发病,进入青春期加重,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部分改善。 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上臂、大腿及面部,也可发生于背部、臀部、小腿等部位。 2.毛囊性丘疹及红斑,可有用力剥离的“小米粒”和卷曲的毛发。 (也可以只表现为不融合的点状红色丘疹) 4.触之粗糙似砂纸。 5.去除角质栓后会留下小凹坑,但马上会有新的角质填充上来。 面部:局部皮肤粗糙,呈暗红色,可见毛囊性丘疹,部分类似小脓疱。 上臂:较多丘疹,表现为红点或带有小棘的丘疹,部分可见卷曲毛发,触感粗糙,呈磨砂样。 治疗: 防晒、保湿,避免搔抓及过度洗烫,以免继发感染。 局部外用0.05%-0.1%维A酸软膏等可软化或溶解角质。 酌情可联用糖皮质激素乳膏。 果酸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严重时可以尝试微晶磨削术。 尽管临床上有较多治疗手段,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都只能暂时缓解,因此,网传“鸡皮肤”根治秘方不可信。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4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93-794. [2]高琳,高天文,王刚,等.毛周角化症的果酸治疗经验分享[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21(5):328. [3]谭恩鹏,刘彦群,魏志平.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治疗毛周角化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89. [4]赵进斌.维 A 酸乳膏治疗毛囊周角化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1):631.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开什么玩笑?新生儿会得“痤疮”?

门诊上当我对家长说宝宝得“新生儿痤疮”时,很多家长都会疑惑地问:痤疮不是青春期才长的吗?的确,痤疮被老百姓俗称为“青春痘”,是很多人进入青春期的象征之一。其实痤疮也可以出现在新生儿身上,而且还不少见。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新生儿痤疮”的那些事。 新生儿痤疮,特指皮疹发生在出生时至4周内的痤疮。与婴儿痤疮和儿童痤疮统称为青春期前痤疮,是新生儿常见的颜面部皮肤病。发病率约为20%。 “痘痘”的表现 新生儿的痤疮可能在出生时就很明显,多见于出生后2-3周左右,在男宝宝中更常见。典型表现为闭合性粉刺(也叫白头粉刺),也可以表现为炎症性的红色小丘疹和小脓疱。主要发生在面部,最常见于前额、面颊和下颌部,也可能泛发至头皮及颈部,较少出现严重的脓疱疹、囊肿和瘢痕。 为什么有“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的病因可能有几个因素,包括皮脂分泌增多、母体或新生儿雄激素刺激皮脂腺以及马氏菌在皮脂腺的定植。 在新生儿期,肾上腺亢进产生了较多的β-羟化激素,促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另外睾丸分泌雄激素也可促进皮脂腺分泌,这也解释为什么新生儿痤疮在男孩中更常见。 宝宝出生时从母亲体内获得了高雄激素水平,这些雄性激素让宝宝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造成皮脂过多堵塞毛囊口,从而致病。 也有研究表明,定植在皮脂腺的某些马拉色菌(比如糠秕孢子菌及合轴马拉色菌)也是新生儿痤疮的发病原因,但目前仍然有争议。 随着母亲给予的雄激素逐渐代谢,及新生儿肾上腺暂时退化,皮脂腺的体积缩小和皮脂排泄率下降,新生儿痤疮会自行好转。 鉴别 新生儿痤疮的诊断常需要许多长得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比如新生儿皮脂腺增生、湿疹、脂溢性皮炎、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等。特别是湿疹,常常有误诊为湿疹的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痤疮) (婴儿湿疹) 得了怎么办? 大部分新生儿痤疮宝宝能在3个月之内能自然消退。轻度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要注意日常的清洁护理。 首先给宝宝洗脸时水温不宜过高,尽量不要用清洁力过强的清洁剂,挑选比较柔软的毛巾。给宝宝挑选护肤品要慎重,建议使用医学护肤品护肤。 不要挤“痘痘”,以免继发细菌感染,轻者遗留凹陷性瘢痕,重者易造成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新生儿痤疮留下的凹陷性瘢痕) ️如果宝宝出现大量红色丘疹、脓疱,甚至囊肿等重症痤疮表现,需要及时到皮肤科治疗。 医师根据病情选择抗感染外用药膏和皮肤屏障修复性药物,甚至口服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可能完善相关检查来明确是否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恶性肿瘤或潜在的内分泌疾病。 如果5月龄以上仍然存在新生儿痤疮,不管轻重都需要及时就诊。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摆脱孩子屁屁越红、家长心越慌的困境?

红屁股,形象、生动又常见,是大家对尿布性皮炎的俗称,也是挫败新手爸妈育儿信心的一把利器,“红屁股”以出其不意、反复无常、拖泥带水等招式,经常让新手爸妈措手不及,着实是孩子屁股越红,家长心越慌,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 出其不意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说“昨天还好好的,睡一觉起来就变成猴子屁股啦”、“只是带孩子出去打了个疫苗,路上没带尿不湿,晚换了一会整个皮肤都红了”“好不容易不拉肚子了,屁股又红的没法看了”,这样的叙述,侧面反应出“红屁股”发病之迅速,也体现出“红屁股”主要临床表现:潮红,尿布性皮炎还可以表现出丘疹、轻度肿胀、皮肤粗糙脱屑,浅表破溃、渗液等。宝宝会因为瘙痒而搔抓自己的尿布区或疯狂踢腿、也会因为局部疼痛无法表达出现烦躁、哭闹、夜间睡眠欠佳,甚至会影响食欲,进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和免疫力降低等。 “红屁股”在临床上极其常见,主要病因包括尿布包裹造成的闷捂,局部皮肤受到尿液和粪便的刺激,尤其是“喷射战士”型宝宝(放屁时会夹带少许粑粑),更容易出现“红屁股”,没有及时清理的排泄物会被细菌分解后产生氨,使局部皮肤PH升高,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进而诱发加重“红屁股”。 (早期“红屁股”的皮肤表现) 反复无常 “红屁股”初次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情况是相对轻症的,这个时候适当外用药物和细心护理,可以较快缓解,但稍不留神,它又出现了,这也是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并日渐慌张的重大原因,因为尿布性皮炎一旦出现,就会造成局部皮肤屏障的损害,就算皮疹看上去已经完全消退,局部的皮肤并没有修复好,此时一旦出现衣物闷捂、洗浴水温过高、排泄物清理不及时等诱因,“红屁股”原地复现。 拖泥带水 “红屁股”的反复出现,会进一步的损害局部皮肤,从而给一些病原体可乘之机,出现“拖泥带水”之势,最常见的包括继发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也可以出现疱疹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会造成尿布区炎症反应加重,脓疱,表面破溃、糜烂,出现脓性分泌物,以及肛周脓肿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发热等全身症状。而一旦合并其他感染性病症,治疗周期又得延长,进一步挫败家长的治疗信心。 (治疗不及时,尿布皮炎局部继发真菌性感染) 如何治疗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红屁股”的临床表现和特点、病因以及可能继发的疾病,接下来我们来掌握“正面硬刚”的方法和经验。 1.保持清爽,避免闷热: 在孩子不着凉的情况下,尽量敞开孩子的屁屁,从而避免潮热和闷捂,有些地方有给新生儿“晒屁股”的习惯,其实也是通过紫外线的一方面杀菌,另一方面“烘干”孩子臀部,且晒的过程露出屁屁,也能起到透气的效果。 2.即刻清洁: 排泄物刺激是“红屁股”最难规避的因素之一,因为孩子肠道相对脆弱,很容易出现腹泻和软便的情况,孩子的小便次数也是比较多的,因此未及时发现并清理,很容易造成闷捂和刺激。给孩子清洁大小便的时候,注意水温不要太高。动作要轻柔。洗完之后用纸巾轻轻沾干(俗话讲叫做印一印,),而不要去摩擦。纸巾最好不要有香精、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 3.皮肤屏障修复不能忘: 清洁好局部沾干水分后,应该尽快涂抹皮肤屏障修复剂,而不是直接用尿布湿包起来,孩子的皮肤又薄又嫩,老是大小便刺激以及尿不湿的摩擦,极易造成皮肤屏障的受损,进而又加重了孩子皮肤的敏感性。因此可以选用医用保湿剂或鞣酸等成分简单的护臀膏,轻柔地涂抹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膜,一方面可以起到润滑、减少摩擦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隔离大小便和其他致病菌,还能够防止皮肤过度水化,预防皮炎的产生及缓解已有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4.注重护理,预防为主: 尿布皮炎一旦出现,除了规律用药,加强日常护理的意识也很关键呢。宝爸宝妈或其他护理人员应该熟练地掌握“红屁股”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护理的各个细节,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因为护理和治疗不当,造成的局部皮肤屏障受损和严重的色素沉着) 孩子一旦出现“红屁股”,不建议自行用药,药物使用不当或护理不到位会在短时间内加重病情,请尽快咨询专业的小儿皮肤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32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的蛔虫斑竟然和蛔虫没有关系?揭开白色糠疹的神秘面纱

在儿童皮肤科门诊中,白色糠疹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常见于面部,俗称“蛔虫斑”。然而,这个俗名却给很多家长带来了误解,认为白色糠疹与蛔虫有关,甚至担心孩子是否感染了寄生虫。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看似神秘、令人焦虑,实则常见的皮肤疾病。 1.什么是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也叫单纯糠疹,是一种常见于儿童面部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它的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白色斑片,面部最常见,也会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单发,也可以数块同时出现,局部皮肤可能粗糙和/或覆盖着细小的鳞屑。白色糠疹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瘙痒,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外观,让家长和孩子感到不安。 (↑图示面部白色糠疹) (↑图示背部和下肢白色糠疹,曾被误诊为白癜风) 2.白色糠疹的成因 尽管白色糠疹俗称“蛔虫斑”,但实际上它与蛔虫并无关联。这个俗称可能是因为在过去,人们观察到一些患有白色糠疹的儿童同时也有蛔虫感染,从而产生了这种误解。现代医学已经明确,白色糠疹与蛔虫感染并无直接联系。 白色糠疹的真实成因并不完全清楚,但通常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A.皮肤干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如果保湿不当,容易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引发白色糠疹。 B.日光照射:过度的阳光照射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诱发或加重白色糠疹。 C.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也可能导致白色糠疹的发生。 D.其他炎症性皮肤病:湿疹、丘疹性荨麻疹、寒冷性皮炎等其他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会继发白色糠疹。 3.白色糠疹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上,建议正规渠道就医,根据医生意见,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口服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切勿自行购药使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或药物,以免加重症状。 除了合理用药,持之以恒的正确护理可以缓解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A. 皮肤防护: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清洁孩子皮肤时动作轻柔,减少摩擦,保持面部清洁,避免冬天冷风刺激。 B. 加强保湿:使用温和的、不含香精的保湿霜预防白色糠疹,帮助皮肤保持水分,缓解干燥;如白斑已经明显,可以考虑医用皮肤屏障修复剂,辅助药物治疗。 C. 避免过度阳光照射:建议严格防晒,外出时,为孩子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或使用遮阳伞,减少阳光对皮肤的刺激。 D. 补充营养:确保孩子饮食均衡,积极纠正挑食偏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总之,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症,虽然俗称“蛔虫斑”,实则与蛔虫等寄生虫毫无关系,家长朋友们无需焦虑,面部白斑可能影响孩子的外观,但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家长朋友们不必过分担忧,也不要盲目使用各种偏方或未经医生建议的药物。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带孩子就医,听从儿童皮肤科专业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

伍博

主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5条记录共2页
伍博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31758 次
总文章 15 篇
在线服务患者 5278 次
患者评价 4226 个
获得锦旗 50 个
入驻时间 2023-01-07 13:03:21
伍博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50 个
医德高尚
41个
感恩有您
4个
济世良医
3个
医者仁心
2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