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杨磊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320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小儿内科

专家 小儿内科全国前十 可加号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34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孩子反复感冒,是什么在作怪?

很多家长发现,原来不怎么生病的宝宝过了半岁后体质突然变差了,稍有不慎就感冒、发烧、拉肚子,到底哪儿出了问题?原来,宝宝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基本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会进入到一个特殊时期,医学上称之为“免疫功能不全期”,这是每个宝宝的必经之路,一般会持续到6岁。 但家长们同时也会发现,同年龄的孩子体质差异很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除了生理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不全期”,儿童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频率还与营养水平、环境因素密不可分。缺乏免疫相关营养素是增加宝宝易感性的主要原因,而缺乏锻炼、被动吸烟、过度喂养、滥用抗生素、家庭环境频繁消毒也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功能,导致抵抗力下降。 生命早期营养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乃至一生健康都至关重要,与宝宝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铁和锌等。 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维生素A尤为值得关注,医学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患病率是正常儿童的2-3倍。这是因为维生素A参与了免疫过程的多个环节,首先,维生素A维持着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可有效阻挡病毒和细菌进入人体;维生素A还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让免疫系统具备更强的战斗力,来打败进入体内的病毒和细菌。 此外,维生素D也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铁和锌可影响免疫细胞的成熟和免疫应答,对宝宝的免疫力也很重要。 如何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和对食物供给需求的特殊性,婴幼儿期较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营养素,且感染期间还会加速体内维生素A的消耗,加重缺乏程度。因此,婴幼儿时期应常规补充维生素AD,并密切关注铁、锌摄入状况,增加宝宝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另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环境,避免宝宝交叉感染,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户外活动也很重要。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负面情绪怎么处理?

儿科发泄(情绪管理)是指帮助儿童有效表达和管理他们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如愤怒、沮丧和焦虑。情绪管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儿科发泄的一些知识: 1.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有效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社交能力:能够适当表达情绪的儿童更容易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业表现:情绪稳定的儿童在学习和学校活动中表现更好。 2. 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通过语言表达情绪,如说出“我很生气”或“我很难过”。 行为表达:通过行为表达情绪,如哭泣、发脾气或沉默。 艺术表达:通过绘画、写作或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情绪。 3. 帮助儿童管理情绪的方法 建立安全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理解。 教导情绪识别:帮助儿童识别和命名他们的情绪,如“你现在看起来很生气”。 提供表达情绪的工具:如绘画、写日记或玩具等,帮助儿童表达他们的情绪。 示范健康的情绪表达:家长和照顾者应示范如何健康地表达和管理情绪。 鼓励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数数、运动或听音乐等。 4. 处理负面情绪的技巧 深呼吸:教儿童深呼吸,帮助他们平静下来。 时间管理:帮助儿童安排时间,避免因时间压力而产生的焦虑。 积极的自我对话:教儿童用积极的语言与自己对话,如“我可以做到”。 寻求帮助:鼓励儿童在感到无法应对时寻求帮助,如找家长、老师或朋友倾诉。 5.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儿童的情绪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如自残或攻击性行为,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6. 家长和照顾者的角色 倾听和理解:耐心倾听儿童的感受,不要轻视或忽视他们的情绪。 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儿童需要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情绪管理方法。 保持一致性:在情绪管理方面保持一致的规则和期望,帮助儿童建立稳定的情绪管理习惯。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情绪管理技巧,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和表达他们的情绪,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展示了一个色彩鲜艳的圆形图案,可能用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在情绪管理过程中保持兴趣。色彩的使用也可以在情绪表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代表不同的情绪,如黄色代表快乐,粉色代表温暖,紫色代表平静等。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心脏病都有哪些原因呢?

儿科心脏病是指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心脏疾病。这些疾病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以下是一些与儿科心脏病相关的常见类型: 1.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这是最常见的儿科心脏病类型,通常在出生后不久被发现。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 心室间隔缺损(VSD) 心房间隔缺损(ASD) 动脉导管未闭(PDA) 法洛四联症(TOF) 2. 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是指儿童在出生后因感染、炎症或其它因素发展而来的心脏疾病。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包括: 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 川崎病 儿童心肌炎 3. 症状 儿科心脏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 喘息、呼吸急促 青紫(唇、皮肤发青) 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 心跳过快或不规则心跳 疲劳、乏力 4. 诊断 诊断儿科心脏病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各种检查方法,包括: 心电图(ECG) 超声心动图(Echo) 胸部X光片 心脏导管检查 5. 治疗 治疗方法视具体疾病和其严重程度而定,可包括: 药物治疗:用以控制症状或并发症 手术:修复或改善心脏结构异常 介入治疗:如心导管治疗 6. 预防与管理 虽然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无法预防,但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对于后天性心脏病,预防感染、及时治疗以及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了解儿科心脏病,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若怀疑孩子有心脏问题,应及时就诊专科医生。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肺炎怎么办?

儿科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等多种类型。掌握儿科肺炎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对家长和照顾者尤为重要。以下是关于儿科肺炎的一些知识: 1. 肺炎的定义 肺炎是指肺组织(主要是肺泡和间质)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引起,也可以是吸入物、化学物质等导致。在儿童中,感染性肺炎较为常见。 2. 病因 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等。 真菌性肺炎:较为罕见,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可能发生。 其他因素:如吸入有毒物质或过敏反应也可能引起肺炎。 3. 症状 儿科肺炎的症状可因病因和年龄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可带痰) 发热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胸痛(特别是在咳嗽或深呼吸时) 食欲不振、呕吐 乏力、疲劳 在婴幼儿中可能出现哭闹、拒奶或食欲下降 4. 诊断 诊断肺炎一般基于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 病史和症状:医生会询问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体检:听诊肺部是否有罗音、喘鸣等异常声音。 辅助检查:胸部X光片:可以确认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血常规:帮助判断感染的性质(细菌性或病毒性)。 痰培养或血培养:在细菌性肺炎中寻找病原体。 5. 治疗 病毒性肺炎:多数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支持治疗,如保持水分,退热药等。 细菌性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药物对抗特定细菌。 重症肺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给予吸氧,甚至机械通气等支持性治疗。 6. 预防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有效预防感染。 勤洗手:防止病菌传播。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室内通风,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 营养均衡: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7. 何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医: 持续高热,退热药效果不明显 严重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孩子表现非常疲乏、不活跃 胸痛或无法进食和饮水 通过了解儿科肺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确保及时治疗和护理。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儿童高热?

1. 物理降温 1. 保持凉爽环境 保持凉爽环境:确保房间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温度舒适。 温水擦浴:用温水(不冷不热)给孩子擦浴,特别是在前额、颈部、腋下和腹股沟部位,可以帮助降温。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擦浴,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适或引发其他问题。 2. 保持水分摄入 多喝水: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防止脱水。可以给他们喝水、清淡的汤、口服补液盐等。 适量饮食:高热期间,孩子的食欲可能会下降,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温热的粥、蛋羹、清汤等。 3. 保持休息 充足休息: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 4. 观察病情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呼吸困难、皮疹、持久性呕吐、严重头痛、颈部僵硬、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 5. 转向药物治疗 6. 适时就医 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高热持续:如果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建议就医。 严重症状: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头痛、颈部僵硬、呼吸困难、持续呕吐、意识模糊或其他不寻常的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婴幼儿高热:如果孩子年龄小于3个月,体温超过38°C,应立即就医。 7. 避免错误做法 不要过度捂热:不应给孩子穿太多衣物或盖太厚的被子,这样反而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避免冰袋或冷水浴: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体温骤降,引发不适或其他问题。 结论 应对儿童高热时,家长需要冷静应对,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合理使用退热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以及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和反应也是十分关键的措施。若发现任何严重或不寻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门诊常见病种在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儿童门诊常见病种在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感冒和流感 保持充足的休息:确保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便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 充分补充水分:多喝温水或温饮,如温水、淡盐水、果汁等,避免脱水。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保持空气流通:确保室内空气新鲜,但避免孩子直接暴露在冷风中。 2. 发热 体温监测:定时测量体温,特别是在晚上,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温度变化。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来降低温度,避免使用冰冷的水。 保持舒适环境:穿着轻便的衣物,不宜过多、过厚,保持室内适宜温度。 3. 哮喘 避免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灰尘、花粉、宠物毛发等。做好房间清洁和通风。 正确使用药物:定期使用哮喘药物(如喷雾剂),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备用药物。 紧急处理措施:了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方法,并确保随时可以找到急救药物。 4. 过敏 饮食注意:避免过敏源食物,如某些坚果、海鲜、牛奶等。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使用无香料的润肤乳液,避免搔抓。 药物管理: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防止过敏加重。 5. 肠胃炎 补充水分:确保孩子补充足够水分,可以给孩子喝口服补液盐溶液。 饮食控制: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观察病情:留意孩子的排便情况和尿量,及时就医。 6. 皮肤病(如湿疹、痱子)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每天用温水洗澡,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 衣物选择: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避免穿过紧的衣物。 避免搔抓:修剪孩子的指甲,防止搔抓引起感染。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抗痒药物。 7. 手足口病 隔离观察: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以防传染。 口腔护理: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药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监测病情:观察手、足、口腔的症状发展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8. 中耳炎 保持耳部干燥:避免耳朵进水,可以使用耳塞或保持头发干燥。 按时用药:按医生指示使用耳药水或其他药物,按时复诊检查耳部情况。 观察病情:注意孩子是否有耳痛、发热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9. 咳嗽和支气管炎 保持湿润的环境: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减少咽喉干燥。 适量饮水:确保孩子多喝温水,但避免冰冷、碳酸饮料。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物或祛痰药物。 10. (补充)腹泻 饮食调控:避免甜食、奶制品等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食物。 适量补充水和电解质: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同时监控尿量。 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及用具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及时就医和按医嘱用药是管理儿童常见病的关键,同时在家中关注孩子的饮食、休息和生活环境,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胸闷和胸痛的常见原因可以分为心脏相关的和非心脏相关的原因

心脏相关的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缺陷: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异常,进而引起胸闷或胸痛。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于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心脏肌肉炎症,引起胸闷、胸痛、疲劳和心悸。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率异常可能导致心脏不能有效泵血,进而引起胸闷和胸痛。 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心脏外膜的炎症,可能导致胸痛,尤其是在呼吸时。 冠状动脉异常: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较少见但严重,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和胸闷。 非心脏相关的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气道收缩和炎症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胸闷。 肺炎或支气管炎:感染导致肺部炎症,可能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问题: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酸反流可能导致胸骨后疼痛,类似于心脏相关的胸痛。 食道痉挛:可引起显著的胸痛,类似心绞痛。 筋骨问题: 肋软骨炎(Tietze综合症):肋软骨的炎症,通常会引起局部的压痛和胸痛。 肌肉劳损:例如过度运动或受伤,导致胸部肌肉疼痛。 心理因素: 焦虑和恐慌症:心理紧张或惊恐发作时,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胸膜炎: 胸膜炎:胸腔衬膜的炎症,可能导致呼吸时的锐痛。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7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骨折医学科普

儿童骨折是指儿童由于外力而引起的骨骼断裂或破损。以下是关于儿童骨折处理的一些建议: 一、识别骨折的症状 明显疼痛:尤其是骨骼的某一特定部位。 肿胀和淤青:骨折部位附近可能会迅速肿胀和变色。 变形:肢体可能呈现不正常的弯曲或变形。 活动受限:无法正常活动,或活动时疼痛加剧。 异常活动:关节部位产生不正常的活动。 二、紧急处理 保持冷静:安抚孩子,不要让他们因恐慌而加重伤势。 固定骨折部位:用布带、夹板或任何可以利用的物品固定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移动。 冰敷:用布包裹冰袋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避免进食和饮水: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所以避免进食和饮水。 寻求医疗帮助: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三、医院处理 X光检查:通过X光确认骨折类型及具体情况。 复位:医生会进行闭合复位(手动矫正)或开放复位(手术)的方式矫正骨头位置。 固定:采用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动,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复杂骨折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如内固定(钢板、钉子等)手术。 四、家庭护理 遵医嘱服药:按医生处方服用止痛药、抗生素等。 保持固定:确保石膏或夹板不松动,不湿水,定期检查是否有皮肤压疮。 饮食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的食物,促进骨骼愈合。 适度活动:在医生建议下,逐步进行轻柔的活动,不要过早负重。 五、康复 物理治疗: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复查:按时复查,确保骨骼正确愈合。 避免再次伤害: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尽量保护受伤部位。 六、预防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教导儿童注意运动和游戏安全,避免高风险活动。 穿戴防护设备:运动时佩戴护膝、护肘、头盔等防护装备。 适量补充营养:保证日常饮食中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促进骨骼健康。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纠正骨骼发育中的问题。 七、常见误区 自行强行复位:不要自行尝试复位,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损伤。 忽视骨折症状:不要忽视轻微的骨折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 过早活动:不要在骨头未完全愈合前施加过量负重或做剧烈运动。 通过科学的处理和及时的治疗,儿童骨折大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不适需要做哪些检查?

儿童心脏问题可能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首次需要进行的常见检查及其原因: 一、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 描述:由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触诊等,并了解孩子的病史,包括症状、发作频率及家族史等。 原因:初步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潜在的心脏问题。 二、心电图(ECG) 描述:通过电极记录心脏各个部位的电活动。 原因:识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扩大等问题。 三、超声心动图(Echo) 描述: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瓣膜和心肌情况。 原因: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和心肌病的主要工具,可以详细观察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四、胸部X光 描述:通过X光片观察心脏和胸腔的整体情况,包括心脏的大小和形状。 原因:用来评估心脏的大小、形态及肺部血流情况,辅助判断心脏和肺部是否有病变。 五、心脏磁共振成像(MRI) 描述:利用磁共振技术进行心脏成像,提供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原因:适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某些心肌病的详细评估,特别是在心脏超声成像不够清晰时。 六、血液检查 描述:检查血液中的各类指标,例如血常规、心肌酶谱等。 原因:有助于诊断心肌损伤、炎症和其他潜在问题。 七、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 描述:通过脉搏血氧仪测量血液中的氧饱和度。 原因:评估是否存在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低氧血症(血氧含量低)。 八、活动试验或运动负荷试验 描述:通过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等生理指标。 原因:用来评估心脏在负荷增加情况下的表现,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 九、CT血管成像(CTA) 描述:通过CT扫描造影剂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 原因:详细评估冠状动脉及其他主要血管的状况,特别适用于复杂心脏病的诊断。 十、Holter监测 描述:Holter监测是一种便携式的心电图设备,可以连续记录心脏的电活动24到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原因:捕捉在常规心电图期间未出现的偶发性心律失常,评估心脏症状(如心悸、晕厥)和监测心脏病治疗效果。通过关联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症状的心脏来源,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 十一、直立倾斜实验(Tilt Table Test) 描述:直立倾斜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血管反应的测试,患者在特殊的倾斜床上从水平位置缓慢转为直立位置,同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原因:帮助诊断引起晕厥的原因,确定是否有姿势性低血压或神经介导性晕厥,可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上述检查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管理潜在的心脏问题,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发育。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7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先天性心脏病问题汇总

发病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的确切病因仍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背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会增加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到有害物质(如烟酒、药物、辐射等)或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也会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 孕期疾病:孕妇若患有糖尿病或红斑狼疮等疾病,也会增加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营养不良:孕期缺乏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素可能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心脏病变的风险。 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因畸形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或困难:尤其在喂奶或活动时。 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或无法正常发育。 紫绀:皮肤、嘴唇或指甲出现发青现象,提示缺氧。 乏力:孩子容易疲劳,活动量减少。 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 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在婴儿期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儿童期甚至成年期才被发现。 诊断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各种检查手段,包括: 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听诊发现杂音等异常情况。 心电图( ECG ):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发现异常。 胸部 X 光片:可显示心脏大小和肺血流情况。 超声心动图( ECHO ):通过超声波成像详细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 心导管检查:插入导管到心脏内,了解详细的心脏和血管解剖和血液流动情况。 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因畸形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异,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并发症,如使用利尿剂、强心药等。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球囊扩张术等,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复杂的畸形需要手术矫正或修复,如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法洛四联症全矫术等。 心脏移植:对于极少数无法修复的复杂心脏畸形,可考虑心脏移植,但需要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 预后及随访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很多患儿可以正常生活和成长。但一些复杂或严重的畸形可能需要长期的随访和多次手术。定期的心脏检查和监控是确保患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预防措施 尽管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降低风险: 孕期保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营养。 疾病预防:保持接种疫苗,如风疹疫苗等,减少感染风险。 遗传咨询:有家族史或已生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庭,应寻求专业遗传咨询,评估风险和指导生育。

杨磊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7条记录共3页
杨磊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3200 次
总文章 27 篇
在线服务患者 304 次
患者评价 99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4-02-06 15:10:04
杨磊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304 人
随访中的患者 24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