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简称: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昌吉市中医医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妈咪爱对鹅口疮有用吗 哪些药对鹅口疮管用

鹅口疮,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病,却给许多家长和孩子带来了困扰。它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膜,伴随疼痛、进食困难等症状。那么,面对这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妈咪爱真的有效吗?哪些药物可以治疗鹅口疮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妈咪爱对鹅口疮并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妈咪爱是一种益生菌,主要作用于肠道健康,对于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有很好的效果。而鹅口疮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关系不大,因此妈咪爱并不能直接治愈鹅口疮。 那么,治疗鹅口疮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以下几种药物可以用来治疗鹅口疮: 1. 制霉菌素: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可以通过漱口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杀灭白色念珠菌,缓解症状。 2.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可以改变口腔环境的酸碱度,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用时可以将其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漱口水。 3. 西地碘含片:西地碘含片具有高效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白色念珠菌,缓解症状。使用时将含片含在口中,让药物充分接触口腔黏膜。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细菌滋生。 2. 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 4.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癌症防治先锋

1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鹅口疮怎样治疗 3个方法控制新生儿长鹅口疮

鹅口疮是新生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导致宝宝疼痛不适,影响进食。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要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 1. 真菌感染: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这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宝宝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感染。 2. 乳具不洁:哺乳期妈妈的乳头或奶瓶不清洁,导致真菌进入宝宝口腔,引发鹅口疮。 3. 口腔黏膜受损:宝宝口腔黏膜受损,如咬伤、擦伤等,为真菌入侵提供了机会。 二、新生儿鹅口疮的症状 1.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表面光滑,不易剥离。 2. 宝宝哭闹不安,不愿意进食。 3. 口腔黏膜疼痛,宝宝吃奶时可能哭闹。 4. 口腔黏膜表面可能出现红肿、溃烂。 三、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1. 口腔清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清洗口腔。 2. 口腔涂抹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3. 注意乳具清洁:哺乳期妈妈要保持乳头清洁,奶瓶、奶嘴等乳具要定期消毒。 4. 提高宝宝抵抗力:加强宝宝的营养,增强体质。 四、新生儿鹅口疮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每天清洁口腔2-3次。 2. 喂奶后及时清洁乳头。 3. 注意乳具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提高宝宝抵抗力,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疾病解码者

1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鹅口疮跟母乳喂养有关系吗 鹅口疮出现与这些原因有关

鹅口疮,这种常见的口腔病症,让许多患者饱受痛苦。患者口腔内出现白色溃疡,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鹅口疮的出现与母乳喂养是否有关?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鹅口疮的发生呢?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与鹅口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若母乳受到真菌感染,宝宝摄入后便可能引发鹅口疮。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母乳喂养的母亲仍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菌侵入。 除了母乳喂养,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鹅口疮: 1.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者,口腔黏膜易受病菌侵袭,导致鹅口疮发生。 2. 盲目用药:滥用抗生素和类固醇药物,破坏体内菌群平衡,增加鹅口疮风险。 3. 饮食卫生不良:饮食不卫生,导致病菌侵入口腔,引发鹅口疮。 4. 口腔护理不当:口腔护理不当,导致口腔环境恶化,病菌滋生。 5. 儿童用品不洁:儿童用品不洁,如奶嘴、水瓶等,可能导致病菌传播。 针对鹅口疮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勤刷牙、漱口。 2.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 3. 避免滥用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4.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

数字健康领航者

19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外伤,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了解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 1. 颅脑骨髓炎:颅脑骨髓炎是颅脑损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开放性颅脑外伤引起。患者会出现局部头皮水肿、触痛、化脓等症状,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 脑膜炎:脑膜炎也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头痛、高热、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若脑膜炎波及脑室,还可能引发脑室积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3. 脑脓肿:脑脓肿通常在颅骨碎片或异物残留的情况下发生,患者会出现发热、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脓肿部位、大小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保守治疗或穿刺引流。 4. 脑积水:脑积水是颅脑损伤后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分为急性脑积水和慢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在颅脑损伤后两周内发生,颅内压明显增高,死亡率较高。慢性脑积水则可能在颅脑损伤后3~6周或6~12个月内出现,表现为痴呆、反应迟钝、行为异常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分流手术。 二、颅脑损伤后的预防和治疗 1. 重视颅脑损伤的预防: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避免高空作业等危险行为,降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 2.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针对颅脑损伤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高血压、动脉瘤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加强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损伤恢复。 5.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智慧医疗先锋者

1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4条记录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