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首届“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和器械创新大赛总决赛即将开战 选手接受“VIP特训”
5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名心血管专家携各自创新项目来到中山医院,接受由鸿时宏涛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王莉女士和钟伟博士为他们举办的1对1“VIP特训”。这些专家将携项目参加5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的“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和器械创新大赛总决赛,届时将接受多方评估,能否转化成功备受期待。 “创心”大赛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发起,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办。自去年9月报名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医生踊跃报名,最终有10位选手进入决赛。 本次“VIP特训”旨在帮助选手提升演讲技巧、PPT制作、投资人沟通技巧等,以便在大赛中展现项目优势,争取产业转化。参赛选手多为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专家,他们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在介入器械、介入术式等方面有着独到见解,部分团队还研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如主动脉瓣膜支架、扩张导入器、人造血管等。 欧阳晨曦医生来自阜外医院,曾是裘法祖院士的关门弟子。他将发明的小口径人造血管进行产业转化,并成功获得2000万人民币投资。欧阳晨曦表示,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鼓励临床专家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明确科研成果的归属权,支持科研团队在成果转化中占有至少50%的股权。这有利于推动科研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具创新精神的医疗器械。 鸿时宏涛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王莉女士分享了她在以色列、硅谷等地的考察经历。她认为,临床医生在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中应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斯坦福周边的微型创新公司众多,其CMO大多来自高校专家,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工程师完成工业设计,创投跟进投资并运营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工程实现——投资运营”模式。中国拥有庞大的心血管临床医生和患者群体,国家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但大量科研成果尚未产业化应用,潜力巨大。
健康饮食指南
163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