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简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医院介绍
医院历史与荣誉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始建于1959年3月,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公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先后荣获中共河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委”“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健康中原先锋岗”“河南省十佳品牌中医院”“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河南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增强了全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医院规模与人员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600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00余人,博士学位者10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9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9人,河南省名中医8人,省中医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以及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技术骨干。

医院科室与设施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78个专科门诊、16个临床科室、12个临床疾病研究所、中药研究所、中医药文献信息研究所、《中医研究》杂志社等。

医院优势与特色

医院拥有一批优势重点学科、专科及科研平台,现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2个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肿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肝病、肿瘤),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心血管),3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风湿病、内分泌、针灸),3个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高血压专病、颈肩腰腿痛、肾病),2个院士传承工作室(国医大师石学敏传承工作室、吴以岭院士工作室),7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陈阳春、邱保国、赵国岑、赵法新、李培旭、王希浩、范军铭),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四大怀药的道地性与质量评价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和中药分析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药药理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药分析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现代中药制剂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血压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治疗消化道肿瘤中医药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道地药材综合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肺结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风湿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

医院发展战略与成就

多年来,医院坚持“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办院方针和“名院、名科、名医、名术、名药”的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为主体优势,心血管病、高血压、肿瘤、肝胆脾胃病、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疼、内分泌、脑病、针灸、肾病、呼吸、正骨推拿、老年病、妇科、儿科、外科、骨伤、肛肠病、皮肤病、脱发、治未病等为优势病种,特色诊疗、特色制剂为主体内容的专科—专病—专家—专术—专药“五专”特色办院风格。

医院科研成果与社会贡献

医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多年来一直居于省内中医临床研究前列,连续承担了“八五”至“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在四大怀药研究、文献信息研究,高血压及相关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肝胆脾胃病、肿瘤、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6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获得厅局级科研成果46项,获国家专利136项,中标国家级课题6项;编写出版《中原医药文化探源(共六册)》等学术专著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医院特色制剂与膏方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在古代名方或名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出60个纯中药特色制剂,辨证施治高血压及相关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肝胆脾胃病、肿瘤、神经、呼吸、妇科、儿科、皮肤科等系统疾病,疗效明确,并均获得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再注册批件和备案号。同时,医院还研制生产养生固本膏、止咳平喘膏等12种膏方,在治疗慢性病、老年病、疑难杂症和治未病方面展示了中医特色临床疗效。

医院未来展望

展望“十四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将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厚生、重德、砺精、求索”的院训,积淀传承,创新发展,突出中医特色,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积极为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加快河南振兴、实现富民强省做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

医院服务
推荐专家
科普文章

文章 气血虚什么症状

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气虚和血虚。气虚患者常出现言语压抑、呼吸无力、精神疲劳、肢体疲劳等症状;而血虚患者则更为常见于女性,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四肢麻木、月经减少等。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健康的基石。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精神状态不佳、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因此,调理气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气虚的主要症状包括: 肢体疲劳 头晕 气短 声音低沉 活动后明显出汗或胃寒 血虚的主要症状包括: 女性面色苍白、苍白和发黄 疲劳 皮肤干燥 四肢麻木 睡眠治疗不佳 月经减少 调理气血的方法主要包括: 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阿胶等。 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 针灸和理疗:针灸和理疗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八珍汤、归脾丸、生血宝颗粒等中药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气血的恢复。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可以补充气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 麦片粥:麦片粥易于消化,可以提供营养和补充血液。 肉类: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富含蛋白质和铁质,有助于补血。 动物内脏:猪肝等动物内脏富含维生素A和铁质,有助于补血。 总之,调理气血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调理方法,以恢复气血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医疗故事汇

160人阅读

文章 压力大 吃点辣

压力是现代生活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尤其对于男性来说,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那么,当压力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除了寻求心理支持和专业帮助,调整饮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研究表明,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从而产生愉悦感,缓解压力。此外,辣椒素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等问题。 然而,辣椒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北方人来说,由于气候干燥,吃辣过多容易导致上火。此外,患有胃溃疡、肠溃疡和哮喘等疾病的人,吃辣过多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适量食用辣椒,并结合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缓解压力的正确方法。 除了辣椒,还有许多其他食物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例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亚麻籽等,可以改善心情,缓解焦虑。此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西红柿等,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压能力。 除了调整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也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改善心情,提高睡眠质量。良好的作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总之,缓解压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家庭医疗小助手

191人阅读

文章 什么中草药可以治牛皮癣

牛皮癣,也称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覆盖着银白色鳞屑,伴有瘙痒和疼痛。夏天,由于气温升高,皮脂分泌增加,病情往往会加重。许多患者为了缓解症状,寻求中草药治疗。 以下是一些可以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 1. 大枣甘草汤:大枣30克,甘草10克。具有益气调中、扶助正气的作用。每日一剂,分两次饮用。 2. 茺蔚子方:茺蔚子、板蓝根、银花、紫草皮、生地、丹皮、白鲜皮、炒荆芥、茯苓、白术、甘草。每日一剂,分3-5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3. 细辛方:细辛3克、马钱子(生用不去毛)、生草乌、硫磺、生白矾、冰片。将药末与酒精浸泡一周,用棉签蘸药汁外擦患处,每日1-2次。 4. 断肠草根酒:将断肠草根洗净切片,用50度白酒浸泡一周后,用浸泡的药片涂抹患处,每日2-3次。 5. 断肠草根磨酒醋:将断肠草块根磨成酒醋,外搽患处,每日5-6次。 除了中草药治疗,牛皮癣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2. 日常生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避免接触过敏原。 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解码专家

160人阅读
医院信息
收录医生 11 名
在线服务患者 103195 次
科普文章 44 篇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好评墙
好评数 103609 个
张森茂
主治医师
疾病描述:手臂和腹部有类似痘痘的东西,有点痒
问诊类型: 图文问诊
2024-11-22
李星锐
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便秘、消化不良;需开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g*36片X4。我确认线下已确诊此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问诊类型: 图文问诊
2024-11-22
任永朋
主治医师
疾病描述:肾虚
问诊类型: 图文问诊
2024-11-22
李星锐
主任医师
评价详情:我对主任非常满意👍
问诊类型: 图文问诊
2024-11-22
李星锐
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糖尿病、阴虚燥热证;需开药:消糖灵胶囊0.4g*36粒X2。我确认线下已确诊此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问诊类型: 图文问诊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