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黄山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

黄山市人民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室介绍
黄山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前身为屯溪市民医院。历经八十余年,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进修班联合办学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友好合作单位,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军民融合医联体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黄山市临床、检验、病理、麻醉、输血、药事等43个质控中心,黄山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黄山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黄山市创伤救治中心均设在本院。2017年10月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学中心黄山协同中心。2019年10月被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授予标准版胸痛中心。2020年11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2018、2019、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院排名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第8名,地市级医院第2、3、3名成绩。医院占地面积80亩。目前核定床位1490余张,年门诊量8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5万多人次。设有35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5个临床教研室。 “十二五”省级重点培育专科:重症医学科(ICU),省级重点特色专科:肿瘤科,呼吸内科、老年医学科、护理学,市级重点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血液风湿免疫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儿科;“十三五”省级重点培育专科:肿瘤科,省级重点特色专科:骨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十四五”省级重点建设专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ICU)、骨科。2018年6月、8月呼吸内科、脊柱外科分别加入“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名医名方重点研究室颈椎疾病研究中心·中日医院上颈椎专病医联体”。已建立姜格宁教授黄山创新工作站,安徽省妇幼保健院黄山产科专家工作站,胡学强教授专家工作站,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医院正在按照一院多区模式努力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黄山市人民医院口腔院区(黄山市口腔医院),正在建设黄山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黄山市人民医院妇儿分院以及急救中心,编制床位分别为250张、600张左右,传染病分院位于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占地24亩,总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2023年4月建成,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妇儿分院及急救中心位于市医院本部南侧,占地7亩,总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预计2024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现有职工1670人,其中:医生506人,医技人员216人,护士773人。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195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2人,硕士学历186人,“江淮名医”5人,省杰出人才1人,省市拔尖人才3人,省骨干人才5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黄山名医”25人,市特支计划2人。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300多台,其中PET-CT、3.0磁共振、SPET-CT、64排128层CT、Optima540 16排 CT机、方舱CT、直线加速器、ICU中央监护系统、C臂X机、彩超、DR、ECMO、方舱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等百万元以上设备62台。常规开展体腔热灌注化疗和体外高频热疗、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神经内镜手术、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ERCP、断肢再植、多导睡眠监测,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和血管介入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支架取栓和血管介入治疗等,利用椎间孔镜、关节镜、输尿管镜、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等腔镜技术治疗疾病,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安徽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安徽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诚信医院”、“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先进集体”、“安徽省先进党组织”、“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安徽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黄山网民最信任医院”等荣誉称号,其中骨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ICU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穿越岁月的长河,历经八十余年的积累,我们将凝心聚力,始终秉承“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团结进取、诚信奉献”的院训,“治愈病人、帮助病人、安慰病人”的宗旨,“爱心、耐心、细心、精心、诚心、热心”的服务理念,“精诚做好每件事,平等对待每个人,高尚医风惠万家”医院院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黄山“五个之城”和“健康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而不懈奋斗。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事实上,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人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早搏,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心脏早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脏早搏的定义。心脏早搏,又称过早搏动,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出现了一次或多次额外的跳动。这些额外的跳动可能是由于心脏节律异常、心脏结构异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早搏的分类主要包括三种: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其中,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其次是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相对较少。   那么,心脏早搏的病因有哪些呢?常见的病因包括: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脏疾病等。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也可能导致心脏早搏的发生。   心脏早搏的发病机理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有关。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是由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控制的。当窦房结以外的组织发出电信号时,就会导致心脏早搏的发生。这些额外的电信号可能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细胞膜电位改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早搏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心脏早搏,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心脏节律的变化。   如果您出现心脏早搏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治疗心脏早搏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心脏早搏的频率和程度,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体重等。对于严重的心脏早搏,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术等。   总之,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早搏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心脏早搏的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得到正确的指导。

全球医疗视野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常说10句话能让孩子更自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2.7亿。那么,高血压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高血压可分为以下几类: 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之间,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之间。 2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之间。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 二、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2. 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3.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竭等。 4. 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三、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1. **预防**: 1. 健康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

医疗新知速递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脉率增快是什么原因

脉率,即脉搏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脉率通常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当脉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时,我们称之为脉率增快,这通常提示着心脏可能存在心动过速的情况。 导致脉率增快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包括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暂时性地增加心率,使脉率增快。 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房颤动、心动过速、早搏等。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心率加快。 3. 贫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4. 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 5. 低血压:血压过低,心脏需要加快心率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对于脉率增快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找到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脉率增快的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降低心率。 2. 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术,可以治疗心律失常。 3. 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冠脉搭桥术等,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此外,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等,以预防脉率增快的发生。

医疗科普小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