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坐落于美丽的南海之滨,素有南粤明珠美称的湛江市,医院前身为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16日正式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20多项。2018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重点建设单位,2022年9月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等级。医院现有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现有在职员工3290人(正式编制人数1059人,聘用制人数2141人,学校编制人数81人,临床护理临时工9人),其中医生1027人,护士1470人。博士160人,硕士660人,在站博士后12名,拥有12名博士后导师,28名博士生导师,19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30人。汇聚了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医院开放床位2277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77万人次,年出院近10.8万人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粤桂琼三省交汇地区约3000万人口。医院设有临床机构48个、医技科室12个、教研室42个、研究院1个、研究所6个、研究室20个。拥有粤西地区最先进、最齐全的医疗设备,包括粤西首台临床研究型128排PET-CT、320排640层螺旋CT、3.0TMR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数十项,完成了如十指断指再植、原位肝移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等里程碑式尖端医疗技术,在区域内首屈一指。医院始终坚持“汇聚优秀人才,建设共享平台,推进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多年来,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龙头,形成了面向我省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医学类优势学科群。目前,临床医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ESI全球机构排名前5‰学科。拥有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设岗学科2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4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2个;广东省立项建设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互联网+医疗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心肺血管分子诊断与创新药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认定专业17个,包括全科医学科在内的25个二、三级学科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认定,2022年被认定为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培训中心。医院历来重视临床科研工作。2010年,采用“公共科研平台+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布局及“大统一、小独立”的运行机制,建成环北部湾地区首个临床科研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粤西地区最大、设备仪器最先进的公共科研平台。中心使用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设有专职研究人员21名。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约500余台,包括120kv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等高端设备,实验设备资产约3000万元。拥有超微结构诊断平台、细胞影像与分析技术平台、染色细胞标记物荧光强度分析平台、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核酸分析技术平台以及斑马鱼模式动物平台等技术平台,几乎可开展所有的生命科学实验。高端的临床科研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近年来,医院国家级科研项目、SCI收录论文、科技成果奖等主要科研指标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近5年,我院承担国家项目42项,省部级74项,共获资助科研经费3984.4万元(市级以上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502篇;其中单篇论著最高影响因子达79.923,4篇高质量论文分别入选2020年度中国肾脏病学领域、麻醉学领域、四大顶级医学期刊论文影响力排名百强榜;获国家级科研成果1项(联合申报),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主编专著和教材共26部。2021年顺利成为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并成功获批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备案,成为粤西乃至环北部湾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的单位。医院注重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承担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医学影像专业、麻醉学专业、护理学、助产学等本科生的临床理论课程、见习课及毕业实习教学任务,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任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临床医学专业还取得“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现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第九轮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学科。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创新了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硕士生及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2010年开始招收驻站博士后,现有驻站博士后12人,出站10人。目前,已构建了本、硕、博、博士后及毕业后教育培训完整的医学培养体系。广东医科大学(湛江)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技能中心)设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之一,成立于2004年6月,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评为“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是集临床实验教学、临床培训和考核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心。技能中心目前承担临床医学、麻醉学及医学影像学3个专业、8个专业学科的临床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项目数达98项,年参加临床实验学习学生约90000人次数。技能中心现有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有3D手术直播室、腹腔镜基础训练室、模拟手术室系统、模拟病房系统等。配置多种教学设备和模拟用具近1394件(台),价值约1480万元。包括心肺腹部检查系统机、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等教学设备。能满足2000名以上医学生、规培生临床实验和技能训练的需要。未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以建设高水平医院为抓手,以创建环北部湾医疗高地为目标,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推动医院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跃上新台阶,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打造“疑难复杂危重病诊治、医学人才培养和临床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区域医学中心,助力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科室服务
科室医生
科普文章
文章 肺动脉高压怎么办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肺部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可能引发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要治疗肺动脉高压,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查来确定肺动脉压力是否异常。一般来说,当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力超过25mmHg时,就可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 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氧疗: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氧疗可以缓解肺部负担,改善呼吸功能。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持续吸入浓度为90%以上的氧气,流量为2-4L/min。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地高辛、血管扩张剂等。地高辛可以降低心率,抑制房颤等心律失常;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肺动脉高压的危重症患者。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心肺移植手术和房间隔球囊造口术。心肺移植手术适用于肺部纤维化严重的患者;房间隔球囊造口术则通过分流原理缓解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养,以改善生活质量。
跨界医疗探索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恶性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恶性心律失常,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首先,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是关键。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医生可以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从而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恶性心律失常,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电复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此外,对于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安装电除颤或人工心脏起搏器。 恶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颤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于不同的心律失常,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室性心动过速可选择利多卡因、胺碘酮和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采用电复律治疗。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可选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 恶性心律失常最突出的特征是猝死或类似的猝死。患者可能会突然倒地,脸色变蓝,并伴有抽搐或无抽搐。如果不及时获救,患者可能无法存活。因此,一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此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心内科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科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
运动与健康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美国专家给心血管患者开了个“生活处方”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却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休斯敦纪念赫曼西南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丰建伟指出,中国与美国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差异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生活方式的差异。美国通过推广生活方式医学,对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非药物干预,如饮食、运动、释放压力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丰建伟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至关重要。他建议患者采取低脂肪、素食为主的饮食、每日快步行走60分钟、禁烟、压力控制训练、减少饱和性脂肪摄入等措施。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82%的冠心病患者出现明显逆转。 在中国,生活方式医学的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丰建伟呼吁,医生可以尝试给患者开出“生活处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动起来,并配合规律低脂饮食。这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运动生理治疗师、心理医生、压力控制专家以及病人组成一个团队,相互配合,实现疾病预防和逆转康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生活方式建议: 1. 饮食:低脂肪、素食为主,减少饱和性脂肪摄入。 2. 运动:每日快步行走60分钟。 3. 禁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4. 压力控制:学会放松,减轻压力。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生物医疗创新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科室信息
收录医生
2 名
在线服务患者
16 次
科普文章
6 篇
好评墙
好评数
16 个
陈小卫
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然后头晕眼暗随后大汗淋漓。近两年出现过3、4次,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9-15
陈小卫
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心脏病咨询医生在线咨询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4-25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体检心电图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4-21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医生麻烦给看一下心电图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3-25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检查血压高压是140左右,低压是100左右,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想请问我这种情况需不需要服药?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2-28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心内科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2-18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心里突然发慌什么原因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10-19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心电图ST段异常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10-08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心电图T波改变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09-17
陈欣欣
副主任医师
疾病描述:
既有心脏病,既有惊恐症。是不是必死无疑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