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为了更好地对抗这一疾病,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近日,台湾大学医学团队在抗癌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揭示了抗癌药物“etoposide”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了解,etoposide(又称VP-16)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肺癌、淋巴癌、卵巢癌、睾丸癌等癌症的药物。过去,虽然我们知道etoposide可以造成癌细胞DNA的损伤,从而杀死癌细胞,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此次台湾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X-光晶体结构解析技术,揭示了etoposide与第2型拓朴异构酶结合,引发DNA双链断裂的机制,并阐明了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etoposide的作用机制,为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研究团队还建立了药物研发平台,包含可以快速分析第2型拓朴酶与DNA和其他抗癌药物或新药先导化合物形成的三重复合体结构的技术,这将大大提高新药开发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这项研究成果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通过了解etoposide的作用机制,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同时,这也为开发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台湾大学医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抗癌药物研发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有助于推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医学模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于2010年8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参与。
论坛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就中医理论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还有多位专家就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报告。
除了学术交流外,论坛还举办了中医药产品展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搭建了平台。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纷纷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是一些与论坛内容相关的扩展内容:
1.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调节血压、改善血脂、抗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2.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作用等途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3.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辅助治疗糖尿病。
4. 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中医药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等途径,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5.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法布里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由GL-3(甘露糖-6-磷酸)代谢途径中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突变导致。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内GL-3积累,引发多系统损害,如心脏、肾脏、皮肤和神经系统等。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进步,治疗法布里病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Amigal( migalastat HCl)是一种研究性药理伴侣,通过调节GL-3代谢途径,减少GL-3的积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
此次GSK与Amicus Therapeutics的合作,旨在进一步推进Amigal的研发和商业化。双方将共同开发用于治疗法布里病的所有当前及未来配方,包括Amigal与GSK/JCR研究性酶替代疗法(ERT)的复合配方。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商业化协议,Amicus Therapeutics将拥有所有法布里产品在美国的商业化权利,而GSK将拥有在其余世界各地的商业化权利。
此次合作对于法布里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Amigal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Amigal,目前还有其他一些药物正在用于治疗法布里病,如酶替代疗法(ERT)等。酶替代疗法通过补充缺失的α-半乳糖苷酶,帮助患者代谢GL-3,缓解疾病症状。然而,酶替代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长期注射、价格昂贵等。
未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有望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法布里病的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近年来,生物制药行业飞速发展,为众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美国GEN杂志最新统计,2013年全球24位生物药企CEO的收入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夏尔生物制药集团(Shire)的两位高管Angus Russell和Flemming Ornskov分别以576万美金和340余万美金的成绩入居榜单。
在生物药企CEO收入榜单中,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Leonard 'Len' Schleifer以3600万美元的年薪位居第一。这位曾经的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教授,凭借其对神经营养因子和其再生能力的深入研究,带领Regeneron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EYLEA(aflibercept注射液)作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老年人常见的失明疾病带来了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夏尔生物制药集团(Shire)在榜单中独占两席。其前CEO Angus Russell和现任CEO Flemming Ornskov分别以576万美金和340余万美金的成绩入榜。2010年,夏尔制药集团(Shire PLC)的Vpriv药物获得EM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高雪氏病。该药物的独家上市销售权一直有效至2020年。
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制药行业的CEO们不仅肩负着企业的经营责任,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凭借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对药品的精准研发,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榜单中还有许多知名生物制药企业的CEO,如Amgen、Novartis、Biogen等。这些企业的CEO们凭借卓越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带领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总之,生物制药行业的CEO们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凭借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对药品的精准研发,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在未来,生物制药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希望。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明确表态,不支持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二次议价现象。在《关于全国基层医改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工作的通报》中,国务院医改办指出,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存在与供应商进行二次谈判,通过降低实际采购价格来进一步压低药品成本的现象。
所谓的二次议价,是指在招标确定的价格基础上,医疗机构与供应商再次进行谈判,以期达到更低的采购价格。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药品成本,但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却可能造成利润空间被压缩,进而影响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在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二次议价现象表示了担忧。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就曾建议谨慎启动二次议价试点,以免对民族工业造成伤害。
尽管存在争议,但仍有不少省市尝试进行药品二次议价试点。例如,辽宁省拟尝试进行药品二次议价,希望通过医院二次议价来降低药价,进而解决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国务院医改办的表态可能难以阻止二次议价的实施。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表示,药品招标的主体是招标办,而医院才是实际采购的主体。在招标办不是购买方的情况下,药品要进入医院,二次议价很难避免。
除了二次议价问题,国务院医改办在通报中还指出,部分地区基本药物招标中标价格偏高、供应配送汇款不及时等问题。为此,国务院医改办督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加快进度,尽快出台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要求,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对经多次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试行统一定价,也可探索以省(区、市)为单位,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等。
近年来,儿童用药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家长反映,市面上儿童用药品种少,剂型和规格缺乏,给儿童用药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高儿童用药的可及性和安全性。
儿童用药现状:品种少、剂型缺、临床试验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存在以下问题:
《意见》出台:多措并举保障儿童用药
《意见》从以下方面提出了保障儿童用药的具体措施:
儿童适宜剂型及时纳入医保
《意见》指出,将按规定及时将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于本身就在医保范围内的药品,如果按照规定推出新的儿童适宜剂型、规格将自动纳入医保目录。
此外,《意见》还强调,要加强儿童用药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和医务人员对儿童用药的认识,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品的名称千奇百怪,让人不禁感叹:同样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名字呢?
其实,药品的名称主要有四种:化学名、通用名、别名和商品名。
首先,我们来看看化学名。化学名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化学名多在专业领域中使用,例如在药物研发、生产等环节。
其次,通用名是药品的法定名称。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定,与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我国药典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标准中的名称一致。
别名是对药品习惯上的称谓,例如“扑热息痛”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别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别名从2007年1月1日起已停止使用。
最后,商品名是由制药企业或药品研发公司为药品上市流通和保护知识产权命名的。由于生产企业、制剂工艺、商标注册、剂型和规格的不同,一种药品可能有许多商品名。
例如,我们熟悉的“必理通”、“百服宁”、“泰诺林”等,它们实为同一种药物,其通用名均为“对乙酰氨基酚”,别名为“扑热息痛”,化学名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药物的通用名。一个药物可以有很多商品名,但只能有一个通用名。因此,在用药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避免因重复用药或误服药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了解药品的通用名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药品的成分、作用机制和适应症等信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总之,了解药品的名称和作用机制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药品、保障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我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不足尤为突出。
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生物仿制药政策。生物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相同质量、相同疗效、相同安全性的药品,但由于生物药物的特殊性,其结构与原研药存在差异,无法做到完全相同。因此,我国尚无生物仿制药上市,这限制了生物药物的可及性和成本控制。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在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过程中,研发投入巨大,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来保障研发成果的回报。然而,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一些企业可以轻易模仿他人研究成果,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此外,政策激励不足也制约了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生物仿制药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提供有力保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克服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不足等瓶颈问题,才能实现产业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在药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低价药政策的调整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低价药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保障了常用低价药品的生产供应,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药企的积极性,推动了药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
过去,由于利润空间有限,一些廉价常用药在降价后逐渐消失,这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今,国家取消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从而保障了药企的合理利润。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低价药品的生产和销售更加顺畅,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以广药白云山为例,该公司积极响应低价药政策,调整了产品生产和销售策略。例如,复方丹参片和板蓝根是白云山和黄中药的两个主打品种,该公司计划扩大GAP药材种植基地和GMP生产车间建设,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道地原材料,以满足市场上高品质低价药的需求。
除了廉价常用药有望复活外,低价药品目录的出台也将对普药产品形成总体利好。例如,双鹤药业的“降压0号”等产品,在低价药政策下,企业自主生产动力将大增。
低价药政策的出台,不仅让患者受益,也推动了药企加大科研投入。业内人士分析,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让有品牌的低价药有一定的利润做更多的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使用低价药;另一方面也让药企有动力和空间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尤其是中成药更需用现代科技来支撑。
近年来,药品单独定价一直备受争议。近期,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公开表示,药品将以统一定价为主,但单独定价不会完全取消,而是寻求机制革新。这一观点将在《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中体现。
对于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的敏感问题,该人士表示,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即使不符合条件,也要与仿制药保持相同的价格。美国大使馆商务处官员柯敏芝对此表示关注,并希望进一步沟通。
尽管统一定价成为大势所趋,但单独定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只是其审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以往决定单独定价都是由专家开论证会来探讨,但新的定价政策要求符合四项条件:门槛高、事先设定企业申请单独定价的具体标准、便于操作、公开透明。
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是此次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创药必须符合事先设置的定价条件,否则,将执行与仿制药相同的定价,不再享受价格优待。
虽然发改委方面已经强调了定价不能依据主观判断,但业内专家指出,标准应当以明确的文字和数字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判断的客观性。而外资企业凭借其在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上的成本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在单独定价审评中仍然具有较大优势。
对于外资原研药在中国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外企认为这无可厚非。但有人认为,过了专利期却仍享受单独定价的“超国民待遇”就讲不通了。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在未来的单独定价审评中,将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同一种成分的药物,如果治疗效果相同,该类药品价格将和治疗成本较低的药品价格相同。
吴中区,这座山水秀美的江南名城,近年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百余家相关企业、五家上市公司、一条完整产业链……这是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交出的最新“成绩单”,也是让吴中人颇为自豪的数字。
从2001年获批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起,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一颗颗灵丹妙药自这里研发、生产、销售,也让“吴中药港”这一品牌逐渐为许多人所熟知。
产业链亮点频现
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涵盖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服务外包的各个环节。其中,生物医药、化学药品、中药制剂、营养补充剂等细分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生物医药领域,吴中区拥有吴中医药集团、天马医药集团、迪马生物等知名企业,主打重组类生物药、多肽类化学药品等基因工程药物。化学药品领域,以东瑞制药和吴中实业为代表,依托东瑞化工提供医药中间体,主打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原料与制剂的生产。中药制剂领域,苏州君安药业、苏州脉慧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致力于中成药的研发和生产。
政策加人才加载体———助推“吴中药港”品牌打造
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吴中区制定了《加快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培育引导专项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吴中区还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几年来,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几乎有半数是集中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同时,吴中区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吴中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人才引进环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吴中药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