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成人硬肿症严重吗?

成人硬肿症严重吗?
发表人:医联媒体

成人硬肿症是比较严重的,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等并发症,确诊后需合理治疗。成人硬肿症是一种皮肤硬化性疾病,通常与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皮肤木质样变化,皮肤累及范围会逐渐增大,开始由颈部、面部、上肢等会逐渐扩散至胸部、腹壁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吞咽困难以及发音障碍。

由此可见,成人硬肿症是比较严重的。确诊后可应用甲氨蝶蛉、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配合进行光照疗法以及放射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避免病变加重。在用药时要遵医嘱,合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不要饮酒吸烟,定期就医复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成人硬肿症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成人硬肿症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类更是如此,我们的身体之所以能够日复一日的正常运行,完全依赖于体内各个器官的健康,而在所有器官中,心脏、肺部、肝脏、肠胃以及肾脏最为重要,它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专属的职责,而且还需要密切配合,但凡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在这些主要器官里边,最需要关注的则是胃部,因为它最为脆弱。

     

     

    胃部是我们身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经过胃部的消化分解,这样才能够转化成营养供给身体各个部位使用,可是这两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而且还养成了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自然肠胃也就成了最受罪的器官。

     

    胃部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会受到阻碍,这不仅会导致各器官活性降低,还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所以对于胃炎以及胃溃疡这些胃部问题,钟南山院士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避免药补,选择食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两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效率,就连缓解身体疾病也是如此,所以也就让越来越多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感,因为吃药能够快速缓解身体不适,可是对于胃部疾病,吃药并非最佳选择,因为药物基本上都有刺激性,靠吃胃药养胃的同时,也会对胃部造成附加伤害,所以最好选择食物滋补的方式。

     

    其实我们身边能够滋补胃部的食物有很多,像山药、花生以及粗粮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不仅能在胃部表面形成保护膜,而且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胃部细胞。

     

     

    再者要学会控制心态

     

    在当下的社会,每个人都面对这巨大的压力,而且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就很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而这不仅会加速身体衰老,而且还可能导致各器官活性降低,尤其是胃部。

     

    建议各位平时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生活兴趣,比如烹饪、唱歌或者旅行等等,只有心态好,心情愉快,胃部活性才会更强。


    保证睡眠充足

     

    睡觉是我们身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白天的工作以及生活过程中,身体各器官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而且还需要胃部不断运行,给个部位提供能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胃部就很容易过度疲劳,导致尾部的防御力降低,胃炎以及胃溃疡自然会很容易缠上你。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比如糖尿病、夜盲症等等,其实胃部疾病有时候也会遗传,所以对于那些有胃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注意,这类人出现胃部问题的概率比平常人更高,所以平时除了要坚持做好上面这三点以外,还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 腹壁疝也叫切口疝,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腹壁疝先观察,对于较大且有症状的腹壁疝需要治疗。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腹壁疝,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和监测其变化,患者需要定期复诊,确保疝囊没有发展或出现并发症。

    对于较大且有症状的腹壁疝,可能导致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疝孔脱出到腹壁外,形成疝囊,会引起疝囊扭转、压迫、受损,疝囊易发生嵌顿或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疝囊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感染,可能会导致腹部疼痛、不适、肿块或膨胀感,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腹壁疝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相关检查,让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判断。

  •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高能量、高蛋白精细食物进入人们的餐桌;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这些都会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患有便秘的风险。当然,这些只是诱发因素,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龄、不良的生活习惯、肛肠疾病和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等均会不同程度的造成便秘。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机能都在减退,肠道分泌液的减少,大肠蠕动的减慢,腹腔盆底肌肉的松弛,都会使大便在肠道中存留过久,大便干燥,引起长时间没有便意或者排除困难;不良的生活习惯,除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食物当中精细食物比重过大之外,平时喝水较少,食量较小,富含纤维素食物摄入过少也会引起大便排出困难。

     

    平时活动较少,导致刺激大肠蠕动的功能减退亦容易引起便秘;抑郁、情绪低落等情志心理因素也会造成便秘:临床中许多相关疾病亦能引起便秘,如痔疮、肠道炎性疾病、肠道肿瘤、直肠前突等肛肠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低钾血症等其他疾病;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中观察到许多年轻女性朋友通过长时间节食减肥,最终引起便秘。

     

    长时间便秘不仅影响生活的质量,而且会引起许多其他并发症,如会加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排便需要的力气要比平时要大,这样会增加腹压,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会加重或引起痔疮、直肠脱垂等肛肠类疾病;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会引起患者情志改变;除此之外,少数还会引起患者皮肤的改变。

     

     

    当出现了便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确定是否为器质性便秘,如果是疾病引起来的便秘,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一旦治愈,便秘的症状自然会消失,然而临床中更多常见的是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的病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疗的困难性。

     

    其次,可以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经常做一些户外运动,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慢,减轻压力;饮水要充足,饮水量一天要在1500ml以上,饮食结构要均衡,不仅包含米饭、馒头、肉、蛋、奶等精细食物,还有包括红薯、南瓜、玉米等富含纤维素的粗粮。

     

    再次,学会排便,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一次蹲厕所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在厕所不宜进行玩手机、看书等其他活动,应该全神贯注。

     

    最后,如果便秘严重,可以咨询医生选择一些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上有许多大力宣传的治疗便秘的药物,但是一定要学会辨别药物的所含成分,含有大黄类的泻药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是长时间口服这种泻药容易引起黑便病,副作用较大,最好选择一些刺激性小的口服药。

     

    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改善便秘症状,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当今社会,大家普遍对肝病有莫名的恐惧感,甚至到了“谈肝色变”的地步,新人结婚前多会进行婚前体检。彼此都健康,开开心心组织一个新的家庭,如若发现一方跟肝病沾边,心头就会升起一团乌云,我还能跟她(他)结婚吗?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肝病,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其中,甲、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即通常所说的“粪-口”途径,在此不做过多解释。乙型肝炎我们听到的最多,也尤为恐惧。正确认识其传播途径,对我们认识乙肝有很大帮助。

     

     

    乙肝病毒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传播及性传播。它并不会通过日常共用餐具、生活用品以及拥抱、接吻等传播病毒。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共餐时有传染性的乙肝患者的口腔粘膜出现破损或者牙龈出血,那么共餐者有被传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这也提醒乙肝患者注意口腔卫生,保护自己和他人。

     

    乙型肝炎具体分为: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HBeAg阳性,病毒性肝炎乙型HBeAg阴性;

    三、肝炎肝硬化乙型代偿期和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

     

     

    重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肝功能、腹部肝脏彩超、乙肝五项、HBV-DNA。

     

    如果患者仅为HBsAg阳性,肝功能、肝脏彩超均示正常,HBV-DNA为阴性,则定期检查即可,传染性也较低。如果需要治疗的话,干扰素或核苷类抗病毒药为广大乙肝患者的保护伞,它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且肌注干扰素有治愈的可能,但有效率较低。

     

    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需要长期口服,不可擅自停药、减量、中断用药,否则抗病毒效果差,易引发重症肝炎。

     

    总之,早发现、早治疗,为治疗一切疾病的原则。伴侣肌注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途径,且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所以,女朋友得了乙肝不必惊慌,除了真爱为你保驾护航,日益提高的医疗水平也会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肩周炎目前通过正规化治疗能够治愈,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肩周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肩周炎一般情况下能治愈。肩周炎长期持续发作发展可以引起关节痉挛性功能障碍、晚期出现失用性肌肉萎缩等。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溃疡出现痉挛。肩周炎药物治疗需要每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可每月复查一次。

     

     

    一、肩周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补充钙质,可多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猕猴桃、柑橘等。受寒引起的肩周炎患者宜多吃些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羊肉、姜、韭菜、核桃仁等。少量饮酒,可起到活血舒筋的作用。忌食生冷、肥腻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减少食用油、盐等调味品的摄入。

     

    二、肩周炎患者的日常护理

     

    肩周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此外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自行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采取保暖措施,注意非甾体药物的毒副作用。运动,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限。避免局部外伤,平时注意保暖,避免潮湿环境,不要过于劳累,不要提拿重物,积极治疗原发病。自行观察病情变化,可以通过梳头体验,疼痛弧体验等。梳头动作由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等综合完成,梳头时假如出现肩部疼痛和运动受限或者不能完成提示肩周炎,症状的轻重与肩周炎严重程度相关。

     

    特殊注意事项:肩周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注意监测肾功能、胃肠道反应。非甾体抗炎药物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血和溃疡等。长期使用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可以导致慢性肾炎、肾乳头坏死。也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出现转氨酶升高,有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如何预防肩周炎?

     

    由于肩周炎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重视早期筛查,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50岁左右、外伤史、糖尿病等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肩周炎外科或者骨科筛查。宜每年至少一次。补充营养,平时注意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等。经常运动,加强锻炼是预防肩周炎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保暖防寒,尤其是肩部有外伤史,50岁左右,糖尿病等人群。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期持续伏案等工作,经常站起来活动。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避免肩部外伤发生。

  • 三氧医学中国行元旦报道:直肠三氧灌注对Covid-19有显著效果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22-01-02 13:50:01)[编辑][删除]转载▼

       (三氧医学中国行、麻沸散俱乐部 报道)Covid-19给全球生命健康和经济带来重创,由于没有特效疗法, Lokmanya 医学中心的waidya团队完成了一项三氧直肠灌注疗法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直肠三氧疗法加五毫升小自体血疗法对Covid-19有显著疗效。

      研究人员将确诊的60例轻中度Covid-19随机分为两组(在重症监护和使用呼吸机的不列入),每组30人,对照组按国家制定的标准治疗程序,而三氧治疗组直肠灌注三氧40微克/毫升X150毫升,每日一次,共十次,辅以小自体血每次5毫升25微克/毫升三氧和2-3毫升自体血。疗效观察包括:SpO2、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国家制定Covid-19评分、病毒转阴RT-PCR检测天数。在第5天和第10天重复RT-PCR试验。此外,作者还评估了:1. 咳嗽、呼吸困难、持续疼痛和胸闷的临床症状表现(仅针对有症状的患者)的变化,按5点顺序排列: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5);2.是否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住院天数,5 死亡,等。

       结果显示:直肠三氧灌注组病人的所有上述指标都优于标准治疗组;统计学又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包括病毒转印RT-PCR反应(P=0.01)、咳嗽等症状改善(P<0.05),以及转入重症监护治疗率(P<0.05);标准治疗组2例死亡,而三样组没有死亡,也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认为直肠三氧灌注治疗Covid-19安全有效。作者建议其政府和立法机关积极考虑三氧疗法,不仅可以降低重症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可以减少对贵重医疗仪器的依赖。

    编译:三氧医学中国行发起人 安建雄 MD

  • 圆锥角膜和青光眼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两者病因不同,它们并没有直接关系。圆锥角膜是角膜局部变薄、扩张形成的锥形突起,多位于角膜的下方。这是由于角膜的局部先天性异常引起的,与青光眼无关。青光眼则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其特征是病理性眼压升高,可能会引发视力下降、头痛、眼胀等症状。

    虽然圆锥角膜和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它们都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且圆锥角膜可能会影响到角膜的形状和厚度,进而影响到眼压的测量结果。在诊断和治疗青光眼时,需要注意圆锥角膜的影响。

  • 生活中,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躺着或坐着的时间久了,站起来突然头晕、视物模糊,过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

     

    根据生活经验,多数人会把这种不适感归结为低血糖或贫血。事实上,真正的元凶可能是低血压。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站起后头晕和血压低的关系,并教你两个动作缓解这种不适感。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许顶立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学科主任 郭艺芳

     

    起立就头晕,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

     

    初始直立性低血压,简称直立性低血压,属于体位性低血压的一种。它是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人最直接的感受是快速站立后,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

     

    如何判定自己是直立性低血压?站立起15秒内,突然出现的血压骤降反应,通常收缩压下降超过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

     

    直立性低血压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要分年龄与体质看待:

     

    年轻人

     

    即使确定了这种症状,也不用过分担心。

     

    因为直立性低血压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病态表现,少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单纯因为使用了降压药或镇静药。

     

     

    老年人

     

    直立性低血压更易在老年群体中高发,特别是合并多种疾病的虚弱老人。

     

    随年龄增长,老人血管机能下降,下肢肌力减弱,久蹲后起身大多会伴有头晕眼花、起身困难,因此导致的跌倒、碰伤事件并不少见。

     

    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比例达到15%,75岁以上高达30%~50%。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旦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最好立即平卧,避免跌倒、摔伤。同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帮助诊断。

     

    待身体完全恢复后,可以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和脉搏,以便明确诊断,防止晕厥。

     

    3种低血压各有偏爱人群

     

    一般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就算低血压,不同类型的低血压都可能造成头晕症状。其中,每种低血压都有自己的偏爱人群:

     

    1.体位低血压

     

    体位发生变化,如蹲起站立、长时间站立时由于头部供血不足会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倒的症状。

     

    血管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出现,一是身体血压调控能力下降,二是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不当。

     

    2.体质低血压

     

    体质衰弱者及女性更容易发生,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可能出现长期眩晕、乏力、气短、精神不振、易疲劳等。

     

    不少人因为工作繁忙,极少进行体育运动。时间一长,血管的活动随之减少,血管反应性也逐渐变差。比如,突然下蹲时,血压不能轻易回升,产生晕眩感。

     

    此外,还有些女性为了瘦身,过度节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极少摄入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长此以往,导致体内营养供应不足,产生低血压。

     

    3.一过性低血压

     

    天气炎热的夏天较为常见,因出汗过多、血管扩张而导致血液供应量减少,会出现暂时性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

     

     

    两个动作缓解低血压头晕

     

    低血压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常见的直立性低血压,缓解方法分为非药物和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更多见,例如:

     

    日常活动中,一定要避免快速站立,转变体位也要尽量缓慢;

     

    从卧位站起时,应先由卧位变为坐位,几分钟后再慢慢站起;

     

    适当增加钠盐和水分摄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

     

    补充饮食中缺乏的维生素或矿物质,以防贫血;

     

    防止餐后低血压;限制酒精摄入等。

     

    除此之外,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利宾心血管研究院的专家经过干预效果评估,给出两个推荐动作。

     

    站立前,用30秒重复抬膝,以快速激活下半身肌肉;

     

     

    站起后,迅速做双腿交叉动作,尽量绷紧下半身肌肉。

     

     

    研究发现,以上两种物理干预方式都能显著缓解动脉压的下降趋势,但两者的起效机制略有不同:

     

    站立前抬膝,可使坐姿时的心输出量增加,进而起到缓解站立时血压骤降的效果;

     

    站立后交叉双腿,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血压下降趋势,减弱全身血管阻力。

     

    研究者提示,除了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的人,其他有过相似症状的人都可以常练这两种动作,以防出现晕厥等意外。▲

     


    本期编辑:张宇

  •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因为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可能略有不同,所以具体治疗措施需要根据病毒类型和病情来确定。

    对症治疗:使用解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发热和头痛等症状。

    静脉注射液:在一些重症病例中,可能需要给予静脉注射液,如静脉输液、抗病毒免疫球蛋白等,以支持治疗和缓解症状。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血压、神经系统状况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病毒性脑膜炎属于严重疾病,如果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当宝宝磕破嘴唇时,可以采取清洁伤口、使用冷敷、控制出血、使用抗菌药膏、给予舒适饮食等处理方法。

    1. 清洁伤口:用温水轻轻清洁伤口,可以使用一些温和的洗涤剂。避免用力擦拭或摩擦伤口,以免加重伤口。

    2. 使用冷敷:在伤口周围轻轻敷上冷敷物(如冰块袋或冷湿毛巾),可以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每次冷敷不超过 15 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3. 控制出血: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纸巾轻轻压迫伤口,以止血。

    4. 使用抗菌药膏:在伤口干燥后,可以涂抹一层薄薄的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以预防感染。

    5. 给予舒适饮食:宝宝可能因嘴唇疼痛而不愿进食,可以给予软食或流质食物,如粥、果泥、奶制品等,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同时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

    如果宝宝的伤口较深或严重出血,建议及时就医,让医生给予处理。

  • 新生儿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秋季,由于气候转凉,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在北京这样的地区,家长需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保暖措施。以下是关于新生儿低体温的详细介绍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新生儿低体温的表现主要包括:体温低于36°C,面色苍白或发青,哭声微弱,反应迟钝,吸吮力差,肢体发硬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症、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1. 保持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在22-24°C,湿度在50%-60%之间;2. 按时给宝宝喂奶,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3. 避免将宝宝直接暴露在冷风中;4. 穿着适宜,避免宝宝过热或过冷;5. 定期测量宝宝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治疗策略:1. 确保新生儿室温适宜,给予保暖措施;2. 及时补充热量,鼓励宝宝吸吮;3. 针对硬肿症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4. 密切观察宝宝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 新生儿皮肤硬肿,又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肿、发红和局部温度降低。该疾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但夏季也有可能出现。在台北夏季,新生儿皮肤硬肿的表现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皮肤出现硬肿,触摸时有明显的僵硬感,局部皮肤温度降低。
    2. 皮肤发红,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泡。
    3. 新生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哭闹不安、体温不升等症状。
    针对台北夏季新生儿皮肤硬肿的家庭预防措施包括: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穿着适宜的衣物。
    3. 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引起感染。
    4.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和皮肤状况。
    治疗策略包括:
    1. 调整室温,保持温暖舒适。
    2. 给予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强免疫力。
    3. 使用药物缓解硬肿症状,如局部涂抹抗硬肿药物。
    4. 针对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5.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 新生儿皮肤硬肿,又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太原秋季天气渐凉,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会有所上升。以下是新生儿皮肤硬肿的表现、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新生儿皮肤硬肿是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导致体温过低,皮下脂肪凝固,从而引起皮肤硬肿。硬肿多发生在新生儿的臀部、背部、肩部、手臂和腿部等部位。硬肿的皮肤呈硬而紧绷状,触摸时有冰凉感,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体温不升等症状。

    二、太原秋季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太原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凉。
    2. 保持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皮肤硬肿。
    3. 适当晒太阳:每天让新生儿适当晒太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4.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新生儿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抵抗力。
    5.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肤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治疗策略
    1. 保暖:新生儿皮肤硬肿的治疗首先应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可通过增加衣物、使用暖宝宝、调节室温等方式进行保暖。
    2. 营养支持:给予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提高抵抗力。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新生儿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4. 其他治疗:如有必要,可进行局部理疗、按摩等辅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保暖:虽然保暖很重要,但过度保暖可能导致新生儿出汗过多,引起脱水等症状。
    2. 注意保暖与通风:在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体温不升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新生儿皮肤硬肿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西宁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善,更容易出现此类问题。新生儿皮肤硬肿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硬肿,严重时甚至出现水疱和坏死。以下是一些针对新生儿皮肤硬肿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以新生儿舒适为宜。
    2. 定期给新生儿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注意新生儿衣物材质,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
    4.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注意新生儿饮食,避免过量喂食,以免加重硬肿症状。
    二、治疗策略
    1.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必要时使用暖箱或电热毯等设备。
    2. 注意新生儿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 若出现水疱和坏死,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4. 加强新生儿营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5. 注意新生儿日常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硬肿部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皮肤硬肿,保障新生儿健康。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也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过低、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而引起的疾病。西安冬季寒冷,新生儿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温度:新生儿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2-24摄氏度,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新生儿体温下降。
    2. 保暖:新生儿外出时,应穿着适当的保暖衣物,如棉衣、棉裤、帽子、手套等。
    3. 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其抵抗力。
    4. 观察体温:定期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给新生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二、治疗策略
    1. 保暖:给予新生儿适当的保暖措施,如使用暖箱、棉被等。
    2. 提高体温:通过给新生儿服用升温药物、热敷等方法提高体温。
    3. 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4. 营养支持:给予新生儿充足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5. 密切观察: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新生儿皮肤硬肿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春季,由于天气逐渐变暖,室内外温差较大,更容易发生。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新生儿皮肤出现硬肿,局部温度降低,严重时可能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和生长发育。
    针对海口春季这一特定地区,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1. 预防措施: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减少硬肿的发生。
    -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增加衣物,特别是四肢的保暖。
    -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注意新生儿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2. 治疗策略:
    - 如发现新生儿皮肤硬肿,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 治疗方法包括保暖、局部按摩、药物治疗等。
    -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皮肤硬肿的预防与治疗需要家长和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也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寒冷环境下体温过低,导致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的疾病。银川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新生儿仍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室内空调使用不当或保暖措施不足,也可能导致新生儿体温过低。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空调温度过低,新生儿房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之间。
    2. 新生儿衣物应选择柔软、保暖的材质,避免过多的包裹,以免影响体温调节。
    3.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4. 避免新生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防中暑。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治疗策略:
    1. 提高新生儿体温,可以通过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但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
    2. 营养支持,确保新生儿摄入充足的营养,以增强体质。
    3. 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等,并及时处理。
    4.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也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体温过低和皮肤硬肿的疾病。在拉萨秋季,由于气候寒冷,新生儿更容易受到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威胁。

    一、疾病介绍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体温下降、皮肤硬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吸吮困难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保持室内温暖:拉萨秋季气温较低,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摄氏度之间,避免新生儿受凉。
    2. 注意保暖:给新生儿穿着适合的衣物,如棉衣、棉被等,确保其身体温暖。
    3. 增加营养: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增强其抵抗力。
    4. 定期检查: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出现的疾病。
    5. 避免外出:在气温较低时,尽量减少新生儿外出,以免受寒。

    三、治疗策略
    1. 保暖:将新生儿置于温暖的床上,用棉被包裹,保持体温在36-37摄氏度。
    2. 补液:给予新生儿适当的补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3. 抗感染:如有感染迹象,给予抗生素治疗。
    4. 营养支持:给予新生儿充足的营养,促进恢复。
    5.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新生儿皮肤硬肿,又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尤其是在出生后1-2周内,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加上昆明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发该疾病。

    疾病介绍:新生儿皮肤硬肿是由于新生儿体温过低,导致皮下脂肪凝固而形成的一种疾病。硬肿多发生在新生儿的手脚、臀部、面部等部位,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硬肿症的严重程度与新生儿体温下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昆明冬季的家庭预防策略: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昆明冬季气温较低,家长应确保新生儿居住环境的室内温度在22-24℃之间,避免新生儿受凉。
    2. 注意保暖:为新生儿穿上适合的衣物,如保暖内衣、棉衣等,确保新生儿在室内外都能保持温暖。
    3. 适量增减衣物:根据新生儿体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
    4. 适量饮水:保持新生儿体内水分平衡,预防硬肿症的发生。
    5. 注意新生儿的生活规律: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发硬肿症。

    治疗策略:
    1. 提高新生儿体温:通过保暖、使用暖水袋等方式,提高新生儿体温至正常水平。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新生儿硬肿症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应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新生儿体内电解质平衡。
    3. 使用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硬肿症,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4. 加强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5. 密切观察:密切关注新生儿体温、硬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新生儿皮肤硬肿,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时期的皮肤病变。该病症在哈尔滨春季较为多发,可能与气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以下是关于新生儿皮肤硬肿的介绍以及哈尔滨春季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新生儿皮肤硬肿表现为皮肤硬肿、发红、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硬肿多发生在四肢、臀部、颈部等部位,严重时可能累及全身。硬肿的原因可能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营养摄入不足、感染等因素有关。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哈尔滨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家长应给新生儿提供适宜的保暖措施,如穿着合适的衣物、使用保暖用品等。
    2. 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避免过高或过低。
    3. 注意饮食:保证新生儿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抵抗力。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5.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减少新生儿接触花粉、灰尘等过敏原。
    三、家庭治疗策略
    1. 保暖:适当提高新生儿体温,如使用暖水袋、保暖贴等,但需注意避免烫伤。
    2. 营养支持:保证新生儿营养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给新生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硬肿加重。
    四、注意事项
    1. 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体温和皮肤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遵医嘱,不要自行给新生儿使用药物。
    3.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新生儿接触过敏原。
    五、预后
    新生儿皮肤硬肿的治疗效果较好,多数患儿可完全康复。但家长仍需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预防再次发生硬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