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中医称为“胁痛”、“黄疸”等,主要由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因素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胆结石阻塞胆道,引发各种症状。不同类型的胆结石和胆囊炎因证候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1.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
主要表现为间断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向右肩背放射,多因生气或油腻餐引发或加重,有时可突发右上腹绞痛(结石嵌顿所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中医辨证为肝胆郁滞、腑气不畅,治疗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
常用药物包括柴胡、香附、郁金、枳实、厚朴、木香、黄芩、白芍、金钱草、大黄、当归、甘草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大便干燥可加大大黄用量或酌加元明粉。若考虑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可嘱病人右侧卧位,拍打其右后背部,使结石从嵌顿部位脱出解除疼痛。发病期间应忌食油腻,保持心态平和。
2. 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起病急,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不思饮食,进食则腹痛加重,或呕吐,发热,或有寒战,有时出现黄疸,尿少色黄,大便秘结。中医辨证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治疗宜清利肝胆、理气通下。
常用药物包括金钱草、虎杖、公英、黄芩、郁金、川楝子、茵陈、柴胡、白芍、大黄、元明粉等。腹痛剧烈者加元胡;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病人应禁食,有条件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输液,并可于右上腹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膏,以促使炎症消退。同时要配合应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 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
疾病到了这一阶段,最积极的措施应是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人存在手术禁忌情况,或当地无手术条件,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胃脘区剧痛,甚至痛遍全腹,高热不退,黄疸,便秘。体检:血压有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休克,腹肌紧张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或细数。白细胞高于20000/mm3。
中医辨证为肝胆郁滞、火毒蕴结,治疗宜清利肝胆、泻火解毒。常用药物包括茵陈、虎杖、栀子、公英、龙胆草、柴胡、黄芩、黄连、生大黄、元明粉、生地、生石膏。高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怕冷自汗、脉沉细者可加麦冬、石斛、粉;有出血倾向的可加水牛角、赤芍、丹皮;出现休克可加人参、附子。
文章 91岁老人胆结石,如何最小创伤取石?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中医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效果如何?
药事通
文章 肝内外胆管扩张,需要进一步检查吗?
健康驿站
文章 胆红素偏高,可能是胆结石?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胆结石要不要切除?有乙肝携带会影响手术吗?
医疗数据守护者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邱伟华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