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脚跟不红也不肿,一走路就疼痛难忍,怎么回事?

脚跟不红也不肿,一走路就疼痛难忍,怎么回事?
发表人:刘元奇

不少中老年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走运动后,有的人甚至没有进行大量活动,就出现了足跟痛,不红不肿,就是一走就疼痛难忍。尤其是在早上刚下床或久坐后站立的时候,更是钻心的疼,活动一会儿反而会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跟痛症”。

什么是跟痛症

跟痛症以中老年人及体重较胖者多见,是足底筋膜受到长期、持续、过大地牵拉而在足跟处发生慢性劳损,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足底脂肪垫较厚,缺乏肌肉组织,脂肪垫作为脂肪组织,一旦损伤,就非常难修复。

简单说来就是,足底常年累月的受到压迫,而且体重较重的人受压更甚,足跟没有壮硕的肌肉进行保护,只有一层懒洋洋的脂肪,久而久之便受到了损伤。

跟痛症的特点是起病缓慢,行走之初局部疼痛,行走困难,坚持短距离行走数分钟后疼痛缓解,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可一侧或两侧发病,可分为跟内痛、跟后痛、跟下痛,以跟下痛最常见。

划重点:

  • 起病缓慢
  • 刚刚开始走的时候足跟疼痛
  • 行走困难
  • 走几分钟后疼痛稍微缓解
  • 长时间行走疼痛加重

跟骨侧位 X 线片可能看见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大小不等骨质增生,这就是骨刺。骨刺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这里所说的“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多数人的足跟痛都是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不论劳动还是休闲娱乐,要想着经常变换姿势,避免固定姿势对局部造成压迫。

然而,只要是足跟痛,就是因为长骨刺吗?不一定哦!

临床观察发现,跟痛症疼痛的程度与跟骨骨刺大小并不成正比。有症状者可无骨刺,有骨刺者可无症状。

现在普遍认为,跟骨骨刺只是跟痛症的可能原因,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跟骨骨刺等同于跟痛症。

但是跟骨骨刺一旦形成,势必对周围腱膜、足底跟部脂肪垫形成潜在刺激,累积性刺激造成跟骨骨刺周围组织水肿增生增厚并发生无菌性炎症,成为跟痛症潜在致病因素。

治疗跟骨骨刺的关键不是消除骨刺,而是在于消除骨刺周围的无菌性炎症。

也就是说,只要有了骨刺,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跟痛症,只是时间问题。消除炎症很重要!

跟痛症的治疗

(1)进行肢体锻炼:主要包括足底筋膜和跟腱牵拉锻炼,足底筋膜牵拉有助于炎症的消退。每天反复牵拉跟腱和足底筋膜是减轻跟痛症患者疼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请医生进行指导)

(2)使用足底垫、跟骨垫:能减少或分散跟骨撞击的应力,缓冲和支撑跟下的纤维脂肪组织,从而起到治疗跟痛的效果。

(3)进行肢体固定:疼痛严重时,可用夜间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踝关节背伸 5~10°,以免使足底筋膜在夜间痉挛,晨起活动时引起疼痛。

(4)采用体外震波(冲击波)治疗:此疗法可促进足跟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了局部炎症的减退,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近较为热门的治疗方法。

(5)服用消炎镇痛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消炎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大多数跟痛症的急性疼痛发作和长期疼痛是有效的。但是此类药物胃肠道反应比较强烈,既往有消化疾病病史患者慎用。

(6)采用局部封闭:当大多数保守疗法失败时,许多临床医生会借助此疗法。本疗法短期内的疗效是肯定的,多次频繁使用可能会引起足底腱膜、跟腱断裂及足跟脂肪垫的退化,所以需控制使用次数及频率。

(7)采用手术疗法,极少数患者经过 6 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软组织松解、跟骨骨刺切除。切除骨刺虽不是手术治疗的首要目的,但是在做软组织松解手术同时将跟骨骨刺一并切除还是有必要的。

综合整理自

人卫智网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从骨至筋——骨科医生对你说》

主编:郭树章

文本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跟骨骨刺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现在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的一种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当然很多人都采用微创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那么很多患者对于该疗法有的时候不是很了解,对此,股骨头坏死医院专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希望能对于患者有所帮助。

     

     

     

    微创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对于该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来了解一下。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理是通过注入大量溶栓剂到患侧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疏通髋关节附近的微循环,改善患肢骨的血液供应,使动脉供血更加充足。微创介入疗法治疗过程是如何,这也是很关键的,只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治愈股骨头坏死。采用Seldinger穿刺术经股动脉插管,将5.5FCbra导管超选择送入股骨动脉内,注入76%的泛影葡胺8~10ml进行血管造影,并在X线直视下观察股骨头血运的变化;亦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照影,经导管注入尿激酶10~40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10~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0~30ml或其活血化瘀的药物,术后再次观察疗效,对于临床症状及血管再通改善不明显者,可间隔3~5天再次进行第2或第3次治疗。每次介入治疗后,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天,共5天,并口服鱼肝油和钙片以加强疗效。

     

     

    微创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有其治疗的一些优点和缺点,具体主要有哪些呢。优点有微创介入治疗皮肤创口仅为2mm左右,痛苦较少,通常在术后10小时可正常活动,功能恢复的快;缺点是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操作不当易使血管壁损伤,加重骨血障碍,同时会有一定几率的感染,它有严格的禁忌症和适应症;介入药物注射不到股骨头的骨头内部,而股骨头坏死是由骨内向骨外坏死,介入疗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导致股骨头坏死静脉回流不畅的致病因素;对于血管断裂或者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起不到全身调理治疗的作用,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通过上述的一些介绍,对于微创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那么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适当的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让自己很快的恢复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能耽误治疗,延误病情。

  • 前几天,老家一个长辈打电话给我,要我帮忙去北京的一个地方买些药。我问了下什么药,治疗什么疾病的。得到的答复是治疗少白头的,一种外用药。听到后我很是激动,竟然还有药物能够治疗少白头?我就打电话给老家人提供的公司,我再三询问之下,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了。 

     

     

    少白头,顾名思义就是很年轻的时候,头发就白了。在我们的脑海里,一般都是老年人才会有满头银发。而现在一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头发就会变白,大部分都是白了一部分。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在二十多岁,头发就全白了。这一部分人,就称为少白头。 

     

    老家人是看了电视购物上面的广告,说的是北京一家公司出产了一种外用药物,针对少白头,洗头之后头发就会变黑。接电话的业务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我听后就怀疑是染发剂。我就问对方是染发剂还是药品,对方刚开始的回答是药品。我说我是皮肤科大夫,对这种病很了解,不要骗我。对方才说,确实是染发剂,只是比普通的染发剂好用。我说好吧。 

     

    人的头发为什么会黑。这和人体中含有的黑色素细胞有关系,人类只拥有一种色素细胞,也就是哺乳类身上与黑色素细胞相对应的的黑素细胞,以此产生皮肤、毛发和眼睛的颜色。由于和其它细胞的鲜明差异,以及大量的存在,黑色素细胞是目前研究最透彻的色素细胞。也就是说,人体内的黑色素细胞决定了毛发的颜色。中国人头发以黑色为主色调,这就是由于中国人体内含有的黑色素细胞决定的。 

     

     

    现在少白头的人很多,这和几种因素有关系。北京大学曾经做过问卷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少白头的发病和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预防和控制少白头的发生。现在的社会,很少有因为营养引起的白头。遗传因素是主要因素,还有就是精神因素,比如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

     

    关于少白头的治疗,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所以,我劝老家人说别买了,明显是染发剂,而且要花这么多钱。我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如果有好的办法,我会告诉你的。医学虽然发达,但是对黑色素细胞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在没有好的办法之前,一些不法分子会出奇招骗钱,所以不要轻易相信。

  • 过敏性支气管炎可以用抗炎、抗过敏、止咳化痰类药物进行治疗。

    1.抗炎药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对抗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以及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对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2.抗过敏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包括孟鲁司特钠片、扎鲁司特片、普仑司特胶囊等,或者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地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盐酸异丙嗪片等,均能够缓解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刺激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3.止咳化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硫酸特布他林片等,能够舒张气管平滑肌,改善气道的痉挛、缓解咳嗽等症状。或者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片、多索茶碱片、茶碱缓释片等,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还可以使用中成药,如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复方鲜竹沥液、小儿百部止咳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等,均有稀释痰液、促进排痰、缓解咳嗽等作用。

    若出现发热或痰量异常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用药带来不便。

  • 作者 | 韩啸
    文章首发于 | 做整形的人韩啸微博

     

     

    为什么我连注射玻尿酸、肉毒素都反对?

     

    前段时间,叔在LA认识的一个女孩,长得不错、个头儿又高,还在ins上还有几个粉丝。但是,她嘴唇上玻尿酸太多、眉头上的肉毒素造成了柳眉倒竖的固定形态;这张僵硬的假脸,怎么看都别扭,叔委实提不起情绪。

     

    人们通过对方的表情和容貌传递信息,这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容颜的基本功能,但是如果你一眼就辨认出这张脸传递的是虚假信息,就不会有任何兴趣再看下去了、或者厌恶了。年轻女孩子,只要不做美容手术和注射,总不会太丑。

     

    玻尿酸注射并非无害。有种说辞是:玻尿酸是人体组成部分,可以看作自身组织,所以无害。人体组织间隙中有玻尿酸存在,但是人体组织间液是极其复杂的;正如葱姜是一道菜的组成部分但决不能等同于这道菜一样。人体组织复杂精密,哪怕移位都形成疾病:疝;自身组织移植都会与原位组织互相侵害,更何况将其中的一个组成成份注入体内?

     

    实际上,玻尿酸注入体内后,周围组织会将之视为异物,启动吞噬排毒过程,而玻尿酸对周围组织细胞挤压,包绕造成相对缺血缺氧。时间一长,周围组织萎缩、被侵蚀,在所难免。(这就象当年的英捷尔法勒和奥美定一样。)

     

     

    不少玻尿酸注射后会出现扩散或者凹凸不平,手摸上去凹凸不平比视觉上更明显。至于那些拙劣技术造成的更严重伤害的并发症如眼睛失明或者血管栓塞,就不讨论了。我的方法打玻尿酸隆鼻,不会出现扩散问题,也可以做出鼻背中间和两侧的细微起伏变化。但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玻尿酸注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如果美容需求造成的心理压力极大,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才可以去选择注射玻尿酸,但是要承受任何侵入机体的操作都会造成伤害的风险。

     

    肉毒素的基本功能是抑制肌肉收缩,从而减少动力性皱纹。在其短暂的作用时间里(半年左右),拮抗肌由于失去对抗性锻练而日渐萎缩。理性而积极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通过表情肌锻练使表情舒张、提升而获得年轻化、积极而放松的表情。另一方面,肉毒素使肌肉群松弛,从而使肌肉无法运动,表情僵硬。面部信息传递减少,就变得呆板无趣。正如化浓妆会使年轻女孩子显得苍老一样,肉毒素对年轻女性的美丽伤害更大。

     

    不使用侵入性手段也可改变相貌吗?你可能会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太虚妄了。但是面部肌肉训练和表情管理调整,是可以很快见效的,而且比注射效果自然美观的多。很多明星刚出道时,相貌平平,几年以后面孔会耐看、漂亮多了。原因在于她们、他们经常看到自己在屏幕上的形象,平时就有意无意地调整,表情逐渐丰富,传递更多的信息和趣味,面孔就逐渐生动、美丽多了。

     

     

    每个社会层面都有不同的审观。颈部一条大金链,一定是那个群体中最适宜的、最容易传达出有利信息的、最有助于建立团队中支配地位的装饰物。而悦耳的发音、丰富得体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生动有魅力的容貌,可能在另一类人群中获得更多赞许。注射美容也好、美容外科手术也罢,术后不能被别人看出做过、真实自然,是我可以接受的底线。

     

    与精细复杂绝伦的人体相比,现代医学仍然处于童年时期,手段、思路都幼稚和粗劣,任何美容外科操作都具有一定的伤害性,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措施,需要慎重选择。任何美容操作的基本原则都是创伤越小越好,有些操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得不偿失。医学需要哲学、艺术、社会科跨学科的帮助;处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医生,也需要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哲学修养。中国的医生在士人体系中的威权社会中地位低下,这样的要求可能未免太高了;但是没有柔软、感性、敏感的心灵,美容外科医生与屠夫何异?

     

    容貌和身材、身心健康这些目标一样,都需要艰苦的锻练、刻意地维护,需要读书和阅历,需要韩叔的指导,哈哈。在有经验、有阅历的人眼中,大多数年轻女孩子接受玻尿酸、肉毒素注射,只会让你变丑、或者说,换了另一种丑法。

     

     

  • 这段时间,身边“咳咳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婴幼儿容易中招。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其实很可能是“百日咳”。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通告显示(图1),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已致13例死亡[1]

    通告一发布,很多人担心起来:百日咳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孩子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百日咳伤害呢?

    针对大家的问题,京东健康特别整理了一篇百日咳家庭防护和就医攻略。

     

    图1: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4年1-2月百日咳发病数和死亡数

     

    Part 1:什么是百日咳?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轻家长对百日咳比较陌生,其实在百日咳疫苗问世之前,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是导致6月龄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日咳,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疾病的咳嗽时间特别长,一般来说可持续2~3个月,很不好治。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6月龄以下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婴儿威胁最大。

    百日咳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后期。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好转,而患了百日咳的婴幼儿一般经过7~10天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剧咳。

    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常引起反射性呕吐,还可导致面部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球结膜出血、面部皮肤出现出血点等表现。

    最后孩子可能咳出大量黏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2]。因此,在古代中医称其为“鸡咳”或“鹭鸶咳”。

    也有一部分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持续2-4周的慢性咳嗽,特别是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 周以上。

    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去看医生。

    Part 2:百日咳为什么突然间增多?

    百日咳很早就被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为3月龄婴幼儿免费接种百白破疫苗,自计划免疫实施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但近年来,不止我国,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疫情导致了很多地区儿童没能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据来看,百日咳的发病患者群主要是以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为主。

    二是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变迁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2年,百日咳型别在不断变化:百日咳型由2016年的MT32型、27型到2022年主要转变为MT28型。MT28型在上海首次报道。

    MT28型毒力较强,引起小范围的扩散流行。MT28型红霉素耐药率超过80%,和原始的百日咳疫苗组发生免疫逃逸。

    监测结果提示:百日咳疫苗保护性抗体降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目前流行的百日咳菌株不耐受[3]

    人类和疾病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患病病例有增多,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Part 3:婴幼儿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百日咳?

    前面提到,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个客观事实: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保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

    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由于婴幼儿预防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完成首剂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后,保护有效性只能达到45%,如果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保护有效性能提高到98%左右。

    建议所有适龄婴幼儿都应在免疫程序里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以远离百日咳感染风险。如果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2]

    需要警惕的是,百日咳不只是一种儿童疾病。

    在许多国家观察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获得性免疫力已经减弱,导致大量未受保护的人群可能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咳嗽和百日咳。但在成年人中,症状多少不太典型,难以识别,这大大增加了成年人传染给家庭成员的风险。

    Part 4:怎么防范百日咳?

    对于婴幼儿,最好的防护办法是及时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成年人的百日咳疫苗,也尚未推荐在成年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为了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感染,不管婴幼儿、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防范百日咳。

    1.及早识别并就医

    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不一,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者,应高度怀疑是百日咳,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百日咳鲍特菌等检查,以排查百日咳[2],然后根据医嘱服药:

    (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 周;

    (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发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 2 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2.做好隔离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许多咳嗽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可能使隐性带菌者及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也有传染性。

    因此,需要对百日咳病人进行隔离,以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3.日常防护

    稍微令人安心的是,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

    日常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室内通风,让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所有人远离百日咳,健健康康的享受春光~

     

    参考文献
    [1]2024年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https://www.ndcpa.gov.cn/jbkzzx/yqxxxw/common/content/content_1769981713455947776.html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 年版).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312/75cfff021a484d0c9c200f85f2bf746b.shtml
    [3]王传清丨儿童新发再发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https://mp.weixin.qq.com/s/ppAMnAvQkXyHHChu0ycjIg
  • 对于两年前有过脑梗塞病史的患者,如果没有出现较严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如胃出血等问题,即使现在恢复得很好,还是需要继续吃阿司匹林的。

     

     

    为什么脑梗恢复期还需要吃阿司匹林?

     

    根据临床试验结论、国内外临床治疗指南和各方专家共识,目前公认脑梗后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脑梗再次发作。

     

    早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推荐:如无明确禁忌证,所有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史或推测因脑缺血或梗死出现卒中的患者,均应接受长期(可能需要终生)阿司匹林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指南,只要曾经有过脑梗哪怕有短暂轻微脑梗症状的患者,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要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之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这样推荐,与之前的相关大型临床试验有关,这些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卒中再发,分别使严重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5,而出血性卒中无明显增加。

      

    如果阿司匹林不耐受,用什么药替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或脑出血,则在出血症状好转后期,改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治疗。

     

    尽管很多指南推荐氯吡格雷用于抗血小板治疗,目前而言,如果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消化性溃疡等禁忌症,仍然首选阿司匹林,这是因为阿司匹林用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充足,且有价格优势,奠定了其在卒中二级预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如果既往没有脑梗死,也没有三高,能否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

     

    就是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老年人(65岁以上者),他们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有好处吗?最新学术界认为,健康老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好处!

     

    2018年9月16日,和《柳叶刀》期刊不相上下的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发表三篇论文指出: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延长寿命,没有发现有明显好处,反而会存在出血等疾病风险!

     

    因此对于既往没有脑梗的患者,如果没有三高,与其服用阿司匹林,不如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来预防脑梗塞。

  • 对于40岁以上的没有家族结直肠癌史的一般人群,我们通常建议无任何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或者切除后,那么开始前几年也应该再接受复查,但如果没有异常,一般建议3-5年再接受检查即可。

     

    因此对于肠镜的检查次数,跟我们大家是否为高危人群有很多关系,不同人群要求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 息肉直径≥10mm;
    • 多发性息肉
    •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 本人有其他癌症病史;
    • 长期便秘便血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
    • 肠道有绒毛管腺状瘤;
    • 有肠道症状改变比如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
    • 免疫缺陷者等等

     

    以上可称之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那么其做肠镜的频率要比我们正常没有症状的人,做的频率要高一些,要求一年做一次为宜;

     

     

    对于其他做了肠镜没有任何异常的人,40以上的人可以考虑2-3年复查一次;40岁以下的人,可以3-5年复查一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慢性结肠炎,应该结合具体结肠炎的病情进行选择,像如果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建议治疗一段时间后就要复查,看能否治愈和改善,对于长期无法改善和治愈的,应该提高肠镜的复查次数,1-2年复查一次,但如果改善或者治愈,可以3年左右复查一次。

     

    因为只要是长期慢性结肠炎,都会有癌变的风险,尤其是还出现溃疡性结,肠道增生、坏死等等,开始我们肠道增生都属于一种慢性保护性增生,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发现大部分癌症来源于我们增生过后的恶性增生,因此,尤其是要注意长期慢性结肠炎炎症不退,还出现一些大便异常改变,腹痛等症状,都应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所以,肠癌虽然凶险,但却是公认最易预防、最易早发现、最易治疗的癌症!因为大肠癌的发生套路非常简单,大约95%的肠癌是由腺瘤性肠息肉一步步演化而来,这个过程也很漫长,一般来说:

    • 从正常粘膜到出现息肉,需要5-15年,
    • 从腺瘤性息肉形成、发生异型增生、再到癌变,也需要5-15年,
    • 也就是说正常粘膜到癌变,最低需要10年时间,最长可能需要30年以上!

     

     

    我们可以在它癌变前,有非常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发现它,阻断它,最有效方法就是做肠镜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注意事项包括按剂量服用、不随意停药、服药时间、间隔时间等。

    • 按剂量服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一般要补充左甲状腺素,药物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差异。比如老年人、伴有冠状动脉疾病者、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起始用量要少并逐渐增加剂量。服用过量引起副作用时就医调整剂量。
    • 不随意停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服药期间不宜随意停止,特别是症状缓解时不宜私下停药,尽量避免漏服。
    • 服药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服药时间尽量固定,左甲状腺素可以每天空腹服用,服药后 1 小时再进食。感觉不方便可以选择睡前或早餐前 30 分钟服药。
    • 间隔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服用左甲状腺素期间,有些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影响其吸收,比如铁补充剂、氢氧化铝、大量豆制品、高纤维饮食等,两者食用时间尽量间隔 4 小时以上。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要遵医嘱用药,用药的具体注意事项也可以咨询医生去进行了解。

  • 谈癌色变,胃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患年龄段在55-70岁。

     

    中国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胃癌的症状并不明显,从而被人们忽视,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千万不要扛?

     

    1.早期胃癌的症状

     

    非常遗憾地说,大多数病人在得胃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感觉肚子胀,恶心,不舒服,老打嗝。


    可是即使有这些症状,但是并不典型,也不被人们重视。

     

    很多人就以为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或者消化不良,有的甚至不会去医院检查,认为忍忍就过去了,或者仅仅在附近的药店买一些治疗消化不良或者治疗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药物来吃。

     

    时间长了就一直当作胃病来治疗。

     

    又因为早期吃一些治疗胃病的药物或者确实可以缓解部分症状,看似使病情减轻一些,实则会耽误胃癌的早期最佳治疗时间,拖拖拖,越拖越严重。

     

    2.中期胃癌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加重,一些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一个疼痛有明显加重的现象,这种疼痛是没有规律的,时不时就会痛,与进不进食无关。

     

    一般疼痛的部位左上腹,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癌和胃溃疡,那么这个疼痛是与进食有关的,一般胃溃疡是进食后疼痛。

     

     

    有些病人会出现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体重会慢慢减轻,整个人看起来日渐消瘦。

     

    在这个时期有时会引起患者的重视,患者会感觉到现在的精神气不足,乏力,整个人病怏怏的,于是会去医院做个检查,被查出是胃癌,然后接受正规治疗。

     

    可是一旦这些患者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按照慢性胃炎来进行治疗,就会严重的耽误病情,使其发展到晚期,增加死亡的风险。

     

    3.晚期胃癌的症状

     

    胃癌晚期会因为肿瘤所处的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胃的上部叫做贲门,也就是胃进食的开口处。

     

    如果贲门部长了肿瘤,那么随着肿瘤的增大,病人会出现进食时吞咽困难,有一种哽咽感。


    到后期癌肿越来越大甚至喝水时也会有哽咽感,甚至喝不了水。胃的出口部分叫做幽门,如果肿瘤长在这个地方,在病人进食之后因为食物从胃中排出时受阻,因此进食后就会有明显的腹胀感,甚至有明显的呕吐。

     

    中部的胃癌,如果侵犯到它周围的组织,比如胰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甚至有些人因为牵扯到腹膜后的一些神经就会出现背部疼痛。


    肿瘤如果破溃或者侵犯周围的血管就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继而贫血。晚期的胃癌患者在腹部有时会触摸到一个肿块比较硬而且位置比较固定,还会有黄疸、腹水、营养不良等表现。

  •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 我父亲今年61岁,最近老是抱怨腰疼,右腿发麻,脚踝小腿发热,连带着肚子也痛。我们一家人都很担心,于是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他有骨刺和腰间盘突出。我们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医生建议做核磁共振来评估手术方案,但我们也想了解一下保守治疗的可能性。我们找了一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他说可以通过两疗程的治疗来缓解症状,甚至可以打针软化骨刺。然而,这种说法让我半信半疑。毕竟,骨刺和腰间盘突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我们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咨询了多位医生,最后决定还是去大医院做核磁共振,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希望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让父亲的身体恢复健康。

    腰间盘突出和骨刺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腰间盘突出和骨刺的常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麻木、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骨科或脊柱外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腰部肌肉; 3. 如果需要手术,选择微创手术; 4.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5. 定期复查,避免病情恶化。

  • 今天是个晴朗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穿着轻便的衣服,踏上了去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旅程。作为一名37岁的上班族,我最近左脚脚板底出现了一个小骨刺,虽然不痛不痒,但总是觉得不舒服。于是,我决定通过网络咨询,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 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最近的生活习惯。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我关于出汗、饮食、口干苦渴、大便等方面的情况,并为我开具了中药饮片,建议我自煎服用。当我提到之前用过威灵仙效果不佳时,医生安慰我说:“不要担心,这次我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调整治疗方案。”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始终关注我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我及时的指导。他告诉我,骨刺的形成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建议我适当运动,注意饮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此外,他还提醒我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与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沟通,我深刻体会到了网络医疗的便捷与高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倍感安心,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医生的责任感和关爱,这让我对医生充满了信任。 如今,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左脚脚板底的不适感已经消失。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会越来越好。京东互联网医院,为我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感受到了科技与医疗的完美结合。

  •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骨刺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对颈椎骨刺的了解不足,导致在检查出有骨刺时产生不必要的担忧。事实上,颈椎骨刺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退化现象,是身体对关节承受压力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颈椎骨刺的形成与关节活动量、体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40岁以后,人体骨质增生逐渐明显,颈椎及下脏关节承重大,因此,颈椎骨刺的发生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颈椎骨刺与疼痛并非等同,并非所有骨刺都会引起疼痛。

    颈椎骨刺可能引起多种症状,如头晕、眩晕、四肢麻木等。针对这些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开具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针灸、推拿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手术治疗则适用于极少数因骨刺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功能障碍的患者。

    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养。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姿势,预防颈椎骨刺的发生和加重。

    总之,颈椎骨刺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 骨质增生,又称骨刺,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在40至60岁之间较为常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骨质增生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骨质增生的成因。骨质增生主要是由于关节的长期磨损和退行性变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逐渐磨损,导致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增加。这种长期摩擦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骨组织发生增生,形成骨刺。

    其次,骨质增生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或关节疾病的病史可能会增加患骨质增生的风险。
    •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不良的坐姿和站姿、过度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加剧,从而引发骨质增生。
    • 肥胖: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磨损加剧,从而引发骨质增生。
    • 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骨质增生。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增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运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等都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减少骨质增生的发生。
    • 加强关节锻炼:适当的关节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 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了解骨质增生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增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 郑先生今年50岁,患有腰椎骨质增生,四处求医却久治无效。他听说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骨刺来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开始四处打听哪家医院的手术效果最好。

    骨质增生,又称为骨刺,医学上称为骨关节炎,是影响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者数量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关节炎的总和,也是导致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约有1.44亿老年人,其中80%都存在骨质增生的潜在表现,约有一半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几乎所有承重关节,如颈椎、腰椎、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跟骨等,都可能出现骨关节炎。因此,它也被称为“下半生疾病”。当骨刺出现在颈椎、腰椎、髋关节或膝关节等部位时,分别被称为颈椎病、腰椎增生性关节炎和髋膝关节炎。

    然而,并非所有出现骨刺的情况都需要治疗。很多人发现自己的X光片上出现骨刺,就会感到焦虑和紧张。实际上,骨质增生是骨关节退化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出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即使有骨质增生,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那么就不属于骨关节炎,也就不需要进行治疗。

    很多患者关心是否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骨刺来彻底解决问题。虽然手术可以切除骨刺,但仅限于以下情况:骨赘过大,导致关节经常被“卡住”,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出现关节严重疼痛、畸形、关节不稳定、屈曲挛缩和严重肌萎缩等症状。这时,可以选择手术切除骨刺,或者进行关节鼠摘除术、关节成形术、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然而,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有些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骨质增生,甚至使其生长得更快。因此,手术切除骨刺并不能保证彻底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医院可能会擅自降低手术门槛,盲目扩大手术适应症,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果给那些“不合格”的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轻者骨头松动,重者可能造成骨折、感染,甚至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此外,国产人工关节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瑕疵,目前多使用进口产品。然而,由于进口人工关节的骨关节解剖结构与黄种人并不完全一致,造价昂贵的“洋关节”在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因此,关节置换手术应从严掌握,60岁以下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 我在互联网医院咨询了一位医生,向她咨询了肉刺掉了但还有一些根的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她提醒我需要继续使用鸡眼贴,同时还给了我关于使用鸡眼膏的建议,并告诉我不要让脚沾水。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她的专业和细心,让我对治疗感到非常放心。最后,医生还提醒我可以随时在线咨询她,让我感到非常贴心。总的来说,这次在线咨询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非常好。

  • 我是一名55岁的女性,最近脚后跟疼痛让我无法下地。每天早上起床时,疼痛感尤为强烈,但只要走一会儿,情况就会有所改善。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去医院拍片子,才发现脚后跟有骨刺。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站立工作引起的。他们建议我进行跟骨骨刺切除术,并在此期间采取一些保守治疗方法,如局部封闭或小针刀疗法,以促进康复。医生还推荐我穿宽松、软、轻、舒适的鞋子,适当减少行走,多休息,热水泡脚,局部热敷,口服扶他林或西乐葆消炎止痛,局部贴洛索洛芬贴膏或扶他林乳膏,若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红外线灯照射局部消炎止痛。他们还提到,口服七叶皂苷可以帮助促进康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脚后跟疼痛逐渐减轻,生活也回到了正常轨道。

    足跟骨刺引起的足底筋膜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足跟疼痛、早晨起床时疼痛加剧、走一会儿后疼痛减轻等症状,多见于长时间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者。 推荐科室 骨科或足踝外科 调理要点 穿宽松、软、轻、舒适的鞋子 适当减少行走,多休息 热水泡脚,局部热敷 口服扶他林或西乐葆消炎止痛,局部贴洛索洛芬贴膏或扶他林乳膏 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红外线灯照射局部消炎止痛

  • 我曾经是一名活跃的跑步爱好者,直到那天我在一次训练中扭伤了脚踝。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只是小伤口,休息几天就能恢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每天走路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疼痛感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在广州市的一家医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拍片和详细的检查,医生诊断出我患有筋膜炎和骨刺。医生告诉我,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肌肉和软组织的过度使用或受伤引起的。骨刺则是由于长期的压力和摩擦导致的骨头生长异常。

    医生建议我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多休息、做一些牵拉锻炼和避免久站久行。同时,医生还推荐我使用消痛贴膏和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来缓解疼痛。如果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医生提到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通过关节镜引导下的筋膜松解来解决问题。

    我深深感激医生的专业建议和关心。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已经开始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希望能够早日摆脱疼痛的困扰,重新回到我热爱的跑步生活中去。

    筋膜炎和骨刺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筋膜炎和骨刺的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后加剧,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和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 2. 进行适当的牵拉和物理治疗; 3. 使用消痛贴膏和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4.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5. 在康复期间,逐渐增加活动强度,避免再次受伤。

  • 我在网上找了一家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因为双腿膝关节有骨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了解了我的主诉后,他提醒我需要先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询问了病情发生的时间以及症状的表现。他还提醒我,为了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必须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

    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了解了我的主诉后,他告诉我这几年没痛是好事,但也要避免干重活。最后,医生给我开了处方,并提醒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我非常感谢医生的细心诊疗和专业建议。

    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但我对这次的服务非常满意。如需诊疗,我会前往医院就诊。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耐心和细心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 我从18年9月开始感到脚后跟疼痛,19年5月做了小针刀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然而,20年1月和5月,疼痛再次复发,伴随着红肿和积液。走路时也会感到疼痛,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医生建议我进行冲击波治疗,但效果不佳。现在,我担心是否需要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与医生的线上问诊中,我了解到我的情况可能是局部炎症和水肿引起的。医生建议我继续使用法士通,并口服消炎药。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走路,以减轻脚后跟的压力。医生还建议我拍一张跟骨侧位片,以排除骨刺等问题。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虽然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在家中进行初步的调理和治疗。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其他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问题。

    脚后跟疼痛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脚后跟疼痛、红肿、积液,走路时伴有疼痛,可能是局部炎症和水肿引起的。 推荐科室 骨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法士通进行局部治疗; 2. 口服消炎药以减轻炎症; 3. 避免长时间走路,减轻脚后跟的压力; 4. 可以进行中药泡脚,缓解疼痛和红肿; 5. 如果症状严重,建议拍一张跟骨侧位片,排除骨刺等问题。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