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结石。
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排进胆管并停留在胆管内,故多为胆固醇结石或黑色胆色素结石。
原发性结石多为棕色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形成的诱因有:
- 胆道感染
- 胆道梗阻包括胆总管扩张形成的相对梗阻
- 胆道异物包括蛔虫残体、虫卵、华支肇吸虫、缝线线结等
结石主要导致:
- 急性和慢性胆管炎:结石引起胆汁淤滞,容易引起感染,感染造成胆管壁粘膜充血、水肿,加重胆管梗阻;反复的胆管炎症使管壁纤维化并增厚、狭窄,近端胆管扩张;
- 全身感染:胆管梗阻后,胆道内压增加,感染胆汁可逆向经毛细胆管进人血循环,导致脓毒症;
- 肝损害:梗阻并感染可引起肝细胞损害,甚至可发生肝细胞坏死及形成胆源性肝脓肿;反复感染和肝损害可致胆汁性肝硬化;
- 胆源性胰腺炎:结石嵌顿于壶腹时可引起胰腺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文章 你今天检查自己的胆了吗?
今天给大家说一个常见的病症----胆结石,它顾名思义就是咱们的胆道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形成了结石,从而给咱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坏的影响,它的出现会伴随着腹痛,高烧,呕吐等症状,如果特别严重者还会存在休克,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它一般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三种。
症状
1. 胆囊结石
它一般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是剧疼,但是他是有规律德阵痛,这种疼痛会向右侧的背部或者肩部发射,也有部分患者只表现为上腹部隐隐痛,可能还会有反酸等症状,这种事容易被误认为胃病;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明显的触痛,严重时会成为化脓性胆囊炎,也有少部分患者上期接受结石的慢性刺激,会发展成为胆囊癌。
2. 肝外胆管结石
这种疼痛也是右上腹,更多的表现是一阵阵的疼痛,但是会有结石伴随着胆汁排出时会被卡在胆总管下端;如果胆汁爱出时受到阻碍时也会出现黄疸。
3. 肝内胆管结石
这类型多数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患者患有敢买感冒抵抗力低下时,会常常并发感染,进而出现胆管炎症,表现为右上腹肿痛,发烧等。
并发症
如果有感觉有腹痛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不要因为为及时治疗,而导致病情进一步的恶化,也有可能会并发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肝硬化以及静脉高血压等的并发症,如果还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癌变。
预防
1. 饮食:应该按时就餐,按量吃饭,不宜过量的暴饮暴食,宜吃清淡的,不宜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带来伤害加重病情
2. 生活: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选择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发泄自己的紧张情绪;
3. 作息:尽量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尽量避免不熬夜;
4. 吃食:尽量食用一些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以及蔬菜,少吃一些动物的内脏等高胆固醇的食物;
5. 建议每天大量的多喝水,尽量避免过多的甜食和饮料;
6. 然后没有要养成合理的锻炼时间,控制自己的体重;
7. 我们要养成随时去医院定时体检的习惯。
注意事项
如果遇到胆绞痛急性的发作者,我们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否则的话可能会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或者感染性休克等的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宁医生
文章 肝外胆管结石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当合并胆管炎时,实验室检查改变明显,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尿中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影像学检查:
除含钙的结石外,X 线平片难以观察到结石。B 超检查能发现结石并明确大小和部位,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如合并梗阻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远端结石可因肥胖或肠气干扰而观察不清,但应用内镜超声(EUS )检查可不受影响,对胆总管远端结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PTC 及 ERCP 为有创性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结石及部位,但可诱发胆管炎及急性胰腺炎和导致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有时 ERCP 需作 Oddi 括约肌切开,使括约肌功能受损。CT 扫描能发现胆管扩张和结石的部位,但由于 CT 图像中胆道为负影,影响不含钙结石的观察。MRCP 是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尽管观察结石不一定满意,但可以发现胆管梗阻的部位,有助于诊断。
住院医师车洪涛
文章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一般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可出现腹痛或黄疽,如继发胆管炎时,可有较典型的 Charcot 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疽的临床表现。
腹痛
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这是结石下移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胆总管平滑肌或 Oddi 括约肌痉挛所致。
寒战高热
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导致胆管炎,胆管粘膜炎症水肿,加重梗阻致胆管内压升高,细菌及毒素逆行经毛细胆管入肝窦至肝静脉,再进人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约 2/3 的病人可在病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体温可高达 39-40℃。
黄疽
胆管梗阻后可出现黄疽,其轻重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有无并发感染。如为部分梗阻,黄疽程度较轻,完全性梗阻时黄疽较深;如结石嵌顿在 Oddi 括约肌部位,则梗阻完全、黄疽进行性加深;合并胆管炎时,胆管粘膜与结石的间隙由于粘膜水肿而缩小甚至消失,黄疽逐渐明显,随着炎症的发作及控制,黄疽呈现间歇性和波动性。出现黄疽时常伴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完全梗阻时呈陶土样大便;随着黄疽加深,不少病人可出现皮肤疹痒。
体格检查:
平日无发作时可无阳性体征,或仅有剑突下和右上腹深压痛。如合并胆管炎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征象,主要在右上腹,严重时也可出现弥漫性腹膜刺激征,并有肝区叩击痛。胆囊或可触及,有触痛。
住院医师车洪涛
文章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1 )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单纯胆总管结石,胆管上、下端通畅,无狭窄或其他病变者。若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为防止和减少结石遗留,术中可采用胆道造影、B 超或纤维胆道镜检查。术中应尽量取尽结石,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胆总管内留置橡胶 T 管(不提倡应用硅胶管),术后行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取石。术中应细致缝合胆总管壁和妥善固定 T 管,防止 T 管扭曲、松脱、受压。放置 T 管后应注意:
- 观察胆汁引流的量和性状,术后 T 管引流胆汁约 200--300 ml/d,较澄清。如 T 管无胆汁引出,应检查 T 管有无脱出或扭曲;如胆汁过多,应检查胆管下端有无梗阻;如胆汁浑浊,应注意结石遗留或胆管炎症未控制。
- 术后 10-14 天可行 T 管造影,造影后应继续引流 24 小时以上。
- 如造影发现有结石遗留,应在术后 6 周待纤维窦道形成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和取石。
- 如胆道通畅无结石和其他病变,应夹闭 T 管 24-48 小时,无腹痛、黄疽、发热等症状可予拔管。
(2 )胆肠吻合术:亦称胆汁内引流术。近年已认识到内引流术废弃了 Oddi 括约肌的功能,因此使用逐渐减少。仅适用于:
- 胆总管远端炎症狭窄造成的梗阻无法解除,胆总管扩张;
- 胆胰汇合部异常,胰液直接流人胆管;
- 胆管因病变而部分切除无法再吻合。
住院医师车洪涛
文章 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胆绞痛的病人除了胆囊结石以外,需要考虑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合并胆管炎者有典型的 Charcot 三联征则诊断不难。
腹痛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 右肾绞痛:始发于右腰或胁腹部,可向右股内侧或外生殖器放射,伴肉眼或镜下血尿,无发热,腹软,无腹膜刺激征,右肾区叩击痛或脐旁输尿管行程压痛。腹部平片多可显示肾、输尿管区结石。
- 肠绞痛:以脐周为主。如为机械性肠梗阻,则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无肛门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可有高调肠鸣音,或可闻气过水声;可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压痛和(或)腹膜刺激征。腹部平片显示有肠胀气和气液平面。
- 壶腹癌或胰头癌:黄疽者需作鉴别,该病起病缓慢,黄疽呈进行性、且较深;可无腹痛或腹痛较轻、或仅有上腹不适,一般不伴寒战高热,体检时腹软、无腹膜刺激征,肝大、常可触及肿大胆囊;晚期有腹水或恶液质表现。ERCP 或 MRCP 和 CT 检查有助于诊断。EUS 检查对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应尽量取尽结石、解除胆道梗阻、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近年对单纯的肝外胆管结石可采用经十二指肠内镜取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证,对取石过程中行 Oddi 括约肌切开(EST )的利弊仍有争议。
住院医师车洪涛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颜昕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漳州市医院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