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每次我妈教训我的时候总会说一句话:“你看看你这脾气,简直和你爸是一个模子刻出的!”而我爸听到这话也不能服输:“哪里像我?她简直和你从头到脚一模一样!”所以我常常在想,我的脾性到底像谁呢?其他孩子的脾性又是随母亲还是随父亲呢?
有遗传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的性格和脾性早在出生之前就决定了,而决定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与人体脑神经递质有关。
举个例子:荷兰遗传学家曾对一个家族做过研究,发现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攻击性行为,愤怒阈值比常人低,容易遭受挫折和压力的打击从而引起攻击行为。当遗传学家对他们体内的基因编码进行分析之后才发现,这个家族的男性体内都缺少了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
这项研究揭露了基因和性格的关系,也间接告诉了我们孩子的脾性在出生之前就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后天因素比较难以改变。
那么归根结底,孩子的脾性到底像谁呢?
其实,孩子的脾性更多的像妈妈,受妈妈的影响更大。各位宝妈们为了孩子辛苦怀胎十月,在整个怀孕期间,宝宝生活在妈妈的羊水里,与妈妈血脉相连,潜移默化中受到母体对其的影响。因此孩子的性格在子宫里便已经决定了,当后期随着成长,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和建立,孩子的性格才会略微有所改变,带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所以各位宝妈们在孕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脾气和行为,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点行为,为孩子好的性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1.孕期发脾气
由于怀孕期间身体荷尔蒙的变化加上孕妈们在怀孕期间心思更加敏感,因此许多妇女在怀孕期间变得非常暴躁易怒,哪怕是一件小事都可能点燃她们的“怒火”。
但频繁地发脾气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是没有好处的。怀孕的妈妈们在生气时会增加自身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激素传送给孩子,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妈妈们长期处于易怒情绪下,会导致孩子们感受到相似的情绪,从而对他们性格造成影响。孕期常发脾气的孕妈们,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容易暴躁易怒。
2.孕期挑食
怀孕会带来一系列孕吐反应,一些孕妇也因此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孕期要保证营养的正常摄入,所以各项物质的摄入都要均衡。孕妈们如果孕期挑食严重,这个也不吃那个也不吃,会导致腹中的胎儿无法正常摄入营养。
同时,胎儿可以从羊水感受到母亲今天吃了什么。如果妈妈们长期吃某种事物而不吃某种事物,就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味蕾记忆”,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也对这种食物挑食,养成同样的习惯。
3.孕期爱操心,情绪容易低迷
有研究表明,人们的“冒险行为”和“抑郁情绪”等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且这个遗传概率在40%-6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妈妈们在孕期爱操心,天天愁眉苦脸情绪不高的话,她们生出来的宝宝可能也会形成类似的悲观性格,很小的挫折可能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打击。
其实家长们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先天的因素虽然无法有太大的改变,但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品质,因为当孩子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之后,他也会根据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略微改变自己的脾性。
所以孕期各位宝爸宝妈们要好好注意孕妈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尤其是怀胎十月是件辛苦的事情,宝爸们一定要多多体谅和包容自己的妻子。孩子出生之后,父母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性格!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许多患者,他们有结婚生子的强烈愿望,但是存在着怕遗传给后代的疑虑而不敢结婚。
虽然一些病病程较长,易于复发,但除关节病型,红皮病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等重症特殊类型外,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患者病情都较轻,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并不大。
银屑病没有传染性,完全可以恋爱,结婚组成家庭。银屑病患者,没有必要自卑,造成人为的社交、心理障碍,更没有必要为了怕遗传给下一代而坚持不结婚。
当然如果本身会有银屑病或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未来伴侣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选择同样患有银屑病的人。
需要澄清的是,有些患者认为在银屑病皮损发作期间生育就会遗传,把病治好之后再生育就不会遗传了,这是一种误解。由于银屑病并不是传染而来,怀孕分娩时有没有银屑病皮损,对孩子的遗传几率是一样的。
关于服药会不会影响生育的问题,还这要看服用哪些药物?如维A酸类、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孢素A等药物不但可以造成不孕,还可以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如果近期有生育要求,需要根据药物半衰期,在停用这类药物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怀孕。
如果有些病情很轻,受累面积很小,如仅有头部皮损,完全可以停用药物,通过自我调整,使身体和精神最良好的状态,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
如果在怀孕期间银屑病复发,应平稳情绪,注意休息,调整饮食,根据病情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内服或是单纯、温和的外用药治疗。
总之,银屑病患者完全可以结婚、生孩子。在我们临床工作中,不乏许多原来不敢生育孩子的女性患者,在我们的鼓励下,生下了可爱的健康的宝宝,给全家人带来的欢乐,这几年他们的银屑病也没有复发,生活的乐趣更加增加了。
肠套叠复位后不消化的话,有可能是孩子的肠道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或者是有炎症造成的,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吃点益生菌或者是肠道活菌调理一下,都会有不错的帮助消化的作用,而且期间的饮食一定要以流食为主,这类的食物比较容易消化,不容易出现一些不消化的情况。
肠套叠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复位术治疗,只有相应的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能耽误孩子的治疗,在肠套叠之后会容易造成腹痛的症状,而且还会容易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肠套叠复位后不消化怎么办。
1,肠套叠复位后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给孩子服用肠道活菌调理一下孩子的肠道,有可能是孩子复位之后,肠道消化功能比较弱造成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炎症导致的消化不良,要是有炎症的话,尽量给孩子吃点抗生素进行调理比较好,而且给孩子补充一些益生菌,也会有助于消化,尽量避免让孩子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东西,饮食方面一定要选择柔软清淡一些的比较好,吃点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对孩子的消化功能恢复也会有很大的好处,尽量不要给孩子的肠道增加什么负担就可以。
2,孩子复位后一般需要在一段时间的恢复期,等到孩子的肠道功能完全恢复之后,才能正常的饮食,所以孩子的饮食应该由流质食物开始,而且一定要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可以先给孩子喂少量的开水、米汤或稀释牛奶等等,之后再逐渐过度到半流食,可以吃点米粥,烂面条等等,然后就可以过度到正常的饮食了,治疗之后还要及时给孩子摄入一些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比较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有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会有更好的帮助,也可以让孩子适当的活动一下。
最后,在孩子肠套叠复位后,一定要加强对孩子饮食的调理和护理,只有饮食搭配好了,对孩子之后的恢复就会有更好的帮助,千万不能让孩子胡乱吃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零食之类的垃圾食品最好是不要吃,必要的时候可以静脉内营养补充维生素等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有所提高,老龄化的发展,国家开始提倡二胎政策,很多女性面临分娩时对多种分娩方式进行选择,但有些女性因恐惧疼痛等原因而选择剖腹产,但是剖腹产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医生都比较提倡准妈妈顺产。
无痛分娩不但能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而且也缓解了分娩的痛苦。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无痛分娩,对这种分娩方式产生了很多误解,特别是老一辈人认为,无痛分娩的麻醉剂能让孩子变傻,所以,在分娩方式的选择时,婆婆和媳妇就产生很大的分歧。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什么是无痛分娩。
什么是无痛分娩呢?
无痛分娩这一概念在国内目前已经比较普遍,而在医学临床中无痛分娩指的是分娩镇痛。麻醉师在孕妇背后腰部,取低浓度的麻醉药物,注射到脊椎硬膜外腔中,真正的实现了阻断孕妇腰部以及腰部以下的痛觉神经传导,并降低了孕妇分娩疼痛感。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孕妇可以自行活动,轻松和愉快的完成了整个分娩过程。
适用于无痛分娩的人群有哪些呢?
无痛分娩虽然适用于大多数孕妇,但仍有部分孕妇不适合无痛分娩。
1. 曾经做过腰椎畸形类手术;
2. 有过产前休克和出血性疾病史的孕妇;
3. 孕妇有凝血类疾病;
4. 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脏器类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要慎用此种分娩方式。
无痛分娩的优势有哪些呢?
1. 全球普及:无痛分娩源起于国外,美国分娩镇痛率能达到90%左右,英国可以达到85%左右,我国则在40%以上;
2. 成熟、安全的分娩方式:无痛分娩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其麻药浓度和剖宫产相比仅有1/5,麻药仅有微乎其微的可能通过母体血液穿过胎盘,对胎儿没有什么硬性影响;
3. 降低剖宫产率:很多准妈妈害怕疼痛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从而显著增加了剖宫产率。无痛分娩因具有无痛、恢复快等特点,开始成为部分产妇的首选分娩方式。
无痛分娩的劣势有哪些呢?
在临床中无论是哪种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副作用的程度是因人而已。
无痛分娩采用的麻醉方式,目前是最安全有效的,虽然会有些产妇出现下肢异常、 腰疼等反应,但是发生几率比较低,不适感不会很严重,后期不需要任何治疗可自行消失,所以想采用无痛分娩方式的准妈妈大可放心。
无论什么生产方式,只要能让母子平安,就是最好的选择。准妈妈们不要过度紧张,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放轻松、积极配合医生,宝宝都会顺利降生的。
男女本平等,但「怀孕生孩子」的个中苦难与幸福,女人真的最有话语权!
疼老婆的你,也许试过模拟分娩的项目,十级镇痛让多少七尺男儿望而却步。生完孩子,可没完。开奶就像「胸口碎大石」;喂奶就是随时待命的「举哑铃」;还有止哭、哄睡,伴随着抑郁焦虑的情绪问题。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一切会艰辛而温暖;然而,我们再推至上一个阶段——孕育,又埋藏着多少准妈妈的辛酸与勇敢历程?
今天,京东健康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的周祎主任,为我们讲述。
项玲玲(化名)今年29岁,她在该结婚的时候结了婚,但却在该怀孕的时候怀不上。她常说,备孕这8年,想着要是能怀上,她愿意做一切。尝试了所有的辅助生殖手段,扎了几百针,她终于怀上了。超声科的医生说:“成功了,还是俩!”
然而,在项玲玲怀孕21周时,B超发现两个宝宝的都有轻度的肾盂分离。
一个宝宝是5和6毫米,另外一个宝宝是6和7毫米。当地医生嘱咐患者回家再等等,过两周复检后发现宝宝们肾盂分离更厉害了,从中度变成了重度。
初尝人母滋味的玲玲,一下子没了主意。经过多方打探,她找到了周祎主任。
事实上,项玲玲一路过来,听说了不少肾积水胎儿出生后需要手术甚至肾衰的病例,当地医生的话已经让她萌生了终止妊娠的念头,但周祎主任团队对她进行了复查后发现,两个宝宝虽然肾盂积液较多,但肾脏皮质却是完好的。
周主任预估,这种情况下完全是可以继续怀孕的,并且部分肾盂积液会在后续自行减退,即使不能减退,出生以后做手术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对宝宝的肾脏功能影响也不大。
事实上,这种情况男孩身上很多见,项玲玲腹中正是2名男性宝宝。但周祎主任是不能透露孩子性别的,面对玲玲的询问,为了稳定她的心绪,解释只能是「输尿管的狭窄导致尿液下流不畅,尿液在肾脏累积」。
周祎主任还安抚到:「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狭窄的地方可以自然疏通。如果不通,也可以后续通过导管来疏通,所以不影响孩子的健康。」
周祎主任也是人母,她完全能够理解病人的焦虑;同时,她又是一名医生,他也要竭尽所能的为患者考虑周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次的产检孕妇们都在祈祷「万事安康」,项玲玲受了很多罪,担了很多心,终于怀上了,周主任也不希望她失去。
三个星期后,项玲玲又来复查,肾盂的积液逐渐变少,37周剖腹产的时候,两个宝宝的肾脏都已经完全正常了,真的是皆大欢喜!
周祎主任说:
在产检的时候,孩子一旦查出问题,孕妇就会非常焦虑!这时候,如果我们医生没有基于专业的判断,安抚好患者的情绪,她们很有可能做出终止妊娠的决定。
项玲玲备孕已久,能够成功怀孕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家人、朋友,甚至是老公都没有很好的安抚她的情绪。而且在宝宝有好转之前,她的丈夫对于胎儿是否留下来,都是非常消极的。
我接诊她的时候,她也完全是极度焦虑的,作为她的接诊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安抚她的情绪。很不错,结局真好!她最后能够开心的分娩,享受当母亲的快乐。
霍青(化名)生活在江西省,发现孩子只有1侧肺的时候,已经孕27周了,马上就到孕晚期了。为了确认当地的结果,两口子驱车来到了广州。
看到本院的检查结果时,周祎主任是心情很沉重,她多希望孩子没事儿。可是,结果还是「左侧肺缺如」,告知霍青两口子,还是很小心的。
印象很深刻的是,霍青的丈夫不同,他说:「我很舍不得这个孩子,名字我都起好了,叫团团,我希望他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有缺陷的孩子,胎儿医学医生会给予准爸妈科学评估;面对坚持要留下孩子的父母,周祎主任也会分析利弊,组织团队咨询与合作,竭尽全力帮他们做好迎接不完美生命的准备。
周祎主任团队查阅了很多文献,还组织了多学科的会诊,胸科、呼吸科、小儿外科、影像科医生全部综合到一起,给霍青做了评估。并分析世界上仅存的几例病例,发现他们多数预后良好,当然,前提是产前诊断未发现遗传学异常。
之后,霍青的产检过程,都受到了周祎主任的密切关注。而她的丈夫对孩子的坚守、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安慰,让很多接触过的医护非常感动。
没有怨怼的夫妻,愿意携手承担;有了风险共同面对,让未知的将来不再飘摇。周祎主任时常拿霍青两口子的故事,劝导病人宽心、坚强,请准爸妈正确对待生命的不完美,这个故事感染着无数患者。
现在,孩子已经5岁了,仍然很健康快乐,这个父亲经常给周主任分享孩子日常,看见一家人又去海边度假了,周主任说「爱,真的可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
是不是所有想留住孩子的案例,都能如愿?周祎主任讲:「答案是否定的!在危及母体生命时,医生是不能单纯的从情感角度去做出判断的,我们要优先考虑母亲的健康,再做出终止妊娠的决定。」
41岁高龄高血压孕妇赫赫(化名),10年前曾有一次重度子痫前期和产后大出血。这次自然受孕,怀的是双胞胎。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至怀孕22周,转至周祎主任所在医院进行咨询和随诊。
接诊这个病人的时候,周祎主任就发现孕妇血压已经严重超出标准,双胎孩子一大一小,小的比孕周已经发育慢三周了。
其实,赫赫从15周开始,吃着降压药,血压也会不断升高,最高曾经达到160/105mmHg了。加上41岁高龄,周主任判断她的身体很不适合在慢性高血压的情况下去怀双胎。
于是周主任提出减胎的治疗方法。当时患者坚决不同意,她不愿意失去其中任何一个孩子,而且还觉得减胎有危险,没准会俩孩子都没了。
周祎主任说:「子痫前期的发病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小胎胎盘发育不良导致,如果坚持妊娠,可能到最后两个孩子都保不住,而对于母亲而言病情不可控,可能危及生命。」
赫赫听后非常的痛苦,孩子们在自己腹中这么久了,衣服、奶瓶、尿不湿都准备了两份,就连梦话里,都一遍一遍的叫着「宝宝们」!
作为女性,周主任很明白患者的心情,「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作为医生,为保患者性命,她要坚守医者的原则。
第一道坎,周主任先要攻克坚持「拒接减胎」的宝爸。「赫赫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她不年轻了,好事成双固然好,但是大人的性命更重要。」看着自己的娇妻,如今已经存在性命之忧了,这个年逾40的男人,沉重的点了点头。
最终,赫赫夫妇还是同意了减胎。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减胎后第三天,赫赫的血压就开始下降,7天后复查时,血压已经降到了150/85mmHg,再来产检时,血压已经完全正常。赫赫和丈夫终于如释重负的笑了。
说「孕育是女人的鬼门关」,真的一点不夸张。
临床上看到太多案例,让我们唏嘘不已!但作为一个胎儿医学的专业医师,在保证母子平安的基础上,更多是在辅助一个家庭。孕产妇可能会因为丈夫和家人的不理解或偏执,母子俱损;但我们又看到那么多温馨的场面,因为男人的担当和面对,让女人的孕产变成了一件美丽而优美的旅程。
最后,祝愿每一对孕产路途上的夫妻,可以如愿!也愿每一个降生的宝宝,健康快乐!
文章首发于 | 男科医生张国喜头条号
在计划生育管控制非常严格的上世纪8、90年代,有的乡镇卫生也可以做女子的绝育手术。
这说明当时绝育措施多以女性为主,在国内各级医院的输卵管结扎技术也已相当成熟。
而男子的输精管结扎,虽然技术同样很成熟,但却受制于泌尿外科医生从业人数等情况的限制,国内开展的相对较少。
那么,男、女结扎中哪种风险更高?谁来做结扎更合适呢?
1、手术风险。
麻醉意外、出血、发热等问题,在男、女结扎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
不过,由于男子结扎的创口更小,操作也更简便,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也更低。
因此,男子结扎的风险更小一些。
2、手术可导致器官损伤的风险。
男子结扎虽然可造成神经、血管、睾丸、附睾等损伤,但几率很小;而女子结扎则有可能导致膀胱、肠道损伤及系膜撕裂等问题,同时几率要高一些。
考虑到男子部位的特殊性,因为器官损伤的风险可以视为均等。
3、术后风险。
男女结扎术后都会出现出血、血肿、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情况。
男子术后,还有可能出现痛性结节、附睾淤积、睾丸炎、附睾炎等问题,偶发睾丸萎缩等情况。
而女子结扎术后可出现盆腔痛、神经官能症、痛经、切口硬结、异位妊娠、肠粘连、月经不调等问题。
综合考量的结果,男子结扎的风险相对要小一些。
4、绝育效果和复通率。
男子结扎自然再通的发生率为0.3—1.2%;而女子结扎的失败率为1.5—17.1%。
借助显微镜等设备,男、女结扎复通手术的复通率都已达到90%以上。
因此,就绝育效果而言,男子结扎的效果要更好。
5、性功能障碍等风险。
不论男、女结扎手术,都有可能因认识不够科学等原因,导致心理影响等情况而出现性功能障碍。
其中,女性结扎术后常会出现的有冷淡、疼痛;如事先未进行健康宣教,男性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情况更为突显。
不过相对而言,男人的性功能障碍更好治疗。
所以,二者的风险大体相当。
看到这里,想要做结扎手术的夫妻应该知道,谁做结扎合为适合了吧?!
不过,两口子之间的事,并不能都用数字来衡量的,一切都还是商量着来更为合适。
更何况,避孕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呢!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在降生的时候身上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胎记,根据胎记的生长位置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生长在明显位置的时候对生活和美观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女性来说,如果长在脸上或者较为明显的位置就要治疗了,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胎记怎么办。
胎记它属于一种先天性的毛细管疾病,发病部位在面、脖子和头皮,如果是长在脸上的话还会使得患者增加患上青光眼的风险,红色胎记开始的时候是暗红的,不高出皮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患病部位会越来越大,颜色会加深,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因此患者应该积极的接受手术。由于有一部分人红胎记是长于脸上的原因,而且由于脸面是会面对着其他人的一个主要观看点,所以在长了红胎记的情况下,就会有许多的人就想把红胎记给去掉。
手术是可以除掉胎记的,该手术方法是通过植皮,来祛除患者身上的胎记,如果选择这类手术进行除胎记,要,因为是通过植皮的手术进行,所以你的皮肤可能和周围的皮肤出现不一样的感觉,所以现在很少人采用这种方法去除胎记。
现在激光去除胎记是非常流行的治疗方法,很多激光都能够去除患者身上的红色胎记,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或者MedliteC3激光,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地穿透病损上的表皮进入到病损部位,让患病部位的血红蛋白将异常的血管封闭,使得红色胎记内的病变血管消失,从而得到治愈。但是患者一定要采取合理方法治疗胎记,不可以到不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出现胎记的时候,如果是在较为明显的位置就要及时的处理掉,特别是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长着胎记是很影响美观的,在胎记较为明显的时候对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胎记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就可以进行治疗,治疗胎记的方法是很多的,每天我们都在拼命的工作,却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胎记长在自己的脸上那么就会影响自己的外貌,甚至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知道胎记都是非常难以去除的,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好的治疗方法,来祛除自己身上胎记。
前几天,有个患者去孕检的时候,神色焦急地问医生:医生,我刚得知,我婆婆有糖尿病,我老公也有三高!我怀孕了!孩子生出来会马上遗传吗?孩子会健康吗?
慈母之心,可见一般,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三高是什么?是否会遗传?
三高不是单指一个病,三高是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三种不同的疾病,是对这三种疾病的统称。
那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助于接下来的理解。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升高了,高压就是收缩压≧140mmHg,低压也就是舒张压≥90mmHg,叫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糖尿病也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并胰腺炎等。
三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来的并发症,其中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三高。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揭秘吧,三高是否会遗传?
答案是肯定的,三高具有遗传因素,但并不会马上遗传。
高血压属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的病种。研究表明,父母双方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45.5%;父母一方患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28.0%;而父母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接下来,咱们就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糖尿病同样具有遗传易感性,尤其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也是目前患糖尿病人群中最多的,研究表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病是明显高于普通家庭;而父母双方为糖尿病患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普通人的15 ~ 20倍!!!
那么,高血脂呢?
导致高血脂的原因众多,其中主要诱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缺乏锻炼、肥胖等,研究表明,相当多的高血脂患者存在遗传基因缺陷,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所致的血脂异常具有家庭聚集性,所以临床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
看到这里,答案也揭晓了,三高具有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你可以会比别人更容易得三高,但是不会马上遗传!
而患有三高的人群一般多与生活习惯与饮食有关系~
想知道怎么正确调理和预防三高吗?那就给我留言吧~
新生儿会得肠套叠吗?肠套叠引起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一般跟喂养是有一定关系的,而且有很多父母不懂得怎样喂养孩子,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或者难以消化的食物,对于小孩子娇嫩的肠道会造成巨大的刺激,从而引起肠套叠的病情危害性也是非常巨大的。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你是发生改变,在添加辅食或者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的肠道不能够立即适应改变食物的刺激,从而导致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而引起肠套叠的病情,同时回盲部的解剖因素也是导致孩子出现肠套叠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时期的回盲部游动性是比较大的小肠的粘膜相对较长,婴儿90%以上的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加上淋巴组织非常丰富,非常容易受到食物的刺激,从而引起充血或者水肿的状况,引起非常严重的肠套叠病情同时这种病情也跟感染因素有一定关系的,容易引起肠痉挛,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炎症,为此要尽早的采取治疗。
(1)饮食改变:当婴儿在生后到了4~10个月;龄之后,因为乳汁或者奶粉的营养不够,就需要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因此在这段时期内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主要是由于添加辅食的种类太过复杂,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2)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胃肠道功能不仅不完善,同时回盲部在腹腔内不得游动性大,回盲瓣也比较肥厚,小肠系膜相对来说也比较长,婴儿当中有90%都会表现为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并且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在平时生活当中如果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3)病毒感染:在临床当中对于婴儿肠套叠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小儿急性肠套叠也受到了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4)遗传因素:有些婴儿发生肠套叠,在临床当中发现也有家族发病史,因此此病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5)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这种致病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了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
婴儿肠套叠原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由此看起来婴儿发生此病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在家长喂养婴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辅食添加的顺序,不要操之过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婴儿更应该做好调理保养,而如果是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就一定要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肠套叠的症状才得到改善和治疗。
作者 | 周风云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孔令凯
作为父母,我们也许会希望我们能够永远保护着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能够免受人生中的各种痛苦和坎坷。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论是谁,在人生的道路中肯定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逆境。
不过,孩子与孩子之间能够承受的困难程度却往往不同。有一些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自暴自弃;有一些孩子在面对同样的困难却能够很快地恢复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逆境、超越困难。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地应对困难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在摔倒后不会只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或者等待别人帮忙,而是自己站起来呢?
一 这就是「心理弹性」,一种动态的过程
这种能力,有一些人会把它称之为「逆商(adversity quotient)」。在心理学中,最接近这个概念的,就是「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这是一种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恢复到困难前的心态的一种能力。与逆商的概念的区别在于,这并不是一个增强后就能够持续保持的个人特征,而是一种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之间相互抗衡的动态过程[1]。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心理弹性当作一种技能,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天平:一边放着正在面对的压力、困难、灾难、不幸等负面因素,另外一边是可以与之抗衡的保护性因素、应对技能等正面因素。
在之前我说过,父母并不能总是保护孩子,父母的责任也不是成为孩子的守护者,所以父母其实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去减少孩子需要承受的负面因素上。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拼命地往正面的一边加砝码。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与之抗衡的正面因素越多,这将会成为孩子的力量源泉,孩子就会因此变得更有弹性,孩子就一定能够乐观地走出逆境。
而且,如果父母们能够让正面的那一边长期地保持着更重,天平的支点也将会逐渐地往负面的那一边移动,从而使得父母们做出的影响事半功倍,更容易让孩子实现积极的结果。
二 正面的「砝码」,跟个人、家庭、社区和文化有关
一开始,心理学家们以为心理弹性只是一个每个人自身的特征。通过这将近 60 年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这其实不仅仅跟个人因素有关,而是跟家庭,跟社区甚至文化也有关系[2]。
从个人因素开始看,心理弹性除了跟基因性别与气质这些无法改变的因素有关之外,其实还跟健康、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理心、自信心和掌握的社交沟通技巧有关。
比起个人因素,对于父母来说,更容易做出改变的就是家庭因素了。在家庭因素中,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并且做出积极的榜样,这会无形中给孩子添加很多砝码。
比方说,如果父母之间能够和睦和谐地生活,尽量减少自己与伴侣的冲突,并且总是能够给予孩子温暖的、支持性的、及时适当的回应,这会让孩子与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稳定的关系,孩子将会知道,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自己也不是孤单无助的。
当然,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人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与支持,这就是所谓的社区因素了。比方说,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紧密的社区,并且社区附近就有一些诸如公安局、医院、火警等应急服务,那孩子也将会知道,自己总是会有社区的人给自己撑腰。
最后说到文化上,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重视教育和儿童保护的社会中,不仅会大幅度地减少孩子可能受到的重大负面影响,而且孩子将会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三 那我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来增加这些正面因素呢?
其实,早在 2012 年,美国心理协会就公布了帮助孩子积累正面因素的 10 种方法。可是,我个人认为,肯尼斯·金斯堡(Kenneth Ginsburg)医生博士在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 7C 法对家长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
金斯堡博士认为,父母可以在 7 个方面上强化孩子的心理弹性:Competence、Confidence、Connection、Character、Contribution、Coping 和 Control。
1. 提升孩子的胜任力(Competence)
提升孩子的胜任力,孩子就可能会在将来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成功应对的感觉,孩子就能够相信「我曾经成功做到了,所以这次我也可以做到」。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放手给予孩子做选择的权力,并尽量减少自己主动插手去帮忙的欲望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来让孩子完成自我的评价。
相关文章怎么帮助孩子学会做更好的选择?
另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扬长避短,让孩子专注在自己的长处上。这不仅仅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良好感觉,还能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 建立孩子得自信心(Confidence)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来自空泛的夸奖,而是来自于胜任力。所以,父母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自己做,只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才插手干预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相关文章孩子感到自己很特别就是自信吗?怎么从小就建立自信心呢?
当然,不要做空泛的夸奖不意味着不可以夸孩子,父母只要具体地、真实地对孩子的成就做出夸奖,尤其是孩子做的最好的地方,就可以让孩子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并更愿意发挥自己的长处,孩子就有了自信。
相关文章正确地夸孩子难吗?其实你早就会了!
3. 建立紧密的亲子和社区联结(Connection)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个孤岛。让孩子在家庭和社区中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能够在孩子中产生一种牢固的安全感,使得孩子能够形成坚强的价值观。
这意味着,父母应该尽最大努力地减少与伴侣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争吵,并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所有的情绪,以便孩子能在家庭中感到身体上和情感上的安全。
相关文章家长这一不注意,孩子就会疼上一生一世
同时,父母应该鼓励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把遇到的困难分享出来,以便大家可以公开讨论并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
4. 发展孩子的正直善良的个性(Character)
在这里,个性的发展指的是孩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以便成为一个有原则、善良有爱并能够分辨对错的人。
虽然孩子的个性发展不仅跟父母有关,还跟学校和社会有关,但是父母仍然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
毕竟,如果父母双方都诚实、守信、公平、富有同情心并尊重他人,这些品格会给家人带来欢乐、满足和安宁,因此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日常行为和选择中看到和感受到这一点。
当然,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做出违背家庭道德观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可以借助孩子的这些事情的自然后果,或者父母提前设定的逻辑后果来给孩子「上一堂课」,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
相关文章我这么爱我的孩子,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听我的话呢?
最后,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子阅读来帮助孩子获取令人喜欢的个性特点,让绘本故事成为孩子的指明灯。
5. 鼓励孩子做出个人贡献(Contribution)
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而变得更好,所以孩子也应该意识到,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在挨饿、仍然有许多人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不过,这个世界会因为他的付出而变得不同,会因为他的付出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况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所以,鼓励孩子为他人服务不仅仅能够促进孩子产生生活的动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学会一个很好的释放压力、发泄情绪的方式。
相关文章被孩子气的要命还不能发火,那快去「好好」地发泄情绪吧!
6. 学会有效的应对方式(Coping)
单纯地告诉孩子不要哭、不要生气、不要嫉妒、不要内疚、不要烦恼是没有效的,毕竟,负面情绪也是我们应对困难的一种方式。
所以,与其让孩子停止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不如一开始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在自己最差劲的时候也有人愿意与自己感同身受。
等孩子平静后,父母可以再通过复盘,引导孩子找到这些负面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指定一个更有效地表达方式和应对策略。
7. 去注意可以控制的部分(Control)
最后,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分析情况,引导孩子思考哪些部分自己可以控制,哪些部分自己没有任何掌控。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什么来解决目前面对的困难,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反弹的能力。您的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这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您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增强孩子的能力:
比方说,在这个疫情期间,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态度而同样感到焦虑。这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告诉孩子目前我们还没有药物和疫苗可以对付病毒怪兽,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防止自己被病毒怪兽感染呢?
这样做,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可以做到的部分,让孩子提出可以戴口罩、可以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可以频繁洗手等方案。
总 结
心理弹性并不是一种个人特征,而是一种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对抗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正面因素的「砝码」来帮助孩子准备好对付未来的各种磨练。
这些正面因素的砝码跟个人、跟家庭、跟社区、跟文化都有关系。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通过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同时通过引导并鼓励孩子正面的行为和表现,来增加孩子的这些正面砝码。
参考文献
[1]Masten A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 Psychol. 2001;56(3):227-238. doi:10.1037//0003-066x.56.3.227
[2]Fleming J, Ledogar RJ. Resilience, an Evolving Concept: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evant to Aboriginal Research. Pimatisiwin. 2008;6(2):7-23.
[3]Zimmerman MA. Resiliency Theory. Health Educ Behav. 2013:381-383. doi:10.1177/1090198113493782
[4]MASTEN AS, OBRADOVIC J. Competence and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doi:10.1196/annals.1376.003
[5]Fergusson DM, Horwood LJ. Resilience to Childhood Adversity: Results of a 21-Year Study. In: Luthar SS, ed.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doi:10.1017/cbo9780511615788.008
[6]Masten A, Barnes A.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Children. 2018. doi:10.3390/children5070098
[7]Kumpfer KL. 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In: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Ser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doi:10.1007/0-306-47167-1_9
[8]Fletcher D, Sarkar M.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13. doi:10.1027/1016-9040/a000124
[9]Masten AS. Global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th. Child Dev. 2013. doi:10.1111/cdev.12205
[10]Ginsburg K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 AAP. 2011. ISBN 978-1581105513.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