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有效补钙要注意的问题

有效补钙要注意的问题
发表人:健康百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补钙成为许多人日常保健的重点。钙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补钙的过程中,许多人存在一些疑问和误区。本文将针对有效补钙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科学补钙。

首先,关于钙剂与牛奶的搭配问题。有人认为将牛奶与钙剂同时服用可以增强补钙效果,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牛奶本身就是一种富含钙质的食品,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约120毫克的钙。同时,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因此,将钙剂与牛奶同时服用反而会造成钙质的浪费。建议将钙剂与富含淀粉、乳糖、葡萄糖的食品共同服用,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其次,对于胃酸缺乏的人群,在服用以碳酸钙为主的钙制剂时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腹胀、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钙制剂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离成钙离子,而胃酸缺乏或服用抗酸药的人胃酸分泌不足,导致钙的吸收受到影响。建议这类人群在饭后服用钙制剂,以减少胃部不适。此外,选择柠檬酸钙、果酸钙等对胃部刺激较小的钙制剂,或用一杯酸性果汁饮料送服钙制剂,也有助于减轻胃的负担。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最有效的补钙效果呢?首先,钙剂分次服用比单次服用吸收率更高。一次服用大剂量的钙会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其次,服钙的时间以进餐后即刻服用为佳,因为进食时胃酸分泌较多,有利于钙剂的分解和吸收。此外,为了维持夜间血钙浓度,建议临睡前加服一次钙剂或含钙丰富的奶制品。

在膳食补钙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尽量去除各种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例如,一些蔬菜如芹菜、菠菜含钙量和草酸量均较高,高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烹饪时可以将这些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以去除部分草酸,提高钙的吸收。此外,在膳食中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低钙抽搐疾病介绍:
低钙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代谢异常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血清钙水平降低,当低于2.25mmol/L(成人血清钙的正常范围:2.25~2.75mmol/L),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肌肉抽动、手足抽搐、精神亢奋(情绪易激动)等。若短时间内血钙迅速降低,且不能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于本病,要积极配合原发病的治疗,并通过药物补钙,恢复正常的血清钙水平,治疗及时,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五个多月大的宝宝在睡觉时出现抽搐,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低钙血症、癫痫、高热惊厥、脑损伤后遗症等原因引起的。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神经和肌肉功能受损,低钙血症会增高神经肌肉兴奋性,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高热惊厥是因体温急剧上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脑损伤后遗症则是脑部外伤后遗留下的功能障碍。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D、补钙、抗癫痫药物治疗、退热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

  • 慢性肾衰竭低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钙摄入不足、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高磷血症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钙缺乏是导致慢性肾衰竭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钙摄入不足可能与尿毒症、代谢废物蓄积等消化系统问题有关,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进而导致钙摄入不足。

    其次,活性维生素D缺乏也是导致低钙血症的重要原因。肾脏不仅是排泄系统,还是一个内分泌系统,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就会引起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高磷血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低钙血症的重要因素。由于磷的代谢经过肾脏排泄,肾功能衰竭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引起磷的排泄障碍,进而导致高磷血症。而磷钙是一个固定的沉积,高磷血症会导致低钙血症。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治疗慢性肾衰竭低钙血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干预等。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磷结合剂等药物。饮食调理方面,应限制磷的摄入,增加钙的摄入,如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慢性肾衰竭低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改善病情。

  • 低钙血症,一种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不适,更会引发疲倦无力、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和掌握低钙血症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补充钙剂

    补充钙剂是治疗低钙血症的首要措施。常见的钙剂有钙片、液体钙、以及维生素D制剂等。这些钙剂能有效补充体内钙离子,缓解低钙血症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钙剂并非万能,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饮食调整

    饮食是补充钙离子的重要途径。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骨头汤、虾皮、牡蛎、豆腐、芝麻酱等。此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三、适当晒太阳

    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天然途径。每天定时晒太阳,尤其是早上或傍晚的阳光,有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

    四、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同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常见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

    五、避免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导致钙的吸收不良,从而加重低钙血症症状。因此,要避免过度减肥、长期服用泻药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的行为。

    六、定期复查

    低钙血症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血钙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医院就诊

    对于疾病引起的低钙血症,建议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 低钙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抽搐、手足抽搐等。本文将详细介绍低钙抽搐的治疗方法、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一、低钙抽搐的治疗方法

    1. 控制抽搐:低钙抽搐的治疗首先要控制抽搐症状,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如安定、水合氯醛等。这些药物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患者痛苦。

    2. 补钙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常见的补钙方法,能够迅速提高血钙水平,缓解低钙抽搐症状。

    3. 肌肉注射或口服维生素D3:维生素D3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同时也能调节钙磷代谢,缓解低钙抽搐症状。

    4. 检查病因:低钙抽搐的病因很多,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二、低钙抽搐的原因

    1.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维持钙磷代谢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从而引起低钙抽搐。

    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低钙抽搐。

    3.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对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低钙抽搐。

    4. 其他原因:如过度通气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低钙抽搐的症状

    1. 手足抽搐:低钙抽搐最典型的症状是手足抽搐,表现为肌肉收缩疼痛且紧张,常伴有感觉异常。

    2. 全身骨骼肌和平滑肌痉挛:严重时,低钙抽搐可导致全身骨骼肌和平滑肌痉挛,如支气管痉挛、哮喘、胃肠平滑肌痉挛、肠痉挛等,导致腹痛。

    3. 感觉异常:可能伴有肢体远端麻木、不适、争吵等异常感觉。

    4. 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四、低钙抽搐的预防措施

    1.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蛋类等。

    2. 适量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低钙抽搐。

    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钙、维生素D等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钙抽搐。

    4. 药物治疗:对于有低钙抽搐家族史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 宝宝在睡眠中出现头部抽搐,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低钙血症、高钠血症、低镁血症、脑炎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发痉挛和抽搐。治疗这些疾病通常需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钙、镁等,以及抗病毒药物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 低钙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钙离子的代谢异常有关,主要表现为血钙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低钙血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营养不良、慢性肾病、药物副作用等。那么,低钙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首先,低钙血症会对神经肌肉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指、脚趾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肌肉痉挛、抽搐。此外,低钙血症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在骨骼系统中,低钙血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症状。皮肤和软组织也可能受到牵连,表现为皮肤干燥、头发稀疏、牙齿松动等。

    针对低钙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患者应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此外,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低钙血症的预防同样重要。首先,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其次,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低钙血症。最后,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以降低低钙血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低钙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充分了解其临床表现,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孕期腿抽筋是许多准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腿抽筋就是缺钙,于是盲目补钙,却效果不佳。那么,孕期腿抽筋真的是缺钙吗?我们来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腿抽筋。腿抽筋,也称为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通常表现为小腿肌肉疼痛、僵硬。孕期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缺钙,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1. **缺钙**:缺钙是孕期腿抽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孕妇在孕期需要大量的钙来支持胎儿的骨骼发育,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血钙水平下降,从而引起腿抽筋。

    2. **肌肉疲劳**:孕期子宫增大,孕妇的体重增加,加上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肌肉疲劳,进而引起腿抽筋。

    3. **血液循环不畅**:孕期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腿抽筋。

    4. **睡眠姿势不当**:孕期睡眠姿势不当,如长时间仰卧、俯卧等,也可能导致腿抽筋。

    5. **其他原因**: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腿抽筋。

    那么,如何预防和缓解孕期腿抽筋呢?

    1. **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孕妇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可以通过食物和钙剂来补充。建议每天摄入1000-1500毫克的钙。

    2.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腿抽筋。

    3. **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选择舒适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仰卧或俯卧。

    4. **注意保暖**:孕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定期检查**:如果腿抽筋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低钙血症,又称缺钙,是一种常见的矿物质代谢异常疾病。轻症缺钙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重症患者会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癫痫发作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低钙血症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低钙血症的常见原因,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钙摄入不足或吸收减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钙血症原因:

    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血钙降低。

    2. 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降低:饮食中缺乏钙质、胃酸缺乏、肠道吸收功能减退等都会导致钙摄入不足或吸收减少。

    3.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减少,从而引发低钙血症。

    4. 低镁血症:低镁血症可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低钙血症。

    5.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利福平、降钙素等,会影响钙离子吸收,导致低钙血症。

    6.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会导致钙排泄增加,引发低钙血症。

    了解低钙血症的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低钙血症的建议:

    1. 增加钙摄入: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钙质,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 补充维生素D: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钙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低钙血症。

    5. 及早治疗原发疾病:针对导致低钙血症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治疗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等。

  • 2024年9月4日晚上8点55分,韶关市的李女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李女士最近经常感到手脚发麻,尤其是在夜间,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经过与医生的交流,李女士了解到这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医生建议她去附近的二甲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解释说不需要空腹,内科开单即可,不用去骨科。李女士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表示感激,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 低钙血症,顾名思义,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这种病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皮肤干燥、心律失常等。

    那么,老年人低钙血症的病因有哪些呢?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原因:

    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腺体。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会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从而引发低钙血症。

    2.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维持钙磷代谢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从而导致血钙降低。

    3. 肾功能衰竭:肾脏是排泄钙磷的重要器官。当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钙降低。

    4. 肠道吸收不良:某些疾病,如乳糜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会导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从而导致血钙降低。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导致血钙降低。

    了解低钙血症的病因后,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低钙血症。

    2. 补充钙和维生素D: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血钙水平。

    3. 治疗原发病:针对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等。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钙、血磷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低钙血症。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