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打点滴进空气怎么办?

打点滴进空气怎么办?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打点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如果点滴过程中空气进入血管,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空气栓塞。本文将探讨点滴进空气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一、点滴进空气的原因

1. 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在开始点滴前,如果针管内的空气未完全排出,就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血管。

2. 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如果输液导管连接不牢固或有裂缝,空气就会趁机进入血管。

3. 连续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在连续输液过程中,如果护士没有及时添加药液或排尽空气,也会导致空气进入血管。

4.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在旁看守:在加压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人在旁看守,也容易发生空气进入血管的情况。

二、点滴进空气的危害

1. 空气进入静脉后,可能会随血流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甚至肺动脉,导致空气栓塞。

2. 空气栓塞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三、点滴进空气的应对措施

1. 发现空气进入血管后,应立即停止点滴,并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

2.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3. 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4. 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如有脑水肿,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如有循环障碍,可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5.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处理过程。

6. 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心性猝死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心性猝死并非无缘无故,它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心性猝死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心性猝死。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心性猝死的发病风险。

    其次,生活方式也是心性猝死的重要诱因。长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性猝死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预防心性猝死呢?首先,要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等。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

    总之,心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了解心性猝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性猝死的发病风险,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屡见不鲜,令人惋惜。近日,北方工业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在体育课体能测试中突发猝死,令人痛心。本文将针对此类事件,从疾病、预防、急救等方面进行科普,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一、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因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死亡。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人。

    二、猝死的主要原因

    1.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2. 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猝死。

    3. 高血脂: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疾病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5. 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发猝死。

    三、猝死的预防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脏的损害。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四、猝死的急救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进行人工呼吸。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

    4.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操作。

    五、结语

    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突发疾病,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身体健康,提高健康意识,才能远离猝死的威胁。

  •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大热,但随之而来的是马拉松运动中猝死案例的增加。从公元前490年希腊士兵菲迪皮德斯的牺牲到现代马拉松比赛中频发的猝死事件,马拉松运动的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马拉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对参赛者的体能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要求。研究发现,血液流速下降、炎症介质增加、低钠血症等因素可能导致心脏受损,甚至引发猝死。此外,患有遗传性疾病、未经过长期运动基础的人群在马拉松运动中猝死的风险更高。因此,在参加马拉松前,参赛者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注意身体信号,并遵循专业训练和准备。

  •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在男性中越来越常见。许多社会精英因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最终发生猝死。为了提高公众对猝死的认识,本文将介绍五种易发生猝死的男性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心脾两虚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表现为神志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体重忽增忽减。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以及食用养心安神、健脾的食物。

    二、肝肾亏虚型

    这类人常因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肝肾损伤,表现为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体力不支,怕冷身软,颈腰酸痛,性欲减退。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性锻炼颈、腰部。

    三、阴虚火旺型

    这种类型的人多因工作劳累、休息不足、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表现为眼花耳鸣,口腔溃疡。预防措施包括适度运动,避免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减少抽烟喝酒,多食水果、蔬菜。

    四、湿邪内阻型

    这类人常因脏腑功能失调、温热内蕴、寒湿困滞等原因导致湿邪内阻,表现为时热时冷,抵抗力减弱,免疫力低下。预防措施包括注意起居规律,增加运动量,少吃油腻、烧烤类食物,可用中医调理以扶正祛邪。

    五、气滞血瘀型

    这类人常因体虚、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表现为心慌胸闷、脏腑功能失调、性功能下降等。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总之,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入手,保持身心健康,才能远离猝死的威胁。

  • 喘不上气是猝死的前兆吗?

    作为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的用户,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喘不上气是否是猝死的前兆,是一个常见的疑问。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喘不上气并不一定是猝死的前兆。事实上,许多健康问题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包括但不限于哮喘、肺炎、肺栓塞等。然而,如果喘不上气伴随着其他症状,如胸痛、头晕、恶心等,则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

    其次,对于那些担心自己会猝死的人来说,了解如何预防猝死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都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手段。此外,定期体检也是发现潜在健康问题的关键。

    最后,如果您在使用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时遇到任何健康问题,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他们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近年来,游泳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而这些意外事件往往发生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身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原本健康的年轻人突然离世呢?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盖鲁粤指出,中年男性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而其中,隐匿性冠心病就是导致游泳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40~50岁人群中,约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但大多隐匿性,常规体检难以发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但心电图却显示心肌缺血。一旦遇到剧烈运动等诱因,斑块脱落引发心梗的风险极高。

    游泳作为一种强度较大的运动,对心脏的要求较高。水中运动无法感受汗液排放和热量散失,容易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因此,游泳时出现胸闷、心绞痛、冒冷汗、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游泳,并寻求专业救治。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表示,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过度运动也会增加风险。他建议,中年男性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洪昭光教授也强调,步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人。

    然而,游泳场馆的医疗急救保障却令人担忧。北京健身讲师团讲师陈志刚指出,救生员救助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时间可能过长,导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 生命无常,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是一种让人防不胜防的疾病,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源性猝死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提高防范意识。

    首先,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一般猝死的时间是在发病的一个小时内。

    心源性猝死的特点主要有三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心源性猝死者绝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浸润性病变、传导异常(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脏阻滞)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此外,洋地黄和奎尼丁等药物中毒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大多数心脏性猝死是由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一些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如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也可能导致原有稳定的心脏结构异常发生不稳定情况。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电解质失调、过度劳累、情绪压抑及使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等,也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

    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②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③学会养生,每天早起晨练;④避免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压抑。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 夏日炎炎,许多人渴望通过冷饮来消暑解热。然而,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提醒我们,过度的冷饮摄入可能会对我们的血管造成刺激,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冷饮还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地享受冷饮呢?首先,要注意控制冷饮的摄入量,避免过量。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冷饮,如绿茶、菊花茶等。最后,在饮用冷饮时,要注意慢慢饮用,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除了冷饮,高温天气还可能引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外温差适宜,避免过高的温差对身体造成刺激。

    2.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防晒。

    5.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总之,高温天气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因贪凉而引发健康问题。

  •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它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脏肌肉缺氧。虽然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胸痛。

    一些冠心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这给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带来了困难。临床上,医生更喜欢有明确症状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更容易及时就医,从而降低风险。然而,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风险反而更高。这些患者往往对疾病缺乏重视,一旦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严重后果,治疗难度和预后往往不佳。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冠心病风险。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建议:

    1.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

    6. 积极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

    总之,冠心病并非都会表现为胸痛,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同样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让人们对生命健康更加关注。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猝死去世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猝死离世。猝死现象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猝死离世,令人惋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猝死呢?猝死之前有没有征兆?如何预防和避免猝死的发生?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猝死的原因

    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从而引发猝死。

    2.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大脑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猝死。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从而引发猝死。

    4.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吸烟、饮酒、熬夜、暴饮暴食等。

    5. 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引发猝死。

    猝死的征兆

    猝死虽然突然,但往往也有一些征兆,如:

    1. 持续胸痛或胸闷

    2. 持续头晕或头痛

    3. 持续气促或呼吸困难

    4. 恶心、呕吐

    5. 意识模糊或晕厥

    如何预防和避免猝死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3. 减轻压力:学会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学习急救知识: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救或互救。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