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儿童偷窃行为咨询及心理辅导需求

疾病详情
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脾气开朗,学习活跃,父母不在一起生活,有品行障碍倾向。患者男性10岁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医生建议
品行障碍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避免打骂,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寻求专业医院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医生,我侄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
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品行障碍的表现,需要进一步了解他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患者
他脾气很开朗,但有时候不管能吃不能吃都吃,这是不是也有问题?
医生
孩子脾气开朗是好事,但如果伴随有强迫性行为,可能需要关注。
患者
他学习很活跃,但父母不在一起,他经常来我家,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医生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分离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患者
他有没有经常打架发脾气?
医生
据您所说,他偶尔会有打闹行为,但总体上脾气没有发现特殊。
患者
他一般偷什么?
医生
主要是零食、现金、玩具和生活用品。
患者
他偷了不是自己用,会和同学分享,他自己怎么解释这个行为?
医生
他自己说也知道这是错的,但控制不住。
患者
有没有经常与父母对抗?
医生
他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他来和您一起住,可能存在一些家庭矛盾。
患者
他不偷东西的时候还挺暖心的。
医生
如果只有偶尔偷东西,可能理解为不懂社会规则。
患者
学校天天投诉,现在老师想让我们带回家心理辅导一段时间。
医生
县级没有这种辅导,要去市级才有,您去市级医院挂号不知道怎么就到这了。
患者
也需要考虑有品行障碍。
医生
是的,需要去精神心理科看。
患者
打他肯定不行,骂他不会吭声。
医生
这种问题肯定不是打骂可以解决的。
患者
现在不打,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就怕自己没忍住打。
医生
需要看心理医生了解这个行为的心理学背景。
患者
带去看心理医生会不会更敏感?
医生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其实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患者
他不是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
医生
意识到问题是一方面,但需要专业的帮助来处理这些问题。
患者
学校也是甩锅,因为学校也没有处理办法。
医生
学校确实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这类问题。
患者
我是觉得这孩子心理有点问题。
医生
长期得不到关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患者
长期得不到关爱,儿童有一个疾病叫做品行障碍,就是做各种违反规则的事情。
医生
是的,品行障碍是儿童心理疾病的一种,需要专业治疗。
患者
治愈率?
医生
没有治愈率数据,毕竟是心理问题,不像躯体疾病有明确的指标。
患者
玉林这边这一块好像有点。
医生
这种医院估计要到省会城市才有比较好的。
患者
感谢医生耐心解答。
医生
不客气。
相关文章

文章 孩子再小也不要坏了品行

儿童的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反复、持续出现的反社会性、攻击性、对抗性等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该年龄段相适宜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坏他人和公共利益。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家庭预防。父母要做好优生咨询,避免围生期高危因素,优生优育。维持家庭完整,改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冲突和暴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态度要一致,做事要有原则。 2、学校预防:在品行问题的预防方面,学校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要端正教育思想,完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社会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社会中度过,因此,社会预防在品行问题的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1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适应障碍,有哪些表现?

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 适应障碍的发生是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 1 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在应激源和困难处境消除后,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患者在临床上可有占优势的综合征,也可以混合综合征出现。 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 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以神经过敏、心烦心悸、激越等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颤抖可伴有心悸、窒息或喘大气后感觉舒服一点、坐立不安、出汗等。 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为成年人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绝望、哭泣、沮丧,严重时可有自杀行为,但比重度抑郁轻。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品行异常的适应障碍 品行异常的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或对社会准则和规章的暴力行为。品行异常的表现有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如逃学、旷工、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粗暴、对人无礼貌、不遵守交通规则、偷窃、离家出走、过早的性行为和饮酒过量等。 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 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既有情绪异常也有品行障碍的表现,对这类患者的诊断要谨慎。 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 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及其他情绪异常的混合综合症状,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轻。如有些青年入伍或求学从家中离开父母后出现抑郁、矛盾、发怒和明显依赖表现。 未分型的适应障碍 未分型的适应障碍是不典型的适应障碍,表现为社会退缩而不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 躯体性主诉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有躯体主诉,如疲乏、头痛、背痛、食欲缺乏、慢性腹泻或其他躯体不适等,患者既不找医生诊断也不顺从治疗;体格检查无相应阳性体征,其他检查均正常。 工作抑制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难以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佳、工作学习能力减弱,严重时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或阅读资料,也称为能力减弱型。 退缩型的适应障碍:表现为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无规律,在儿童表现为尿床、幼稚语言或吮拇指等形式。患者一般无焦虑、抑郁情绪,也无恐怖症状。

胡晓宇

主治医师

温州康宁医院

8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六岁儿子易怒、不遵守纪律,可能是心理问题吗?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懒洋洋地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我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界面。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线咨询,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心理问题?”医生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听起来温和而专业。 “医生,您好!我儿子今年6周半,快七周岁了。他在学校的表现让我很担心。”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果和同学之间有小矛盾,他容易发怒、动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且,他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怕老师。” 医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这种情况算心理不健康。”我的心猛地一沉,感觉像是被重重地击了一拳。 “属于情绪问题。”医生的声音再次响起,虽然听起来有些冷漠,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希望。 “那能否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引导下?”我急切地问。 “孩子太小,可能效果不理想。”医生的话让我有些失望,但我还是不死心,“那如果去医院看的话,挂什么科呢?” “儿童心理科。”医生回答得很快,让我有些意外。 “用药对孩子健康有影响吗?”我担心地问。 “小剂量,问题不大。”医生的话让我稍微放心了一些。 “孩子还有个问题是,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怕老师,这都算是心理不健康吗?”我继续问道。 “属于品行障碍。”医生的话让我有些震惊。 “医生,儿童心理科北京哪家医院比较好呢?”我迫切地想知道。 “北京安定医院,北大六院,都不错。”医生的话让我松了一口气。 “品行障碍也是挂儿童心理科是吗?”我确认道。 “是的。”医生回答。 “医生,需要进行仪器诊断吗?小孩子能否配合好治疗呢?”我担心地问。 “看具体医院了。”医生的话让我有些无奈。 “没必要担心的。”医生的话让我稍微放心了一些。 “有病了就要及时治疗。”医生的话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好的,谢谢您医生!我们挂号去看下!谢谢您!”我激动地说。 “好。不客气!”医生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我挂断了电话,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接下来的路不会容易,但我必须坚强,为了我的孩子。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我忍不住在手机上发了一条朋友圈。 “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有人回复。 “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又没时间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有人评论。 “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有人点赞。 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默默地说:“是的,为了孩子,我必须坚强。”

远程医疗新视界

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张淑芳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三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抑郁状态(23例) 焦虑症(21例)
专业擅长:从事精神和心理工作二十余年,目前在睡眠障碍病房工作,擅长各种睡眠问题的诊治,尤其是睡眠问题与心理因素、睡眠与情绪的关系,既往有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和培训的经历,带领的团队擅长将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工作,帮助缓解各种睡眠问题,促进所有睡眠问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
好评率:99% 接诊量:4126
汤珺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三甲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多动症(122例) 情感障碍(31例)
专业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孤独谱系障碍(孤独症,自闭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常见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9851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87例) 抑郁状态(78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5715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